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明茨伯格:管理者的“选育评”

来源 :销售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091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总裁、高管实际上与他们的企业脱节了,不了解底下真正发生了什么事情。在美国式管理里,那么多年来形成了一个英雄主义式的领导方式,导致了高高在上的领导不知道下面发生了什么,真正的领导应该是非常了解下面的所有事情。
  在美国奖金制度里,许多大公司不管公司的业务成功也好、失败也罢,他们的主管都准备接受一大笔奖金,他们对企业实际发生的问题不知道或者漠不关心,他们关心的只是自己能拿到多少奖金,他们不是真正的领导。
  领导是一种神圣的信任,是接受领导的人给予领导者的一种尊重。

一、选举出有效的管理者


  1.发现候选者的缺陷
  完美的管理者并不存在。如果人的缺陷迟早都要暴露出来,那么早点暴露总比晚点暴露好。因此,我们既要根据候选人的素质选举管理者,也要根据他的缺陷来做出判断。
  人们向来看重人的素质,但有时候,单单一个素质会蒙蔽我们对其他事情的判断。“沙莉是个了不起的联络人”或“乔伊是个有远见的人”,当失败的前任缺乏沟通能力或者缺乏战略眼光时,人们就更会这样说了。
  我们应当尽一切合理、合乎道德的努力去辨别候选人的缺陷。有一种致命缺陷,今天极为常见也易于查明。有些竞选总经理的人,要求的报酬远远超过公司其他人,更有甚者还会要求在失败或解雇时得到特殊保护,凡是这样的人我们都應不假思索地予以否决。
  别忘了,这位竞选者可没有宣布“组建团队”、把“人当作公司最大的资产”、从“长远考虑”有多么重要。设想一下,我们这样做会如何改变公司前景!
  我们应当根据管理工作及实际情况来仔细判断这些缺陷,特别是那些后来变得致命的缺陷,免得今后我们猝不及防。
  既然缺陷只存在于具体环境,那么前面管理工作的绩效也许不会预示后面管理工作中潜在的问题。当然,琢磨透这一点也并非易事:人的素质是某项工作取得成功的条件,常常被错误判断。但有一种极为简单却又很少使用的方法可以缓解这一问题。
  2.给予被管理者发言权
  管理发生在企业的内部(通过控制角色、领导角色、实干角色、沟通角色)和企业的外部(通过联络角色、处理角色、沟通角色)。
  然而,管理者的选举,无论是董事会选总经理,还是高级经理选初级经理,通常都是企业外部的人控制着企业内部。这有什么意思呢?特别是企业之外的人未曾与竞选者生活过一天,竞选者要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非常容易,在这种情况下选举尤其没有意思。这样做的后果是,今天许多组织的结局是管理者“欺上瞒下”——这些人过于自信,滔滔不绝,却从未展现过最基本的领导形式。魅力也许是选举的一个标准,但绝非主要标准。
  如果有简单的方法可以极大地提高管理效能,那么这就是在选举过程中给熟知竞选者的人,也就是曾经被竞选者管理过的人以发言权。
  有些公司还让外部竞选者接受企业成员的面试,看看他们的意见。这尤其适用于总经理的选举,因为选举总经理的时候,人们貌似都很盲目乐观。让这些人评估竞选者来担任他们的管理者,可信吗?毫无疑问,偏见有可能存在。但这肯定不会比信任外人更糟糕,这些企业外的人信息不够充分。
  我在这里想强调的不是为了选举管理者,而是呼吁企业内外的人一起进行平衡的评估。其实,这也是医院、大学、律师事务所的惯用做法。
  有一个著名的公司,几十年来一直是该领域的领头羊。公司的总经理由高级经理通过封闭式投票选举产生。我问过很多经理,他们都知道这家公司。你们猜猜是哪家?很少有人猜到。
  答案是麦肯锡。麦肯锡公司的执行董事由资深合作伙伴投票选举,任期3年。对于麦肯锡来说,这样做的效果似乎非常好。
  3.选择身处外部的内部人员
