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边(组诗)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130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用一根针,刺进我的诗中
  你用一根针。刺进我的诗中
  疼痛,从陈年的痼疾中
  跃起。反击
  愤懑,迷茫,败下阵来的文字
  独自在山巅奔跑。撕扯
  白云,大地和小草
  是谁的呼唤穿过了如蛇的野径
  若断若续。我必须,俯下身来
  五体投地,疼痛的耳朵
  才能听见,风中那一声声的叮咛
  一朵花不知道她的寂寞
  阳光叫她开。她就开了
  弓起的花瓣,一使劲
  便弹破了山谷,厚厚的
  尘埃
  她奔跑,跳跃,把白云,松涛,溪水
  都裹进她的衣裙中
  或者,故意挽起手臂
  让一缕香,从血管里溢出来
  她不知道自己是寂寞的
  面对我的一再责难
  她甚至邀来清风,一同把我揉碎在
  一首诗中
  在金沙江边
  1
  沙滩上。卵石的脑袋刚一伸出来
  就缩了回去,露在外面的,永远都是
  时光一样柔软的沙
  江面上,浑浊的水,突然被风
  剪开,露出了
  一道深深的裂缝
  而此时的天空,更像一件旧衣裳
  被过往的江水,越洗越白
  2
  江面上。大桥的影子越来越倾斜了
  惊慌的江水,便带着时间一起
  逃逸了
  沙滩上。一大群卵石
  都缩回了脖子,紧紧地闭住了嘴巴
  岸边。只剩下满头白发的芦苇
  还在风中。挺着细细的腰杆
  末日,我要和你去放牧美丽
  12月21日。被玛雅人
  放在高高的炼石上。锻打成一把刀
  现在。被流言淬过火的刀口
  愈加锋利。能切割
  那一天的太阳,月亮,时光和空间
  今天,趁太阳还高高挂起
  我要把所有的温情都流泻指尖
  以一朵梅的姿势。在一首诗中
  抱紧你
  我相信。宇宙中
  还会有一块地方能供我们去
  放牧美丽
其他文献
云南、大理、云南驿,先有云南驿,后有“云南”。谁也不会在这样的文字里猎奇,《云南通志》载:“汉武年间,彩云现于南中,遣吏迹之,云南之名始于此。”晓不得起步,见不着尽头,“彩云南现”是云南最初的定调。  穿过蒙昧,源流交汇,浇铸的岁月重器;或者,只是路过,雨水打着铓锣,不偏不倚,过时不候。踩双麻草鞋,顺着典籍的山脊走,走拢了,祥云坝子的手板心里捏着云南驿。一小窠镇子生在坡地上,天低。云是裂了的口,不
期刊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不是李清照笔下的江南,是高原江南,大理西湖湿地。  梦一样的水乡,高原上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在清波荡漾里放歌。  秋风起,秋水盈、秋草黄,越冬的水鸟在大理诗意栖居。  白鹭是不必说的,它们早已将洱海流域视为自己的家园,在洱海的滩涂地,在大青树的枝桠间,在苍山与洱海间的平畴沃野中,在洱海畔的稻田埂上,在弥苴河堤的合欢树尖,在西湖的水柳里,在村庄上空,白鹭优雅的
期刊
郁东把新出版的又一本诗集《追赶春天的花朵》送给我,一看,一百多首诗近三百个页码,算是泱泱诗文了。这是近年来,他在云南这片隐密的土地上生活的诗的又一次喜人收获,也是祥云诗群的又一次证明。而波兰女诗人希姆博尔斯一生写了二百来首诗。就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此一比较。是赞扬郁东在诗歌创作上的勤奋,以及祥云诗群在大理的活跃。  《追赶春天的花朵》里的作品,涉及了各种生活画面,生活的、乡土的、山水的,可以说是一
