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的人才资源,肩负着祖国的重托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近年来在我国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和思维方式的变更,特别是不少由于心理问题引发的大学生流血或犯罪事件的发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国家需要健康的高素质的人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培养健康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的教学环节就是实践教学,培养实干型、应用型的技术人才。在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中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使当代大学生不仅在个人能力上更具有学习、组织、协调的能力,同时在在心理素质上还应彰显了当代大学生的积极向上的心理素养,能够成为时代的先锋。
本文就在高职实践教学环节中如何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做浅显的分析,希望能够使得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更加和谐、全面。
关键词:实践教学 大学生 心理素质 培养
【分类号】G441
正文
一、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地位
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不难发现,当代大学生至少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坚定的政治素质、宽泛的知识素质、较强的能力素质和拥有强健的身体素质这几种基本素质,才能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中国梦的逐梦者。而在这六种基本素质中,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高职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展示个人良好技术水平,做合格的技能人才的最根本的素质诉求。是应该排在所有基本素质的首位的。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骨干力量,是实现中国伟大复兴梦的骨干力量。因此,培养大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解决他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中出现的种种心理失衡问题,不仅能够及时解决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产生的心理困惑,加深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提升学生的执行能力,防范如林森浩等恶性事件的发生。还关系到当代大学生是否能肩负起祖国交予的重任,影响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和谐发展。
二、高职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心理素质教育体系建设
现在大学生真正患心理疾病的人数不多,更多的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如遇到突发困难或在事情发展过程中没有按照本人意愿发展而产生的挫折;已经形成的独来独往习惯遇到群体性活动时不知道怎样融入集体而产生的困惑;大数据时代经常面对虚拟世界进行的文字交流,当重返现实世界时对如何进行人际交往产生的无措;高职学生本身的低分入学在技能学习及创新教育中产生的厌学、惰学等亚健康的心理状态。因此,对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教育应该更多的针对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出现的这种亚健康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教育的受眾是广泛的,教育手段及对策应该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如何加强在高职实践教学中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一直不懈努力的奋斗目标,也是党和国家对各高校切实抓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要求之一。
高职的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形式多样,参与人数众多,创新及学习难度等情况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提供了非常好的教育平台。在实践教学中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要遵循教育规律。在实践教学中要关心、爱护、信任每一个学生,要充分调动学生参加实践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做好各种心理准备。实践教学活动虽然是根据教学目标提前设定的,但在实践活动的任务分配中,要根据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因人因材分配实践项目或任务,积极鼓励学生按要求完成实践项目,培养学生勇于攻克难题的意志品质,提升抗挫折的能力。高职的实践活动大多数都是团队活动,在这些活动的分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有机的将“活跃”的学生和“内敛”的学生分为一组,使“冲动”不计后果和“无动于衷”相调和,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同时,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得到积极的引导,使之符合心理健康发展要求,塑造健康的人格。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机制
1.实践内容的设置
在高职院校的技能教学中,实践教学是技能教学的重要教学环节,分布在各个学科中。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全面发展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是完成技能教学的根本要求。因此应建立合理的教学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主动承担责任,主动接受挑战,主动提高抗压、抗挫折能力,满足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的。在实践教学中,可以根据各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设立能够引起学生积极参加活动的实践项目,这些项目既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又应是应用型人才必须掌握的技能项目,这些项目既要符合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转化又要体现学生专业技能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导者,教师成为学习的辅导者,借此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兴趣中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2.实践考核注重学生对价值观念的考核
学生应以学习为天职,理论学习成绩的好坏只能说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强弱,并不能代表学生的“好”“坏”,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对健康的人才需求。因此在学生的实践教学中,价值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同属价值教育的范畴。它能影响学生对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态度,能影响学生的思维深度及广度,能影响学生的执行果敢度,是完成实践教学培养目标的基础。建立科学的实践考评机制既要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又要体现学生的心理素养。
(三)加强实践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培训,拓展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领域
理论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到确认的。在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环节,不仅能够检验学生对专业理论的理解程度,检验学生对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还能够检验学生的应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社会及集体的融入能力、学习能力等心理问题。这就要求学校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环节中不仅仅要上好心理健康的理论课,还要在各个实践环节结合学生的动态发展,多角度全方位加強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培训,拓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使大学生能够提高自我意识,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心理问题。
