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玩沙游戏作为自主性建构游戏,在幼儿园里得到孩子们的广泛喜爱。幼儿利用沙这种不定性的材料进行建筑、构造,从而来反映他们对身边事物的认知和印象,同时也是沙盘游戏的简化版。
关键词:“玩沙游戏”;幼儿心理引导
当幼儿园的孩子们迎着温暖的阳光,在沙池或沙盘中愉快而又放松地进行“挖山洞、建城堡、画小鱼”时,他们身心放松,极大地释放了幼儿的天性。
当前幼儿普遍存在“等、靠、娇”现象,即幼儿要依靠家长或者老师、独立性较弱、创造性较差、娇纵任性、缺少合作意识等,因此重视幼儿心理是未来幼儿园活动中的重要课题。对于言语能力还未充分发展或言语能力有障碍的儿童,沙盘疗法是非常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以前玩沙游戏只注重幼儿多种经验的获得与发展,它不能激发幼儿真正主动地学习,忽视了幼儿情感学习能力及个性品质等方面的培养,因此玩沙游戏也要融入并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一、让幼儿在自由、民主的氛围中建立游戏规则
许多时候,我们沿用着游戏前老师讲规则、说重点,孩子们遵守规则的游戏模式。但是由于孩子的自控能力差,游戏中还是会出现诸如“扔沙子”、“抢模具”等现象。此时,老师在游戏前强调的规则就成了一纸空文。 其实,让幼儿在玩沙游戏中自己建立规则是最好的选择。
大年、彤彤、石头、小贝等几个小朋友一起来到玩沙区玩沙。起初,大家各玩各的,虽然没有合作什么大工程,但也相安无事。但是,彤彤突发奇想说:“起风了,有沙尘暴,大家注意了!”说着随手扬起了一把沙子,引起了大家的一片抱怨。“彤彤,你把沙子撒我身上了。”石头说。“你看看我衣服上都有了。”小贝也皱着眉头说道。“你们刚刚也把沙子扬到我鞋上了。”彤彤辩解着。“我们不是故意的……”“我也不是故意的,哼……”大年忍不住说:“大家别吵了,咱们都不要扬沙就是了。”小贝补充道“石头上次还用带沙的手拍我,可脏了。”大年忙说“大家不许乱动别人。”……于是,在一次次的辩解和争论中,孩子们建立了属于他们自己的规则。
玩沙游戏规则的建立不是对儿童游戏的限制和束缚,其目的在于培养幼儿良好的游戏行为习惯,从而保证幼儿在群体中的游戏顺利进行。许多教师只考虑到课堂教育中的正规性活动,却忽视了幼儿游戏规则的自我培养,使幼儿失去了许多自主解决矛盾的良好时机。在玩沙游戏过程中,让幼儿围绕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他们会自然而然地想到要定一些规则,而这些规则是大家一起想出来的,因此都很乐于接受并遵守。
二、混龄玩沙,让各年龄段幼儿共同进步
幼儿喜欢模仿年龄、能力与地位比自己高的同伴。同样,年龄大一些的儿童也可以帮助年龄小的儿童,与他们一起活动而得到益处。他们通过帮助小年龄儿童,获得快乐的体验。观察发现,同伴的相互模仿,对扮演教育者的儿童有正向的影响。他们由于帮助了别人,又得到成人的赞扬,会更加善于互相帮助。因此在游戏过程中更加关注不同年龄孩子对于玩沙的反应情况。
阳阳是小班的个性男孩,他刚来园哭闹的厉害,许多活动总是抗拒。初来参加玩沙活动,他起初总是靜静的坐在那里看,看到哥哥姐姐用工具创造出许多形象,他的眼睛会有短暂的闪亮甚至是笑容。发现这一瞬间,我欣喜若狂,说明阳阳对游戏感兴趣。于是,我请了一位小姐姐帮助阳阳,小姐姐因为没有耐心又不会帮助小朋友,结果是小姐姐稍作示范就跑走了。而阳阳也从看开启了揉捏之旅,开始喜欢将散开的沙子用双手使劲捏成一团,然后再将其打散,戳着沙子玩,很快进入了状态。我有意识的请小姐姐和阳阳一组。“你别看我,快玩你的呀”、“你这样拿模具,不对”、“不对,这样”、“我要圆筒”、“姐姐,对吗?”