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雕塑也愈发以大体量、高尺度为创作标准,形成一座又一座城市文化中的假高峰。反观中国古典美学精神,大不是徒有形制之大,能够在创作中多多体会作品和环境的微妙关系,将古人对艺术作品的细腻情感融入雕塑创作之中,以良好的心态和非功利的态度创作,才能形成城市雕塑的精品。
关键词:大体量;古典美学精神;非功利
闲来无事最爱泡一壶清茶,那细腻的朱砂与小巧的壶身常常让人神思,想到远古时半坡人精湛的制陶技艺与粗犷的操作方式的孕育下,产生了令人久久凝视和品位的器皿,散发着古拙而自然的气息,有着历久弥新的静谧与安详。又想到商周青铜器狞厉之美与厚重繁复,常常让人心生敬畏,笃诚。不指导这之间有何必然之处,能够引领人神游至此而流连忘返。静静地听,这小小的壶盖攒动的声音,低微、秒雅,含蓄而不张狂,哽咽而不悲呛,仿佛古人拂袖间散落的灰尘,又仿佛君子抚琴,字正而腔圆。我不能知晓是什么让小小的茶壶带给我这么多遐思,然而每每神思至此,必处于焚香虚室之中,会得一番天籁与巧思。
小小的茶壶,却自有一番乾坤。这恐怕也要得益于古人的神传与恩赐。古人是“胸”纳海川的,古代的艺术也是以小见大的。不知从何时起,古者佩玉,以温润之玉喻谦谦君子,于衣衫飘飘之间衔一枚温润的玉佩,于细微处彰显艺术传达的精神内涵,即君子如玉。
古人是美的。一举手一投足之间尽是艺术气息,一吟一唱之间尽是千古传颂的佳句。
艺术创作灵感往往来自于一些细节,宋代以后出现的宫廷画、文人画,往往反映的是宫廷贵族的衣食起居与莺歌炎炎;仕女摇曳的薄扇,墨客摇曳的文人扇上,常常伴有花鸟鱼虫与青绿山水,间或用蝇头小楷題字,无不是在细微处或是显示了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或是隐逸了对现实生活的精神超脱。元明清时期,更是将一个朝代寄予于一尊青花的瓷瓶、一匹薄薄的丝绸,以及一杯饱含了人间甘苦的清茶。
一幅手卷,抄录了一个时代的辉煌,那便是《清明上河图》。一枚案头石狮,折射了一个朝代的衰微。纵观中国古代的艺术,以小见大不失为一种揣摩的语境,以小代大,也不失为现代创作的一种精神诉求。
常常徘徊于古代陈列馆与现代美术馆之间,感叹于古代作品于咫尺之间仿佛塑造了整个时代的精神气息,哀叹于当代作品往往以其形制之大凸显其精神的空虚。很少有人在一张巨幅作品面前感到震惊,因为那不过是被前人重复了无数次的形式,然而依然有艺术家企图通过这种形式吸引人的第一眼球。吸引过来又会怎样呢?只能为画面的空空如也而默然转身。能让人为之沉迷,为之驻足的作品,难道只能以巨大的篇幅赢人吗?那么且问唐诗呢?
美术馆尚且如此,公共艺术过犹不及。在城市化进程大幅加速的今天,到处可见巨型楼盘和巨型景点,耗资千万打造的电影、雕塑、广告牌上以巨大无比的字体张扬着时代个性,浮躁、物欲、好大喜功。随之而来的反而是现代人精神的极度空虚,艺术的商业化、教育的行政化以及公共艺术以营利为第一目的,追求体量之极致的同时,缺失的正是公众眼前的蓝天。学术的功利性,以多篇论文的发表为目的,博士论文要求数量不求质量的治学观,房子以宽敞为目的,追逐面积的攀比与名下房产数量的复加,处处显示着以多以大为核心的价值观。现代人远离了古人那种平和、淡然的心态,不再追求举手投足之间的优雅淡然与隐逸。现代的艺术创作也不再以那份怡然自得的天趣与沉着稳健,仿佛能够望穿作者修养、品格、人生志趣的意境为动机,而是一味追求标新立异、体格超群,吸引人的第一目光,以求获得商业发展的契机。
那种淡薄功利的心态一去不复返了,那种随处可见的美,那种诗意的年代,久违了。艺术不是逢场作戏,也不是阿谀奉承,艺术是真、善、美的至高境地,是人类灵魂的写照。而我们却把自己的灵魂涂抹成了歪曲、怪诞、离经叛道,并放大数百倍、千倍,羞辱我们的心灵,最可悲的是创造者与受众的不自知。错将丑为美,空以形制之大奸污我们的视觉,霸占我们的思想,强行改变我们民族审美的方式,这难道是艺术的宗旨吗?
中华民族是一个含蓄而内敛的民族,不知多久以前,我们如是说。含蓄代表着我们对生活的认知是审美的、诗意的。内敛指向我们的内心,它是接受缓慢的。我们被数千年来的审美习惯与思维方式孕育着,我们的民族,是习惯了细品一杯清茶间,缓缓打开那一幅手卷的微妙、恬然;是蒲扇轻摇,七步便可成诗的空灵;是一枚青花,便可看透笔力的智慧;是一座古典园林,便能巧夺天工的和谐畅然;是一把茶壶,便能把玩良久的沉着淡定。奈何今日的我们,却追逐着无边的大而丧失了于咫尺之间,品味人生的功力了呢?
