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第一命题”批判--对文学神学论理论的现实质疑

来源 :松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kexing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们关于文学的“传统认识”里 ,文学似乎就从来未与神学发生过什么“往来”。然而确定无疑的是 :在人类文学史上和现下的文学生活中 ,人们又常常对文学保持着一种宗教化的心理敬畏和神学崇拜。正是在这种神圣的敬畏和崇拜的“先决条件”下 ,才有了人类今天的文学生活。针对文学中始终存在的这种“前文学”的“神学现象” ,本文首次对其进行了发生学与历史学的研究。作者认为 :尽管文学只是一种世俗现象 ,但是人类却一直对其保持着神学情怀。人类的这种神学本能不仅直接导致了文学神圣论的发生 ,而且事实上成为了文学发展的基本文化动力。作者在本文中第一次对文学神圣论理论及其两种主要观点进行了批判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理论范畴概念。 Literature seems to have never had any “intercourse” with theology in its “traditional knowledge” of literature. However, there is no doubt that in the history of human literature and the present literary life, people often maintain a kind of religious psychological reverence and theological worship to literature. It is in this sacred awe and worship of “preconditions” that we have today’s literary life. In view of the “theological phenomenon” of this kind of “pre-literary” which is always existed in literature, this article first makes a study of genesis and history for it. The author thinks: Although literature is only a secular phenomenon, human beings have always maintained theological feelings about them. This kind of theological instinct of mankind has not only directly led to the occurrence of literary sacred theory, but has in fact become the basic cultural motive for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In this paper, for the first time, the author makes a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theory of holiness of literature and its two main points of view,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ncept of theoretical category.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二甲双胍联合饮食疗法治疗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区2017年9月至2018年7月登记的糖尿病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均47例,分别予以二甲双胍治疗
【摘要】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计划中,顶岗实习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安排学生进行顶岗实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顶岗实习管理系统的设计并不完善,对学生的管理、实习质量监控并不到位。本文将会就此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和研究,全面提高我国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系统的设计水平。  【关键词】高职院校 顶岗实习 设计系统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摘要】进入夏季以来,游泳成为中小学生休闲娱乐的主要游戏项目,游泳的过程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根据卫生部的统计,溺水是1到14岁的儿童伤害致死的首位原因。本文通过对中小学生溺水事故的特点和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预防中小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学生 溺水事故 特点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7
摘要: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北宋词坛大家。作为婉约派的集大成者,清真词的贡献不容小觑。清真善于作长调,一方面由于他对格律词的变新创造;另一方面就是结构上的谋篇布局。本文以清真词的结构营造为切入点,深刻剖析其艺术技巧,体会清真词美轮美奂的审美视野。  关键词:今昔对比;虚实相间;情景交融  一、深曲回环的今昔对比  传统意义上,时间在词中的表征是今昔对比。通过今昔对比,体会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迁等
创新,顾名思义,就是产生新的思维、发明或描述的一个过程,在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创新已成为整个民族的潮流.我们身为教师,在教学中更是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
“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源于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观念.杜威极力反对在教学中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做法,主张解放儿童的思维,以儿童为中心组织教
守着清冷的家园、以及精神失常的女儿,叶上飞烦躁得疯狂、锋利,他不知自己得罪了哪路神仙,恨不得地球立马爆炸。他先怀疑何光宗对叶家使了禁术,很想除之而后快,后来,从对方尽
期刊
摘要:本文在广西少数民族——壮族人们的文化视觉元素运用研究的的基础上,通过对壮族文化视觉的图形、文字、色彩等元素进行比较分析,总结这些视觉元素的特性,并就这些因素运用于民族品牌设计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和论述,对在品牌设计中巧妙地运用壮族文化视觉元素、宣扬壮族民族视觉文化提出了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壮族文化;视觉元素;品牌设计  壮族文化视觉元素是广西壮族人在民族起源和发展的进程中,经过历史的积淀
目前的教育改革看起来是生物考试要求降低,对生物老师的要求也降低了,实则不然.因为实际上教学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生物素养,包括探索精神和探究能力.那么上课我们可以充分地
新形势下,为了推进高中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以物理课堂的教学为切入点,探究了一些优化高中物理教学的对策,分析一些高中物理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希望能对高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