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之我见

来源 :新校园·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a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提倡实施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学校教育的主导。它不仅能够提高人才的素质,同时能够培养人才的创新意识,从而推进科学文化向前发展,推动人类历史的进步。那么,如何卓有成效地推进与实施创新教育呢?
  
  一、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提倡创新教育
  
  中国数千年来的封建文化统治及其长期深厚的影响,造成我国尚未形成创新性人才生成的良好的观念氛围。到了近代,人作为一个个体的观念被忽略,这就导致了人的主观意识被淡漠,更何谈自我发展、自我创新?这些观念严重束缚了个体的个性发展和独创性的发挥。因此,扭转整个社会陈腐的观念,形成推崇创新、追求创新的观念氛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直接场所。因此就更应该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确立创新教育的观念。如今的社会是信息的时代,知识达到爆炸性的发展,人们已不可能将在校学习所获得的有限知识有效地运用于整个人生。学校教给学生一定知识,已不再是教学的惟一目标,甚至不是主要的目标,而是要通过知识的传授,使学生获取获得新知识的知识基点,掌握获取新知识的方法,并形成独立判断、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创新潜能,只要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形成利于创新的民主氛围,因材施教,每个学生的创新潜能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而学生时代潜能的拓展,对一个人的一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使其在整个生命历程中能充分发展自身,激发全部潜能,提升个人生命的价值。
  
  二、提供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教育创新制度
  
  这些年来,我国教育一直处在“传授——接受”这一传统的教与学模式下,这种教育制度和环境,严重束缚了教育活动主体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挥。要有效地推进创新教育,就必须实现教育制度创新,使学校成为自治约束、自我发展的创新主体,为创新教育的实施提供制度保证。首先,可以向发达国家看齐,改变对学校管得过宽、过死的状况,在招生、课程安排、教育评价、教师管理、教学管理等方面给学校以充分的自主权。其次,加强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深化校长负责制,充分调动学校各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学校自主创新活力。再次,学校要开设各种类型的科目,尤其是能够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科目。总之,要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与管理自主权,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为发展创造教育提供宽松的环境和制度保证。
  
  三、传授知识与学生自主活动要紧密结合
  
  创新教育只有以知识教育为依托、为底蕴,才能永葆旺盛的生命力。真正有水平的创新性人才需要接受更丰富的知识。没有扎实的知识积累作基础,创新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就不会进入更广、更深的境地,也就是说,实施创新教育,其关键在于使学生获得各种知识及如何使各种知识向纵深方向发展。应获取何种知识呢?当然是益于创新的知识。这种知识的获取要考虑两个因素:其一,知识可迁移的程度要大、范围要广。引导学生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前沿知识、规律及其结构,掌握那些“含金量”高的知识,选择那些在未来利用率高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使知识具有超前性,也才能使所学知识应用于未来世界的创新领域,也才能更进一步地有益于社会。
  应如何获取知识呢?其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实行启发式教學和讨论式教学,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使学生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创新的意识,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领悟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其二,课内、课外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单纯的知识传授并不能自动生成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生只有在课堂教学及其各种活动中,积极参与与投入,才能发现问题,产生创新意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过探索、研究,认识了事物的本质,培养起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课堂上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课外重视各种类型的实践活动,就能把学生的自主创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直接接触社会和各种类型的实践活动,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四、教师应是创新教育的主导者与实践者
  
  教师的水平决定了教育的质量,能否拥有一支高层次、高水平同时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如何造就一支适应创新教育的现代化教师队伍呢?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第一,应使教师处在一种学无止境的状态中。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要想让教师富有创新精神,就应不断地参加学习与进修,必须使他们处在一种永不休止的学习状态中。因为知识的更新是很迅速的,身为创新教育的主导者的教师,如果不经常学习与探索,有什么资格身为人师呢?更何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目前,小学教师大专化、中学教师本科化,乃至研究生化已发展成必然的趋势。教师在不断提高自身的学历层次的同时,还要掌握广博精深的科学文化知识,善于吸收最新的教育科学成果及科研成果,并将其积极运用于教学中,不断参与着教育的创新。
  第二,培养教师运用新兴学科及综合性学科进行创新教育的教学能力。为了适应当代科学技术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时代要求,教师应是站在时代最前沿的知识的传播者,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全面创新的人才。
  第三,教师的教育思想要与时代同步。教师应是站在时代最前列的思想的启迪者,只有用最先进的教育思想武装自己,教师才能深刻地理解创新教育的重要作用,才能领会其科学内涵和意旨,才能掌握实施创新教育的正确方法,才能成为推动创新教育坚定的实施者与推动者。
  五、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对创新教育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当今教育的格局已被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所打破。电子技术和国际互连网络的迅速发展,具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给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为创新教育的实施创造了更为便利的条件,提供了崭新的视野和更为广阔的前景。
  第一,计算机的使用对于人脑的创新思维具有开发作用。知识具有易老化性的特点,而人的记忆又具有易遗忘性的特点,因此,可以用计算机记忆很多东西,计算机的使用还是一个新的领域,能进一步开发人脑。
  第二,高级教育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为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了每个人的创新才能,为创新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舞台。
  第三,国际互联网络的开通为实现全球教育资源共享带来了契机,人们可以更直接、及时地追踪科技与社会发展的最前沿的知识动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面、扩展自己的视野,做到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从而有效提高个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e]
  
  (山东省东平县沙河站镇何村小学 271508)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要实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战略目标,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是关键。本文在简要介绍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实施背景并分析其不足的基础上,从加强宣传、科学指导和规范管理过程、拓展学生的受益面、注重内涵建设、建立SRTP网络信息化管理网站和组建大学生SRTP创新团队共六个方面提出了推进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举措。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高等学校是先进科学技术的传
摘 要:报纸和杂志是两种相对独立的传播媒介。在我国近代新闻史上,报纸和杂志的界线甚为模糊,没有明显的特征把报和刊区分开来。改革开放30多年来,报纸的经营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闻业务取得了极大的创新。与此同时,媒体市场的商品化所带来的媒体竞争,也极大推动了新闻业务的创新,表现为主体意识、展示意识以及推销意识的增强。  关键词:平面媒体;报纸;杂志  一、平面媒体中报纸和杂志的共同特性  1.平面媒
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兴趣也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表明,他们注意时间短,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面对枯燥乏味的数学,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所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兴趣则变得尤为重要。  一、使用教具,激发学习兴趣  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巧用电教投影,激发学习兴趣。如教学“认识图形(一)”,可安排一节拼图课。首先,出示可爱的“小铃铛”投影,让学生数一数各种图形
写作靠的是灵感,靠的是对生活的激情,这样写出的文章,才能有血有肉,才能使人感动。小学生正处在学习知识的初级阶段,不能用太多的规矩来要求他们,否则,就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小学的作文教学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阅读积累——写作的基石  首先,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积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管教材怎样改,词语就像建筑中盖楼用的每一块砖,如果不知道每一块砖的用法,不能把每一块砖造的
一、强化朗读训练,引发学生想象朗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朗读的好坏直接影响对作品理解的程度。感情丰富的朗读,能引起学生对作品丰富的想象,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能促使
一、转变观念,尊重学生创新意识  青少年在求知过程中,思维敏捷,没有固定的模式,对万事万物充满好奇。有时候,他们会随时“冒出”奇怪的想法。教师如果为了完成约定俗成的教学任务而对学生的“不一般的想法”不重视甚至批评的话,一定会伤害学生的创新意识,阻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学生应该以人为本,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和发现大自然的规律。很多知名的科学家还在儿童时代就有过在很多教师看来十分幼稚的想法。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