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渊洁:不上学损失了早恋的机会

来源 :启迪·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gwei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黑在诚实岛》是郑渊洁写的第一篇童话,他还清楚地记得那是1978年11月,郑渊洁把这篇文章寄到一家出版社,结果被退了回来,编辑还附了一封信,说郑渊洁像没看过童话书的人,编辑列了一个书单给他,上面都是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从那时到现在,我对给别人列书单都深恶痛绝。我觉得世界上没有一本书是大家都非看不可的,人的遗传基因和生长环境差异非常大,需要看不同的书才能有收获。”《黑黑在诚实岛》最终还是发表在了北京《儿童文学》杂志上,这给了郑渊洁继续写作的勇气。
  此后,皮皮鲁、鲁西西、舒克和贝塔相继诞生,并在报刊连载。《童话大王》1985年创刊。1988年发行量突破100万,至今总印数超过1.5亿册。郑渊洁说,自己写了二三十年的童话,写作绝大部分不是为了发表,他没办法像先烈一样拿生命去改变世界,于是只能用笔虚构,塑造正义、真善美的形象给孩子。
  与《童话大王》中的童话相比,郑渊洁对儿子的教育更像是一则成人童话。1983年,他的儿子郑亚旗诞生了。郑渊洁决定给儿子做一次漫长而又特殊的教育,“我要干点让儿子很震惊的事,就是一个人写一本杂志很多年,然后通过这个挣很多钱,让这个家从一穷二白变得富有,这就是最好的身教”。
  “身教”是郑渊洁最在意的事,他甚至会对自己在儿子面前表现出来的任何一个小细节都分外留心。儿子小的时候,郑渊洁刚开始写《童话大王》。那时合同上写的是每月一日交稿,要不就得罚很多钱,郑渊洁怕写不完稿,就先让爸爸把儿子接走,等自己写完再回来。“他去了爷爷家之后,每天就给我打两三个电话问写了多少。以前我每天的指标是一天写10页,3000字,有天他打电话时,我说,写了20页,他没吭气,就挂了。后来我心里突然咯噔一下,你看,他在的时候我每天写10页,他走了我每天写20页,这就说明他对我来讲是一个累赘,这样孩子的心理就毁了。我马上让我爸把他送了回来。送回来后我让他坐在我边上给我编页码,一天写50页给他看。可是我写不出50页来啊!他不认识字,我就抄《红楼梦》。得演示给他看:他坐在这里你写的更多了。这种细节是不能疏忽的。”
  
  
  你从小自己教育儿子,现在觉得和同龄的人相比他有什么优势和劣势?
  郑渊洁:缺点就是自己在家上学失去了早恋的机会。这个损失挺大的,以至于后来他接触女孩对人家都太好了。他在最应该接触的时候没有接触到这东西,我觉得初中对孩子最大的用处就是接触异性,这比别的教育还要重要。优势有很多,比如说守信用,还有敬业,这个学校教育也没有。我认识很多大的企业家老要我推荐人才,我把我认识的推荐光了,看重的就是“敬业”。
  
  英语、数理化这样的科目你是怎样教孩子的?
  郑渊洁:这些我也给他编了,虽然这些数理化很弱。我当过五年兵,修飞机。我玩命地学,以数理化三门平均分第一的成绩分到部队。英语——郑亚旗现在也是基本上会说,是看外国电影学的,一到关键时字幕就没了,因为他想看这东西,他急啊,一急就会了。
  
  你会比较看重学习方法的教育?
  郑渊洁:其实对孩子来说知识真的不重要,关键的是一种方法,等你需要的时候你再学也来得及。掌握方法就相当于所有知识都是你的了。你要是三岁背唐诗,那你就毁了他了。你三岁知道“床前明月光”这首诗的时候,一点感觉都没有,这不需要早知道。
  
  你觉得对郑亚旗的教育模式可以完全复制吗?
  郑渊洁:这个不是特意的教育模式。很多家长都这么说,那是你啊,你可以不让你的孩子有学历啊,你有成就啊,将来他大不了就用你的资源嘛。但也不是这样,最好的教育就是身教。什么都别说,我有一句话对家长说的,教育孩子就“闭上你的嘴,抬起你的腿,走你的人生路,演示给孩子看”,一句话都别说。
  
