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性视角的人物形象解读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木兰诗》一课中关于木兰这一人物的形象定位,大多数语文教师认为木兰是一个保家卫国的巾帼英雄,而对木兰的女儿情怀,要么一点不涉及,要么蜻蜓点水。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如果仔细研究教材,就会发现文本中除了写木兰备战、木兰征战这两个环节之外,其余的环节都是围绕着“木兰是女郎”这句话展开的,全文突出表现了木兰的女性形象。从《木兰诗》创作的背景来看,南北朝时期正是我国佛教的鼎盛时期,佛教思想在当时对儒家“孝道”思想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孝道思想的失落是作者重塑孝女形象的创作动机。
   一、征战之前的焦虑
   《木兰诗》在一开始,读者就会被木兰那种浓重的叹息声吸引住了。“唧唧”是个拟声词,历史上很多评论家对这个词语有不同的说法,但是不论那一种解释,都承认这个词语指向了木兰从军之前的焦虑心情。在开头作者用了这个先声夺人的词语,不仅加强了读者的阅读期待,而且还向读者展示了一位真实、细腻、柔软的女子形象。在我国封建社会,是典型的男耕女织的农耕社会,“机杼声”会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一位年轻的女子坐在织机上辛勤劳动的情景。那么,这样一位辛勤劳作的女子为什么会叹息呢?因为“可汗大点兵”“阿爷无大儿”“木兰无兄长”。面对这一状况,作为家中唯一的女子,怎么办?有的人替木兰想出了三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一是全家逃跑;二是老父亲去应征当兵;三是木兰替父亲去当兵。第一种办法举家外逃显然是置国家利益于不顾,在当时的封建社会是不忠的表现;老父亲去应征也是不顾老父亲身体虚弱的实际状况,是不孝的表现。这两种方法显然是不合法、不合理、更不合乎情的。但是,代替父亲去应征的想法又是怎么可能立即想出来的呢?这样的决心是怎么下的?木兰这一女子在忠于国家、孝敬父亲还是担心自己这三者之间徘徊,这是感性和理性的较量,更是情感和勇气的挣扎。除了以上三个办法,还能有三全齐美的办法吗?木兰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反复斟酌思考之后终于战胜了自己,从焦虑的心理阴影中走出,做出了勇敢的抉择:代父从军。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断选择的人生,越是在关键的时刻,越能显示一个人的人格魅力和精神面貌。木兰在国家征兵面前,一边是国家、一边是父母,这两方面木兰仔细考虑后都不能舍弃,只有自己挺身而出,才能实现忠孝两全。本文写代父从军,开篇以“唧唧”声和“叹息”声说开,把木兰抉择从军放在一个动态的内心挣扎中慢慢展开,这样的安排,就会使木兰这一女英雄一出场,就显示出了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
   二、备战之时的细心
   作者用了这样的四句话描写了木兰征战之前的准备工作:“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很多老师理解为这样的写法是运用了互文的手法,描写了木兰出征之前的紧张、有顺序的购买战马和乘马所用的用具的情景。假设这个解释成立,我们会不自然地追问,作者为什么要去写这些准备工作?写这些准备工作难道仅仅是为了烘托战争的紧张气氛吗?如果是这样的目的,那么去掉木兰战前的这些准备工作,直接去描写木兰奔赴战场不是更能说明战争的紧张吗?这样的话,镜头的切换也很自然,木兰从下定决心代父出征到踏上征途,不但节约了大量的笔墨,还能显出战争的紧张气氛和节奏。更何况,大战迫在眉睫,把笔墨花在购买战争前的准备工作上似乎让人觉得很难理解,哪位见过两军在交战之前还要花费大量的笔墨去详细描写战争之前的怎样去买战争用的枪支弹药的?既然这样,作者为什么还要用互文的手法去如此详细描写这些准备工作?如果细细品味这里,不难发现“东市、西市、南市、北市”和“买”的反复出现,在语言上就会形成一种铺排,在反反复复中自然地流淌出一种缠绵的情节,就像电影中的慢镜头,把木兰购买战争所用物品的动作不断放慢,把木兰的每一个动作和步骤都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这样读者在心理上就会不知不觉地把木兰准备的时间延长,作者把木兰动作的放慢和时间的尽量延长又和战争的紧张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课文中主人公内在的情思也在矛盾中得到了显现:这样一个柔中带刚的女子在出征之前是多么想再看一眼自己的故乡,是多么想再看一眼自己的亲人。这种对故乡的情愫和对亲人的不舍与上下文她的迫不得已从军的“无奈”和“心酸”融为一体,与下文的“不闻……但闻……”的思念之情前后呼应,我们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文本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核心就会简单明了,就会理解木兰整个准备出征的过程都是仅仅围绕“眷恋”二字展开描写的。
   三、出征途中的思念