三、结论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发挥学生智力水平、积极从事集体活动和不断向上发展的重要条件。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健康意识,提高大学生的自身保健能力,帮助大学生自觉选择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少危险因素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的影响。因此,在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中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的需要,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需要。是新时代中国逐梦者的培养的需求。
本文就在高职实践教学环节中如何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做浅显的分析,希望能够使得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更加和谐、全面。
关键词:实践教学 大学生 心理素质 培养
【分类号】G441
正文
一、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地位
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不难发现,当代大学生至少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坚定的政治素质、宽泛的知识素质、较强的能力素质和拥有强健的身体素质这几种基本素质,才能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中国梦的逐梦者。而在这六种基本素质中,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高职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展示个人良好技术水平,做合格的技能人才的最根本的素质诉求。是应该排在所有基本素质的首位的。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骨干力量,是实现中国伟大复兴梦的骨干力量。因此,培养大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解决他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中出现的种种心理失衡问题,不仅能够及时解决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产生的心理困惑,加深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提升学生的执行能力,防范如林森浩等恶性事件的发生。还关系到当代大学生是否能肩负起祖国交予的重任,影响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和谐发展。
二、高职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心理素质教育体系建设
现在大学生真正患心理疾病的人数不多,更多的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如遇到突发困难或在事情发展过程中没有按照本人意愿发展而产生的挫折;已经形成的独来独往习惯遇到群体性活动时不知道怎样融入集体而产生的困惑;大数据时代经常面对虚拟世界进行的文字交流,当重返现实世界时对如何进行人际交往产生的无措;高职学生本身的低分入学在技能学习及创新教育中产生的厌学、惰学等亚健康的心理状态。因此,对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教育应该更多的针对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出现的这种亚健康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教育的受眾是广泛的,教育手段及对策应该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如何加强在高职实践教学中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一直不懈努力的奋斗目标,也是党和国家对各高校切实抓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要求之一。
高职的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形式多样,参与人数众多,创新及学习难度等情况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提供了非常好的教育平台。在实践教学中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要遵循教育规律。在实践教学中要关心、爱护、信任每一个学生,要充分调动学生参加实践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做好各种心理准备。实践教学活动虽然是根据教学目标提前设定的,但在实践活动的任务分配中,要根据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因人因材分配实践项目或任务,积极鼓励学生按要求完成实践项目,培养学生勇于攻克难题的意志品质,提升抗挫折的能力。高职的实践活动大多数都是团队活动,在这些活动的分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有机的将“活跃”的学生和“内敛”的学生分为一组,使“冲动”不计后果和“无动于衷”相调和,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同时,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得到积极的引导,使之符合心理健康发展要求,塑造健康的人格。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机制
1.实践内容的设置
在高职院校的技能教学中,实践教学是技能教学的重要教学环节,分布在各个学科中。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全面发展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是完成技能教学的根本要求。因此应建立合理的教学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主动承担责任,主动接受挑战,主动提高抗压、抗挫折能力,满足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的。在实践教学中,可以根据各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设立能够引起学生积极参加活动的实践项目,这些项目既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又应是应用型人才必须掌握的技能项目,这些项目既要符合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转化又要体现学生专业技能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导者,教师成为学习的辅导者,借此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兴趣中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2.实践考核注重学生对价值观念的考核
学生应以学习为天职,理论学习成绩的好坏只能说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强弱,并不能代表学生的“好”“坏”,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对健康的人才需求。因此在学生的实践教学中,价值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同属价值教育的范畴。它能影响学生对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态度,能影响学生的思维深度及广度,能影响学生的执行果敢度,是完成实践教学培养目标的基础。建立科学的实践考评机制既要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又要体现学生的心理素养。
(三)加强实践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培训,拓展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领域
理论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到确认的。在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环节,不仅能够检验学生对专业理论的理解程度,检验学生对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还能够检验学生的应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社会及集体的融入能力、学习能力等心理问题。这就要求学校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环节中不仅仅要上好心理健康的理论课,还要在各个实践环节结合学生的动态发展,多角度全方位加強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培训,拓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使大学生能够提高自我意识,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心理问题。
三、结论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发挥学生智力水平、积极从事集体活动和不断向上发展的重要条件。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健康意识,提高大学生的自身保健能力,帮助大学生自觉选择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少危险因素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的影响。因此,在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中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的需要,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需要。是新时代中国逐梦者的培养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