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教学如何走进生活

来源 :新时代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sgh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是学生用已学会的文字来进行表达与交流的方式。生活作文就是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小学生观察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从中选择生动多彩的素材写成作文。《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可见作文来源于生活,作为教师要让学生的作文走进生活,感受生活乐趣,这是生活的需要,是情感宣泻的需要,也是交际的需要。
  【关键词】作文是生活,情感宣泻,交际的需要
  作文是学生应用文字进行交流、表达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事物认识自我,有创意地表达的过程。首先要有话可说,还要有具体内容,也就是说要有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感受。其次才是话怎么说,怎样把具体内容对事物的认识和感受表达出来。小学生为写作文而苦恼,主要是没有内容可写,其次是不知道怎么写。
  传统的作文教学错误的认为,作文无非是文字表达的体现。一遍作文写得好坏,主要是看用词是否确切句子是否通顺连贯,段落是否分明,全篇作文是否成为一个整体。这样的认为贯穿于小学作文教学过程导致使学生为写作文而作文,为达到老师提出的用词准确、句子通顺、段落清楚、前后连贯等要求,学生不得不咬笔尖生编硬套,不得不东抄西看去七拼八揍。久而久之很容易产生;一使学生从心里上对作文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厌恶作文课,提起作文就头痛。二使学生感到作文高不可攀,自己一辈子也学不会,也写不好。于是干脆不想写。三是学生过于讲究作文的形式,勿视了作文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促使小学生作文脱离了实际生活。
  怎样才能克服作文教学的弊端呢,“问渠那得清源头如许,为有源头活水。“古代的教育家朱熹的这句名言不仅道出了学习方法,同时也说明了只有在生活实践中才能获得真知,求得发展,对于作文来说,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也曾说过:“作文原是生活的一部分。”
  从事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我认为最有效的途径是指导学生从内容入手,指导学生写生活作文,也就是回归生活实际。所谓生活作文就是有意识地指导小学生观察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从中选择生动有趣的人、事、物作为素材写成作文。下面结合我的作文实践,谈一谈如何指导小学生写生活作文。
  1.作文离不开生活
  1.1 校园生活的体验。
  在校园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教育活动,教师要把作文教学于各种教育有效地结合,让所有的活动都能成为孩子们应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一个过程,让他们自觉地进行观察、思考、想象表达,让作文为开展好活动服务。
  我校开展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活动月。我带领全班同学观看了“遵守校规,善待生命”的板报里的交通安全知识图片展,一起起的交通惨案令人触目惊心!孩子们和我一样,看到这些血的教训,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其中一个同学非常认真地说:“周老师,我希望这些悲剧不要在我们身边重演”,我心中一阵激动地说:“同学们,现在车辆越来越多,交通事故也频频发生。也许一不留神,那一个个鲜活生命就被永远困在车轮底下,淹没在了车轮扬起的尘土之中。同学们面对这一切我们该做什么呢”?孩子们的热情一下子被激发了出来!有的说:“我要写封至全人类倡议书,让大家珍惜生命,远离车祸。”有的说:“我要把今天看到的图片写成文章,读给我的小伙伴听让他们也要注意交通安全!……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心中暗喜,孩子们提出要写倡议书,自己提出要写文章,这才是真正的作文,作文就应该满足于孩子们生活需要。于是我开展“交通安全使者”行动,让他们自己分了组,制定计划,有的制作了“大手拉小手”的宣传画,利用双休日回家到村、屯去分发宣传有的写下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并配上图画,编成小报张贴在校园交通安全栏内:还有的小组写了一份份关于交通安全知识演讲稿,利用班会课队会课到小弟、小妹班去进行演讲……,看着这一封封倡议书、读着小报上的那一个个案例、再去聆听一次一次演讲,我心中只有感动,因为这些文字没有老师强加的痕迹,有的只是孩子们心声袒露。祖国的语言文字在这整个过程起到了只是为整次教育活动服务?为孩子们发出内心心声服务。后来我又以此为契机,进行了一系列的连环写话活动,孩子们写下了此次“交通安全使者”行动中的很多小插曲。这原本是一次单纯的交通安全知识教育活动,可后来逐渐变成了一个策划、创意、交际、习作交融的多角度、多元化的综合性训练,学生的组织、协同、合作活动也得到了提升。
  1.2 家庭生活的感受。
  为了真正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使他们从小学会自理,长大适应社会,我要求学生在家里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并者要做到四会即会整理房间、会做简单饭菜、会招待客人、会自我安排学习时间,这些都是作文中可贵的素材。于是我们怎么我每周末都会给学生留一题实践性作业。于是《我学会了包包饺子》、《第一次做饭》、《今天我当家》、《我的房间大变样》等一篇篇反映学生真实家庭生活的文章便出现在学生们的笔下。
