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斜弱视和双眼视处理技术是眼视光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而且重在理解和分析,相对于其他专业课较难,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这门课程,笔者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讲行了改革和探讨。
【关键词】眼视光技术;斜弱视和双眼视处理技术;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179-01
眼视光技术专业是一门新兴的专业,以保护眼视觉健康为主要内容,集眼科、视光学及视觉服务为一体的眼保健、预防、治疗和康复全程全面的服务专业,旨在培养从事验光配镜、眼科临床特殊检查技术医辅人员、视觉训练技术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且双眼视处理技术对今后学生在验配工作中起重要作用,也是目前视光学领域研究比较热门的课题。我校开设了斜弱视和双眼视这门课程并进行了初步的教学改革。
一、教学内容并设计合理的教学程序
1.依据职业资格标准制定课程标准斜弱视和这门课程内容的选取是以工作为导向、学生的认知特点、眼视光技术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融合了“知识+技能+索质”三维度的能力要求。该课程的内容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双眼视功能的检查、双眼视功能的异常及其处理原则、斜视和弱视及其处理原则和双眼视功能异常、斜视、弱视的视觉训练这四个方面。课程内容紧贴岗位需求,体现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并为学生就业和毕业后的继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选用教材本课程采用最新版的高职高专视光学专业规划教材作参考,且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该教材以实例、实例分析、工作科学流程、具体操作细节等表达方式,突出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实用特性,具有职业教育特色和统领性,非常适合高职高专眼视光技术专业。
3.设计合理的教学顺序本课程的教材目录为:概述、非斜视性双眼视觉异常、调节异常、斜视、弱视、双眼视检查方法等等。这样的内容虽然紧贴岗位需求,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如果按照教材的目录直接讲授,学生理解起来很费劲。例如第二章非斜视性双眼视觉异常中涉及很多双眼视功能的检查:集合近点、AC/A、融像性聚散能力、隐斜的测量,但是这些双眼视功能的检查是放在第六章讲授的,第三章的调节异常、第四章的斜视和弱视都会反复提到双眼视功能的检查,考虑到这个问题和学生接受的方式,笔者设计了较为合理的教学顺序,把教学内容分为双眼视功能的检查、调节集合的异常、处理和视觉训练、斜视及其处理和视觉训练、弱视及其处理和视觉训练这几部分,然后依次讲授,这样逻辑性较强,学生学习起来相对好理解,也会对这门课程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把握。
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问题导向教学法在教学中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PBL)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PBL在《斜弱视和双眼视处理技术》这门课程中体现的较多。例如学生在刚学习这门课程时,往往对这门课程感觉陌生,不知道这门课程要学习什么,笔者在第一节课就先给出三个生活中常见的病例,这些病例分别与双眼视功能的异常、斜视、弱视有关,通过对病例简单的了解和分析,学生马上就明白本课程主要的学习内容就是与这些有关而且都涉及了双眼视功能的检查。那么什么是双眼视功能?如何检查?如何分析?这是随后教师提出的问题,带着这个问题,要求学生自己预习并找出自己的答案,在随后第二次教学中,把这些问题一一解答。这样的问题导入和学生直接参与的讨论式、互动式的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重视发挥学生为主体的潜能,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表达自己的想法。
2.病例分析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就是选用本专业常见的典型性的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讨论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的目的不是给学生以“鱼”,而是交给学生“捕鱼”的方法。本课程涉及的调节集合异常、斜视、弱视的临床表现较多,可给出多组病例,教师先带领学生一同进行分析,包括视功能检查如何分析、病例如何下诊断、如何对患者进行处理;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其他病例的讨论和分析,每组给出一个诊断和处理意见,比较哪组较为合理,并进行讨论。通过病例分析。学生很容易掌握其临床特点,而且还能让学生意识到,本课程最终的学习目的是,既要掌握双眼视功能的检查和常见的双眼视异常,还要学会把这些处理意见与患者的屈光不正矫正相关联。例如,在集合过度患者中,AC/A值较大,那么对于集合过度患者的处理就可以考虑球性的近附加镜处方;而在集合不足的病例中,AC/A值较较低,笔者就首选视觉训练。通过这样的方法,锻炼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分析能力和处理能力。
