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2001年,教育部就开始实施第二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并明确规定“加大小学、初中布局调整工作力度。”①,各地开始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具体有计划地进行中小学布局调整,其具体措施主要是通过撤并校点的方式实现。经过六、七年的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不合理的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这些措施对于优化教育资源,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效益和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为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造了积极条件。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有的地方中小学布局调整速度过快,不仅违背了教育部“原则上低年级学生应就近入学”的原则, ②而且使小学住校生数量迅速增加并且年龄在不断提前,不少地方农村中小学生在学校的时间大大超过了在家的时间。农村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人数加剧,造成父母对孩子生活照顾时间大大减少,教育的直接责任降低。在农村山区等边远地区,本来家庭教育就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大量撤并校点和农村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使得家庭教育问题更加突出。
一、现状
(一)社会外在大环境变化。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撤并校点后学生住校年龄普遍提前,住校人数增多,客观上造成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影响降低,父母家庭教育责任降低。Y省农村山区许多寄宿制小学,经过布局调整后,多数孩子上学路途更远,从上小学一年级几乎就开始了住校生活,不少山区小学住校生占百分之百。有的家庭为了省事或因为父母外出务工甚至把学龄前的孩子也送进了学校,跟着自己的哥哥姐姐一起上学,一同在学校吃住。这些地方的多数寄宿制小学,每周或十天放一次假学生才能回家两天。较之中小学布局调整之前,不仅孩子实际入学年龄提前,在校时间延长,而且客观上造成了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从时间上已经大大缩短,父母教育孩子的机会也越来越少,家庭教育的责任越来越小。
(二)家庭环境的改变。
1、父母长期外出务工,甚至多年难得回家,“空巢”现象造成家庭教育缺失。孩子的成长除了接受学校教育影响外,在家更多地只能靠自我管理,自然长大。学生在家里自觉性如何,自理生活能力、自控自制能力怎样,对其将来的生存发展质量影响巨大。一位08届大学毕业生说,他的爸爸妈妈在他小学时就外出打工,七年没有回家,他和弟弟以及叔叔伯伯家的堂兄弟,都住在爷爷奶奶家。高考那年,妈妈回家三天就走了。他自己是家族这一代兄弟姐妹中最“成器”的,考取了本科大学,其他都只是初中或高中毕业。虽然读大学期间他没有为学费发过愁,但最怕过假期,因为回老家只有他一个大学生,兄弟间显得格格不入。到爸爸妈妈那里自己又非常不愿意,因为长期分离感到“无话可说,不自在”。
2、隔代抚养仅能满足最低的生活要求,无法实现家庭教育功能。在我国西部农村山区,多数家庭中青壮劳动力都外出务工,有的家庭夫妻双双外出。笔者到过Y省一个边远山区的彝族村寨,青壮劳动力几乎都到矿山打工,全村多数家庭只剩下老人和孩子在家。Y省牟定县共和镇散花村,该镇以乡镇企业闻名,多数青壮年劳动力都在外地从事建筑业。家里隔代照看孩子现象非常普遍。该村有一个群众自愿集资建盖的文化站,文化站内还专门建了一个宗姓祠堂,村民把村里主要大姓的牌位供奉在祠堂里。文化站除了开展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其另一个主要功能就是,如果老人们管不了“不听话” 的孙辈孩子,或者孩子犯了品德方面的错误,就要被送进祠堂,使其跪在祖宗牌位前,由德高望重的长辈训导孩子,用同宗有成就的前辈的事迹教育孩子,让孩子在祖宗面前承认错误,重新明确生活目标,重新找到做人的准则。笔者在走访过程中听村民反映,这样做的效果非常好,孩子不仅能够从家族祖先这里了解前辈的奋斗历史,以先辈为荣,从成功的家族成员中得到不懈努力、追求成功的动力,而且能够在祖宗面前为自己的行为羞愧,从而增强自律意识。虽然这样的做法仅属个案,但是像这样能够自觉借助多种方式,运用舆论的特殊作用,通过榜样形象形成家庭教育合力,弥补家庭教育不足,甚至填补家庭教育空白的方式在农村的确还不多。
