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妙的歌声飘过旧时光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yong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歌星也有画报?有的,中国惟一的一本《歌星画报》,一九三五年十二月在上海创刊的,只出了四期,笔者有幸保存二期。通常说到“歌星”,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流行歌曲而非其他歌曲。
  如今几乎百分之百地解禁了过去所谓的“靡靡之音”,甚至所谓的“黄色歌曲”也成为了时髦的背景音乐,我们终于明白了过去所鄙夷所禁声的歌曲,竟然代表了一个世纪以来流行歌曲的最好水平,我看电影《聂耳》一遍又一遍,其实有的时候就是为了听《桃花江》,虽然只有前面几句:“我听得人家说:(说什么?)桃花江是美人窝。桃花千万朵,比不上美人多,(不错!)”。这首歌的词曲作者黎锦晖,也是最有名的“黄曲”《毛毛雨》的作者。黎锦晖被誉为流行歌曲的首印先锋,“如果为流行歌曲的作曲家排名次,黎锦晖理应排在第一位”。(吴剑《流行歌曲沧桑史话》)黎锦晖的女儿黎明晖,是近代流行歌曲的第一位女歌星,也是《毛毛雨》的首唱者,黎氏父女在流行乐坛的地位无人可撼。黎明晖2003年12月9日在上海病逝,享年95岁,是女歌星中的寿星老。上海是流行歌曲的发祥地,几乎所有的歌星都是在上海滩成名的。
  流行歌曲的流行,它还要借助电影、舞蹈等艺术手段。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中国流行歌曲的最高峰,也是歌星辈出的时代。与流行歌曲同步兴旺的是中国电影,两种艺术形式互帮互促,许多明星既是影星又是歌星,歌影双栖,其中最典型的人物莫过于周璇。好像女明星里这种多面手比较多,譬如白光、李丽华等。男明星里好像又演又唱的没有几位。有一个叫白云的男星,特别突出,人又特别漂亮,可惜他最红的年代是上海“孤岛”时期,所以少为人知,后来在香港发展,虽然拍了六十多部电影,但是现在的人对他还是茫然无知。论家称“白云是中国电影史拍片最多、知名度最高、演唱电影歌曲最多的男影星。”可惜,大浪淘沙,白云苍狗,人生若梦,白云的名字还是极其陌生。多少年来只见有姜德明先生提到过白云:“当我从海外报刊上得知当年同周曼华合演《红杏出墙记》的小生白云,因贫病潦倒而暴死台湾街头,多日无人认领时,我不禁感慨叹息了。”(《忆看电影》)白云出生于1917年(关于他的出生地有三个说法:马来西亚,檀香山,新加坡),本名杨国韬,又名杨维汉。1981年8月白云在台湾台中市一座六角亭内自杀。白云曾于电影《三笑》(不是陈思思主演的《三笑》)中主唱十首插曲,其中一首《点秋香》,使他大红歌坛。
  严华是另一位非常有名的两栖男明星,最红的时期是三十年代,由于严华和周璇的世纪之恋,所以知道严华的人比之白云多得多。严周的事迹没必要多说,本文所以要提一笔,是因为在流行歌曲的历史上,像他们这样歌演俱佳且名气如日中天的夫妻档,似乎就是这一对了。王人美和金焰也是电影界非常出名的夫妻档,王人美首唱的《渔光曲》,“云儿飘在海空,鱼儿藏在水中,早晨太阳里晒网,迎面吹过大海风”动人之极,当时赢得歌坛天王之誉。而金焰息影较早,虽有“电影皇帝”的称号,但若说到流行歌曲,好像皇帝没有啥贡献,不是说一首没有唱过,电影《开路先锋》中领唱《大路歌》的是金焰。王人美有名的歌就太多了,话剧《回春之曲》,是田汉创作的三幕话剧,其中《梅娘曲》就是王人美唱的:“哥哥,你别忘了我呀!我是你亲爱的梅娘。你曾坐在我们家的窗上,嚼着那鲜红的槟榔,我曾轻弹着吉他,伴你慢声儿歌唱。”我不知道是在那里听到这歌的头两句,一下子就记住了。