  近来有一种趋势,企业之外的人很受青睐,至少高级职位如此:只有新扫帚才能把灰尘扫干净。不幸的是,打扫灰尘的有可能是选举委员会并不了解的有“缺陷”的人,而打扫者有可能并不知道真正的灰尘是什么。危险因而产生,尤其是在这个英雄式领导的时代,新扫帚可能会扫除掉企业的热情与精神。
  或许,我们在选举过程中还需稍加注意我们知晓的有“缺陷”的人,因为他们了解灰尘。实际上,选举委员会可以选择一个身处外部的内部人员——曾经因厌恶公司而离开的人。
  一来这个外部人员与内部权力并无瓜葛,属新鲜面孔,二来他拥有内部人员的知识,真是一举两得。这样的人曾用离开表示自己不赞成,他们了解情况,因而可能是推动转折的理想人选:新扫帚且知道旧灰尘。
  除此之外,还有内部人员来评估此人的素质和缺点。这里我想到了苹果电脑公司的史蒂夫·乔布斯:他不是厌恶地离开,而是被自己创建的公司解雇了,但他有能力回来扭转局势。
  我们今天热衷于领导力,但又常常认为领导素质属于我们几乎不了解的人。仔细想想“青年领导”吧,照我看,这种说法实在矛盾。
  在接受严峻考验之前,怎能委以重任?谁又能知道表面下潜藏的缺陷?实际上,这种委任有时还能助长狂妄自大的风气,因而毁掉真正的领导才能。

二、如何评估管理效能


  如果你是一个管理者,你当然想知道自己做得好不好,你周围的人更渴望知道你做得好不好。有很多简单的方法可以对此进行评估,但要留心这些方法了。管理者的效能只能根据具体环境进行判断。这一命题听起来非常简单,但分解后则不然。下面我将它分解成6个子命题。
  1.管理者并非有效,相配的才有效
  没有好丈夫、好妻子这样的说法,只有好夫妻这样的说法,管理者及其企业也是如此。也许有在所有管理工作中都失败了的人,但没有能在所有管理工作中都成功的人。
  这是因为,在一种情况下可以容忍的缺陷(甚至被当作一种良好的素质)在另一种情况下却可能致命。这完全取决于“当时、某段时间、全部时间”人与具体环境的搭配。   有效的管理者不是有良好风格而是有合适风格的人。因此,通常没有有效的管理者,也就是说没有专业管理者这种说法,即没有凡事都能管的人。
  2.评估管理效能,必须评估企业效能
  诚然,管理者同企业荣辱与共。因此,要评估管理效能,同样也必须评估企业的效能。管理者的目的是确保企业实现其宗旨。英特尔公司的安迪·葛洛夫曾说过:“管理者的产出=所在组织的产出+受管理者影响的邻近组织的产出”。这是评估管理效能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只有管理者帮助企业,让其更有效,管理者才能视作有效。有些企业运转良好,却未必是管理者之功,有些企业运转糟糕,也未必是管理者之过。
  注意,不要认为管理者要对企业所有的成败负全责。成败与历史有关,与文化有关,与市场有关,与天气也有关。对于管理者来说,有关的正是个人影响,不是企业绩效本身。
  这就是说,很多数字上的绩效衡量(销售增长、成本降低等)完全没有直接表明管理者的效能。有多少管理者的成功仅仅是因为投机取巧获得了有利的工作,只要不把事情弄糟,便能接受成功的荣誉?
  即便事实表明管理者或好或坏都对企业造成了影响,但管理效能总是相对的,不仅相对于所继承的局面,而且相对于其他可能人选。
  有人也许会认为管理工作不难做,完全可以做得更好,因而排斥现在的管理者,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当然,追问这些问题能把人逼疯。谁知道呢?但如果想真正地评估管理效能,那么比起其他人,你就更不能回避这一命题了。
  3.管理效能必须从广泛影响上来评估
  为了让问题更完整,管理效能还必须超越企业甚至组织,从更广泛的影响上来评估。管理者让小企业变得更有效,但代价却是大组织变得无效,这样的管理者怎样?
  例如,销售部门售出大量产品,但生产部门却跟不上,致使公司陷入混乱局面。你能责怪销售经理吗?毕竟,他只是在做自己的工作。这种对宏观的把握难道不是总经理层的责任吗?
