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知识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内容,也是教师在教学中普遍觉得棘手的教学点之一。
笔者觉得《百家讲坛》中易中天教授所使用的讲述方式和选择历史的细节、角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教什么的困惑与怎么教的难题,所以在我们的小学品德课堂中进行了尝试。
一、精选历史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易中天在讲述历史时,对于内容进行了精选,并运用生活化的语言,让观众感觉不到历史有多么遥远,似乎就近在咫尺。因而,笔者在教学中注意精选历史,找准儿童的兴奋点,巧设悬念,激发其学习兴趣。
小学高年级的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编选了许多历史故事和名人轶事,这些历史片段承载着鲜活的生命表达和生动的细节描述。教学时,我们可以从中提炼出一些精彩的故事与画面,引领学生走近那些熟悉或陌生的历史情境,还原故事中所包含的情感,引发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从四大发明说起》一课时,课堂伊始,笔者引用“秦王批阅奏折”的传说导入,让学生了解古代人们知识相传的难度。置身于有趣的情境中,大家兴趣盎然。笔者接着又拿出一张普通的学生作业本中的纸张,指着这张纸发出追问:“那我们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才有了纸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由于找准了学生的兴奋点——传说故事,并且拿出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作业纸,让原本神秘的故事平添了几分亲切感,便很自然地激发了其探究历史的兴趣。
历史内容博大精深、丰富多彩,而教材中历史知识的“点”状呈现给学生的探究留有广阔空间。教学中的巧妙设问能触及学生的兴奋点,启迪学生的历史思维。在教学《圆明园在哭泣》时,笔者用多媒体展现了圆明园的精美图片,并配以生动的讲解。当学生目睹了圆明园之美,感受了祖国文化内蕴之丰富时,课件出示:“这样美丽的圆明园却被一帮自称来自文明世界的强盗给抢夺一空,为了掩人耳目,还一把火给烧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一质疑启迪了学生的历史思维,挖掘了教材的隐性知识,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历史奥秘的兴趣。
二、创设历史情境,神入历史人物内心世界
易教授在讲品三国时,通过他独特的语言魅力,营造了许多历史情境,让听众身临其境,真正让每一个听众解读了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
这就是我们在教学中所说的“神入”。
“神入”(Empatrly)一词是从西方历史教学界传入我国的,意思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置身于历史发展的环境中去观察历史,站在历史人物的立场上去研究历史,从而把握他们的思想、情感、信仰、动机和意图,理解他们思想的发展变化。
因而,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通过历史情境的创设,把古与今联系起来,使学生积极投入地思考历史人物的思想和信仰,思考他们行为的后果。
在执教了《了不起,家乡名人》一课后,笔者根据学生崇拜偶像的特点,在班级中开展了“我心目中的家乡历史明星”活动。首先引导孩子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自己的偶像,再用角色扮演的形式向大家介绍自己心中的家乡历史明星,然后让大家猜猜他是谁。在排练过程中,学生自觉查阅了很多书籍,对人物的语言精雕细琢,力求合乎时代和人物身份。为了制作道具,他们找来有插图的历史连环画亲自动手模仿制作。这一过程调动了学生的想象,他们仔细揣摩了历史人物的心理和行为,认真分析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历史环境,收到了让历史再现之效。角色扮演让学生穿越时空隧道,置身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以自己独特的眼光来理解历史人物,从而触摸伟人们高贵的灵魂,学习他们济世忧民的精神,受到心灵的洗礼,增强了爱国情怀。
在教学《悲愤的吼声》一课时,学生对于日本鬼子的残暴深感痛恨。随后笔者又告诉大家:近期,日本右翼分子篡改历史教科书,极力否认他们在南京大屠杀中犯下的罪行,还把中日甲午战争、“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等所有近代侵华战争都归咎于中国,肆意歪曲历史事实……还没等笔者说完,学生就已气愤不已了。于是,笔者趁机让学生回家查阅资料,想一想:了解了这些,你的内心有什么感受?你们该怎样运用历史事实去进行反驳呢?同时笔者提出下节课要召开一个班级新闻发布会。于是,学生开始关注这段历史,他们通过网络、新闻媒体、报纸杂志等途径搜集证据,课余主动与老师探讨。新闻发布会上,大家慷慨陈词,一一列举日本侵略者在我国犯下的种种罪行,诉说着内心的愤怒。学生有的用“勿忘国耻,警钟长鸣”作为结束语,有的反复强调“历史是不能改写的”……透过这次新闻发布会,让学生与历史对话,使他们的内心世界产生了极大的震撼,激发了强烈的爱国之情。
三、采用多种方式,让历史与现实对接
易中天品三国除了易教授凭着他的三寸不烂之舌之外,还采用了多种手段,让原本没有生气、没有质感的历史在电视这种多媒体载体上焕发神采。笔者在教学中也采用了多种方式,让历史与现实对接。