3、父母的责任以及学生自身的问题。即使父母在家,绝大多数家庭的教育意识也非常淡薄。农村父母出于对学校教育的绝对信任,以至寄希望于学校教育能够代替一切。加之农村父母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家庭教育几乎都是父母天然的角色形象发挥着影响教育作用,一旦孩子的行为不符合家庭规则,最常见的教育方式就是打骂。家庭亲子的沟通,行为的互动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非常贫乏。一位09级农村大学生说,从自己记事开始,就知道爸爸很少和他们交流,也几乎没有过问过他们的学习情况,但是如果有人来家里“告状”,父亲就会毫不犹豫地对“被告”一顿暴打。在他们眼里,父亲就是一位拳头比嘴巴说话的时候还要多的形象。像这样“维持会长”似的父母在农村不在少数。
(三)学校职能的局限更多的只能以关注学生的学习问题为主。学校教育的职能决定了学校教育不可能也无法代替家庭教育的全部职责。衡量中小学办学质量的主要标志仍然是以升学、考试为主的成绩排名,这种客观存在的压力本身,造成学校只能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农村家庭教育的薄弱,使得一些农村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能存在各种各样带有普遍性的诸如培养良好心理品质,形成健康个性等问题,这些问题无论在中小学读书期间还是在家庭都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进入大学后,学生成长过程中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是普遍的人际交往问题;如何与异性正确交往问题,即在与异性交往中怎样保持和维护自尊,怎样尊重对方,用怎样的方式才能与异性进行有效交往,怎样鉴别爱和向异性表示爱;异性间友谊和爱情的关系问题等等。虽然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不断学习实践的结果,但是从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和求助过程看,家庭早年对他们的引导教育非常缺乏甚至几乎是空白,才会导致他们今天面临问题时,或者茫然无措,或者处理问题的方式显得非常幼稚。
二、思考
农村中小学家庭教育缺失现象客观存在,虽然这些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家里缺少父母的教育有关,但这些却不是根本原因,即使父母在家上述问题同样会存在。在农村家庭教育过程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造成其家庭教育从内容到形式,都存在着仅靠父母本身无法解决的现实问题,而且的确需要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一)农村家庭中教育的内涵不能充分体现。家庭教育不仅是家庭中父母、长辈对孩子的教育和影响,孩子同样对父母长辈进行着各方面的影响甚至教育,即家庭教育的内涵应该是双向的,影响也就是双向的。父母对孩子的个性塑造、价值观的形成,良好品德的养成,人生方向的把握,为人处世的态度等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样伴随孩子成长过程本身的各种问题,孩子活跃的思维方式,不断探索的行为也影响着父母,使其必须不断学习和实践,在不断适应孩子成长中学习,在伴随孩子成长中自己也获得成长,收获实践知识和经验。长期以来无论城市还是农村,由于对家庭教育的内涵及影响理解的片面性,造成人们往往认为农村家庭教育水平低的根本原因是农村父母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父母外出务工形成了家庭教育的空缺。其实在农村家庭,无论是教育还是影响作用,对于父母和孩子都已经形成了双向缺失。对于孩子而言,父母长期外出或孩子从小就离家住校,就等于失去了家庭的直接教育和影响,失去了家庭的规则和控制;对于父母来说,失去了教育责任的同时也就失去了伴随孩子成长的机会。家庭中父母和孩子之间相互影响家庭教育的内涵难以充分体现。
(二)家庭教育的内容简单途径单一。即使农村父母文化程度、教育能力普遍偏低,但家庭教育作为一种文化仍然客观存在并影响教育着孩子。这种家庭教育文化表现为家庭教育的价值观,父母的人生理想、生活态度、为人处世的方式,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和看法等等,都是显性的或者是隐性的影响,都将转化成为具体的家庭教育的不同内容,并通过各种途径加以体现,以逐渐形成富有家庭个性特点的家庭文化环境。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家庭,教育内容和途径各异,首先是以家庭教育文化为主的家庭环境不同的结果。不可否认家庭教育的环境主要是家庭文化传承的结果,父母又是承前启后传承家庭文化的桥梁,因此在内容方面,无论是显性还是隐性的,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更多,更积极主动。农村父母由于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接受外界信息开阔眼界的机会更少,因而无论是对子女的教育内容还是教育形式都非常单一,父母的全部教育期望可能就只是以拼命劳作换来对儿女的物质支持,以毫不留情地对子女的“教训”表达自己害怕子女走错路的揪心。孩子对家庭环境中的所有教育内容和方式同时也存在主动选择的态度和行为,但父母长期外出或孩子从小就离家住校,家可能就只是孩子住的地方,家庭教育文化的氛围和对孩子的影响力将大大降低,孩子对接受教育的选择也可能就会指向其他外部环境。