  听说以后你的遗产都会捐出去,不会留给儿子?
  郑渊洁:这不是我说的,是郑亚旗说的。汶川大地震也是他让我捐的,他说郑渊洁你这会儿该捐钱了!后来捐了,感觉挺好的。没有觉得少那么多钱,也没有觉得多那么多钱。我觉得捐得越多感觉就越好,写作那么多年也追求幸福,但没追到过,做这个幸福感真的来了。这个感觉是没有做这事的人感觉不出来的。我觉得真正能长寿就是做慈善事业。郑亚旗很小的时候,我就有一个想法,就是用我们捐的钱设一个文学奖,奖金特别高,一年评一次,参选条件就是非作协会员,不光是评儿童文学。好作品多了爱看书的人就多了,阅读率高的国家持有财富是成正比的,去年是以色列,他们最爱读书。
  
  在孩子小的时候你会有意培养他读书的方向吗?
  郑渊洁:读书不用培养,你当他面看就行。很多爸爸妈妈就很想让他们的孩子看书,问我要怎么办。我就说你什么也不用干,你只要当着孩子面看书,孩子马上就看。身教太厉害了,你一定要这样。
  
  现在年轻人觉得要孩子会降低自己的生活品质,你是怎么看的?
  郑渊洁:不是这样的。有了这孩子你的开支会增加,会导致你更努力地工作,钱挣得越来越多,钱跟成就是成正比的。你看你生了一个孩子,你就玩命地干事业演示给孩子看,你也功成名就了孩子也大了,是这样其乐无穷的。郑亚旗出生的时候我还是个工人,那时很穷,抱着他坐公共汽车,没人让座,他的专用座位就是售票台。我想,我要让他看着我通过努力把这个家从穷变富,然后我就开始玩命地写作。我在亚旗两岁的时候办了《童话大王》杂志,我写作时他就坐在我桌上看着我写,然后给我编页码。
  
  郑亚旗会反过来影响你的一些决定吗?
  郑渊洁:他会反过来影响我很多事。比如写博客啦,人家想动员我开博客,我说我不懂不开,后来就找到他,他就说你开个博客,我第一句话就是说有稿费吗?他说没有。我说我不干。我写的每个字都是有钱的,他就跟我说这东西要是写好了,就相当于你的私人媒体。现在就是我今天写的东西,明天各地的媒体就有转载的了。后来微博也是这样的。他说这个你也可以写,我说这个不可能,这个字太少了没得可写。后来我写了也很上瘾,基本上从写到现在,每天在10条以上。博客每天都是有规划的,就像是办个报纸。很多事情我俩都会互相影响,包括用电脑也是最早我让他用的。
  
