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黑在诚实岛》是郑渊洁写的第一篇童话,他还清楚地记得那是1978年11月,郑渊洁把这篇文章寄到一家出版社,结果被退了回来,编辑还附了一封信,说郑渊洁像没看过童话书的人,编辑列了一个书单给他,上面都是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从那时到现在,我对给别人列书单都深恶痛绝。我觉得世界上没有一本书是大家都非看不可的,人的遗传基因和生长环境差异非常大,需要看不同的书才能有收获。”《黑黑在诚实岛》最终还是发表在了北京《儿童文学》杂志上,这给了郑渊洁继续写作的勇气。
此后,皮皮鲁、鲁西西、舒克和贝塔相继诞生,并在报刊连载。《童话大王》1985年创刊。1988年发行量突破100万,至今总印数超过1.5亿册。郑渊洁说,自己写了二三十年的童话,写作绝大部分不是为了发表,他没办法像先烈一样拿生命去改变世界,于是只能用笔虚构,塑造正义、真善美的形象给孩子。
与《童话大王》中的童话相比,郑渊洁对儿子的教育更像是一则成人童话。1983年,他的儿子郑亚旗诞生了。郑渊洁决定给儿子做一次漫长而又特殊的教育,“我要干点让儿子很震惊的事,就是一个人写一本杂志很多年,然后通过这个挣很多钱,让这个家从一穷二白变得富有,这就是最好的身教”。
“身教”是郑渊洁最在意的事,他甚至会对自己在儿子面前表现出来的任何一个小细节都分外留心。儿子小的时候,郑渊洁刚开始写《童话大王》。那时合同上写的是每月一日交稿,要不就得罚很多钱,郑渊洁怕写不完稿,就先让爸爸把儿子接走,等自己写完再回来。“他去了爷爷家之后,每天就给我打两三个电话问写了多少。以前我每天的指标是一天写10页,3000字,有天他打电话时,我说,写了20页,他没吭气,就挂了。后来我心里突然咯噔一下,你看,他在的时候我每天写10页,他走了我每天写20页,这就说明他对我来讲是一个累赘,这样孩子的心理就毁了。我马上让我爸把他送了回来。送回来后我让他坐在我边上给我编页码,一天写50页给他看。可是我写不出50页来啊!他不认识字,我就抄《红楼梦》。得演示给他看:他坐在这里你写的更多了。这种细节是不能疏忽的。”
你从小自己教育儿子,现在觉得和同龄的人相比他有什么优势和劣势?
郑渊洁:缺点就是自己在家上学失去了早恋的机会。这个损失挺大的,以至于后来他接触女孩对人家都太好了。他在最应该接触的时候没有接触到这东西,我觉得初中对孩子最大的用处就是接触异性,这比别的教育还要重要。优势有很多,比如说守信用,还有敬业,这个学校教育也没有。我认识很多大的企业家老要我推荐人才,我把我认识的推荐光了,看重的就是“敬业”。
英语、数理化这样的科目你是怎样教孩子的?
郑渊洁:这些我也给他编了,虽然这些数理化很弱。我当过五年兵,修飞机。我玩命地学,以数理化三门平均分第一的成绩分到部队。英语——郑亚旗现在也是基本上会说,是看外国电影学的,一到关键时字幕就没了,因为他想看这东西,他急啊,一急就会了。
你会比较看重学习方法的教育?
郑渊洁:其实对孩子来说知识真的不重要,关键的是一种方法,等你需要的时候你再学也来得及。掌握方法就相当于所有知识都是你的了。你要是三岁背唐诗,那你就毁了他了。你三岁知道“床前明月光”这首诗的时候,一点感觉都没有,这不需要早知道。
你觉得对郑亚旗的教育模式可以完全复制吗?
郑渊洁:这个不是特意的教育模式。很多家长都这么说,那是你啊,你可以不让你的孩子有学历啊,你有成就啊,将来他大不了就用你的资源嘛。但也不是这样,最好的教育就是身教。什么都别说,我有一句话对家长说的,教育孩子就“闭上你的嘴,抬起你的腿,走你的人生路,演示给孩子看”,一句话都别说。
听说以后你的遗产都会捐出去,不会留给儿子?