长此以往,无论是对形成孩子健全的心理品质,塑造健康人格,还是在家庭中培养亲情、家庭责任感,培养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等等都将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家庭中亲子关系的表现形式单一。林语堂说过,人生最重要的关系是父母和子女的关系。父母和子女的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亲子关系。亲子关系是法律保护下的血缘关系,是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具有三重含义:①生物学意义,主要表示的是血缘关系;②社会学意义,主要明示的是法律、制度、地位等关系;③心理学意义,主要揭示其情感态度、行为方式等方面的联系③。家庭中亲子关系的第一、二个方面已无需证明,最难建立也是最需要建立的是父母和孩子之间心理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沟通与理解的心理关系。只有在心理关系的建立过程中,孩子才能够逐渐学会理解父母的角色,学会发自内心的尊重父母在角色中所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在理解与尊重中内化家庭教育的各种期望和要求,并开始逐渐承担各种社会角色。在我国广大农村,特别是西部边远地区的农村、山区,家庭中的亲子关系更多的就只是天经地义的血缘关系,心理和情感上的沟通更多的只是靠作为家长的重要人物关系在起作用。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种关系往往会逐渐变成可敬而不可亲的单纯的“长辈”形象。也就是说,在孩子年龄幼小时,父亲可能是让人害怕的威严形象,母亲则更像是一个“老母鸡”的形象,随着孩子的长大,父亲可能变成一个更加威严但很多方面已经不如自己的一个“家长”形象,而母亲则是一个不知疲倦的家务劳作机器。亲子间的互动和交往将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长期外出或孩子从小就离家住校而越来越退缩。多数农村家庭本来就不能充分表现的亲子关系将会受到非常大的冲击,成长过程中农村孩子的心理世界对亲情的渴望将仍然只是奢望。
三、建议
(一)从外部环境和政策保证方面。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真正体现人文关怀的精神。这种关怀既是为了切实满足群众希望获得优质教育资源的需要,又必须解决好因学校布局调整后出现新的上学远、上学难等问题。2006年6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农村边远山区交通不便地区中小学生上学远问题有关事项的通知”(教基厅【2006】5号)中就明确规定,“寄宿制学校建设以初中为主,小学高年级学生确需住校的应征得当地学生家长同意后也可以寄宿”。为此,当地政府应加强对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教育督导工作,切实检查落实教育部对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要求是否真正得以贯彻落实,对于学校接收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寄宿制行为,应该从根本上予以制止。同时从政策上禁止学龄前儿童非学前教育的寄宿制行为,让学龄前儿童和低年级孩子回到家庭,回到父母身边,使其有更多的机会和父母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在父母和孩子的各种良性互动中培养父母的责任感,培养孩子和父母之间的相互依存的至爱亲情。
(二)对外出务工返乡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时,增加对家庭教育知识的培训。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许多行业也受到了非常大的冲击,出现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大量返乡现象。我国政府通过各种方式,开始对返乡的农民工进行各种职业技能培训。作为父母的返乡农民同时还将面对自己的家庭教育问题,这既是社会责任、家庭责任,更是有效建立良好家庭关系、亲子关系的需要。这样的培训只有纳入当地政府对返乡农民的培训计划,有专项培训经费予以保证,并由相关部门负责实施,由当地妇联组织负责检查,并作为当年妇联工作的考核内容,此项工作才能有效落实。
(三)学校对家长发挥指导帮助作用。因为孩子进校读书学习,学生家长和学校之间就建立起了一种阶段性的、必然的联系。就像学生家长有义务配合学校教育一样,学校同样有责任指导学生家长扮演好父母的角色,有效配合学校教育工作。为此,学校可以通过每学期开学或期末的时间举办家长会,以讲座培训和家长成功经验交流的方式,启发和培养家长的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为形成教育合力积极创造条件。
当地乡文化站是家庭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配合学校和家庭,通过积极宣传家庭美德行为,宣传孩子在学校的突出表现和取得的进步,展示外出务工的父母在外地打工的艰辛和取得的点滴进步。让家庭内亲情更浓,让邻里间友情更深,让孩子在学校和在家都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到被承认的价值感,让积极向上的文明乡风成为农村家庭教育的合力与动力。