  从传统角度来看,这也意味着从官僚机构的角度上看,答案是肯定的。在官僚机构中,所有的责任都是整齐分派的。而在管理的现实世界中,答案不是完全肯定的。组织也有缺陷,任何地方都有可能出现意外问题,并且常常需要就地解决。负责的管理者绝对不能戴着眼罩,不顾左右,只做分配给自己的工作。
  加拿大公园的查利·辛肯或戈德·欧文没法无视开发商和环保主义者的斗争,而这本来是政治家的责任。健康的组织不是独立人力资源的汇集,不能只顾自己的地盘;它是有责任心的人组成的社区,更需关注整个系统及其长期存在。
  4.要深入必须解决的复杂矛盾
  但我们不能停留在这里。如果某件事情对于组织来说是正确的,而对于周围的世界来说是错误的,又该如何处理?
  我们天天吵着闹着,要求管理者负责、尽责,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去追问对什么负责、为谁尽责。我们要求管理者“负社会责任”这点不错,但我们要避开简单的花言巧语,深入那些难以解决而必须解决的复杂矛盾。对此,有些经济学家回答得很简单。让商业书籍只管商业,把社会问题留给政府。他们是如此泾渭分明,试图让经济理论洁身自好。但很遗憾,这却让社会变得乱七八糟。
  有没有经济学家胸有成竹,敢说社会决策没有经济后果?不可能,因为凡事都有成本。
  那么,有没有经济学家敢说,经济决策没有社会后果?如果管理者忽略社会后果,超出法律限制,又会发生什么?俄罗斯作家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就曾在其著作《古拉格群岛》给过我们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
  5.管理效能不只是衡量,还有判断
  把这些命题合在一起后,你一定会问,需要评估管理者的人怎么可能应对所有这些命题?答案原则上仍然很简单:使用判断。管理效能不能只是衡量,还必须判断。要在任何管理职位中变得有效,就需要认真思考——不是教条,不是上升到某种高雅艺术的贪婪,不是时髦的技巧,不是“我也一样”的战略,更不是“领导力”的宣传报道,纯粹只是古老的判断。
  6.让判断与衡量齐头并进
  有些事情要比其他事情更容易衡量,然而除了最简单的事情,所有的事情都必须超越数字。我来举个例子。我一方面为管理者写书,另一方面为管理者编排课程。有时候,人们会问我这些课程的绩效衡量,问得很极端:“如果乔安妮参加你的课程,我们的股价会涨多少?”我用书来比喻回答。“想想你最近读的一本书:你能量化它的成本吗?”当然可以:花了这么多钱购买、花了这么长时间阅读。“很好。现在,请量化一下得到的好处。你要是能做得到,即衡量出书对你的影响,那么请告诉我,我再来告诉你课程的绩效衡量。”
  作为读者,你可能觉得这本书很精彩(满分是5分的话能得4.9分)然后就不管它了。你也许每个单词都不喜欢,但在一年后却用上了书中的思想,却不记得出处了。是否因为无法衡量书籍的影响,人们就应该停止读书?是否因为永远无法确定管理的长期影响,人们就应该停止管理公司?