3.对比总结法本课程常常涉及集合不足和集合过度、调节不足和调节过度、散开不足和散开过度这些看起来有些相似的双眼视功能的异常的教学内容。笔者在讲完每两个相似视觉异常时,如讲完集合不足和集合过度时,就会板书列表,把二者之间相同的地方如症状都是看近时出现问题,和不同的地方,如AC/A,BI,BO,NPC,或者隐斜性质都是正好相反的,还有处理方法也不同,通过对比并总结,学生在学习后就不会觉得容易混淆而且更容易掌握。
三、实训课注重技能掌握和实际分析
本课程涉及到了双眼视功能的检查,这是这门课程实训课的重点。在实训课上,只要时间允许,笔者就要求学生对其他所有学生进行检查,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检查方法。但是双眼视功能的检查不是孤立的检查,而且包括的项目比较多,它在屈光不正的验光处方中作用非常大。所以在本课程的实训课教学中,除了要求掌握检查目的和检查步骤外,笔者更强调了对视功能结果的分析。
四、考试的灵活性
为保证考试的科学、合理、客观、有序,本课程的理论课程和技能训练课程都制定了考核标准,理论课85分,实训课15分。理论考试以开卷考试为主,有以应用为主的病例分析和计算题,还有论述题,知识面涵盖率高,而且减去了学生死记硬背的压力,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这种考试方式比较受欢迎;实验课程考核主要查看学生平时实训课表现和实验报告的书写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是否准确、实验报告完成情况等进行综合评分。
笔者通过近兩年的斜弱视和双眼视处理技术的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激发了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今后要进一步的完善教学改革,例如更新教材,实训课除了实验报告引入技能操作考试,增加实训课学时,丰富低视力的内容等。更好地培养出适应现代眼镜行业和视光领域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许珊丹,曾婧.案例教学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3(05).
[2]胡民勤.PBL教学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与思考[J].当代医学,2010(03).
【关键词】眼视光技术;斜弱视和双眼视处理技术;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179-01
眼视光技术专业是一门新兴的专业,以保护眼视觉健康为主要内容,集眼科、视光学及视觉服务为一体的眼保健、预防、治疗和康复全程全面的服务专业,旨在培养从事验光配镜、眼科临床特殊检查技术医辅人员、视觉训练技术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且双眼视处理技术对今后学生在验配工作中起重要作用,也是目前视光学领域研究比较热门的课题。我校开设了斜弱视和双眼视这门课程并进行了初步的教学改革。
一、教学内容并设计合理的教学程序
1.依据职业资格标准制定课程标准斜弱视和这门课程内容的选取是以工作为导向、学生的认知特点、眼视光技术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融合了“知识+技能+索质”三维度的能力要求。该课程的内容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双眼视功能的检查、双眼视功能的异常及其处理原则、斜视和弱视及其处理原则和双眼视功能异常、斜视、弱视的视觉训练这四个方面。课程内容紧贴岗位需求,体现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并为学生就业和毕业后的继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选用教材本课程采用最新版的高职高专视光学专业规划教材作参考,且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该教材以实例、实例分析、工作科学流程、具体操作细节等表达方式,突出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实用特性,具有职业教育特色和统领性,非常适合高职高专眼视光技术专业。
3.设计合理的教学顺序本课程的教材目录为:概述、非斜视性双眼视觉异常、调节异常、斜视、弱视、双眼视检查方法等等。这样的内容虽然紧贴岗位需求,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如果按照教材的目录直接讲授,学生理解起来很费劲。例如第二章非斜视性双眼视觉异常中涉及很多双眼视功能的检查:集合近点、AC/A、融像性聚散能力、隐斜的测量,但是这些双眼视功能的检查是放在第六章讲授的,第三章的调节异常、第四章的斜视和弱视都会反复提到双眼视功能的检查,考虑到这个问题和学生接受的方式,笔者设计了较为合理的教学顺序,把教学内容分为双眼视功能的检查、调节集合的异常、处理和视觉训练、斜视及其处理和视觉训练、弱视及其处理和视觉训练这几部分,然后依次讲授,这样逻辑性较强,学生学习起来相对好理解,也会对这门课程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把握。