(作者单位:楚雄师范学院教育心理教学研究部)
注释:
①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第二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项目实施规划的通知教材函[2001]39号
②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农村边远山区交通不便地区中小学生上学远问题有关事项的通知(教基厅【2006】5号)
③《家庭教育社会学》.缪建东著.南京师大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第20-21页。
一、现状
(一)社会外在大环境变化。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撤并校点后学生住校年龄普遍提前,住校人数增多,客观上造成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影响降低,父母家庭教育责任降低。Y省农村山区许多寄宿制小学,经过布局调整后,多数孩子上学路途更远,从上小学一年级几乎就开始了住校生活,不少山区小学住校生占百分之百。有的家庭为了省事或因为父母外出务工甚至把学龄前的孩子也送进了学校,跟着自己的哥哥姐姐一起上学,一同在学校吃住。这些地方的多数寄宿制小学,每周或十天放一次假学生才能回家两天。较之中小学布局调整之前,不仅孩子实际入学年龄提前,在校时间延长,而且客观上造成了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从时间上已经大大缩短,父母教育孩子的机会也越来越少,家庭教育的责任越来越小。
(二)家庭环境的改变。
1、父母长期外出务工,甚至多年难得回家,“空巢”现象造成家庭教育缺失。孩子的成长除了接受学校教育影响外,在家更多地只能靠自我管理,自然长大。学生在家里自觉性如何,自理生活能力、自控自制能力怎样,对其将来的生存发展质量影响巨大。一位08届大学毕业生说,他的爸爸妈妈在他小学时就外出打工,七年没有回家,他和弟弟以及叔叔伯伯家的堂兄弟,都住在爷爷奶奶家。高考那年,妈妈回家三天就走了。他自己是家族这一代兄弟姐妹中最“成器”的,考取了本科大学,其他都只是初中或高中毕业。虽然读大学期间他没有为学费发过愁,但最怕过假期,因为回老家只有他一个大学生,兄弟间显得格格不入。到爸爸妈妈那里自己又非常不愿意,因为长期分离感到“无话可说,不自在”。
2、隔代抚养仅能满足最低的生活要求,无法实现家庭教育功能。在我国西部农村山区,多数家庭中青壮劳动力都外出务工,有的家庭夫妻双双外出。笔者到过Y省一个边远山区的彝族村寨,青壮劳动力几乎都到矿山打工,全村多数家庭只剩下老人和孩子在家。Y省牟定县共和镇散花村,该镇以乡镇企业闻名,多数青壮年劳动力都在外地从事建筑业。家里隔代照看孩子现象非常普遍。该村有一个群众自愿集资建盖的文化站,文化站内还专门建了一个宗姓祠堂,村民把村里主要大姓的牌位供奉在祠堂里。文化站除了开展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其另一个主要功能就是,如果老人们管不了“不听话” 的孙辈孩子,或者孩子犯了品德方面的错误,就要被送进祠堂,使其跪在祖宗牌位前,由德高望重的长辈训导孩子,用同宗有成就的前辈的事迹教育孩子,让孩子在祖宗面前承认错误,重新明确生活目标,重新找到做人的准则。笔者在走访过程中听村民反映,这样做的效果非常好,孩子不仅能够从家族祖先这里了解前辈的奋斗历史,以先辈为荣,从成功的家族成员中得到不懈努力、追求成功的动力,而且能够在祖宗面前为自己的行为羞愧,从而增强自律意识。虽然这样的做法仅属个案,但是像这样能够自觉借助多种方式,运用舆论的特殊作用,通过榜样形象形成家庭教育合力,弥补家庭教育不足,甚至填补家庭教育空白的方式在农村的确还不多。
3、父母的责任以及学生自身的问题。即使父母在家,绝大多数家庭的教育意识也非常淡薄。农村父母出于对学校教育的绝对信任,以至寄希望于学校教育能够代替一切。加之农村父母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家庭教育几乎都是父母天然的角色形象发挥着影响教育作用,一旦孩子的行为不符合家庭规则,最常见的教育方式就是打骂。家庭亲子的沟通,行为的互动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非常贫乏。一位09级农村大学生说,从自己记事开始,就知道爸爸很少和他们交流,也几乎没有过问过他们的学习情况,但是如果有人来家里“告状”,父亲就会毫不犹豫地对“被告”一顿暴打。在他们眼里,父亲就是一位拳头比嘴巴说话的时候还要多的形象。像这样“维持会长”似的父母在农村不在少数。
