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平衡支架搭建之“点”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jj2002_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衍生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支架式教学模式,以其更了解学习者、提供个性化教学、促进自主学习、激发学习者兴趣等优势逐渐受到关注并广泛运用于阅读教学中。该模式借助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来描述教师所搭建的支架,让学生在支架帮助下,将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逐步构建起整体概念,穿越“最近发展区”,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合理搭建的支架能够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增强他们的阅读自信心,帮助他们消除畏难情绪,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与方法,逐步成为独立的阅读者。
  一、把握搭建支架的“量点”
  “量点”表示对搭建支架的必要性的把握和对支架数量的控制。有时学生已经熟练掌握目标语言,但教师仍在进行操练;有时在某个教学环节教师设计了多余的教学活动,造成支架过度;有时教师没能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提供支架,造成支架不足,难以开展后续的活动。
  案例l:译林版三年级下册Unit 4 Where's the bird?
  A教师先创设寻找小鸟的情景来教授新词on、in、under、behind、desk、chair和句型Where's the bird?然后进行闯关游戏,Read and say、Listen and match、Ask and guess,分别操练刚学的新词和句型。课堂教学在25分钟后呈现语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按部就班进行阅读对话。
  思考:阅读前进行相关词汇教学,是为学生开展阅读活动做准备,提供图式知识支架。但A教师在阅读前把所有影响到学生理解语篇的语言障碍都扫除了,并针对每个新的知识点创设了情景进行训练。这些过度的零碎的情景支架虽然降低了学生理解语篇的难度,却造成了学生头脑中词汇和句型的零散,剥夺了学生自主建构语篇意义的权利。久而久之,学生就难以建立语篇阅读的概念,遇到生词就无法读懂语篇的意义,阅读习惯与策略难以形成。
  对策:读前的活动需要对词句做一定量的铺设,但不是全部。预计学生能根据课文上下文猜测、理解的词可以放在课中学;如果单词比较难,词义在上下文中也不容易推测,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在课前导入时教学。针对案例1中的语篇,读前的活动可作如下修改:
  1.课前教唱歌曲“On、in、under”,对于课文中介词进行适当铺垫。
  2.Guessing game,猜测Where's the bird?巩固介词on、in、under的用法。
  3.Listen and choose,整体导入课文,找到小鸟的位置。
  在读前的活动中提前处理个别影响学生理解的词汇,剩余的新词让学生在阅读时根据上下文或图片进行猜测,以培养学生随文识字的能力,渗透阅读策略的指导。
  二、找准支架搭建的“起点”
  支架搭建的起点位于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上。为学生搭建的支架必须适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支架的出现不但要把握时机,还要设置得恰到好处。支架搭建前首先要判断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分析学生的学情,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搭建。一些教师缺乏解读学生的过程,有时搭建的台阶过高,学生攀登不上,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受到挫伤;有时搭建的台阶过低,不能激发学生追求知识的欲望,教学目标难以达成。
  案例2:《牛津小学英语》(译林版)5B Unit 9 The English Club A部分语篇。
  B教师教学过程如下:
  1.Listen and match,听一遍录音原文,把主角人物与国家连线。
  2.Role play,角色扮演,Tony White进行自我介绍。S:I'm Tony White. I'm American. I'm from the USA.I speak English.
  3.请学生自己阅读语篇,仿照Tony White的介绍,找出文中其他人物的信息。
  4.角色转换,介绍英语俱乐部里的每一位成员。语言支架为:
  He's/She's?   .(名字)He's/She’s    .(国籍)He’s/She'sfrom      .(国家)He/Shes peaks      .(语言)
  部分学生在找主角人物的信息时表现出茫然或一知半解,原因是文中大多数主角的国籍和语言都是新单词。在囫囵吞枣的基础上,学生要立刻转换角色,用第三人称来介绍书中人物有困难。
  思考:B教师在教学活动第三步提供了介绍人物的范例,在第四步提供了语言框架,这两种都称为支架。但是,这两个支架的起点没有位于学生“最近发展区”和现有水平的结合点上,起点太高。学生对于新词的发音和含义都还没有掌握,无法从自己原有的认知图式中提取相关信息来同化或顺应新内容,使构建整个语篇的意义变得难上加难。同时,教师把五个人物的信息都抛给学生进行加工处理,难点过于集中,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对策:教师搭建支架时一定要根据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逐步提升学习要求,基于学生的接受能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搭建适度的台阶。案例2可以这样优化:
  第三步:开展四人小組活动,分解难点。小组内学生一起阅读语篇,每人去找一至两位主角的信息,再彼此分享交流。
  第四步:帮助教师完成板书,罗列各人物信息,理清文章脉络,搭建台阶。
  第五步:请学生根据板书内容,扮演其中一位人物进行自我介绍。有能力的学生可以介绍两位主角,学习要求可相对提高。
  三、抓住支架搭建的“柔点”
  支架的柔点体现在灵活性和个性化两个方面。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学习目标,不同的学习者对支架的要求都不同。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风格,灵活搭建支架,以适应不同个性学生的需求。但教师因受时间、内容等因素的限制,教学活动中往往会设置同一个目标要求,搭建固定的台阶,使层次高的学生的思维认知水平的发展受到牵制,而层次低的学生由于跟不上全班节奏,即使跳一跳也摘不到果子,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   案例3:译林版三年级下册Unit 4 Where's the bird?