对学生来说,历史既遥远又陌生,而通过动手操作获得的体验,能使他们走进历史,获得一定的历史感受,从而使其道德情感得到升华。在教学《从四大发明说起》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四大发明的深远意义,笔者让学生进行了动手体验。课堂上,笔者先让学生用毛笔在棉布上写字。经过亲自实践后,他们发现在布料上写字容易起皱,而且字也会显得模糊,从而在对比体验中感受到了纸的方便。在教学印刷术时,笔者先让学生用土豆、彩泥或肥皂做材料,动手制作一枚印章,结果学生要么无从下手,要么笔刻断了,要么字刻反了。从失败的动手体验中,他们感受到了古老印刷术的费时、费力、费材等弊端。此时,笔者再拿出为学生精心选择的“人”“中”“国”“我”“是”“爱”这六个铅字,要求学生分组活动,用这些铅字进行排列组合,组成词语或句子。比起先前的刻字,这“排”字活动真是既新鲜又有趣,大大丰富了学生对活字印刷术的感悟。课堂上的几次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寻找”历史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了中国古代的文明与辉煌,内心涌动着对祖先的敬佩,为之而骄傲。原本枯燥的历史教学在动手体验中变得灵活生动起来。
现实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尤其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些热点并不是瞬间形成的,而是有着各自的历史渊源。人们常常需要以史为鉴,通过借鉴历史的经验来反省自我、认识自我和超越自我;通过借鉴历史的经验来加深对现实的理解,把握事物的本质,从而科学地预见未来。在教学中如能适时地引入一些国内外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古今对照、中外比较,将会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促使他们开动脑筋,学会从更深、更广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在教学《圆明园在哭泣》时,其中的一些片段笔者是这样操作的:
师:请自读《英国偷运鸦片到中国》一文,思考:英国为什么要把鸦片偷运到中国?(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引导)教师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知识说:同学们,在“每周新闻交流会”上,不少同学都提到了这样一则报道:“美将巨额贸易逆差归咎中国 欲逼人民币再升值。”还记得我们当时分析的“贸易逆差”“贸易顺差”吗? 当时的清政府与英国之间,谁处于贸易逆差地位?学生回答:英国政府。老师接着问:偷运鸦片之后呢?学生回答:清政府。老师跟问:这是一点点贸易逆差吗?不,是巨额贸易逆差,中国每年出口的全部货物都抵偿不了进口的鸦片,导致大量白银外流。
面对教材中的阅读材料,我们并没有就事论事,而是巧妙地将中美贸易摩擦引入教材的学习,并且就“开放与封闭”的话题进行了辩论。
历史发展的长河,能够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过去和现在,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了解中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在教学中,我们将社会现实中的热点问题与历史知识密切结合起来,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生命价值,能使学生对历史学习兴趣盎然,通过历史更好地认识现实,通过现实加深对历史的理解,从而充分体现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历史教育的功能。
笔者觉得《百家讲坛》中易中天教授所使用的讲述方式和选择历史的细节、角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教什么的困惑与怎么教的难题,所以在我们的小学品德课堂中进行了尝试。
一、精选历史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易中天在讲述历史时,对于内容进行了精选,并运用生活化的语言,让观众感觉不到历史有多么遥远,似乎就近在咫尺。因而,笔者在教学中注意精选历史,找准儿童的兴奋点,巧设悬念,激发其学习兴趣。
小学高年级的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编选了许多历史故事和名人轶事,这些历史片段承载着鲜活的生命表达和生动的细节描述。教学时,我们可以从中提炼出一些精彩的故事与画面,引领学生走近那些熟悉或陌生的历史情境,还原故事中所包含的情感,引发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从四大发明说起》一课时,课堂伊始,笔者引用“秦王批阅奏折”的传说导入,让学生了解古代人们知识相传的难度。置身于有趣的情境中,大家兴趣盎然。笔者接着又拿出一张普通的学生作业本中的纸张,指着这张纸发出追问:“那我们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才有了纸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由于找准了学生的兴奋点——传说故事,并且拿出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作业纸,让原本神秘的故事平添了几分亲切感,便很自然地激发了其探究历史的兴趣。
历史内容博大精深、丰富多彩,而教材中历史知识的“点”状呈现给学生的探究留有广阔空间。教学中的巧妙设问能触及学生的兴奋点,启迪学生的历史思维。在教学《圆明园在哭泣》时,笔者用多媒体展现了圆明园的精美图片,并配以生动的讲解。当学生目睹了圆明园之美,感受了祖国文化内蕴之丰富时,课件出示:“这样美丽的圆明园却被一帮自称来自文明世界的强盗给抢夺一空,为了掩人耳目,还一把火给烧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一质疑启迪了学生的历史思维,挖掘了教材的隐性知识,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历史奥秘的兴趣。
二、创设历史情境,神入历史人物内心世界
易教授在讲品三国时,通过他独特的语言魅力,营造了许多历史情境,让听众身临其境,真正让每一个听众解读了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
这就是我们在教学中所说的“神入”。
“神入”(Empatrly)一词是从西方历史教学界传入我国的,意思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置身于历史发展的环境中去观察历史,站在历史人物的立场上去研究历史,从而把握他们的思想、情感、信仰、动机和意图,理解他们思想的发展变化。
