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当心灵的大门关闭时,语言的交流就变得苍白无力。
当学生拒绝你走入他的内心世界时,教育就失去了神奇的力量。于是乎,老师喋喋不休的“教诲”,就像呼啸着脱靶而出的子弹,不但毫无意义。甚至还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伤害。
作为班主任,你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吗?学生的心灵愿意向你敞开吗?
本期开始,《镇西在线》栏目将连续推出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的系列文章“走进学生心灵的艺术”。请大家跟随李老师生动的文字、深刻的思考。来体悟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
中午,三个初二的女孩子敲开了我办公室的门:“李校长,我们想和你聊聊。”虽然本学期没有当班主任,但我还是非常乐意和孩子们直接接触——这也是我坚持要当一个班的副班主任的原因。三个女孩子向我倾诉了她们在家的遭遇:父母平时只知道打麻将而不关心她们的学习,更不和她们沟通,但如果她们成绩不好,便会招来父母的打骂。说着说着三个女孩子都哭了。听了她们的哭诉,我给了她们一些开导和建议。最后,她们擦干了脸上的泪痕,微笑着和我告别了。
三个女孩子愿意向我倾吐她们的苦闷,我非常感谢她们对我的信任。可我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她们没有找班主任老师谈心呢?我问过她们,她们说不想跟班主任说。作为校长,我不便在学生面前过多地谈论她们的班主任,但她们走了之后,我却忍不住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她们的苦闷班主任知道吗?
这样的班主任也许不是个别的——
每天天不亮就来到学校,和学生一起打扫卫生,看着学生早自习;然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间操、午休、自习课都陪着(守着)学生;下午放学后,还往往把学生留在教室里反复强调班主任认为应该强调的话;一直忙到天黑,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里。这样的班主任,抓班级事务可谓巨细无漏,一天下来往往身心疲惫。他们每天都和学生在一起,可是他们却不知道学生在想什么;他们的工作越做越细,可是,他们离学生的心灵却越来越远。他们的好心不一定能够得到孩子的理解,相反,他们的事必躬亲往往让学生觉得烦——这样的班主任冤不冤啊?
每天都和孩子在一起,却并不关注因而也不知道孩子的心灵世界,越是认真负责,孩子们越是反感。这是我们现在许多班主任的悲哀之处,甚至是悲剧所在!
注意,我这里用了“悲剧”这个词。这绝不是夸大其词或耸人听闻。对于教育者来说,没有比不了解自己教育对象的心灵世界更为悲哀的了。这种悲哀往往会导致心灵的悲剧乃至人生的悲剧。
20年前,我所在的城市有一个叫宁小燕的高一女生自杀了,我听了这个消息,第一个反应是:她为何自杀?朋友的答复是“没有原因”。我自然无比惊讶,因此第二个问题油然而生:“这个学生的品行和学习怎样?”答复是:“品学兼优。连续两届市级‘三好学生’,学校团委干部…一”我更加惊讶。“没有原因的自杀”,“品学兼优的学生”,这两点引起了我研究的兴趣,于是我前往这个女生生前所在学校进行采访。我采访了她的老师、同学,并得到了她两年的日记和作业(包括作文),经过半年的研究,我得出结论:宁小燕之死,就法律意义而言,只能由她本人负责,因为她的确是“没有原因”的自杀。但如果探究她思想发展的轨迹,我不得不说,是我们的教育把她推向了绝路——脱离心灵的谆谆教诲(她的日记中多次谈到老师的教育和她心灵的隔阂),无视学生精神状态的空洞说教(这也可以在她的日记和作文中找到依据),青春期溢满心灵的苦闷却无处诉说(她曾有很多话想对人倾吐,却始终没有也不愿意找班主任谈)……
我因此而写下一篇9000字的报告文学《她给教育者留下什么“遗产”?》。这篇报告文学在《中国青年报》发表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许多人(不仅仅是教育者,也有不少中学生)参与讨论:我们的教育究竟怎么了?
在热烈的讨论中,我注意到《北京青年报》上一位中学生题为《难道我们的教育真的毫无责任吗?》的文章一
我们的师长,当您千方百计地想把一个孩子教育成您心目中的好孩子时,您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青少年身心的成长是一个痛苦而复杂的过程。
当他们在黑暗中感到阵阵孤寂之时,当他们在日记中发出莫名的长吟之时,当他们在拥挤的人群里感到恐慌之时,当来自内部外部的无形压力向他们慢慢逼来之时……您不要再拿一些硬邦邦的正确的框框去套他们,不要幻想只要让他们明辨是非就可万事大吉。
可不可以使环境宽松一些?可不可以拿您或别人有益的人生经验去疏导他们拥塞的心灵?可不可以不把学生们当做一部部受教育的机器,而是一个个正在通过他人帮助、更通过自己不断努力而逐步形成的“人”……
为了不让悲剧重演,请给他们自信心和直面现实的勇气、胆魄:请给他们一颗健康而有强大生命力的心脏:请给他们一个清醒而有独立思辨能力的大脑:请给他们一种积极而富于弹性的生活态度……
这期待是给予我们的师长的,也是给予我们自己的。
把学生当“人”而不是当受教育的“机器”,这就是孩子对我们的呼唤。
由此我们可以理解苏霍姆林斯基的经典名言:“教育,这首先是人学!”