   木兰在踏上漫漫行军的长途之后,会有怎样的表现呢?文本中作者用了相同的句式:“旦……暮……不闻……但闻……。旦……暮……不闻……但闻……”来表达了类似的内容,自古代的民歌中这是惯用的反复铺排的手法,这种手法主要用来渲染当时的气氛或者表达主人公的情感。“旦……暮……”两个分句都是运用的五言,句式整齐划一,语气铿锵有力,很自然地就会让读者联想到军情的紧急和刻不容缓,木兰在从军的时候日夜兼程、马不停蹄;“不闻……但闻……”两句都是运用的七言和九言,句式加长了,节奏变得缓慢了,让读者开始联想到木兰第一次离开家乡,夜晚露宿在旷野中,耳边没有了父母的叮嘱,内心自然就会想起家人的温馨。这个时候的木兰,内心是复杂的:一方面需要奔赴战场去杀敌报国;另一方面还有孤独寂寞和思念亲人的苦痛。不但有柔软的一方面,还有思念家乡的一方面。当然,作者在把握分寸的时候,慢也有慢的节奏,不是那种“走一步退两步”“一步三回头”的依依不舍,而是要表现出对亲人的思念,表达了对遠在他乡的父母的思念之情和牵挂之心。作者写到这里,也许会有人问:这样的创作和解读,是不是会贬低了木兰在我们心目中女英雄的形象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木兰对亲人的思念和牵挂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是人之常情,正是因为木兰对家乡如此想念,对父母的爱如此之深,所以,在“可汗大点兵”“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的情景下,木兰才会奋不顾身地做出替父征军的决定。再者说来,人的勇敢也不是与生俱来的,应该是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甚至在绝境中激发出来的。因此,“木兰是女郎”这样的女子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的人物,才是一个真实的感人的木兰。    四、战争胜利时的辞官还乡
   在文本的最后,作者写到了战争取得了胜利,国家也因此获得了和平,终于社会转危为安。木兰在战争中功勋显著,天子受赏很多。“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在战争胜利,功成名就之后,是留在朝廷做官,还是回到故乡继续织布呢?这又让木兰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再次面临着人生重要的抉择。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这个“愿”字在这里是第二次出现在木兰人生的重要抉择中,木兰到底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她自己内心是非常清楚的。面对这次抉择,木兰没有垂头丧气、也没有不知所措;更没有焦虑叹息;而是急切的、真誠的、坚定果断的做出了自己的决定。在这里我们不妨大胆地对木兰之所以做出这样的抉择的原因做一下猜测:是因为自己是女儿之身的难言之隐?这应该不是木兰选择离开朝廷做官的真实的原因,隐瞒自己的身份在和平时期做官要比在战争年代成功隐瞒自己的身份去打仗要简单多了。难以抑制自己思念家乡的情感?这个原因在情理之中。“送儿还故乡”这句诗词中,“家”和“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乡”是一个文化概念,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不仅仅是对亲人的思念,应该包括对亲人、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风土人情的眷恋。木兰的这种思乡情节,非常明显地在亲人那里得到了浓重的呼应。爷娘“出郭相扶将”,阿妹“当户理红妆”,小弟“磨刀霍霍向猪羊”,这种欢天喜地的天伦之乐,是家乡亲人对木兰辞官还乡的最好的肯定。守住自己的心灵之约?这样也是应该有可能的。对于木兰自身来说,在家纺纱织布才是最真实的自己,故乡才是自己精神的港湾,也是自己心灵的栖息地。“开”“坐”“脱”“著”“理”“贴”等六个动词,一气呵成,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和动感。如果说开战之前的选择是为了国家牺牲自己做女性的权利,那么,和平时期的选择是为了找回自己做女性的自由。从中可以看出,在木兰心中心灵的自由要比物质的享受重要得多。虽然功成名就,但是木兰追求女性应有的自由的初心是始终不改的。
   另外,木兰还是一个热爱美丽的姑娘,因为她爱美,所以更真实。爱美是女人的天性,作为女英雄的木兰也不例外,通过文本中的言语,无不透露出木兰是一个淳朴、善良、勇敢的巾帼女英雄。在笔者看来,木兰首先是一个人,再就是一个女人,一个想念家乡的女人,最后才是一个巾帼英雄。木兰对自己满意的地方不是自己在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而是对自己女性性别的长期隐瞒的成功,这真是一个既有英雄气概、又有儿女情长的有血有肉的英雄。这也许正是千百年来木兰被人们喜爱的原因所在吧。
  强倩倩,山东省桓台县城南学校教师。
其他文献
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既没有帆,也没有风。”大师把课外阅读比作学习之舟的风帆,可见其重要性。   在当下,我们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全面施用统编语文教材的奋进新途上,一个至关重要的话题就是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外去读书,乃至为营造书香人生,打好坚实基础的问题。可惜,对
