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程评价方式改革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元评价体系的广泛应用正是评价体系改革的努力方向。在高职院校英语专业阅读课程教学中采用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能有效强化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本文从教学评价的作用和分类入手,分析了如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利用多元评价体系进行教学设计。
关键词: 英语阅读课程 多元评价体系 教学设计
1.研究背景
英语阅读课程是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课程,其目的在于通过阅读教学和大量的阅读实践,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水平,增强综合分析评价能力,扩大词汇量,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提高。在笔者所在学校的英语专业中,阅读课程开设4个学期,共128个学时。在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不仅要讲授阅读技巧和构词法等知识,还要最大限度地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实践。然而,对于阅读这一需要不断练习实践的语言技能,单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是不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离不开学习者的积极参与。因此,如何有效地把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课外学习结合起来,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值得思考。近年来,众多学者就这一问题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如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调整教学内容等,其中英语阅读课程的评价体系改革备受关注。
2.教学评价综述
自20世纪30年代美国著名教育家泰勒提出“教育评价”这一概念以来,教学评价研究便成为中西方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教学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所作的评定。教学评价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又是促进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根据评价的主体、内容、功能等差异,教学评价有不同的划分方法。在王道俊和郭文安所著的《教育学》一书中,依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归纳出了三种不同的评价形式:“1.诊断性评价:在学期教学开始或单元教学开始前,对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能力发展的评价。2.形成性评价:在教学历程中,对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比较,给予经常而及时的测评与反馈。3.终结性评价: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的较正规的、制度化的考试及成绩的全面评定。”现在高职院校英语专业英语阅读课程多采用终结性评价方式,以考代评,重结果轻过程,不符合阅读课程的学科特点,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阅读能力的提高,也不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建立以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势在必行。课程多元评价体系的建立能有效促进该课程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改革,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阅读技能与综合分析评价能力,扩大词汇量,进而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提高。
3.多元评价体系的设计
3.1诊断性评价
在课前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技巧和阅读障碍等问题。同时,对学生进行词汇水平和阅读水平测试,了解学生的词汇状况和阅读水平。学生通过调查问卷和水平测试,能够了解并正视自己在阅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制定学习目标。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调查答案和水平测试成绩,设定符合学生实际的阅读课堂教学总体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并为学生建立学习档案。
3.2形成性评价
改变评价主体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实施评价主体多元化,使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和同学互评有机结合。
3.2.1学生自我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估,要求学生在读完文章后,认真记录文章字数、所用时间和正确率,以便学生在学习中进行纵向比较,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改进学习方法。同时,任课老师为学生制定阅读理解能力考核的基本标准、一般标准和优秀标准,对阅读速度、正确率、阅读策略等内容进行细化,并引导学生参照评估标准了解自身的优缺点,从而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检查学习进度。学生通过分析自己的成绩及知识掌握情况,检查自己的学习进度,从而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3.2.2学生互评
英语阅读课程教学团队为学生建立阅读试题库,并根据难度和体裁进行分类。教师每周从题库中选取4—8篇体裁各异的文章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课后阅读,并让学生交叉批改,便于同学间相互竞争、互相促进。同时,任课教师将班级成员划分小组,为各个小组安排学习任务,要求小组成员在课后合作完成构词法、阅读技巧等知识的学习,并在课堂上讲解。最后小组成员根据彼此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表现互相打分,计入学生的学习档案。
3.2.3教师评价
任课老师为每个学生建立学习档案,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档案除记录在诊断性评价中所收集到的学生阅读情况外,还会记录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词汇记忆和课后任务完成情况。其中课堂表现情况主要记录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回答教师提问、参与课堂讨论等情况;词汇记忆情况是指学生在学习完每个单元的内容后,必须识记与单元相关的40—80个核心词汇,老师在课堂上选取部分单词进行听写,并记录下学生的正确率;课后任务完成情况是指学生按照任课教师的要求,每个月完成一至两本英文小说的阅读,并写下文章的人物结构、故事梗概和读后感,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打分,计入学生档案。
3.3终结性评价
在学期末,任课教师将分两次对学生进行试卷测试。一次为阅读速度测试,任课教师为学生设计快速阅读试卷,并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第二次为综合能力测试,内容包括阅读技巧、词汇技巧、构词法知识等。两次测试的总分共计100分,其中快速阅读成绩占20%,综合能力测试成绩占80%。
3.4期末成绩的评定
任课教师在期末评定成绩时,将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个环节的成绩为学生计算总评成绩。形成性评价成绩总分为100分,由学生的出勤(20%)、课堂表现情况(20%)、词汇记忆情况(20%)、文章阅读情况(20%)和学生互评成绩(20%)五部分构成。形成性评价成绩和终结性评价成绩各占总成绩的50%。
4.结语
课程评价方式改革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主体、评价形式、评价过程、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等内容的多元化将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笔者通过对高职英语专业阅读课程教学中采用多元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实施诊断性评估、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明确阅读课程的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改进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强化学习效果。任课教师可以从评价中比较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地获得教学反馈,从而有效地设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罗少茜.英语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2]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关键词: 英语阅读课程 多元评价体系 教学设计
