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的创意养分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lu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文学,读历史,读戏剧;做演员,做导演,做作家,做编剧,做舞剧的编剧,做新闻记者,做策展人……“百变女王”陈玉慧的人生宽度,比别人要多好几倍。这些不同的身份和经历,对她的文学创作又有着怎样的帮助?
  
  书香:所有不同的尝试、跳跃和转变,是机会来找您,还是您去找机会?
  陈玉慧:都有。我以前很渴望做演员,不但去读演员学院,还去剧团做巡回演出。但在实践中我发现比起演员来,我更适合当导演和编剧;于是就完全放弃,而且是立刻放弃。你只有去找过、试过,才知道是不是适合自己。
  后来我回想,之前的人生中又做这,又做那,绕了那么大的一个圈,原来最后都是为了回到“写作”这件事。我以前埋怨过自己:干嘛花那么多时间在其他事情上?我兴趣干嘛那么多?可我现在明白了:做过很多事,去过很多地方,看过很多人,这是必要的经历。带给我很多不同的养分,搜集到好多素材,真的很好。
  书香:您觉得小说创作最关键的是什么?
  陈玉慧:我认为两个东西是最核心的,一个是故事。你要创作一个什么样的主题,是讲爱情,还是讲死亡?我在下笔之前一定会将故事想清楚。
  一个是语调,我写作之前会先花很多时间去找到一个“语调”,也就是用怎样的语言把故事讲出来?语言因人、因时、因地而不同。文字有文字的性格,你找的那个Tone对了,语对了,就等于一切就都对了。
  关于语调的思考,也许来自于我很喜欢的那些西方文学大师的作品,比如杜拉斯、雷蒙德·卡佛等等。阅读他们的作品时,感受到他们的文字有自己的特殊性——就如同你看到一个人,他的穿着、行动姿态、讲话方式等有自己的风格,感觉到这种特殊性,自然会去思考自己的特殊性在哪里,久了,也很自然地知道自己的语调是什么。
  书香:您对“语调”的感受这么深刻,和您学过戏剧有关吗?在想象故事的时候,能够很快给自己营造一个场,能进入。
  陈玉慧:戏剧的学习和实践,我自己感觉对小说有帮助的部分是:我比较能够描述和抓住戏剧性情节发生的时刻。情节发生的当下,它的戏剧冲突、整个人的反应、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动作,我比较容易看到那个戏剧性、那个冲突点在哪里。
  另一个就是画面感。很多人告诉说,读我的书好像有身临其境之感。这一点,我觉得得益于戏剧训练中对于场景的描述。
  书香:做新闻方面的工作,给您的写作带来怎样的养分?
  陈玉慧:新闻和文学作品的写法和要求完全不同,新闻讲究fact,事实;而文学讲究想象,imagenation。不过,因为做了很久新闻工作,它带给我蛮大的优势是:因为新闻我去了很多地方,我的地平线又宽广了一点,我见过的人、看过的事也多了一点。因为这一点“宽广”和“多”,见多识广之后,你可能会有多一点对人世的了然——在你小说创作时,会让你下笔更为滑顺,很多事情会通,可以信手拈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当你读完、走完,这些东西都沉淀下来了,都是你的。
  书香:这是不是因为您以前的尝试中,成功居多,所以给了你不断尝试新领域的勇气?
  陈玉慧:成功居多,是因为我一直付出全部的生命和精力做那件事啊。我做任何事,都是整个人投进去做,绝不会只用一半力量,就算撞到头破血流也要用尽全力去尝试,拼了。
  书香:您有没有什么特殊的写作习惯?