  可是现在的家长怕孩子有网瘾。
  郑渊洁:一定要孩子有网瘾,这是时代恩赐给我们的东西,我们不能回到清朝去吧。一定要他多上网,多开阔眼界。其实游戏根本比不上生他养他的人给下一盘棋,但是家长不陪他下棋,他只能跟电脑下了。郑亚旗愿意跟我玩啊,所以不会有瘾的。
  摘编自《新京报》 编辑/刘杨
其他文献
今天你八卦了吗?这句话虽然不能成为挂在嘴边的开场白,也不能成为日常行动的最高纲领,但这个声音却无时无刻不回响在人们的心底,反复荡漾并久久不能散去。  某天出电梯时,对面进来两个中年女人,其中一位张口就说:“你知道吗?我听说老张家的儿媳妇连扣子都不会缝?”另一位立刻接过话题:“是吗?现在的年轻人……”电梯门关上,里面的八卦继续。由此看来,八卦似乎成了生活中的必需品。在遍地开花交织密布的各种大道小道消
期刊
杰奎琳·肯尼迪、南希·里根、英国王室和小布什家族有什么共同之处?他们都是凯蒂·凯利传记的受害者。    凯蒂·凯利出生在华盛顿州的斯波坎市,她从华盛顿大学获得了文学学位。关于年龄,她自称1942年生,今年68岁。可根据她曾经的美发师的妹妹的说法,凯利把自己的出生年份少报了5年。  1969年,凯利获得了自己的第一份媒体工作—— 在《华盛顿邮报》当初级编辑助理。1978年,凯利的第一本名人传记《哦!
期刊
八卦是八卦者的通行证,被八是被八者的墓志铭。  在八卦时代,一张酷似韩国明星张东健的照片就可以让“犀利哥”红遍大江南北,成为街头流浪派时尚代表;一句“往前300年往后300年,没有人会超过我”的口号就可以让凤姐迅速登上A1头条,名列自信达人排行榜前茅;一条“小三”丑闻更是可以用两个星期毁掉一个传奇,让“老虎”伍兹名誉扫地,远离球场数月之久。  在八卦时代,“某某门”是吸引眼球的最佳方法,内幕与爆料
期刊
人总是想探究到他感兴趣的人的真实面目,而探究的目的,有时也仅仅出于好奇。娱乐业与传媒业相互作用,使名人变成明星,对明星的追逐,成了大众最普遍的消费。娱乐业是当今最赚钱的产业之一,仅在美国,娱乐业所创造出的产值就在150亿美元左右。  人们可能对某明星主演的电影无甚兴趣,但对他的女朋友更感兴趣,这种心理消费通过媒体表现出来,就是八卦。为什么需要八卦?归根结底还是寻求一种放松和消遣。  在任何一个国家
期刊
如果有时光穿梭机,你最想用它来干什么事情?类似的话题在饭桌上一旦展开,简直可以说个没完没了。我们可能不是很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未必看过霍金的《时间简史》,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于此类科学问题的热衷。我们就像一群科学伪爱好者,最爱做的事就是站在科学的边缘,滔滔不绝地八卦,很多时候你不得不承认,我们赋予了科学许多别样的想象力。  微波炉会致癌?  微波是一种电磁波,跟电波、红外线以及可见光本质上是同样的
期刊
俗话说,八别人的卦,让别人找去吧。此为八卦第一原则:尽量八别人的卦,不要轻易八自己的卦。  尽量八陌生人的卦,不要八熟人的卦。  尽量八明星的卦,不要八百姓的卦。  八卦时最好以第三人称出现,如能匿名,一定匿名,如需公开,则本着好汉做事别人当的原则,让自己离自己八的卦越远越好。  八卦的来源并不重要,有趣最重要。  八卦要特别注意火候,内容不能太虚假,也不能太真实,不要误伤自己,也不要误导他人。 
期刊
被外派到美国纽约的那段时间,我常常通过网络和国内的家人、朋友聊天。由于经常挂在网上,我发现纽约有不少很有趣,很有创意,同时又让人有些哭笑不得的网站。   比如一个叫“偷听在纽约”的网站。顾名思义,该网站主要是偷听和记录你在纽约街头巷尾的闲言碎语,你在某个饭店、咖啡厅里脱口而出的话,如抱怨经济形势不景气、饭菜太贵等,或者跟朋友聊天,大骂老板是恶棍、情人不好哄等,都可能被这个网站曝光,让该网站的用户坐
期刊
父母给了我们什么?尤其是那些看不见的东西,给我们终生影响,很多年后我们才发现某种漂浮不定的因果。  我出生在农村,母亲对我的教养其实非常严厉。但,不知道为什么在几件事情上非常宠爱我。最严重的宠爱,就是,很小她就给我安排了一间上房让我单独住,我的被子是翠绿色的也仅限我一个人用。读中学住校了,放假回家,我的房间才会打开。我要回学校了,人还没有走,母亲就当着我的面,把我的寝具都收起来,把我的房间锁起来。
期刊
“无聊”这种情绪不容低估,人们生而无聊,有一大堆时间闲着不知道要干吗,于是无聊的一群人就要去“找乐子”,这种“乐子”开始时多半只是灰色行为,当它例行化之后,情况就难以预测。  尊重别人隐私的习惯,现在早已被破坏殆尽,现在的科技如果搜寻能力强大,可以窃知人们的交易纪录,可以探知网上留言。保障也愈来愈松弛,甚至连法律也都许可隐私的被侵犯。因此近年来手机摄影普遍,人们已不确定什么时候会被人偷拍贴在网上示
期刊
刚从房东处听说要搬来一个黑妹的时候,我的脸上飘过一缕自己都很难觉察的表情。黑妹看上去20岁出头,她的样子臃肿而矫健。当知道我的名字的时候,她惊喜地叫道:“Oh!My sister′s name is also Julia!”尽管我不想和她有任何形式的关联,还是礼貌地敷衍之。  如此几天,相安无事。有一天早上,清洁工来打扫卫生。我在迷糊中听到黑妹热情地和清洁工打招呼。当她知道清洁工的名字的时候,又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