  《在那遥远的地方》是人人会唱的情歌,王洛宾词曲。作为电影插曲的这首歌,一九四八年出现在《小城之春》里。《小城之春》被推举为中国十部经典电影的第一名,女主演韦伟后移居香港,男主演李玮八十年代还主演过电影《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现在不能确定的是电影里的插曲是谁唱的。玉纹(韦伟饰)的旁白:“我们在河里划船,妹妹唱着。”这部电影就五个人,妹妹戴秀由张鸿眉(1927-2005)饰演,是她唱的么?有资料说是张鸿眉和石羽唱的,这个问题总得有个答案。电影里还有一首插曲《可爱的一朵玫瑰花》也是妹妹唱的,看那情景真像是张鸿眉自己唱的,也许那个年代的电影里有唱歌的地方都是演员自己开唱。
  流行歌曲的歌词,我以为可以分为两大派,一派是通俗的,口语化的;另一派是古典的,从古诗词中汲取养份。我所谓的“古典”,其实要求并不高,比之“大白话”高级一些即可。譬如三十年代恐怖片《夜半歌声》插曲起首之句“空庭飞着流萤,高台走着狸猫,人儿伴着孤灯,梆儿敲着三更”及接下来的“风凄凄,雨淋淋,花乱落,叶飘零”就很出色,是介乎于通俗与古典之间的一种语言。
  在对靡靡之音的抨击下,声名最为狼藉的《何日君再来》(黄嘉谟作词),其歌词典雅得一塌胡涂:“晓露湿中庭,沉香飘户外,寒鸦玉树栖,明月照高台。今宵离别后,何日君再来?”换成诗圣杜甫,这词就是千古绝唱啦。
  当然还有从古诗词中活剥下来的再创作歌词,譬如高天栖的《燕双飞》就是从宋词《双双燕》那生吞来的,“燕双飞,画栏人静晚风微。记得去年门巷,风景依稀,绿芜庭院,细雨湿苍苔。雕梁尘凉春如梦,且衔得芹泥重筑新巢傍垂帏。栖香稳,软语呢喃语夕晖。”《双双燕》原词为:“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两首词我都是只抄了上阙)我们还是称高先生的行为是改编吧,不然往前捣的话,李叔同的《送别》也脱不了嫌疑。
  
  谢其章
  上海出生,久居北京。近年勤于撰述,出版多部藏书藏刊的专著。计有《书蠹艳异录》、《蠹鱼篇》(台湾)、《都门读书记往》(台湾)、《漫话老杂志》、《旧书收藏》、《创刊号剪影》、《封面秀》、《梦影集——我的电影记忆》、《“终刊号”丛话》、《搜书记》、《搜书后记》、《漫画漫话——1910-1951社会相》等。香港书界誉为“谢氏书影系列”。另于报章杂志发表文章千余篇,多涉猎文坛旧闻掌故,对提升古旧期刊的版本地位出力尤多。
其他文献
因为人们对一个地方的认识,往往短暂、刻板,甚至武断。  香港是“东方好莱坞”,是“美食和购物天堂”,是“文化沙漠”。——这是传媒发达、消费主义的香港,在一般人眼中的形象。若谈及香港文学,心中所浮现的也许就只是那固定的某几个名字。  事实上,当然不只如此。香港文学同样有其发展脉络,有传也有承。  2011年香港书展邀请西西担任年度作家,表扬她过去半个世纪以来在香港文坛的成就和贡献。大会同时设专区展示
期刊
台湾文学馆第二期常设展“台湾文学的内在世界”暨“台南文学特展”10月22日开幕。  这项为期五年的展览(常设展期至2016年8月7日,台南文学特展至2012年4月22日),以“复合式主题常设展”呈现,三大展区主题“山海的召唤”、“族群的对话”、“文学的荣景”,另外搭配以在地精神出发的“台南文学特展”,除了展出作家珍贵手稿、作品投影,还有文学剧场,将平面文学结合声光效果,呈现文学多元面貌。  常设展
期刊
读文学,读历史,读戏剧;做演员,做导演,做作家,做编剧,做舞剧的编剧,做新闻记者,做策展人……“百变女王”陈玉慧的人生宽度,比别人要多好几倍。这些不同的身份和经历,对她的文学创作又有着怎样的帮助?     书香:所有不同的尝试、跳跃和转变,是机会来找您,还是您去找机会?  陈玉慧:都有。我以前很渴望做演员,不但去读演员学院,还去剧团做巡回演出。但在实践中我发现比起演员来,我更适合当导演和编剧;于是
期刊