(三)学校职能的局限更多的只能以关注学生的学习问题为主。学校教育的职能决定了学校教育不可能也无法代替家庭教育的全部职责。衡量中小学办学质量的主要标志仍然是以升学、考试为主的成绩排名,这种客观存在的压力本身,造成学校只能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农村家庭教育的薄弱,使得一些农村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能存在各种各样带有普遍性的诸如培养良好心理品质,形成健康个性等问题,这些问题无论在中小学读书期间还是在家庭都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进入大学后,学生成长过程中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是普遍的人际交往问题;如何与异性正确交往问题,即在与异性交往中怎样保持和维护自尊,怎样尊重对方,用怎样的方式才能与异性进行有效交往,怎样鉴别爱和向异性表示爱;异性间友谊和爱情的关系问题等等。虽然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不断学习实践的结果,但是从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和求助过程看,家庭早年对他们的引导教育非常缺乏甚至几乎是空白,才会导致他们今天面临问题时,或者茫然无措,或者处理问题的方式显得非常幼稚。
二、思考
农村中小学家庭教育缺失现象客观存在,虽然这些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家里缺少父母的教育有关,但这些却不是根本原因,即使父母在家上述问题同样会存在。在农村家庭教育过程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造成其家庭教育从内容到形式,都存在着仅靠父母本身无法解决的现实问题,而且的确需要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一)农村家庭中教育的内涵不能充分体现。家庭教育不仅是家庭中父母、长辈对孩子的教育和影响,孩子同样对父母长辈进行着各方面的影响甚至教育,即家庭教育的内涵应该是双向的,影响也就是双向的。父母对孩子的个性塑造、价值观的形成,良好品德的养成,人生方向的把握,为人处世的态度等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样伴随孩子成长过程本身的各种问题,孩子活跃的思维方式,不断探索的行为也影响着父母,使其必须不断学习和实践,在不断适应孩子成长中学习,在伴随孩子成长中自己也获得成长,收获实践知识和经验。长期以来无论城市还是农村,由于对家庭教育的内涵及影响理解的片面性,造成人们往往认为农村家庭教育水平低的根本原因是农村父母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父母外出务工形成了家庭教育的空缺。其实在农村家庭,无论是教育还是影响作用,对于父母和孩子都已经形成了双向缺失。对于孩子而言,父母长期外出或孩子从小就离家住校,就等于失去了家庭的直接教育和影响,失去了家庭的规则和控制;对于父母来说,失去了教育责任的同时也就失去了伴随孩子成长的机会。家庭中父母和孩子之间相互影响家庭教育的内涵难以充分体现。
(二)家庭教育的内容简单途径单一。即使农村父母文化程度、教育能力普遍偏低,但家庭教育作为一种文化仍然客观存在并影响教育着孩子。这种家庭教育文化表现为家庭教育的价值观,父母的人生理想、生活态度、为人处世的方式,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和看法等等,都是显性的或者是隐性的影响,都将转化成为具体的家庭教育的不同内容,并通过各种途径加以体现,以逐渐形成富有家庭个性特点的家庭文化环境。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家庭,教育内容和途径各异,首先是以家庭教育文化为主的家庭环境不同的结果。不可否认家庭教育的环境主要是家庭文化传承的结果,父母又是承前启后传承家庭文化的桥梁,因此在内容方面,无论是显性还是隐性的,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更多,更积极主动。农村父母由于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接受外界信息开阔眼界的机会更少,因而无论是对子女的教育内容还是教育形式都非常单一,父母的全部教育期望可能就只是以拼命劳作换来对儿女的物质支持,以毫不留情地对子女的“教训”表达自己害怕子女走错路的揪心。孩子对家庭环境中的所有教育内容和方式同时也存在主动选择的态度和行为,但父母长期外出或孩子从小就离家住校,家可能就只是孩子住的地方,家庭教育文化的氛围和对孩子的影响力将大大降低,孩子对接受教育的选择也可能就会指向其他外部环境。长此以往,无论是对形成孩子健全的心理品质,塑造健康人格,还是在家庭中培养亲情、家庭责任感,培养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等等都将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家庭中亲子关系的表现形式单一。林语堂说过,人生最重要的关系是父母和子女的关系。父母和子女的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亲子关系。亲子关系是法律保护下的血缘关系,是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具有三重含义:①生物学意义,主要表示的是血缘关系;②社会学意义,主要明示的是法律、制度、地位等关系;③心理学意义,主要揭示其情感态度、行为方式等方面的联系③。家庭中亲子关系的第一、二个方面已无需证明,最难建立也是最需要建立的是父母和孩子之间心理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沟通与理解的心理关系。