既然是“人”学,怎么可能不关注入的精神世界呢?
作为“人”学的实践者班主任,怎么可能因为不是孩子最信任的朋友而走不进孩子的心灵呢?
还是在那场讨论中,一名女中学生来信中的几句话,至今还震荡着我的心:“老师讲的,不是我们想的;我们想的,恰恰没人回答!”
20年来,我常常问自己:哪些我讲的是脱离学生心灵的“正确的废话”?而哪些孩子们关注的或需要我解答的,我却恰恰没有回答?
究竟有哪些学生最急于解答的“恰恰没人回答”?为此,我多年前曾在自己所教的高一新生中进行过一次调查。
调查题:除了学习以外,目前你还有哪些最关心的问题得不到解答?
结果,47名学生共提了106个问题,内容涉及心理保健、性知识、宗教信仰、职业选择、国际政治、与父母关系、自我评价、社会风气、男女感情、人格塑造、环境保护等方面,而这些几乎全是我们当时学校德育内容的空白!
现摘录其中一些片断如下:
☆好不容易考上重点高中,我却有一种失落感,茫然不知所措,甚至莫名其妙地自卑。这到底为什么?
☆我很想知道自己在别人心目中是什么样子。
☆近来不断听说有学生自杀,其中好些都是高才生,他们比别人成熟得早,更早接触和认识社会。我想知道,他们成熟得早是不是好事?他们成熟了,有思想,认识了社会,却跑去自杀。而那些成绩不太好,思想不“复杂”的人,却无忧无虑,生活得平稳,究竟谁好?
☆我很想与男同学建立一种非常真诚,但又绝不是爱情的友谊,但又不
当心灵的大门关闭时,语言的交流就变得苍白无力。
当学生拒绝你走入他的内心世界时,教育就失去了神奇的力量。于是乎,老师喋喋不休的“教诲”,就像呼啸着脱靶而出的子弹,不但毫无意义。甚至还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伤害。
作为班主任,你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吗?学生的心灵愿意向你敞开吗?
本期开始,《镇西在线》栏目将连续推出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的系列文章“走进学生心灵的艺术”。请大家跟随李老师生动的文字、深刻的思考。来体悟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
中午,三个初二的女孩子敲开了我办公室的门:“李校长,我们想和你聊聊。”虽然本学期没有当班主任,但我还是非常乐意和孩子们直接接触——这也是我坚持要当一个班的副班主任的原因。三个女孩子向我倾诉了她们在家的遭遇:父母平时只知道打麻将而不关心她们的学习,更不和她们沟通,但如果她们成绩不好,便会招来父母的打骂。说着说着三个女孩子都哭了。听了她们的哭诉,我给了她们一些开导和建议。最后,她们擦干了脸上的泪痕,微笑着和我告别了。
三个女孩子愿意向我倾吐她们的苦闷,我非常感谢她们对我的信任。可我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她们没有找班主任老师谈心呢?我问过她们,她们说不想跟班主任说。作为校长,我不便在学生面前过多地谈论她们的班主任,但她们走了之后,我却忍不住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她们的苦闷班主任知道吗?
这样的班主任也许不是个别的——
每天天不亮就来到学校,和学生一起打扫卫生,看着学生早自习;然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间操、午休、自习课都陪着(守着)学生;下午放学后,还往往把学生留在教室里反复强调班主任认为应该强调的话;一直忙到天黑,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里。这样的班主任,抓班级事务可谓巨细无漏,一天下来往往身心疲惫。他们每天都和学生在一起,可是他们却不知道学生在想什么;他们的工作越做越细,可是,他们离学生的心灵却越来越远。他们的好心不一定能够得到孩子的理解,相反,他们的事必躬亲往往让学生觉得烦——这样的班主任冤不冤啊?
每天都和孩子在一起,却并不关注因而也不知道孩子的心灵世界,越是认真负责,孩子们越是反感。这是我们现在许多班主任的悲哀之处,甚至是悲剧所在!