  C教师带领学生阅读完故事后,设计了让学生表演故事和续编故事两个读后活动。
  1.表演故事。同桌的两个学生各自扮演一个角色,模仿故事中人物的语气和动作呈现出情节的发展。在表演时有的学生因背不出人物的台词而看着书本读,失去了表演的意义;有的学生内向羞涩,在讲台前表演时扭捏结巴;有的学生从头到尾都只是看客,没有参与表演。
  2.续编故事。学生四人小组续编一个新的故事并表演。从学生的课堂表现来看,只有少部分同学能完成任务,大部分学生面露难色,编不出故事来。
  思考:学生原有基础、智力特点、兴趣爱好、学习潜力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C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个体差异的诊断,如学生有没有相关背景经验?有没有相关信息素材?有没有掌握相关的创编策略?有没有看到相关的范例?如果学生不具备这些基础,自然无法從素材中获取信息,无法模仿范例表述自己的思想。
  对策:教师在搭建支架前,需分析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个体需求,如学生在学习风格、多元智能以及语言基础方面的差异等。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因人、因时、因境搭建支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获得发展。案例3中的读后活动,可以根据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强弱适当减少或增加语言支架的内容。语言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根据挂图上的连环画表演故事,语言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可以根据板书中教师提供的语言支架讲故事。例如,Sam: One,    ,three…Bobby? Ah, he's    the door. Oh, it's not    .Where is    Ha!Ha! Here    are,Bobby.语言能力更弱的学生则可以根据课件中提供的图文并茂的范例支架读故事。
  四、关注支架搭建的“退点”
  支架的退点是指渐退性原则,随着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提高,支架就要逐渐移走,给予学生更多思考与表达的空间。有的教师担心学生不能顺利开展语言活动,于是通过PPT提供一些语言或图片,以便给学生一些提示。但从实际课堂教学情况来看,这给学生的语言训练活动带来了较大的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调动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开展更为广泛的语言实践。
  案例4:《牛津小学英语》(译林版)4B Unit 7 At a Snack Bar_A部分语篇。
  D教师设计的读后活动是仿照语篇编写对话,提供给学生的语言支架为:
  A: What would you like?
  B:    , please.
  A: Anything else?
  B:    , please. How much are they?
  A:    yuan,please.
  B: Here you are.