  陈玉慧:我的习惯就是完全没有习惯。我可以在家写,在闹哄哄的咖啡馆写,在火车站写,在飞机上写……一打开手提电脑,我就在我的世界里,外面再吵也听不到。可是不想写的话坐在书桌旁也一个字都写不出。
  写作时,什么状态都有。作家也不是每分每秒都乐趣无穷,有些时候写得不顺,会思索,这样对吗?这样好吗?这个故事有意义吗?这个结构可能完全不对……可一旦写进去了,真是下笔犹如神助。好像耳边有人一直念给你听,你只需要不停动笔把内容记录下来就可以;写完也不太需要改,每个字、每个句子都很对。多年后一读,“哎呀,我怎么能写出这样的东西,太神了吧,这是我写的吗?”这种状态真令人着迷。
  为了这样的时刻,我愿意一直写下去。
其他文献
《凝望·时代:穿越悲情城市二十年》作者群之一的张靓蓓感知敏锐,她几乎是近十余年“台湾资深影人采访作家”的代称,不只因为她亲临了台湾新电影运动(1982~1987)发生的那个“时代”,更在于她对纪史的坚持与固执。  1988年张靓蓓进入《中国时报》担任记者,1989年她成为台湾各大报前往威尼斯影展的五位特派记者之一,其后她屡次为导演、幕后工作者作传,譬如《十年一觉电影梦》、《声色盒子》、《电影灵魂的
期刊
“起初以为,写作是为了抵挡遗忘,后来发现,写作其实是编织记忆——无论是那些未能亲历的故事,抑或确凿经验过的自己的少年。”马世芳在音乐散文集《地下乡愁蓝调》的自序中这样写道。  “晚出生”一个世代的他,编织本属于上一辈人的青春记忆——《地下乡愁蓝调》;编织属于自己的青春记忆——《昨日书》,他的文字糅合自己的青春记忆与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他热爱比自己老一两个世代的歌,而且还讲得熟门熟路,因此被詹宏志形
期刊
买房置产,拥有一个自己的小窝,肯定是所有海内外华人心目中的幸福人生,不可或缺的关键元素。恐怕这也是六六的小说《蜗居》以及调查青年居住状况的《蚁族》推出后迅速引起广大回响的原因。很简单,说中了心坎里的那个痛。  遗憾而残酷的现实是,绝大多数人其实没办法像海萍那么幸运,有那么好的际遇,最后能够成为“有产阶级”,背起房贷却不用感觉喘与累;不过,相信大多数人也不认为自己会一辈子当个“蚁族”,我们其实是介于
期刊
北京博采雅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采雅集)成立于2010年5月,是一家专业从事图书策划、营销推广和发行代理的民营图书企业,注册资金500万元,年出版图书品种80种以上。  虽然成立时间较短,但在竞争激烈的图书市场,博采雅集始终坚持自己的出版方向,并逐渐站稳了脚跟。从涉足图书行业之初的每年10个品种的出书量,到2011年的近100个品种,博采雅集正以一种新兴企业特有的朝气在迅速成长。作为一家中
期刊
1997年,我还在顾诚先生门下读研究生,有一天,先生派我把一大包写在绿格子稿纸上的书稿送到中青社。从铁狮子坟到东四十二条一路骑着车、哼着歌并顺利完成任务的小青年绝不会想到,14年后,他和他的出版社再版了这部轰轰烈烈的《南明史》。十几年间,先生去世了,小青年长成了总编辑,只有这部《南明史》仍然是《南明史》。  有人说,《南明史》是“十年磨一剑”,而先生自己说“其实很难说清自己在这部书稿上花费的岁月”
期刊
1981年,刘黎儿去往日本,作为《中国时报》的特派员。一晃三十年,她在日本安家、生儿育女,在日本的时间甚至已经超过她在台湾的时间。日本成为了她的第二故乡。对于日本,刘黎儿是迷恋的。日本文化展现的人文气息,细腻且优雅,日本社会的万种风情,也让她虽然久居日本多年,却仍然保持异乡人的身份去观察。  刘黎儿先是给香港《90年代》杂志写了近十年的专栏,随后开始为《苹果日报》、《今周刊》、《La Vie》、《
期刊
一个夏日的向晚时分,彳亍在南京西路,撇开车流人行,闪身转入一座静谧的建筑群。暮光在两侧建筑之间渐次隐退,夜色上来,显露这座城市久违的旧时面貌。  静安别墅,这座上海如今最大的新式里弄建筑群。早在上个世纪的三四十年代,于右任便寓居于此,研究编辑了《两陋木筒汇编》、《标准草书》等著作,蔡元培、孔祥熙、郑小秋等名人雅士也都曾在此间居住,李安的《色,戒》也不动声色地招摇着它的记忆和风采。清水红砖砌起的外墙
期刊
2011年10月8日,“百家讲坛”迎来了新一轮中长篇明史类讲座《万历兴亡录》,主讲人是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江西历史学会会长、国家社科基金学科组评审专家方志远教授。媒体曾给他很多头衔,如“江西历史第一人”、“顶级明史专家”、“江西第一位登上‘百家讲坛’的学者”,还有人称他为“异端老师”,对此,他表示所谓第一、所谓顶级,从来没有听说过,即使有,也是媒体朋友的期待和鼓励,自己根本不配,何况“文无第一”,
期刊
因为人们对一个地方的认识,往往短暂、刻板,甚至武断。  香港是“东方好莱坞”,是“美食和购物天堂”,是“文化沙漠”。——这是传媒发达、消费主义的香港,在一般人眼中的形象。若谈及香港文学,心中所浮现的也许就只是那固定的某几个名字。  事实上,当然不只如此。香港文学同样有其发展脉络,有传也有承。  2011年香港书展邀请西西担任年度作家,表扬她过去半个世纪以来在香港文坛的成就和贡献。大会同时设专区展示
期刊
台湾文学馆第二期常设展“台湾文学的内在世界”暨“台南文学特展”10月22日开幕。  这项为期五年的展览(常设展期至2016年8月7日,台南文学特展至2012年4月22日),以“复合式主题常设展”呈现,三大展区主题“山海的召唤”、“族群的对话”、“文学的荣景”,另外搭配以在地精神出发的“台南文学特展”,除了展出作家珍贵手稿、作品投影,还有文学剧场,将平面文学结合声光效果,呈现文学多元面貌。  常设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