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问题导向教学法在教学中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PBL)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PBL在《斜弱视和双眼视处理技术》这门课程中体现的较多。例如学生在刚学习这门课程时,往往对这门课程感觉陌生,不知道这门课程要学习什么,笔者在第一节课就先给出三个生活中常见的病例,这些病例分别与双眼视功能的异常、斜视、弱视有关,通过对病例简单的了解和分析,学生马上就明白本课程主要的学习内容就是与这些有关而且都涉及了双眼视功能的检查。那么什么是双眼视功能?如何检查?如何分析?这是随后教师提出的问题,带着这个问题,要求学生自己预习并找出自己的答案,在随后第二次教学中,把这些问题一一解答。这样的问题导入和学生直接参与的讨论式、互动式的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重视发挥学生为主体的潜能,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表达自己的想法。
2.病例分析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就是选用本专业常见的典型性的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讨论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的目的不是给学生以“鱼”,而是交给学生“捕鱼”的方法。本课程涉及的调节集合异常、斜视、弱视的临床表现较多,可给出多组病例,教师先带领学生一同进行分析,包括视功能检查如何分析、病例如何下诊断、如何对患者进行处理;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其他病例的讨论和分析,每组给出一个诊断和处理意见,比较哪组较为合理,并进行讨论。通过病例分析。学生很容易掌握其临床特点,而且还能让学生意识到,本课程最终的学习目的是,既要掌握双眼视功能的检查和常见的双眼视异常,还要学会把这些处理意见与患者的屈光不正矫正相关联。例如,在集合过度患者中,AC/A值较大,那么对于集合过度患者的处理就可以考虑球性的近附加镜处方;而在集合不足的病例中,AC/A值较较低,笔者就首选视觉训练。通过这样的方法,锻炼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分析能力和处理能力。
3.对比总结法本课程常常涉及集合不足和集合过度、调节不足和调节过度、散开不足和散开过度这些看起来有些相似的双眼视功能的异常的教学内容。笔者在讲完每两个相似视觉异常时,如讲完集合不足和集合过度时,就会板书列表,把二者之间相同的地方如症状都是看近时出现问题,和不同的地方,如AC/A,BI,BO,NPC,或者隐斜性质都是正好相反的,还有处理方法也不同,通过对比并总结,学生在学习后就不会觉得容易混淆而且更容易掌握。
三、实训课注重技能掌握和实际分析
本课程涉及到了双眼视功能的检查,这是这门课程实训课的重点。在实训课上,只要时间允许,笔者就要求学生对其他所有学生进行检查,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检查方法。但是双眼视功能的检查不是孤立的检查,而且包括的项目比较多,它在屈光不正的验光处方中作用非常大。所以在本课程的实训课教学中,除了要求掌握检查目的和检查步骤外,笔者更强调了对视功能结果的分析。
四、考试的灵活性
为保证考试的科学、合理、客观、有序,本课程的理论课程和技能训练课程都制定了考核标准,理论课85分,实训课15分。理论考试以开卷考试为主,有以应用为主的病例分析和计算题,还有论述题,知识面涵盖率高,而且减去了学生死记硬背的压力,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这种考试方式比较受欢迎;实验课程考核主要查看学生平时实训课表现和实验报告的书写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是否准确、实验报告完成情况等进行综合评分。
笔者通过近兩年的斜弱视和双眼视处理技术的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激发了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今后要进一步的完善教学改革,例如更新教材,实训课除了实验报告引入技能操作考试,增加实训课学时,丰富低视力的内容等。更好地培养出适应现代眼镜行业和视光领域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许珊丹,曾婧.案例教学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3(05).
[2]胡民勤.PBL教学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与思考[J].当代医学,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