  思考:在拓展训练时,D教师搭建的语言支架为学生的口语表达提供了帮助。但这个支架的弊端在于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学生的表达内容局限在教师的提示词之内。学生们看似说得顺畅,但仔细分析所编对话,其内容大体相似,没有新意。原因在于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太多,包办较多,没有及时放手给予学生锻炼的机会。
  对策:拓展训练初期,可以使用这种语言支架,但到了拓展训练的后期,学生逐渐掌握了目标语言的运用,教师就可以放手,慢慢移走支架,逐步减少学生对支架的依赖,提高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At a Snack Bar为主题的语篇读后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按支架进行模仿练说,然后逐渐减少词句提示,只给关键句:Can I help you?/What would you like?/How much...?这样,学生编的对话会更丰富。也许缺少完整支架的支撑,学生的表达不会很流畅,但学生个性化的语言运用和表达就拥有了锻炼的机会,语言交流会更趋于真实。
  合理搭建的支架有助于学生语言的表达和思维的训练,同时也有助于学习策略的形成。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必要的时候,学生会通过各种途径寻找或构建支架来支持自己的阅读和学习,为日后成为独立的阅读者打下基础。
其他文献
“写读结合,单元整合”教学是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建立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之上的一种关于“写”和“读”的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教学目标的确定依然是教学的起点和教学终点,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关注整体,统整定标  系统论认为,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具有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性质。根据系统论的观点,在
期刊
简便运算一直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学习内容,它是拓展运算思路、提高运算速度的有效途径,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亦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而乘法分配律在简便运算中尤为重要,这也是学生最不容易掌握的部分。在进行乘法分配律教学中,学生因为有前面计算经验的积累,探索发现乘法分配律问题不太大,刚学时概念还清晰,可时间一长,用乘法分配律来进行简便运算,概念就模糊了,问题也就多了。一方面,数字的变化是多样的,有时貌似一种类
期刊
随着人们对优质教育需求的不断增长,教育质量被视作学校发展和生存的生命线,但因教师业务素质和师资力量的不断发展存在相对不均衡,为了保证教学质量的持续进步和稳中有升,很多学校在人事工作安排时根据教师的“师情”,采取了“大循环”“小循环”“六年级把关老师”等策略。尤其是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学校为了保证学生出口的成绩,这时经常是改“1师教学2班”为“1师教学1班”。有的老师,十多年就一直在六年级把关,所教
期刊
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数学学习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基本思想素养和关键能力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实践活动与综合应用数学活动的机会,从学生立场出发,探寻“综合与实践”的本真意义,把握其思想轨迹,生成学生多角度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在践行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加深对知识的感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对以后的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综合
期刊
陶行知先生说过:“学校一定要养成学生共同自治的能力,否则不应算为共和国的学校。”因为“今日的学生就是将来的公民”。在学校,教师应该让学生自己去想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自己动手做事,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会学习、勤思考、动手能力强的学生。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抓养成教育是第一要务,要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做起。  一、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笔者任教的学校为每个班配备了一体机,也组织培训
期刊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第106~107页例1、例2。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师:同学们,3月12日是什么节日?  对,植树节,植树造林可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这一天,小新、小明、小东来到幸福村帮助村里种树。村主任说:“你们每人负责一条12米长的一段路,每3米种一棵,算一算需要多少棵树?”  生1:3棵。生2:4棵。生3:5棵。  村主任笑眯眯地说
期刊
在阅读教学中,文本特质的教学研究,虽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但当文本特质作为口号,充斥于学术报告、专著论文、经验介绍的时候,也许正是需要人们冷静、反思并进行针对性矫正的时候。可不,虽然文本特质已成了语文教师的高频词,但文本特质的基本内涵是什么?确定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不少教师还是一头雾水。这样,理论上的茫然必然会带来实践上的盲目,结果,文本特质确定的随意导致了教学目标的偏向和教学重心的偏移,严重
期刊
《顶碗少年》是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文章讲述了一位表演杂技的少年在顶碗表演中连续失误,可是他沉着冷静,努力拼搏,第三次终于取得成功。教师在教学时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在启迪学生思维的同时,紧扣重点语句品读,探究少年成功的原因,从而领悟“面对失败,只有坚持下去,才有可能获得成功”的人生哲理。  一、激趣导入,质疑“惊心动魄”  《顶碗少年》作为一篇略读课文,课前的提示语不但能激
期刊
教材分析:  《搭船的鸟》是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一篇文章。本篇课文是作者郭风以小孩子的身份,来写他看到的大自然中的景象,笔法是那样地浅近、朴素、清新,具有一种纯真明净的童趣,给人以难忘的印象。文章记录的是“我”乘船去乡下的外祖父家的途中的一景,“我”运用善于观察的眼睛捕捉到了这一情景,便使读者拥有了一只充满灵性的鸟儿。“我”也正是一个爱自然的孩子,“我”感到“美丽”的是鸟的色彩:“红色”的长嘴
期刊
教材简析:  《白杨》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本单元的主题是“走进西部”。《白杨》一文写了一位在边疆工作的父亲回到内地接将要上学的孩子,在返疆的旅途中向孩子们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的特点,借以表达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志向。同时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像白杨那样,哪里需要,就在哪里扎根、发芽、成长。文章是按照白杨的形象——白杨的特性——白杨的象征意义这个顺序组织文路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