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互联网的迅速发展随之带来的是网络文化的兴起,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要代表也同时逐渐深入人心,本文主要探讨在网络时代儒家"礼、义"思想与高校道德教育所起到的作用,并分析当前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融合的融合形式。
关键词:儒家"礼;义"思想;道德教育;网络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0013-02
在儒家思想中十分注重"礼、义"思想的建设,礼和义主要指精神。但是在现实中,由于互联网的出现,使得大量信息资源的涌入,同时带来的是网络文化对当今社会的冲击,这样就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得不到有效地宣传。胡锦涛在十八大中指出,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并且提出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
1儒家"礼、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1.1"六艺"中的"礼"。
在传统文化中,关于"六艺"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指古代时的所对应的学校教育,其中学科分为六种,即礼、乐、射、御、书、数六科。这是当时古代教育的基本学科,是儒家文化思想教育对学生要求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在《周礼·保氏》中就明确记载了:"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通五经贯六艺"。另外一种说法是指古代的六部典籍,即《诗》、《书》、《礼》、《乐》、《易》、《春秋》。所谓礼者,不学"礼"无以立,在"六艺"中的"礼",则是作为古代时期儒家的礼仪的标准准则。
1.2"六德"中的"义"。
所谓"六德",是指六种美德。曾在《尚书·皋陶谟》中记载到:"日严祗敬六德,亮采有邦。"而这个"六德"则是"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这"九德"中的六种。儒家思想在《礼记·中庸》中提到:"义者,宜也 ",遵行"义"道德, 正确合宜的道理或举动。"舍生而取义者也",这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出自《 孟子·告子上 》,指公正、合理且应当做的。子曰:"义者,宜也。"即是义者,理义、道义、正义、公义。
2网络文化下高校大学生 "礼、义"品德的缺失的状况及原因分析
2.1网络中大学生"礼、义"品德缺失的表现。
在提高传递信息效率的同时,网络文明和网络安全问题也备受人们关注 互联网大大提高了传递信息和搜索信息的效率,已成为信息社会的基本工具。与此同时,网络文明和网络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
2.1.1网络礼仪文明流失。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不道德不文明的行为也开始在网络上泛滥起来。人们在享受到互联网数不尽的便利和好处的时候,也不得不忍受网络上面的一些庸俗、浅薄。网络的出现,让网络作为现代传播媒介,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由于手机和计算机的技术的发展速度结合互联网的完善,导致一些"随手拍"在一些论坛和贴吧很火热,某些学生和市民便会通过这种方式传递到网上,间接引起全网民的关注。因此就会频繁出现论坛、聊天室的网民们的侮辱、谩骂或者是,使用一些庸俗的网名、下流的语言。
2.1.2网络诚信意识淡薄。
我国网络上由于时代和互联网发展技术迅速,出现一些诚信意识淡薄的现象,有一些非常违反诚信的行为,像黑客攻击、网络欺诈、网上教唆犯罪等。还有一些属于网络违法行为,包括抄袭、剽窃、盗版制作权等一系列内容,或者传播虚假消息等。这些的都属于违背了我们的诚信原则,违背了我们基本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的"诚信"这一基本要求。
2.2高校大学生"礼、义"品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2.2.1个人信息鉴别能力不强。
在网络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许多大学生无论在学习还是工作上都不仅要经常跟计算机打交道, 并且需要借助网络工作平台, 会使大量的信息输入进计算机,然后通过从网络上查找信息、处理信息,特别信息量的大量涌入导致处理信息的复杂性、难易度不断提高。这个时候就特别需要我们大学生培养自己具有一定的对是非的信息鉴别能力,需要大学生通过个人自己良好地学习和实践让自己具备一定的认识信息、获取信息、鉴别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和传播信息的能力, 这才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网络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自身职业发展的需要。
2.2.2学校管理教育不完整。
在现如今的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应试教育现在就出现了单一化的问题,传统的德育教育因其内容单一化、方式过时化,不能满足时代需求。特别是互联网的加入,让整个教育机制有了一个新的发展和转变,创新意识教育、整体意识教育、坚韧品质和优良心理素质的培养等教育内容的欠缺让德育工作出现了问题。应试教育让学校、社会过于重视学习成绩的量化标准,从而使一些大学生变得光有知识,但是文明礼仪有很大的缺陷,受过教育却没有素质。正是由于高校管理教育的不完整,对"礼、义"教育的忽视,导致现在出现了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感弱化,特别是违反道德规范的活动频频出现。所以需要通过互联网这个散发性的传播方式,让中国的传统文化深入到校园,从而深入到人心。
2.2.3传统礼义教育宣传力度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受到了一些影响。中国自古以来都是礼仪之邦,特别是西方国家也有自己的之礼数。所以,礼数是社会关系之稳固,社会文明之基石。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人类社会到现在也没有没有超出这样的范畴。崇尚礼仪不仅是全体社会成员的精神需求,而"明礼"也即当代公民道德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的立身之本。但是,现在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生活中,我们所接触的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少,这样就使传统文化中的"礼、义"逐渐有淡化出人们生活的倾向,让传统文化失去融入现代社会的机会,浪费了我国固有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资源。