  1.3 现实的社会生活。
  有些学生很怕作文,问他为什么。最普遍的回答是没有内容可写。这虽然和学生的生活还不够充实丰富有关,但更主要的还是小学生平时对周围的事物不够留心,不注意观察,也不大动脑筋去想。为了克服这个弊端我经常有意识地让学生多接受千姿百态的大自然,多接触丰富多彩的社会,并指导他们在接触自然,接触社会的过程中,时时处处做个有心人,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听,并用自己的脑筋去想。这样,学生就会常常发现很多新鲜的见闻,得到特殊的感受,就迫切地想把自己的这些新意思说给别人听。学生有了表达的愿望,教师因势利导,提供表达的机体介绍表达的方法和技巧,学生的作文内容怎么会不充实不生动?思想感情怎么会不真实,不丰富?
  几年来,我校在校园内出版的《优秀作文选登》版报中每学期出版2-4期,选登学生优秀作文上百篇,其中有一部分上送县、市的优秀评选活动评选就有三到四十篇。这些优秀作文都分别获得奖励。小学生们得到一次次奖励,将成为他们的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动力,也增加了他们写好作文的信心,激发了写作兴趣。如今已经形成了喜读善写的良好氛围,许多同学都具备了能说会写的能力。   几年的作文教学改革实践证明,以生活为基础以活动为主线,走生活作文的道路。做到“既学作文又学做人,既发展语言,又发展个性”,达到“练笔”与“育人”的和谐统一,走出了传统作文的低谷,开创了作文教学的新局面。
  2.作文是情感宣泻的需要
  陶行知先生多次告诫教育者们“我们要懂得儿童”。确实是这样,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懂得儿童特有的心理活动及思想感情,要理解学生的心灵世界特别是身为语文教师,我觉得自己必须会变小孩之外,还拥有读懂孩子心灵的另一块阵地——作文。
  在我的班里,每个学生都有一本《优秀作文练笔》的笔记本,孩子们每天都会记下自己生活中的美好事情、美好感受。有一次,我选看了一位男生的作文:“最近妈妈的胃病又发作了,无论吃什么什么菜,她都不喜欢吃。看到妈妈一天天哀弱的样子,我真很难过,但是我从来不在妈妈面前哭过。爸爸离开时吿诉过我,要做一名真正的男子汉。”看到这些,我立刻引起了重视,并对他的家庭状况进行了调查。没想到这个弱小的默默无闻的小男孩,在家里还背负着生活的重担!之后没几天,他的母亲也离开了人世,从此变成了孤儿。后来,我通过了与校领导商量,使他与有关单位结上了对子,一个月后,民政局领导给他送来了新衣服、新书包,还有慰问金。当天他就在《优秀作文练习》本上,它这样写道:“今天,我很高兴,因为,我以后也有新书包背了,还有新衣服。我已经两年没有背书包了,衣服也很旧。我虽然没有爸爸和妈妈了!但是我拥有了更多的爸爸和妈妈!”读着、读着,我的眼眶也润湿了,我感到我的学生长大了,他们会用作文来表达自己的心声,作文是他们的情感的宣泻。
  3.作文是交际的需要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我想交际也是一种鲜活的作文语言的运用过程。在我们班里,老师不再是学生作文的惟一的忠实读者,我为学生提高了一个很大的交际场所——习作专栏。每次作文之后,学生都自觉地把文章贴到作文习作专栏里,同时孩子们可选择多篇文章与小作者进行对话,我鼓励学生善于发现其他同学习作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个词语,一句话也要给予表扬。并写上批注、评语等,对于作文中不足之处,评改的同学可找文章的小作者商量,交流各自的想法。习作专栏成了孩子们交际的乐园,无论你什么时候走进我们班,总能看到三五个同学站在那里,孩子们学会与他人分享,学会了赏识别人,也拥有了一定的鉴赏能力。习作专栏的开辟,改变了由单一的教师评改作文方法,扩大了参与评价的对象和范围,变单纯的师生之间单向的感情交流为多项交流,真正发挥了语言的交流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性积极的源泉,如果使学生感到作文就是自己的一种需要,那么,他们一定主动地,积极地倾吐自己的见闻、思想和感情,就把作文当做一种自觉的行动。作文教学就回归生活本位了。
其他文献
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风吹遍了全国中小学校。怎样才能紧跟新形势,把《英语课程标准》的理念渗透到英语课堂教学中,进一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呢?为此,在教学中我作了一些尝试,采用了一些教学方法来丰富我的课堂,从中体会到了新课改带来的生机勃勃的小学英语课堂。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联系生活的教学策略,目的在于使学生拥有的丰富的直接经验。《英语课程标准》也进一步强调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尽
期刊
【摘要】文言文是中国文明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结晶,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在“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文言文教学落到了尴尬的境地,教师花费了巨大的心力去教,学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学,结果到考试的时候脑中还是空空如也,无从下笔。本文作者根据新课改精神,结合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从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联系史实和背景扩充学生见闻,转变课堂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手
期刊