当前报刊体制改革难点在哪里?如何突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在报刊体制改革中有四个难点:(1)时政类报刊和非时政类报刊的区分和认定;(2)资产问题;(3)一些困难报刊的转制成本问题;(4)人员问题。由于很多小报小刊没有固定编制,也没有稳定的人员,转制过程中,谁该享受政策,谁不享受政策,身份分不清楚。  柳斌杰认为,报刊体制改革正在“两路并进”:非时政类报刊体制改革的
期刊
10月16日,第63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落下帷幕,中国展团在版权输出与合作出版领域再创佳绩,两项合计2424项。据统计,中国展团版权输出项目2399项,贸易额共计258万美元;版权引进项目1437项,贸易额共计135万美元;合作出版项目25项,贸易额共计6万美元。  据中国展团负责人介绍,各参展单位锐意创新的成果主要表现为:以活动带动版贸,中国出版“走出去”正走向深入;更多的出版单位单独组团、独立设
期刊
台湾畅销作家九把刀和幾米日前分别推出新一代电子书,在阅读文字外,加入音乐、影像、互动体验等多媒体创作,九把刀导演、卖座近4亿新台币的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所打造的电影创作电子书《再一次相遇》,自上架APP STORE首即冲上排行榜第一名位。  据了解,早期台湾电子书内容来源多为官方或图书馆出版品,属于“深”阅读内容,读者看电子书就是念书,这一两年平板计算机、智能型手机快速普及,愈来愈多“
期刊
拿到《古典历程》这个套装的时候,并没有对其中的音乐抱有多大的期望。因为我对这10张CD里的曲子都很熟悉,其中绝大多数曲目都听过好几遍。  资深的古典乐迷总是纠结于版本。这里的版本都是最好的版本,即使不是最佳的,也是最佳之一。这些音乐大量选用了东德的乐团、指挥家和演奏家,如德累斯顿国立歌剧院乐团、莱比锡广播交响乐团、柏林国立歌剧院乐团、莱比锡格万特豪斯乐团,以及柏林爱乐等,指挥包括苏特纳、马苏尔、克
期刊
西西,原名张彦,广东中山人。1938年生于上海,小学在上海度过。1950年随父母定居香港。  为什么叫西西?她如是说:“如果把两个‘西’字放在一起,就变成电影菲林的两格,成为简单的动画,一个穿裙子的女孩子在地面上玩跳飞机,从第一个格子跳到第二个格子,跳跳,跳跳,跳格子。”西西,是在地上跳格子;西西写文章,就是她在纸上跳格子。  在协恩中学念初中时,西西已开始投稿报刊、杂志。最早的作品发表于1950
期刊
多元化的电子阅读究竟正在如何改变我们的阅读习惯,我们未来的阅读模式又将何去何从?10月30日下午,《书香两岸》杂志社在外图厦门书城举行数字阅读论坛,邀请了出版、媒体、互联网等领域嘉宾同厦门书友一起畅述在数字时代下阅读模式的改变。  厦门大学出版社(电子出版社)副编审王依民博士、4399副总裁倪英伟、中国移动手机动漫基地总经理张燕鹏、厦门市书刊发行协会会长(《书香两岸》杂志主编)张叔言、飞博共创创始
期刊
从1906年美国国会批准《纯净食品和药品法》以来,公众就被错误的安全感所欺骗,该体系制造出的最主要的谎言就是“化学给人类带来了更美好的生活”,即实验室中制造出来的化学合成物质与天然食物和药物相比,不仅同样无毒无害,反而会更加有效。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出现了西方现代农业,所采用的方法是化肥的直接补充,化学合成农药直接对抗农作物病虫害!然而,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外源性营养素的直接补充,以及抗生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