注意,我这里用了“悲剧”这个词。这绝不是夸大其词或耸人听闻。对于教育者来说,没有比不了解自己教育对象的心灵世界更为悲哀的了。这种悲哀往往会导致心灵的悲剧乃至人生的悲剧。
20年前,我所在的城市有一个叫宁小燕的高一女生自杀了,我听了这个消息,第一个反应是:她为何自杀?朋友的答复是“没有原因”。我自然无比惊讶,因此第二个问题油然而生:“这个学生的品行和学习怎样?”答复是:“品学兼优。连续两届市级‘三好学生’,学校团委干部…一”我更加惊讶。“没有原因的自杀”,“品学兼优的学生”,这两点引起了我研究的兴趣,于是我前往这个女生生前所在学校进行采访。我采访了她的老师、同学,并得到了她两年的日记和作业(包括作文),经过半年的研究,我得出结论:宁小燕之死,就法律意义而言,只能由她本人负责,因为她的确是“没有原因”的自杀。但如果探究她思想发展的轨迹,我不得不说,是我们的教育把她推向了绝路——脱离心灵的谆谆教诲(她的日记中多次谈到老师的教育和她心灵的隔阂),无视学生精神状态的空洞说教(这也可以在她的日记和作文中找到依据),青春期溢满心灵的苦闷却无处诉说(她曾有很多话想对人倾吐,却始终没有也不愿意找班主任谈)……
我因此而写下一篇9000字的报告文学《她给教育者留下什么“遗产”?》。这篇报告文学在《中国青年报》发表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许多人(不仅仅是教育者,也有不少中学生)参与讨论:我们的教育究竟怎么了?
在热烈的讨论中,我注意到《北京青年报》上一位中学生题为《难道我们的教育真的毫无责任吗?》的文章一
我们的师长,当您千方百计地想把一个孩子教育成您心目中的好孩子时,您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青少年身心的成长是一个痛苦而复杂的过程。
当他们在黑暗中感到阵阵孤寂之时,当他们在日记中发出莫名的长吟之时,当他们在拥挤的人群里感到恐慌之时,当来自内部外部的无形压力向他们慢慢逼来之时……您不要再拿一些硬邦邦的正确的框框去套他们,不要幻想只要让他们明辨是非就可万事大吉。
可不可以使环境宽松一些?可不可以拿您或别人有益的人生经验去疏导他们拥塞的心灵?可不可以不把学生们当做一部部受教育的机器,而是一个个正在通过他人帮助、更通过自己不断努力而逐步形成的“人”……
为了不让悲剧重演,请给他们自信心和直面现实的勇气、胆魄:请给他们一颗健康而有强大生命力的心脏:请给他们一个清醒而有独立思辨能力的大脑:请给他们一种积极而富于弹性的生活态度……
这期待是给予我们的师长的,也是给予我们自己的。
把学生当“人”而不是当受教育的“机器”,这就是孩子对我们的呼唤。
由此我们可以理解苏霍姆林斯基的经典名言:“教育,这首先是人学!”
既然是“人”学,怎么可能不关注入的精神世界呢?
作为“人”学的实践者班主任,怎么可能因为不是孩子最信任的朋友而走不进孩子的心灵呢?
还是在那场讨论中,一名女中学生来信中的几句话,至今还震荡着我的心:“老师讲的,不是我们想的;我们想的,恰恰没人回答!”
20年来,我常常问自己:哪些我讲的是脱离学生心灵的“正确的废话”?而哪些孩子们关注的或需要我解答的,我却恰恰没有回答?
究竟有哪些学生最急于解答的“恰恰没人回答”?为此,我多年前曾在自己所教的高一新生中进行过一次调查。
调查题:除了学习以外,目前你还有哪些最关心的问题得不到解答?
结果,47名学生共提了106个问题,内容涉及心理保健、性知识、宗教信仰、职业选择、国际政治、与父母关系、自我评价、社会风气、男女感情、人格塑造、环境保护等方面,而这些几乎全是我们当时学校德育内容的空白!
现摘录其中一些片断如下:
☆好不容易考上重点高中,我却有一种失落感,茫然不知所措,甚至莫名其妙地自卑。这到底为什么?
☆我很想知道自己在别人心目中是什么样子。
☆近来不断听说有学生自杀,其中好些都是高才生,他们比别人成熟得早,更早接触和认识社会。我想知道,他们成熟得早是不是好事?他们成熟了,有思想,认识了社会,却跑去自杀。而那些成绩不太好,思想不“复杂”的人,却无忧无虑,生活得平稳,究竟谁好?
☆我很想与男同学建立一种非常真诚,但又绝不是爱情的友谊,但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