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实验不同于教师演示试验和学生分组试验,它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可以在上学期间做,也可以在假期做;可以在学校进行,也可以在家里开展;可以利用学校现有的器材,也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常用物品、学习工具,或自制各种各样简单的仪器。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又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大量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不二法门。然而很多学校由于实验器材、实验人员的严重不足,很多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开展不了或开展不全。这样使得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使得学生不能得到更好的学习空间,因此用一些小实验来弥补这个不足则变得意义十分重大。
一、通过小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有句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对一个未知的事物发生浓厚的兴趣时,学习起东西会就会事半功倍。在三年级的学生刚到接触科学课时,为了抓住学生们的心,我就做了几个小实验,其中一个就是磁铁吸引铁钉的实验。我对学生们说,你们喜不喜欢看刘谦的魔术啊?老师今天就表演一个魔术给你们看。你们请看放在装有水的量筒中的这根铁钉,老师只要对着手吹一口“仙”气,然后一发功,就能隔着玻璃量筒把水中的铁钉取出来。于是,我对着手吹了一口气,然后用手握住量筒的底部往上移,果然很快取出了水中的铁钉。学生们一个个都看得目瞪口呆,还真以为我会魔术。最后我对学生们说这不是魔术,而是科学。之所以能取出铁钉,是因为老师手指上戴有一枚磁力戒指的缘故。学生们最后才一个个恍然大悟,还有几位同学争着上台过了一把魔术瘾。学生们对这样的小实验既感到新鮮又难以置信,因而就激发了他们的探究兴趣。
二、通过小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绝大多数小实验取材容易,简单易行,又能揭示科学规律,因而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同时小实验从开始设计到制作,从观察现象到总结规律,都是学生亲身实践,通过耳听、眼观、脑想和动手操作来完成的,它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自行车是学生们最亲密的交通工具,让学生观察自行车的车座为何设计成马鞍型?自行车的把手、脚踏板、轮胎等处,为什么会有凹凸不平的花纹?骑自行车上坡,走s形路线比较省力,这是为什么?自行车座板下的弹簧有什么作用?自行车上的哪些部件属于简单机械?厨房是家中最重要的空间之一,让学生观察脚踏式垃圾桶应用到哪个简单机械?什么力量使吸盘挂钩紧紧地贴在墙上?烧开水时冒的“白气是什么”,观察厨房里哪些物质的变化有新物质产生,哪些没有新物质产生等等。通过观察性的实验,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也加强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真正做到了科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
小实验“冰的融化”不仅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冰变成水后体积的减小,结合用天平测其质量,温度计测其温度,更能解决质量不随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和冰融化时温度不变这两个难点。通过这样的小实验,既锻炼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又能加深了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通过小实验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
有些科学知识,如果总用图片或动画代替,很难给学生们带来一种真实、感性的情境再现。感性认识的缺乏将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模糊,而如果教师利用生活中废旧材料制作教具,在课堂上直接演示,学生通过这些熟悉的器材和简单的操作,使得对学习变得更直观和感性,从而加深了知识的理解。
在《认识浮力》的这节课中讲到潜水艇的浮沉原理,如果老师只通过图片告诉学生们它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浮沉的,那么学生只是被动地获取这一方面的信息,对知识的理解只是浮在字面上,学习上没有热情,遇到一些变化性的问题就会感到困惑。而如果教师利用些小制作、小实验,效果则不同。如把一小玻璃瓶内装入适量水,不盖瓶盖将其倒扣放入大塑料瓶内,并使其漂浮在大瓶中,然后将大塑料瓶瓶盖拧紧。使用时只要略用力捏塑料瓶,小玻璃瓶就会下沉,当松手时小玻璃瓶就会上浮,当用力适当时小玻璃瓶将悬浮在水中。此模型制作简单,易操作,极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让学生领悟了潜水艇的浮沉原理。教师的教学则由被动的灌输式转变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同时也大大地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
四、通过小实验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在学习完《声音的强弱和高低》这课时,我拿出儿时的玩具“音调可变的哨子”演奏了一番,然后要求学生比一比看谁回家制作的哨子音调高。第二天我来到教室,学生们纷纷拿出自己的“大作”吹起来,有的声音高亢、嘹亮,有的声音清脆、悦耳,有的声音像鸟叫,有的声音像虫鸣……简直是一场声的盛宴。学生们各自讨论着自己的制作技巧、吹奏方法,完全沉浸在创造的喜悦之中,大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能力。
总之,多做科学小实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实验操作技能;有利于开发新资源,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树立远大的科学观。小实验以其独特的魅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学习中快乐地成长。