  记住,比起管理实践来,读书只是件简单的事情。如果你愿意,随时都可以停止读书,但你却不能摆脱管理。
  缺乏可靠的衡量尺度当然会为形形色色的把戏敞开大门,比如管理者失败了却找假借口,或者虽然失败却自称成功。但如果假装衡量尺度很可靠,就会为更糟的把戏打开大门。因此,让我们收回判断,让判断与衡量齐头并进吧。

三、如何有效地培养管理者


  那么应当怎樣培养管理者呢?传统MBA只是关于工商管理的。它在教授企业职能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但在提高管理实践方面却收效甚微。其实,MBA给学生造成一种学过管理并准备好当领导的错觉,这只会助长狂妄自大的气焰。另外,不论是更为直接的案例讨论,还是较为间接的理论展示,经过研究所得的经验的提炼,MBA都依赖于从其他人的经验中学习。
  管理者不能在教室里创造,领导者就更不能了。如果管理是一种实践,那么就不能当作科学或专业进行教授。其实,管理根本不能教授。自称可以教授的MBA和其他课程,结果往往会助长狂妄之风,造成毁灭性的后果。有些最优秀的管理者、领导者一天也没有在这样的教室里待过,然而不少最差劲的管理者、领导者却在那里乖乖地待了两年。   管理从工作中学来,在各种经历和挑战中升华。不提前在教室里接受培训,就不能动手术或做会计。在管理中,情况必须相反。正如我们看到的,管理工作精细微妙、错综复杂、不断变化,在实践之前难以学习。
  因此,逻辑起点是确保管理者获得最佳体验。第一项管理任务可能会很关键,因为这时的管理者“兴许最欢迎各种经历、最乐于学习基本技能”。此后,这种学习在良师益友的帮助下,通过各种颇具挑战性的任务进行升华。借助培训与发展课程,管理者可以单独思考经验,也能与同事一起思考经验,从而弄清经验的意义。
  管理发展必须关乎献身:献身于工作、献身于他人、献身于目标,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同时还要献身于组织,再往远处说,要以一种负责的态度献身于社会中的有关社区。如前所述,管理发展关乎经验意义的获取,这意味着,繁忙的管理者必须放慢脚步、退后一步、反复思考自身的经历。
  相应地,发展应当在管理者往返于管理活动和安静思考之间进行。他们可以离开工作参加正式课程,也可以只离开工作本身,比如说,不受打扰的午餐时间。我们发现,关键是不管是哪种情况,管理者都会分成小组,围坐在圆桌旁分享经历。
  管理发展的本质特征应该是,将学习带回工作场所,从而对组织产生影响。管理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它常常在隔离的情况下发生。管理者得到发展,甚或发生变化,只是又回到了原来的工作场所。管理发展也应关乎组织发展:管理团队应当驱动组织的变化。
  管理发展需要根据管理本身的性质进行组织。例如,依照各种管理思维来组织管理发展。大多数管理教育和很多管理发展都是围绕企业职能进行组织的。就学习商务而言,这很好,但“营销+财务+会计≠管理”。另外,专注于企业职能相当于专注于分析。对管理者来说,分析固然是一种重要的思维,但只是诸多思维中的一种。最易于教授的,不应当成为主要学习的。
  我们有太多精明的管理者。我们需要的管理者能够处理管理(其艺术和技艺)中可测的混沌,这突出显示了反思、练达、协作和行动的重要性。当管理者认识到,他们不仅仅是变化的目标,也可以是变化的动因时,管理就没有那么令人畏惧了。这里描述的一系列举措旨在实现:管理者负有自我发展的责任。
  再说一遍,管理不能教授给任何人,也不能由任何人教授,不管是教师,还是培训和发展专家,或者是正式的教练,甚至管理者自己的管理者,都不能教授。管理者得靠自己的努力来学习。我们已经看到,课堂极大地方便了这种学习。但我们也知道,当管理者思考自身经历,互相学习,一起推动组织和社会进步时,这种发生在工作中的学习能产生更强大的力量。
  另外,高效的管理者大都善于反思。他们知道怎样从个人经验中学习,善于通过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善于反思也暗含着一定的谦卑,管理者不管是知道、自以為知道,还是不知道,都要谦卑。大多数管理活动都很忙乱,所以很多管理者都亟需退后一步,静静反思。管理工作的杂乱的确会妨碍思考,但正因为如此,有效的管理者会知道如何从这样的工作中培养反思能力。
  我们从自身的经历得到的启示是,参与的管理者献身于发展自我、发展机构、发展社会,没有比这更强大或更自然的事了。
其他文献
未来已来,智能化已经全面融入到我们的生活,这是大势所趋,任何行业都将涉及。相对于以往,数字化时代引发了诸多方面的变革,包括技术、经济、思维、生存等方面都在发生跨时代的改变。因此,作为最传统的行业之一——林业,特别是国有林场,如何迎接这种不同以往的生产环境变化,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两山”转化的通道,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一、对数字化时代的认识  (一)数字化覆盖了全行业、全人类  数字化转型已
期刊
透气更好的纳米口罩  近日,广州市东泓氟塑料股份有限公司将发布一种新型纳米滤材口罩产品。据悉,这是国内首个过滤膜孔径比新冠病毒更小的口罩,孔径在5-100纳米左右,既可以隔离细菌,也可以隔离新冠病毒,将他们阻隔在口罩外面。  该新型口罩的外观看起来更薄,但其透气性比一次性口罩与N95口罩所使用的普通熔喷布要更好。该口罩已经过权威机构测试,实验证明将其清洗了15次之后再检测,过滤效果完全没有下降,重
期刊
M证券公司作为一家行业内的大型综合性证券公司,具有较低的抵御市场风险和威胁的能力。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和发展,M证券公司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证券市场的环境及时地对自身经纪业务的营销策略进行优化与调整,以此获得转机及最大化的盈利,促进M证券公司经济业务的转型和改革,保证M证券公司在证券行业中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分析M证券公司经纪业务营销策略的优化措施,笔者针对现阶段M证券公司经纪业务营销过程中存在