“大”也许意味着占有。西方雕塑一再强调对于体积的极度饱满与对空间的绝对占有。中国传统雕塑却不然,它在追求形似的同时更加强调神似,从不以对空间的占有和体积的强加为目的。反而能够发挥观者的联想,创作出颇具神韵的作品。尤其是魏晋时期人物造型多消肩瘦骨,呈现一副清虚形象,这与当时玄学盛行和人多追求精神境界有关。彼时不仅雕塑创作颇具美学意境,魏碑的弱肉强骨也成为后人学习书法的标准。尽管中国古代也有许多大型石窟、壁画,但多以特有的方式处理,如重神轻型的原则下大型作品多集中力量塑造面部表情,其余部分或缩小或简略。宋代以后文人画的兴起更是将艺术带入生活之中,于日常用品或摆设之间营造精神空间,这种具有艺术气息的生活空间潜移默化地滋养着他们的创作,成为追逐作品境界的重要支撑。
观小常常是及大的一种方式。笔者闲时最爱泡一壶清茶,于焚香虚室中聆听一段古琴天籁。间或审视架上新增的泥稿,觉此时最为幸福。那泠泠七弦上的雅奏,时则豪放跌宕,时则婉转长吟,郁夜幽兰,怒时如栤崖转石,万壑雷声,恬时如曲弹流水,余韵铮铮。每每此时,面对赋之心声的创作,总会从琴声中会得一分天机,那便是小与大、心与境的交织。吾不求效法于西方雕塑之强占与霸道,旦求得那泠泠七弦上的悠扬韵律与恬淡神逸。彼曰大,此曰微,厚此而及彼。
厚此非彼不是中国人的哲学方式。老子的智慧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是矛盾统一的,有相互转化的两个方面。本文并非以强调创作的小尺度为目的。“小”即微妙,是作者内心感受的细致体现。本文也并非反对目前公共艺术的体量之大,而是提倡大应该建立在小的基础上,能够在表达了足够的精神内涵或独特的审美感受的基础上放大体量,否则即使再大的体量也无人关注,终将会成为一片令人唾弃的巨型城市垃圾。这也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教人中庸的方式,倘若需要兼顾,那么请俱备之。
茶的余香,常常能够在舌尖及味蕾中久久回荡,加之山泉之水
作者简介:王莎莎(1987—),山东曲阜人,硕士研究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公共艺术教研室教师。
宋明明(1986—),陕西洛南人,硕士研究生,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师。
关键词:大体量;古典美学精神;非功利
闲来无事最爱泡一壶清茶,那细腻的朱砂与小巧的壶身常常让人神思,想到远古时半坡人精湛的制陶技艺与粗犷的操作方式的孕育下,产生了令人久久凝视和品位的器皿,散发着古拙而自然的气息,有着历久弥新的静谧与安详。又想到商周青铜器狞厉之美与厚重繁复,常常让人心生敬畏,笃诚。不指导这之间有何必然之处,能够引领人神游至此而流连忘返。静静地听,这小小的壶盖攒动的声音,低微、秒雅,含蓄而不张狂,哽咽而不悲呛,仿佛古人拂袖间散落的灰尘,又仿佛君子抚琴,字正而腔圆。我不能知晓是什么让小小的茶壶带给我这么多遐思,然而每每神思至此,必处于焚香虚室之中,会得一番天籁与巧思。
小小的茶壶,却自有一番乾坤。这恐怕也要得益于古人的神传与恩赐。古人是“胸”纳海川的,古代的艺术也是以小见大的。不知从何时起,古者佩玉,以温润之玉喻谦谦君子,于衣衫飘飘之间衔一枚温润的玉佩,于细微处彰显艺术传达的精神内涵,即君子如玉。
古人是美的。一举手一投足之间尽是艺术气息,一吟一唱之间尽是千古传颂的佳句。
艺术创作灵感往往来自于一些细节,宋代以后出现的宫廷画、文人画,往往反映的是宫廷贵族的衣食起居与莺歌炎炎;仕女摇曳的薄扇,墨客摇曳的文人扇上,常常伴有花鸟鱼虫与青绿山水,间或用蝇头小楷題字,无不是在细微处或是显示了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或是隐逸了对现实生活的精神超脱。元明清时期,更是将一个朝代寄予于一尊青花的瓷瓶、一匹薄薄的丝绸,以及一杯饱含了人间甘苦的清茶。
一幅手卷,抄录了一个时代的辉煌,那便是《清明上河图》。一枚案头石狮,折射了一个朝代的衰微。纵观中国古代的艺术,以小见大不失为一种揣摩的语境,以小代大,也不失为现代创作的一种精神诉求。
常常徘徊于古代陈列馆与现代美术馆之间,感叹于古代作品于咫尺之间仿佛塑造了整个时代的精神气息,哀叹于当代作品往往以其形制之大凸显其精神的空虚。很少有人在一张巨幅作品面前感到震惊,因为那不过是被前人重复了无数次的形式,然而依然有艺术家企图通过这种形式吸引人的第一眼球。吸引过来又会怎样呢?只能为画面的空空如也而默然转身。能让人为之沉迷,为之驻足的作品,难道只能以巨大的篇幅赢人吗?那么且问唐诗呢?