郑渊洁:这不是我说的,是郑亚旗说的。汶川大地震也是他让我捐的,他说郑渊洁你这会儿该捐钱了!后来捐了,感觉挺好的。没有觉得少那么多钱,也没有觉得多那么多钱。我觉得捐得越多感觉就越好,写作那么多年也追求幸福,但没追到过,做这个幸福感真的来了。这个感觉是没有做这事的人感觉不出来的。我觉得真正能长寿就是做慈善事业。郑亚旗很小的时候,我就有一个想法,就是用我们捐的钱设一个文学奖,奖金特别高,一年评一次,参选条件就是非作协会员,不光是评儿童文学。好作品多了爱看书的人就多了,阅读率高的国家持有财富是成正比的,去年是以色列,他们最爱读书。
在孩子小的时候你会有意培养他读书的方向吗?
郑渊洁:读书不用培养,你当他面看就行。很多爸爸妈妈就很想让他们的孩子看书,问我要怎么办。我就说你什么也不用干,你只要当着孩子面看书,孩子马上就看。身教太厉害了,你一定要这样。
现在年轻人觉得要孩子会降低自己的生活品质,你是怎么看的?
郑渊洁:不是这样的。有了这孩子你的开支会增加,会导致你更努力地工作,钱挣得越来越多,钱跟成就是成正比的。你看你生了一个孩子,你就玩命地干事业演示给孩子看,你也功成名就了孩子也大了,是这样其乐无穷的。郑亚旗出生的时候我还是个工人,那时很穷,抱着他坐公共汽车,没人让座,他的专用座位就是售票台。我想,我要让他看着我通过努力把这个家从穷变富,然后我就开始玩命地写作。我在亚旗两岁的时候办了《童话大王》杂志,我写作时他就坐在我桌上看着我写,然后给我编页码。
郑亚旗会反过来影响你的一些决定吗?
郑渊洁:他会反过来影响我很多事。比如写博客啦,人家想动员我开博客,我说我不懂不开,后来就找到他,他就说你开个博客,我第一句话就是说有稿费吗?他说没有。我说我不干。我写的每个字都是有钱的,他就跟我说这东西要是写好了,就相当于你的私人媒体。现在就是我今天写的东西,明天各地的媒体就有转载的了。后来微博也是这样的。他说这个你也可以写,我说这个不可能,这个字太少了没得可写。后来我写了也很上瘾,基本上从写到现在,每天在10条以上。博客每天都是有规划的,就像是办个报纸。很多事情我俩都会互相影响,包括用电脑也是最早我让他用的。
可是现在的家长怕孩子有网瘾。
郑渊洁:一定要孩子有网瘾,这是时代恩赐给我们的东西,我们不能回到清朝去吧。一定要他多上网,多开阔眼界。其实游戏根本比不上生他养他的人给下一盘棋,但是家长不陪他下棋,他只能跟电脑下了。郑亚旗愿意跟我玩啊,所以不会有瘾的。
摘编自《新京报》 编辑/刘杨
此后,皮皮鲁、鲁西西、舒克和贝塔相继诞生,并在报刊连载。《童话大王》1985年创刊。1988年发行量突破100万,至今总印数超过1.5亿册。郑渊洁说,自己写了二三十年的童话,写作绝大部分不是为了发表,他没办法像先烈一样拿生命去改变世界,于是只能用笔虚构,塑造正义、真善美的形象给孩子。
与《童话大王》中的童话相比,郑渊洁对儿子的教育更像是一则成人童话。1983年,他的儿子郑亚旗诞生了。郑渊洁决定给儿子做一次漫长而又特殊的教育,“我要干点让儿子很震惊的事,就是一个人写一本杂志很多年,然后通过这个挣很多钱,让这个家从一穷二白变得富有,这就是最好的身教”。
“身教”是郑渊洁最在意的事,他甚至会对自己在儿子面前表现出来的任何一个小细节都分外留心。儿子小的时候,郑渊洁刚开始写《童话大王》。那时合同上写的是每月一日交稿,要不就得罚很多钱,郑渊洁怕写不完稿,就先让爸爸把儿子接走,等自己写完再回来。“他去了爷爷家之后,每天就给我打两三个电话问写了多少。以前我每天的指标是一天写10页,3000字,有天他打电话时,我说,写了20页,他没吭气,就挂了。后来我心里突然咯噔一下,你看,他在的时候我每天写10页,他走了我每天写20页,这就说明他对我来讲是一个累赘,这样孩子的心理就毁了。我马上让我爸把他送了回来。送回来后我让他坐在我边上给我编页码,一天写50页给他看。可是我写不出50页来啊!他不认识字,我就抄《红楼梦》。得演示给他看:他坐在这里你写的更多了。这种细节是不能疏忽的。”
你从小自己教育儿子,现在觉得和同龄的人相比他有什么优势和劣势?