【作者单位:孝感市临空经济区闵集中学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又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大量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不二法门。然而很多学校由于实验器材、实验人员的严重不足,很多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开展不了或开展不全。这样使得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使得学生不能得到更好的学习空间,因此用一些小实验来弥补这个不足则变得意义十分重大。
一、通过小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有句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对一个未知的事物发生浓厚的兴趣时,学习起东西会就会事半功倍。在三年级的学生刚到接触科学课时,为了抓住学生们的心,我就做了几个小实验,其中一个就是磁铁吸引铁钉的实验。我对学生们说,你们喜不喜欢看刘谦的魔术啊?老师今天就表演一个魔术给你们看。你们请看放在装有水的量筒中的这根铁钉,老师只要对着手吹一口“仙”气,然后一发功,就能隔着玻璃量筒把水中的铁钉取出来。于是,我对着手吹了一口气,然后用手握住量筒的底部往上移,果然很快取出了水中的铁钉。学生们一个个都看得目瞪口呆,还真以为我会魔术。最后我对学生们说这不是魔术,而是科学。之所以能取出铁钉,是因为老师手指上戴有一枚磁力戒指的缘故。学生们最后才一个个恍然大悟,还有几位同学争着上台过了一把魔术瘾。学生们对这样的小实验既感到新鮮又难以置信,因而就激发了他们的探究兴趣。
二、通过小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绝大多数小实验取材容易,简单易行,又能揭示科学规律,因而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同时小实验从开始设计到制作,从观察现象到总结规律,都是学生亲身实践,通过耳听、眼观、脑想和动手操作来完成的,它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自行车是学生们最亲密的交通工具,让学生观察自行车的车座为何设计成马鞍型?自行车的把手、脚踏板、轮胎等处,为什么会有凹凸不平的花纹?骑自行车上坡,走s形路线比较省力,这是为什么?自行车座板下的弹簧有什么作用?自行车上的哪些部件属于简单机械?厨房是家中最重要的空间之一,让学生观察脚踏式垃圾桶应用到哪个简单机械?什么力量使吸盘挂钩紧紧地贴在墙上?烧开水时冒的“白气是什么”,观察厨房里哪些物质的变化有新物质产生,哪些没有新物质产生等等。通过观察性的实验,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也加强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真正做到了科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
小实验“冰的融化”不仅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冰变成水后体积的减小,结合用天平测其质量,温度计测其温度,更能解决质量不随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和冰融化时温度不变这两个难点。通过这样的小实验,既锻炼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又能加深了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通过小实验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
有些科学知识,如果总用图片或动画代替,很难给学生们带来一种真实、感性的情境再现。感性认识的缺乏将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模糊,而如果教师利用生活中废旧材料制作教具,在课堂上直接演示,学生通过这些熟悉的器材和简单的操作,使得对学习变得更直观和感性,从而加深了知识的理解。
在《认识浮力》的这节课中讲到潜水艇的浮沉原理,如果老师只通过图片告诉学生们它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浮沉的,那么学生只是被动地获取这一方面的信息,对知识的理解只是浮在字面上,学习上没有热情,遇到一些变化性的问题就会感到困惑。而如果教师利用些小制作、小实验,效果则不同。如把一小玻璃瓶内装入适量水,不盖瓶盖将其倒扣放入大塑料瓶内,并使其漂浮在大瓶中,然后将大塑料瓶瓶盖拧紧。使用时只要略用力捏塑料瓶,小玻璃瓶就会下沉,当松手时小玻璃瓶就会上浮,当用力适当时小玻璃瓶将悬浮在水中。此模型制作简单,易操作,极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让学生领悟了潜水艇的浮沉原理。教师的教学则由被动的灌输式转变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同时也大大地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
四、通过小实验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在学习完《声音的强弱和高低》这课时,我拿出儿时的玩具“音调可变的哨子”演奏了一番,然后要求学生比一比看谁回家制作的哨子音调高。第二天我来到教室,学生们纷纷拿出自己的“大作”吹起来,有的声音高亢、嘹亮,有的声音清脆、悦耳,有的声音像鸟叫,有的声音像虫鸣……简直是一场声的盛宴。学生们各自讨论着自己的制作技巧、吹奏方法,完全沉浸在创造的喜悦之中,大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能力。
总之,多做科学小实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实验操作技能;有利于开发新资源,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树立远大的科学观。小实验以其独特的魅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学习中快乐地成长。
【作者单位:孝感市临空经济区闵集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