关键词:儒家"礼;义"思想;道德教育;网络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0013-02
在儒家思想中十分注重"礼、义"思想的建设,礼和义主要指精神。但是在现实中,由于互联网的出现,使得大量信息资源的涌入,同时带来的是网络文化对当今社会的冲击,这样就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得不到有效地宣传。胡锦涛在十八大中指出,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并且提出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
1儒家"礼、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1.1"六艺"中的"礼"。
在传统文化中,关于"六艺"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指古代时的所对应的学校教育,其中学科分为六种,即礼、乐、射、御、书、数六科。这是当时古代教育的基本学科,是儒家文化思想教育对学生要求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在《周礼·保氏》中就明确记载了:"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通五经贯六艺"。另外一种说法是指古代的六部典籍,即《诗》、《书》、《礼》、《乐》、《易》、《春秋》。所谓礼者,不学"礼"无以立,在"六艺"中的"礼",则是作为古代时期儒家的礼仪的标准准则。
1.2"六德"中的"义"。
所谓"六德",是指六种美德。曾在《尚书·皋陶谟》中记载到:"日严祗敬六德,亮采有邦。"而这个"六德"则是"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这"九德"中的六种。儒家思想在《礼记·中庸》中提到:"义者,宜也 ",遵行"义"道德, 正确合宜的道理或举动。"舍生而取义者也",这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出自《 孟子·告子上 》,指公正、合理且应当做的。子曰:"义者,宜也。"即是义者,理义、道义、正义、公义。
2网络文化下高校大学生 "礼、义"品德的缺失的状况及原因分析
2.1网络中大学生"礼、义"品德缺失的表现。
在提高传递信息效率的同时,网络文明和网络安全问题也备受人们关注 互联网大大提高了传递信息和搜索信息的效率,已成为信息社会的基本工具。与此同时,网络文明和网络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
2.1.1网络礼仪文明流失。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不道德不文明的行为也开始在网络上泛滥起来。人们在享受到互联网数不尽的便利和好处的时候,也不得不忍受网络上面的一些庸俗、浅薄。网络的出现,让网络作为现代传播媒介,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由于手机和计算机的技术的发展速度结合互联网的完善,导致一些"随手拍"在一些论坛和贴吧很火热,某些学生和市民便会通过这种方式传递到网上,间接引起全网民的关注。因此就会频繁出现论坛、聊天室的网民们的侮辱、谩骂或者是,使用一些庸俗的网名、下流的语言。
2.1.2网络诚信意识淡薄。
我国网络上由于时代和互联网发展技术迅速,出现一些诚信意识淡薄的现象,有一些非常违反诚信的行为,像黑客攻击、网络欺诈、网上教唆犯罪等。还有一些属于网络违法行为,包括抄袭、剽窃、盗版制作权等一系列内容,或者传播虚假消息等。这些的都属于违背了我们的诚信原则,违背了我们基本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的"诚信"这一基本要求。
2.2高校大学生"礼、义"品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2.2.1个人信息鉴别能力不强。
在网络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许多大学生无论在学习还是工作上都不仅要经常跟计算机打交道, 并且需要借助网络工作平台, 会使大量的信息输入进计算机,然后通过从网络上查找信息、处理信息,特别信息量的大量涌入导致处理信息的复杂性、难易度不断提高。这个时候就特别需要我们大学生培养自己具有一定的对是非的信息鉴别能力,需要大学生通过个人自己良好地学习和实践让自己具备一定的认识信息、获取信息、鉴别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和传播信息的能力, 这才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网络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自身职业发展的需要。
2.2.2学校管理教育不完整。
在现如今的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应试教育现在就出现了单一化的问题,传统的德育教育因其内容单一化、方式过时化,不能满足时代需求。特别是互联网的加入,让整个教育机制有了一个新的发展和转变,创新意识教育、整体意识教育、坚韧品质和优良心理素质的培养等教育内容的欠缺让德育工作出现了问题。应试教育让学校、社会过于重视学习成绩的量化标准,从而使一些大学生变得光有知识,但是文明礼仪有很大的缺陷,受过教育却没有素质。正是由于高校管理教育的不完整,对"礼、义"教育的忽视,导致现在出现了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感弱化,特别是违反道德规范的活动频频出现。所以需要通过互联网这个散发性的传播方式,让中国的传统文化深入到校园,从而深入到人心。
2.2.3传统礼义教育宣传力度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受到了一些影响。中国自古以来都是礼仪之邦,特别是西方国家也有自己的之礼数。所以,礼数是社会关系之稳固,社会文明之基石。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人类社会到现在也没有没有超出这样的范畴。崇尚礼仪不仅是全体社会成员的精神需求,而"明礼"也即当代公民道德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的立身之本。但是,现在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生活中,我们所接触的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少,这样就使传统文化中的"礼、义"逐渐有淡化出人们生活的倾向,让传统文化失去融入现代社会的机会,浪费了我国固有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