体育教学是一门学科,也是艺术,体育课的教学语言更是一种艺术,我们要上好体育课,除了要了解学生的思想,还必须从教材内容入手,注意选择所采用语言的形式和表达方法。同一教材内容,在不同教师的授课下,收获的成果也是不同的,有的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却并没有使学生掌握动作要领,有的教师讲授能使学生茅塞顿开,很快掌握动作的技巧,这就体现了一名教师的语言表达魅力。所以我认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运用教学语言尤为重要。 
期刊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的起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的思绪带进特定学习情境中,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电教媒体导入新课,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为一堂课的成功铺下了基石。  1.以旧联新,搭桥铺路  如采用这种“温故而知新”方法,在投影片的设计上要找准旧知识和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并因情况而异采用不同的方式。
期刊
【摘要】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历史教学的根本。这些能力将来走出校门后,可以用于实际生活,在这一点上,历史教学的社会功能是其他任何学科无法提供的。因此,我们历史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获得有益的知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历史,思维能力  1.历史教学首先要达到一定的深度  教师的历史知识的教学必须达到一定深度,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下打基础。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历史概念
期刊
本文为2012年度广西高等学校一般支助科研项目(广西区教育厅,2012年度立项课题,课题编号:201203yb189,课题主持人:许华新,课题名称:《桂林摩崖石刻的文化生态发展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许华新(1968.11-),笔名刻一。男,广西防城人,硕士,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书画研究》主编。研究方向:美术学。  【摘要】本文通过对桂林摩崖石刻书法艺术的整理、研究,梳理出
期刊
【摘要】作业不仅反映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从学生的作业中我们还可以看出他做题的态度,甚至从他的字里行间还可以再现他做作业时的情境。面对学生作业中的种种错题,我们更多的是无奈地、被动地采取“错题——改正”这样单一循环的方式,针对这一普遍现象现状和本班学生错题的实际情况,我决定以研究者的角色,以积极的态度,因势利导,分析研究出错的原因,是共性错误的,要从知识体系上分析出错源。是个性错误的,要分析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融知识教育、思想教育、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综合运用语文活动、口语交际、名言名句、心理疏导、情感激发、榜样示范、实践锻炼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既能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又能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培养品质、净化感情,塑造健康人格。新课程实施以来,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放飞心灵,利用语文活动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  语文活动课的最高
期刊
有人对人才作这样评价:知识不多是次品,品德欠缺是废品,由此可见,德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重要地位。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德育体现和反映了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中都要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只是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和发展智力,还要结合学科
期刊
【摘要】新的教学理念强调:“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以此来规范我们的教学行为,启迪我们的教学智慧,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工作中感触颇多,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对课改教材中实施探究性学习的体会。  【关键词】初中物理,物理实验,探究教学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能引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灵感和情趣;设计实验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创新思维;实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