期刊
2013年,时任化工巨头杜邦公司(DuPont)CEO的埃伦·库尔曼(Ellen Kullman)在股东要求提升业绩的压力下,决定出售该公司的性能涂料业务,这是该公司系列产品中增长率低、利润率低的部分。私募公司凯雷集团(Carlyle Group)斥资13.5亿美元购买了该业务的全部所有权,并将其更名为Axalta。凯雷立即着手对该部门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中包括相当激进的投资,特别是在开发市场
期刊
内容战略的价值源自消费者  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内容市场空前繁荣。从长短视频到微博微信,新媒体和数字平台让内容的创造变得更加复杂和灵活。但如果内容战略没有统一的目标,很难将如此丰富的内容有机整合。随着商业进化到“消费者主权”时代,信息透明化和渠道多元化让消费者话语权不断提升,也让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平等。  因此,企业的内容战略必须以消费者为中心,发掘他们的痛点和需求,来更好服务消费者。只有内
期刊
认清现实,不断变革  伟大的变革家一定会是一个现实主义者。  通用电气公司(GE)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发明大王”爱迪生。作为一家百年老店,它是美国企业史上的“模范代表”。但是,面对日益竞争激烈的世界市场,GE的官僚体制和落后的管理思想的痼疾日渐显露。世界各国对制造业不约而同地重视和推动,亚洲制造业的崛起,美国工业制造不再一枝独秀,全球工业文明的变革一触即发。  杰克·韦尔奇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变化,并针
期刊
眼镜制造业是我国具有传统优势的产业。丹阳素有“眼镜之都”之美誉,是全球最大镜片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眼镜产品集散地。然而,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丹阳眼镜存在的一系列出口问题严重制约了丹阳眼镜出口贸易发展的步伐。本文以丹阳眼镜出口现状为研究对象,对丹阳眼镜出口的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索,并在此基础上,对丹阳镜片制作行业的国际化发展策略进行深入的研究,意在为丹阳眼
期刊
社会治理走向现代化,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现实目标和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社会治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系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具体体现。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过程中,各个地方发展经济的同时,创新地方治理体制机制,在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上进行了积极探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很多困难和矛盾。如何系统把握地方发展特点,实现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期刊
随着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国内服装行业的市场份额逐渐达到饱和,服装业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获得越来越多的利润,许多企业开始向轻资产商业模式转型。而商业模式若想取得很好的成效,应与财务战略相匹配。K企业作为男装行业的“佼佼者”,其在轻资产商业模式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在商业模式与财务战略匹配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因此,本文将以K企业为案例对象,研究其轻资产商业模式下的财务战
期刊
华为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  2020年3月31日,华为发布2019年年报,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报告中说:“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华为已建立了一整套严密有效的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覆盖了从供应商到华为,从华为到客户的端到端业务。过去一段时间,华为在‘实体清单’下依然保持增长,充分验证了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同时,华为持续优化和完善业务连续性机制,长期坚持‘多元化、多路径’的采购策略。目前华为的主力产品供应都有多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