郑渊洁:缺点就是自己在家上学失去了早恋的机会。这个损失挺大的,以至于后来他接触女孩对人家都太好了。他在最应该接触的时候没有接触到这东西,我觉得初中对孩子最大的用处就是接触异性,这比别的教育还要重要。优势有很多,比如说守信用,还有敬业,这个学校教育也没有。我认识很多大的企业家老要我推荐人才,我把我认识的推荐光了,看重的就是“敬业”。
英语、数理化这样的科目你是怎样教孩子的?
郑渊洁:这些我也给他编了,虽然这些数理化很弱。我当过五年兵,修飞机。我玩命地学,以数理化三门平均分第一的成绩分到部队。英语——郑亚旗现在也是基本上会说,是看外国电影学的,一到关键时字幕就没了,因为他想看这东西,他急啊,一急就会了。
你会比较看重学习方法的教育?
郑渊洁:其实对孩子来说知识真的不重要,关键的是一种方法,等你需要的时候你再学也来得及。掌握方法就相当于所有知识都是你的了。你要是三岁背唐诗,那你就毁了他了。你三岁知道“床前明月光”这首诗的时候,一点感觉都没有,这不需要早知道。
你觉得对郑亚旗的教育模式可以完全复制吗?
郑渊洁:这个不是特意的教育模式。很多家长都这么说,那是你啊,你可以不让你的孩子有学历啊,你有成就啊,将来他大不了就用你的资源嘛。但也不是这样,最好的教育就是身教。什么都别说,我有一句话对家长说的,教育孩子就“闭上你的嘴,抬起你的腿,走你的人生路,演示给孩子看”,一句话都别说。
听说以后你的遗产都会捐出去,不会留给儿子?
郑渊洁:这不是我说的,是郑亚旗说的。汶川大地震也是他让我捐的,他说郑渊洁你这会儿该捐钱了!后来捐了,感觉挺好的。没有觉得少那么多钱,也没有觉得多那么多钱。我觉得捐得越多感觉就越好,写作那么多年也追求幸福,但没追到过,做这个幸福感真的来了。这个感觉是没有做这事的人感觉不出来的。我觉得真正能长寿就是做慈善事业。郑亚旗很小的时候,我就有一个想法,就是用我们捐的钱设一个文学奖,奖金特别高,一年评一次,参选条件就是非作协会员,不光是评儿童文学。好作品多了爱看书的人就多了,阅读率高的国家持有财富是成正比的,去年是以色列,他们最爱读书。
在孩子小的时候你会有意培养他读书的方向吗?
郑渊洁:读书不用培养,你当他面看就行。很多爸爸妈妈就很想让他们的孩子看书,问我要怎么办。我就说你什么也不用干,你只要当着孩子面看书,孩子马上就看。身教太厉害了,你一定要这样。
现在年轻人觉得要孩子会降低自己的生活品质,你是怎么看的?
郑渊洁:不是这样的。有了这孩子你的开支会增加,会导致你更努力地工作,钱挣得越来越多,钱跟成就是成正比的。你看你生了一个孩子,你就玩命地干事业演示给孩子看,你也功成名就了孩子也大了,是这样其乐无穷的。郑亚旗出生的时候我还是个工人,那时很穷,抱着他坐公共汽车,没人让座,他的专用座位就是售票台。我想,我要让他看着我通过努力把这个家从穷变富,然后我就开始玩命地写作。我在亚旗两岁的时候办了《童话大王》杂志,我写作时他就坐在我桌上看着我写,然后给我编页码。
郑亚旗会反过来影响你的一些决定吗?
郑渊洁:他会反过来影响我很多事。比如写博客啦,人家想动员我开博客,我说我不懂不开,后来就找到他,他就说你开个博客,我第一句话就是说有稿费吗?他说没有。我说我不干。我写的每个字都是有钱的,他就跟我说这东西要是写好了,就相当于你的私人媒体。现在就是我今天写的东西,明天各地的媒体就有转载的了。后来微博也是这样的。他说这个你也可以写,我说这个不可能,这个字太少了没得可写。后来我写了也很上瘾,基本上从写到现在,每天在10条以上。博客每天都是有规划的,就像是办个报纸。很多事情我俩都会互相影响,包括用电脑也是最早我让他用的。
可是现在的家长怕孩子有网瘾。
郑渊洁:一定要孩子有网瘾,这是时代恩赐给我们的东西,我们不能回到清朝去吧。一定要他多上网,多开阔眼界。其实游戏根本比不上生他养他的人给下一盘棋,但是家长不陪他下棋,他只能跟电脑下了。郑亚旗愿意跟我玩啊,所以不会有瘾的。
摘编自《新京报》 编辑/刘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