因而,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通过历史情境的创设,把古与今联系起来,使学生积极投入地思考历史人物的思想和信仰,思考他们行为的后果。
在执教了《了不起,家乡名人》一课后,笔者根据学生崇拜偶像的特点,在班级中开展了“我心目中的家乡历史明星”活动。首先引导孩子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自己的偶像,再用角色扮演的形式向大家介绍自己心中的家乡历史明星,然后让大家猜猜他是谁。在排练过程中,学生自觉查阅了很多书籍,对人物的语言精雕细琢,力求合乎时代和人物身份。为了制作道具,他们找来有插图的历史连环画亲自动手模仿制作。这一过程调动了学生的想象,他们仔细揣摩了历史人物的心理和行为,认真分析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历史环境,收到了让历史再现之效。角色扮演让学生穿越时空隧道,置身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以自己独特的眼光来理解历史人物,从而触摸伟人们高贵的灵魂,学习他们济世忧民的精神,受到心灵的洗礼,增强了爱国情怀。
在教学《悲愤的吼声》一课时,学生对于日本鬼子的残暴深感痛恨。随后笔者又告诉大家:近期,日本右翼分子篡改历史教科书,极力否认他们在南京大屠杀中犯下的罪行,还把中日甲午战争、“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等所有近代侵华战争都归咎于中国,肆意歪曲历史事实……还没等笔者说完,学生就已气愤不已了。于是,笔者趁机让学生回家查阅资料,想一想:了解了这些,你的内心有什么感受?你们该怎样运用历史事实去进行反驳呢?同时笔者提出下节课要召开一个班级新闻发布会。于是,学生开始关注这段历史,他们通过网络、新闻媒体、报纸杂志等途径搜集证据,课余主动与老师探讨。新闻发布会上,大家慷慨陈词,一一列举日本侵略者在我国犯下的种种罪行,诉说着内心的愤怒。学生有的用“勿忘国耻,警钟长鸣”作为结束语,有的反复强调“历史是不能改写的”……透过这次新闻发布会,让学生与历史对话,使他们的内心世界产生了极大的震撼,激发了强烈的爱国之情。
三、采用多种方式,让历史与现实对接
易中天品三国除了易教授凭着他的三寸不烂之舌之外,还采用了多种手段,让原本没有生气、没有质感的历史在电视这种多媒体载体上焕发神采。笔者在教学中也采用了多种方式,让历史与现实对接。
对学生来说,历史既遥远又陌生,而通过动手操作获得的体验,能使他们走进历史,获得一定的历史感受,从而使其道德情感得到升华。在教学《从四大发明说起》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四大发明的深远意义,笔者让学生进行了动手体验。课堂上,笔者先让学生用毛笔在棉布上写字。经过亲自实践后,他们发现在布料上写字容易起皱,而且字也会显得模糊,从而在对比体验中感受到了纸的方便。在教学印刷术时,笔者先让学生用土豆、彩泥或肥皂做材料,动手制作一枚印章,结果学生要么无从下手,要么笔刻断了,要么字刻反了。从失败的动手体验中,他们感受到了古老印刷术的费时、费力、费材等弊端。此时,笔者再拿出为学生精心选择的“人”“中”“国”“我”“是”“爱”这六个铅字,要求学生分组活动,用这些铅字进行排列组合,组成词语或句子。比起先前的刻字,这“排”字活动真是既新鲜又有趣,大大丰富了学生对活字印刷术的感悟。课堂上的几次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寻找”历史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了中国古代的文明与辉煌,内心涌动着对祖先的敬佩,为之而骄傲。原本枯燥的历史教学在动手体验中变得灵活生动起来。
现实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尤其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些热点并不是瞬间形成的,而是有着各自的历史渊源。人们常常需要以史为鉴,通过借鉴历史的经验来反省自我、认识自我和超越自我;通过借鉴历史的经验来加深对现实的理解,把握事物的本质,从而科学地预见未来。在教学中如能适时地引入一些国内外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古今对照、中外比较,将会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促使他们开动脑筋,学会从更深、更广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在教学《圆明园在哭泣》时,其中的一些片段笔者是这样操作的:
师:请自读《英国偷运鸦片到中国》一文,思考:英国为什么要把鸦片偷运到中国?(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引导)教师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知识说:同学们,在“每周新闻交流会”上,不少同学都提到了这样一则报道:“美将巨额贸易逆差归咎中国 欲逼人民币再升值。”还记得我们当时分析的“贸易逆差”“贸易顺差”吗? 当时的清政府与英国之间,谁处于贸易逆差地位?学生回答:英国政府。老师接着问:偷运鸦片之后呢?学生回答:清政府。老师跟问:这是一点点贸易逆差吗?不,是巨额贸易逆差,中国每年出口的全部货物都抵偿不了进口的鸦片,导致大量白银外流。
面对教材中的阅读材料,我们并没有就事论事,而是巧妙地将中美贸易摩擦引入教材的学习,并且就“开放与封闭”的话题进行了辩论。
历史发展的长河,能够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过去和现在,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了解中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在教学中,我们将社会现实中的热点问题与历史知识密切结合起来,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生命价值,能使学生对历史学习兴趣盎然,通过历史更好地认识现实,通过现实加深对历史的理解,从而充分体现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历史教育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