期刊
我在这里  子在这里,在草坪一隅  混凝土浇铸。砖块搭成  楼梯在这里。回旋。回旋  花朵般的裙子,钢铁的心  我在这里,向下,从五楼到一楼  向上。从一楼到五楼  对面那幢楼是同时修建的  房子是房子的亲兄弟  相同的血肉迂回的楼梯穿插其中  楼梯是一个厂生产的  楼梯是楼梯的亲兄弟  侧面是移动公司大楼  那是它们离得最近的表哥  它们是它的表弟  我在这里。在这幢楼里  不在另一幢楼里  也
期刊
儿时的菊园  我打算在菊花园安家  让晨之菊香暮之紫云  阻止我流浪的脚步  我记得小时候清源山后面  有一大片菊园  仲夏的黄昏是一片虫唱鸟鸣  菊花瓣上的露珠儿晶莹剔透  我们含一叶在嘴里就有甜甜的味道  记得我们用一朵一朵的菊  搭成一个小花轿  里面坐着我的新娘  她穿着翠绿的印着小菊花的短袖衫  一脸的百依百顺一脸的幸福模样  多少年以后当她得知我已娶妻  她就一直躲在菊的后面  泪眼汪
期刊
分界  一朵玫瑰是分界线  左边是爱人右边是亲人  把差异分开  弯弯的月亮把差异固定下来  短信把孤独分成雨水  悲伤的记忆渐渐低下来  时间缝在石卡山顶  天空阴暗着  天上的桃花朵朵争先绽放  仰望天空柔软的桃花纷纷落下  每一片都带着污垢  让我看清天上的白桃花  地上的红桃花  高山杜鹃  局山杜鹃  鸟一鸣  神话中的杜鹃开成一片  松软的音乐缓缓飘逸  光脚的驿站诗一般的干净  瘦瘦
期刊
面对滔滔的大江和曾经的功果桥,我曾在今年又一次造访功果桥的时候赋《重过功果桥》二首,以志感怀:  (一)  高炮曾此遏倭寇,战壕依稀布高丘。  当年英雄今何在,满眼草木信难书。  江流浩浩达天外,青瓦鳞鳞入夏初。  偶听老翁夸先父,守桥军里一马夫!  (二)  深谷木棉花万朵,雄雄犹自护山河。  危峰稳托碉堡旧,雄鹰高飞战壕闲。  昔日战场成电站,今临江水忆当年。  硝烟散后多遗爱,依旧江流绕故园
期刊
我们这些四五十岁年纪的人。几乎都是读着小人书长大的。  在家乡永平,小人书,是人们通俗的叫法,规范地说,应该叫“连环画”。  我喜欢上小人书是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那时在乡下没有电视,更没有游戏机,生活的环境单调乏味,只有靠读小人书打发寂寞的时光。我读过的小人书有早期版本、初版初印、系列版本、“文革”版本和名人名作版本。如《三国志》、《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桃花扇》、《金瓶梅》、《西厢
期刊
“大理有名三塔寺”(民谣)。  呈等腰三角形鼎立的大理崇圣寺三塔。主塔是唐王朝派工匠帮助设计修造的。造型酷肖西安小雁塔,而高43米的两座小塔建于宋徽宗时期,典雅隽秀。  它是中原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交流融合的见证。  “松阴塔影。隐现于雪痕月色之中,令人神思悄然。”谁能说徐霞客的吟叹,不是古今共有的感受?  但是,很少有人在大理的三座古碑之下沉思。其实,它是耸立于历史中的有着另一种意义的三座巨塔
期刊
1  老家如一幅随意涂抹在  故乡脸上的水墨画  看似淡淡的稍一回味  却是浓得化不开的情  忍不住想和老家交谈  打开老家的方言  准备好故乡的嗓门  在失控的情绪中呼喊着爹和妈  老家只是淡淡的一笑  没有回答  没有什么能代替老家  因为老家住着我的欢乐  住着我的灵魂  住着我的爹和妈  2  想念老家你会不经意  便推开了美的大门  和过家家时的新娘  在一段温柔中相遇  和青春在一首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