只有在心理关系的建立过程中,孩子才能够逐渐学会理解父母的角色,学会发自内心的尊重父母在角色中所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在理解与尊重中内化家庭教育的各种期望和要求,并开始逐渐承担各种社会角色。在我国广大农村,特别是西部边远地区的农村、山区,家庭中的亲子关系更多的就只是天经地义的血缘关系,心理和情感上的沟通更多的只是靠作为家长的重要人物关系在起作用。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种关系往往会逐渐变成可敬而不可亲的单纯的“长辈”形象。也就是说,在孩子年龄幼小时,父亲可能是让人害怕的威严形象,母亲则更像是一个“老母鸡”的形象,随着孩子的长大,父亲可能变成一个更加威严但很多方面已经不如自己的一个“家长”形象,而母亲则是一个不知疲倦的家务劳作机器。亲子间的互动和交往将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长期外出或孩子从小就离家住校而越来越退缩。多数农村家庭本来就不能充分表现的亲子关系将会受到非常大的冲击,成长过程中农村孩子的心理世界对亲情的渴望将仍然只是奢望。
三、建议
(一)从外部环境和政策保证方面。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真正体现人文关怀的精神。这种关怀既是为了切实满足群众希望获得优质教育资源的需要,又必须解决好因学校布局调整后出现新的上学远、上学难等问题。2006年6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农村边远山区交通不便地区中小学生上学远问题有关事项的通知”(教基厅【2006】5号)中就明确规定,“寄宿制学校建设以初中为主,小学高年级学生确需住校的应征得当地学生家长同意后也可以寄宿”。为此,当地政府应加强对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教育督导工作,切实检查落实教育部对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要求是否真正得以贯彻落实,对于学校接收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寄宿制行为,应该从根本上予以制止。同时从政策上禁止学龄前儿童非学前教育的寄宿制行为,让学龄前儿童和低年级孩子回到家庭,回到父母身边,使其有更多的机会和父母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在父母和孩子的各种良性互动中培养父母的责任感,培养孩子和父母之间的相互依存的至爱亲情。
(二)对外出务工返乡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时,增加对家庭教育知识的培训。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许多行业也受到了非常大的冲击,出现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大量返乡现象。我国政府通过各种方式,开始对返乡的农民工进行各种职业技能培训。作为父母的返乡农民同时还将面对自己的家庭教育问题,这既是社会责任、家庭责任,更是有效建立良好家庭关系、亲子关系的需要。这样的培训只有纳入当地政府对返乡农民的培训计划,有专项培训经费予以保证,并由相关部门负责实施,由当地妇联组织负责检查,并作为当年妇联工作的考核内容,此项工作才能有效落实。
(三)学校对家长发挥指导帮助作用。因为孩子进校读书学习,学生家长和学校之间就建立起了一种阶段性的、必然的联系。就像学生家长有义务配合学校教育一样,学校同样有责任指导学生家长扮演好父母的角色,有效配合学校教育工作。为此,学校可以通过每学期开学或期末的时间举办家长会,以讲座培训和家长成功经验交流的方式,启发和培养家长的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为形成教育合力积极创造条件。
当地乡文化站是家庭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配合学校和家庭,通过积极宣传家庭美德行为,宣传孩子在学校的突出表现和取得的进步,展示外出务工的父母在外地打工的艰辛和取得的点滴进步。让家庭内亲情更浓,让邻里间友情更深,让孩子在学校和在家都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到被承认的价值感,让积极向上的文明乡风成为农村家庭教育的合力与动力。
(作者单位:楚雄师范学院教育心理教学研究部)
注释:
①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第二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项目实施规划的通知教材函[2001]39号
②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农村边远山区交通不便地区中小学生上学远问题有关事项的通知(教基厅【2006】5号)
③《家庭教育社会学》.缪建东著.南京师大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第20-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