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为例,从课前导学、课堂探究、课堂巩固、课后作业和反思栏五个部分入手,精心编制导学案,抓住课堂教学的常见环节,达到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目的,有效缓解中学物理学习负担过程等难题。
关键词:导学案;学生;自主学习;减负增效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已引起了国家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减负”已成了教育界刻不容缓的头等大事。如何精心编制符合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的导学案,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课题。下面笔者就《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一课,谈谈导学案的编制以及课堂教学的常见环节(课前、课堂以及课后)的实施。
一、导学案的编写
导学案由分组成,将课前、课堂和课后几个教学环节融合在一起。第一部分为课前导学,包括:目标导学、概念导学和自学检测。
目标导学主要提供给学生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指出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例如在本节课中我列出了下列教学目标:①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定量关系。②学会用图像法处理数据,理解“化曲为直”的思想。③重点:控制变量法;图像法处理数据。难点:平衡摩擦力;理解实验的条件。通过目标引领,使学生自学时做到心中有数,上课听讲时有的放矢。
二、导学案的实施
课堂上主要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
1.课堂展示预习情况。这里由学生主讲,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胆量。从学生的心理状态来说,既希望自己上讲台,又担心讲不好失面子。学生思想上有了压力,学习上就有了动力。而且在课堂展示中,当一个学生讲解时,其他同学注意力都十分集中,看台上的同学哪一点讲得不对,哪一处概念不清,哪一点又比自己考虑得全面深刻。当同学之间对某个问题有争议时,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对争论不休的问题,由老师当场解释,所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另外通过学生的讨论还可以了解学生思考的盲点在哪里,便于在下一环节中解决。
2.课堂探究的重点放在学生的难点、弱点上以及常易出错或失误的内容上,努力做到有的放矢。通过启发性的思维带动学生自己思考,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点,活跃了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平衡摩擦力问题上,引导学生作如下分析:水平面上小车受几个力?斜面上匀速运动的物体受力情况?摩擦力怎么计算?从等效的角度来看,此时小车的受力如何?再如:数据处理时告诉学生常见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公式法:猜测两物理量是否满足下列关系,然后得出结论。二是图像法:选定横坐标、纵坐标,看描绘的图像形状。若图像是曲线,关系不明,可以变换坐标,化曲为直,从而得出它们之间的函数关系。
由于学生在上课前已做了预习工作,对上课内容有所了解,易于加快课堂节奏。导学案是学生上课时必备的任务手册,是课后复习的参考资料,具有较强的使用和保存价值。课堂上要充分利用导学案,争取让学生在学案上提供的有限的范围内尽早地熟悉更深层次的内容,降低学习的难度。
三、导学案要落实学法指导,最大化地达成增效减负
虽然减负增效工作实施的主体是教师,但是真正的受益者是学生,效果也要从学生身上显现出来。真正的减负增效,需要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总结一些学习方法,或者同学之间进行讨论,通过和老师交换意见,找到适合自己的减负增效方式,而不是一味地压缩学习时间,或者说坐等老师给方法。因此在导学案中以及课堂内外给学生一些确实可行的学法指导。例如:课前预习中渗透如何阅读物理教材获得信息的方法,先通过概念导学的一系列问题和自学检测,教学生不仅要看文章论点(概念、规律、原理等),还要看论据和论证过程以及对论点的理解与应用;看的内容不能局限于文字,还要看插图;通过课堂展示,互相讨论中了解自己阅读的遗漏点等。在课堂探究中渗透物理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如本节中教会他们实验研究的常见方法——控制变量方法;通过列表、画图、写函数表达式等等教会他们如何用数学的工具来处理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在习题教学中,通过自学例题一栏编有详细的解答过程给予学生解题规范化书写的指导;通过为学生编排解题程序指导学生如何解题等等。在课外要求学生制订自己的错题集,对做错的题目,找出产生错误的原因后,认真订正并且记载知识上漏洞便于以后复习。
关键词:导学案;学生;自主学习;减负增效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已引起了国家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减负”已成了教育界刻不容缓的头等大事。如何精心编制符合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的导学案,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课题。下面笔者就《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一课,谈谈导学案的编制以及课堂教学的常见环节(课前、课堂以及课后)的实施。
一、导学案的编写
导学案由分组成,将课前、课堂和课后几个教学环节融合在一起。第一部分为课前导学,包括:目标导学、概念导学和自学检测。
目标导学主要提供给学生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指出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例如在本节课中我列出了下列教学目标:①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定量关系。②学会用图像法处理数据,理解“化曲为直”的思想。③重点:控制变量法;图像法处理数据。难点:平衡摩擦力;理解实验的条件。通过目标引领,使学生自学时做到心中有数,上课听讲时有的放矢。
二、导学案的实施
课堂上主要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
1.课堂展示预习情况。这里由学生主讲,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胆量。从学生的心理状态来说,既希望自己上讲台,又担心讲不好失面子。学生思想上有了压力,学习上就有了动力。而且在课堂展示中,当一个学生讲解时,其他同学注意力都十分集中,看台上的同学哪一点讲得不对,哪一处概念不清,哪一点又比自己考虑得全面深刻。当同学之间对某个问题有争议时,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对争论不休的问题,由老师当场解释,所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另外通过学生的讨论还可以了解学生思考的盲点在哪里,便于在下一环节中解决。
2.课堂探究的重点放在学生的难点、弱点上以及常易出错或失误的内容上,努力做到有的放矢。通过启发性的思维带动学生自己思考,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点,活跃了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平衡摩擦力问题上,引导学生作如下分析:水平面上小车受几个力?斜面上匀速运动的物体受力情况?摩擦力怎么计算?从等效的角度来看,此时小车的受力如何?再如:数据处理时告诉学生常见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公式法:猜测两物理量是否满足下列关系,然后得出结论。二是图像法:选定横坐标、纵坐标,看描绘的图像形状。若图像是曲线,关系不明,可以变换坐标,化曲为直,从而得出它们之间的函数关系。
由于学生在上课前已做了预习工作,对上课内容有所了解,易于加快课堂节奏。导学案是学生上课时必备的任务手册,是课后复习的参考资料,具有较强的使用和保存价值。课堂上要充分利用导学案,争取让学生在学案上提供的有限的范围内尽早地熟悉更深层次的内容,降低学习的难度。
三、导学案要落实学法指导,最大化地达成增效减负
虽然减负增效工作实施的主体是教师,但是真正的受益者是学生,效果也要从学生身上显现出来。真正的减负增效,需要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总结一些学习方法,或者同学之间进行讨论,通过和老师交换意见,找到适合自己的减负增效方式,而不是一味地压缩学习时间,或者说坐等老师给方法。因此在导学案中以及课堂内外给学生一些确实可行的学法指导。例如:课前预习中渗透如何阅读物理教材获得信息的方法,先通过概念导学的一系列问题和自学检测,教学生不仅要看文章论点(概念、规律、原理等),还要看论据和论证过程以及对论点的理解与应用;看的内容不能局限于文字,还要看插图;通过课堂展示,互相讨论中了解自己阅读的遗漏点等。在课堂探究中渗透物理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如本节中教会他们实验研究的常见方法——控制变量方法;通过列表、画图、写函数表达式等等教会他们如何用数学的工具来处理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在习题教学中,通过自学例题一栏编有详细的解答过程给予学生解题规范化书写的指导;通过为学生编排解题程序指导学生如何解题等等。在课外要求学生制订自己的错题集,对做错的题目,找出产生错误的原因后,认真订正并且记载知识上漏洞便于以后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