美术馆尚且如此,公共艺术过犹不及。在城市化进程大幅加速的今天,到处可见巨型楼盘和巨型景点,耗资千万打造的电影、雕塑、广告牌上以巨大无比的字体张扬着时代个性,浮躁、物欲、好大喜功。随之而来的反而是现代人精神的极度空虚,艺术的商业化、教育的行政化以及公共艺术以营利为第一目的,追求体量之极致的同时,缺失的正是公众眼前的蓝天。学术的功利性,以多篇论文的发表为目的,博士论文要求数量不求质量的治学观,房子以宽敞为目的,追逐面积的攀比与名下房产数量的复加,处处显示着以多以大为核心的价值观。现代人远离了古人那种平和、淡然的心态,不再追求举手投足之间的优雅淡然与隐逸。现代的艺术创作也不再以那份怡然自得的天趣与沉着稳健,仿佛能够望穿作者修养、品格、人生志趣的意境为动机,而是一味追求标新立异、体格超群,吸引人的第一目光,以求获得商业发展的契机。
那种淡薄功利的心态一去不复返了,那种随处可见的美,那种诗意的年代,久违了。艺术不是逢场作戏,也不是阿谀奉承,艺术是真、善、美的至高境地,是人类灵魂的写照。而我们却把自己的灵魂涂抹成了歪曲、怪诞、离经叛道,并放大数百倍、千倍,羞辱我们的心灵,最可悲的是创造者与受众的不自知。错将丑为美,空以形制之大奸污我们的视觉,霸占我们的思想,强行改变我们民族审美的方式,这难道是艺术的宗旨吗?
中华民族是一个含蓄而内敛的民族,不知多久以前,我们如是说。含蓄代表着我们对生活的认知是审美的、诗意的。内敛指向我们的内心,它是接受缓慢的。我们被数千年来的审美习惯与思维方式孕育着,我们的民族,是习惯了细品一杯清茶间,缓缓打开那一幅手卷的微妙、恬然;是蒲扇轻摇,七步便可成诗的空灵;是一枚青花,便可看透笔力的智慧;是一座古典园林,便能巧夺天工的和谐畅然;是一把茶壶,便能把玩良久的沉着淡定。奈何今日的我们,却追逐着无边的大而丧失了于咫尺之间,品味人生的功力了呢?
“大”也许意味着占有。西方雕塑一再强调对于体积的极度饱满与对空间的绝对占有。中国传统雕塑却不然,它在追求形似的同时更加强调神似,从不以对空间的占有和体积的强加为目的。反而能够发挥观者的联想,创作出颇具神韵的作品。尤其是魏晋时期人物造型多消肩瘦骨,呈现一副清虚形象,这与当时玄学盛行和人多追求精神境界有关。彼时不仅雕塑创作颇具美学意境,魏碑的弱肉强骨也成为后人学习书法的标准。尽管中国古代也有许多大型石窟、壁画,但多以特有的方式处理,如重神轻型的原则下大型作品多集中力量塑造面部表情,其余部分或缩小或简略。宋代以后文人画的兴起更是将艺术带入生活之中,于日常用品或摆设之间营造精神空间,这种具有艺术气息的生活空间潜移默化地滋养着他们的创作,成为追逐作品境界的重要支撑。
观小常常是及大的一种方式。笔者闲时最爱泡一壶清茶,于焚香虚室中聆听一段古琴天籁。间或审视架上新增的泥稿,觉此时最为幸福。那泠泠七弦上的雅奏,时则豪放跌宕,时则婉转长吟,郁夜幽兰,怒时如栤崖转石,万壑雷声,恬时如曲弹流水,余韵铮铮。每每此时,面对赋之心声的创作,总会从琴声中会得一分天机,那便是小与大、心与境的交织。吾不求效法于西方雕塑之强占与霸道,旦求得那泠泠七弦上的悠扬韵律与恬淡神逸。彼曰大,此曰微,厚此而及彼。
厚此非彼不是中国人的哲学方式。老子的智慧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是矛盾统一的,有相互转化的两个方面。本文并非以强调创作的小尺度为目的。“小”即微妙,是作者内心感受的细致体现。本文也并非反对目前公共艺术的体量之大,而是提倡大应该建立在小的基础上,能够在表达了足够的精神内涵或独特的审美感受的基础上放大体量,否则即使再大的体量也无人关注,终将会成为一片令人唾弃的巨型城市垃圾。这也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教人中庸的方式,倘若需要兼顾,那么请俱备之。
茶的余香,常常能够在舌尖及味蕾中久久回荡,加之山泉之水
作者简介:王莎莎(1987—),山东曲阜人,硕士研究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公共艺术教研室教师。
宋明明(1986—),陕西洛南人,硕士研究生,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