主题教学是指从文化的层面整合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它立足于“语文立人”教育价值的高度,致力于文与人、语言与精神的同构,着眼于师生的发展与成长,体现个性的生命价值。[1]主题教学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首先,它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建构人文主题,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次,它注重师生在动态的生成过程中共同发展与成长,而非以功利性目标为导向;最后,它是以生命维度为切入点,并以个体的生命体验为基础
语文教学应根据学生需求进行课堂方式上调整,以“同课异构”为教学手段进行语文课堂的丰富,使教学活动能够起到促进课堂效果的积极作用。针对学生个体对教学活动的接受程度,将“同文异构”作为辅助教学手段的课堂方式,把课文的讲解过程进行教学设计,使语文课堂充分鲜活的互动气息,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与课文相关的语文考点。   一、实行“同课异构”的教学手段   1.提出“同课异构”的讲解需求   不同教师在讲解课
纵观中国古代小说发展,有短篇先行,长篇后起的突出特点。这种现象出现本身就与小说这一文体特点有关,班固《汉书·艺文志》曰:“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塗说者之所造也”,东汉桓谭也说过:“若其小说家,合丛残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可见,为后世所熟悉的“小说”这一文学体裁,在其发轫之始是微不足道,甚至是为人所不屑谈论的。但是,随着明代文学由复苏走向高潮,小说创作也迎来了繁荣期,《西游记》
语文学习和研究的对象有六个:人、事、物、景、情、理。其核心对象是人。语文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养育人。围绕着育人的目标,我们近取诸身、远取诸古,选择人、事、物、景、情、理六者,欲使人知人、任事、格物、审美、通情、达理。   一、知人   语文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让学生知人:   认识自身的内外。既要深味自身的言行举止、行为习惯、个性特征、思维方式及形成原因,又要思考自身使命、地位、价值和发展。   认识族
小说的教学内容决定着教学方式,因此,要针对小说这一特定文体对小说阅读教学内容进行初步确定,以《故乡》为例,根据小说的具体特征确定核心教学内容。通过对主问题这一教学策略的探讨,以期改善小说教学针对性不强、课堂教学散乱的现状,加强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文化意识。   一、小说阅读教学内容的确定   王荣生提出要依据文体体式以及具体学情来进行教学内容的确定。学情先暂且不谈,本次阐述仅从文体体式着手。所谓
当前在语文教学中,文言自读课的缺失,文言自读课上成教读课的现象可谓比比皆是。大家似乎是“教学”习惯了,突然放手让学生“自读”,师生显得都有些不知所措。如何改变这一困境,让文言自读课呈现出应有的生机和活力呢?下面,我将以两堂《马说》自读课为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就“如何让文言自读课活起来”这一课题说说我的思考与发现。   一、精编学习单,建立学习支架   学习单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辅助资料。它
语文教师要研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领悟生活教育的核心要义是主张教育为人民大众服务,与社会生活实践密切结合。其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重要观点,一直以来成为指导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命题。什么是生活教育呢?陶行知这样阐述:“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
在解读文本的时候,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往往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他们在解读课文的时候,最直接的视角就是课文中的“我”(这个“我”有可能是显性的,也有可能是隐性的),他们会不由自主地跟随着作者的笔而进入课文。这种直觉性的认识,一方面可以叩响课文解读的大门,但是有时候又会制约学生对文本解读的深度。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去引导,引导的出发点就是学生解读课文的直觉性认识,而落脚点则是对课文解读
何为“高效课堂”?即老师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其最终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还必须让学生享受学的过程。   何为“把手”?即有效率进行课堂教学的切入点。结合教学现状,我认为这一“把手”就是挖掘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让其在课堂上自主学习。所谓“自主学习”是与传统课堂的被动式学习对比来说的。传统的灌输式课堂,学生就像一个容器,主要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