1.研究背景
英语阅读课程是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课程,其目的在于通过阅读教学和大量的阅读实践,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水平,增强综合分析评价能力,扩大词汇量,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提高。在笔者所在学校的英语专业中,阅读课程开设4个学期,共128个学时。在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不仅要讲授阅读技巧和构词法等知识,还要最大限度地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实践。然而,对于阅读这一需要不断练习实践的语言技能,单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是不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离不开学习者的积极参与。因此,如何有效地把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课外学习结合起来,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值得思考。近年来,众多学者就这一问题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如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调整教学内容等,其中英语阅读课程的评价体系改革备受关注。
2.教学评价综述
自20世纪30年代美国著名教育家泰勒提出“教育评价”这一概念以来,教学评价研究便成为中西方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教学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所作的评定。教学评价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又是促进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根据评价的主体、内容、功能等差异,教学评价有不同的划分方法。在王道俊和郭文安所著的《教育学》一书中,依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归纳出了三种不同的评价形式:“1.诊断性评价:在学期教学开始或单元教学开始前,对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能力发展的评价。2.形成性评价:在教学历程中,对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比较,给予经常而及时的测评与反馈。3.终结性评价: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的较正规的、制度化的考试及成绩的全面评定。”现在高职院校英语专业英语阅读课程多采用终结性评价方式,以考代评,重结果轻过程,不符合阅读课程的学科特点,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阅读能力的提高,也不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建立以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势在必行。课程多元评价体系的建立能有效促进该课程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改革,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阅读技能与综合分析评价能力,扩大词汇量,进而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提高。
3.多元评价体系的设计
3.1诊断性评价
在课前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技巧和阅读障碍等问题。同时,对学生进行词汇水平和阅读水平测试,了解学生的词汇状况和阅读水平。学生通过调查问卷和水平测试,能够了解并正视自己在阅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制定学习目标。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调查答案和水平测试成绩,设定符合学生实际的阅读课堂教学总体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并为学生建立学习档案。
3.2形成性评价
改变评价主体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实施评价主体多元化,使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和同学互评有机结合。
3.2.1学生自我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估,要求学生在读完文章后,认真记录文章字数、所用时间和正确率,以便学生在学习中进行纵向比较,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改进学习方法。同时,任课老师为学生制定阅读理解能力考核的基本标准、一般标准和优秀标准,对阅读速度、正确率、阅读策略等内容进行细化,并引导学生参照评估标准了解自身的优缺点,从而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检查学习进度。学生通过分析自己的成绩及知识掌握情况,检查自己的学习进度,从而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3.2.2学生互评
英语阅读课程教学团队为学生建立阅读试题库,并根据难度和体裁进行分类。教师每周从题库中选取4—8篇体裁各异的文章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课后阅读,并让学生交叉批改,便于同学间相互竞争、互相促进。同时,任课教师将班级成员划分小组,为各个小组安排学习任务,要求小组成员在课后合作完成构词法、阅读技巧等知识的学习,并在课堂上讲解。最后小组成员根据彼此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表现互相打分,计入学生的学习档案。
3.2.3教师评价
任课老师为每个学生建立学习档案,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档案除记录在诊断性评价中所收集到的学生阅读情况外,还会记录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词汇记忆和课后任务完成情况。其中课堂表现情况主要记录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回答教师提问、参与课堂讨论等情况;词汇记忆情况是指学生在学习完每个单元的内容后,必须识记与单元相关的40—80个核心词汇,老师在课堂上选取部分单词进行听写,并记录下学生的正确率;课后任务完成情况是指学生按照任课教师的要求,每个月完成一至两本英文小说的阅读,并写下文章的人物结构、故事梗概和读后感,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打分,计入学生档案。
3.3终结性评价
在学期末,任课教师将分两次对学生进行试卷测试。一次为阅读速度测试,任课教师为学生设计快速阅读试卷,并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第二次为综合能力测试,内容包括阅读技巧、词汇技巧、构词法知识等。两次测试的总分共计100分,其中快速阅读成绩占20%,综合能力测试成绩占80%。
3.4期末成绩的评定
任课教师在期末评定成绩时,将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个环节的成绩为学生计算总评成绩。形成性评价成绩总分为100分,由学生的出勤(20%)、课堂表现情况(20%)、词汇记忆情况(20%)、文章阅读情况(20%)和学生互评成绩(20%)五部分构成。形成性评价成绩和终结性评价成绩各占总成绩的50%。
4.结语
课程评价方式改革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主体、评价形式、评价过程、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等内容的多元化将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笔者通过对高职英语专业阅读课程教学中采用多元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实施诊断性评估、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明确阅读课程的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改进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强化学习效果。任课教师可以从评价中比较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地获得教学反馈,从而有效地设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罗少茜.英语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2]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