……一分钟、两分钟,十分钟后,小姐姐从一个人说到一个说一个干,再到一个问有答……两个人相互影响,小姐姐变得有耐心,阳阳也能模仿游戏融入群体。她们开始有意识的放下情绪,尝试改变和融入。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根据其在生理和心理上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的教育。儿童合群性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在玩沙游戏中,教师应该对不同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能力弱的幼儿,教师应在情绪上给予幼儿支持,鼓励幼儿能主动地寻找合作伙伴,还要培养他的注意力;能力中等的幼儿,教师应培养他的合作能力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和同伴有分歧时,要学会用商量的方法解决问题;而能力强的幼儿,应重点培养幼儿能创造性地使用辅助材料。
三、尊重个体差异,适时进行引导
在玩沙活动中孩子们会面临诸如分享、妥协、竞争等问题,在解决间题的同时他们也学到了进行社会交往的新方法。
睿睿是个内向的男孩。在来参加活动前,就听说过他是个不爱说话的孩子。活动初也的确也感受到他的内向,身旁的小朋友对他手中的工具总是随意取之用之。后来,大家合作建长城。他被大家拉去当“壮工”筑城墙。孩子们对于“城墙”筑多长,各有各的想法。有小朋友说“差不多就行”,有小朋友说“围个圈最好看”。睿睿终于开口了“我见过长城,很长很长看不见头”。
在活动中分组,孩子们相互有了区域和固定的同伴。大家可以相互商量相互帮助,特别是避免了年龄较小的在一起,大家都缺乏创意。在分组中注意大带小的分组。每一组有个大哥哥、大姐姐,他们很好的起到了带头和帮助的作用。如果进行干涉,要求他们“你要这样玩”,幼儿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就会受很大的影响。其实如果老师能静下心来,学会在教育中等待,在等待中观察,在观察中寻找教育的契机并适时介入,在这样的“等待”、“观察”和“引导”下,幼儿的积极性和自主才能更好地得到发挥。
四、重视玩沙成果和作品,给予积极评价
游戏时间在一点一滴中过去,伴随着结束音乐的响起,孩子们开始了有序的收拾归位环节。看到孩子们将各个模具、物品摆放地整整齐齐,我打心底高兴。但是有几个小朋友站在那里不收拾东西。我开始向他们的方向移动。见老师走来,孩子们开始慢吞吞的收拾。
“这长城又搬不走,还不如咱们自己砸了吧!”
“咱们废了这么大的劲儿才搭起来的。”
“下次再来的时候说不定还在呢!”
“哎,动手吧……”
小朋友的对话让我感到些许意外,原来他们不收拾东西是在惦记自己的“战果”。孩子们的劳动成果怎么能不被老师和小朋友们欣赏和重视呢!
“我来给你们和“长城”拍照留念吧!”我说。
“好呀!好呀!”孩子们异常兴奋,纷纷鼓掌赞。
预留出一定的时间引导幼儿欣赏经过努力后完成的作品,回忆在完成作品中自己采用了哪些技能和方法,克服了哪些困难是很有意义的。因此老师应引导幼儿正确比较作品,当然不是简单的比较谁的作品好和差,而是引导幼儿阐述作品的意义、创造性以及独特性;也可就作品大家提出修改意见,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幼儿心理健康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它不仅需要教师树立现代教育观念,而且还要充分理解幼儿的需要,适时运用幼儿心理学进行教育和指导。在幼儿玩沙游戏中的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将会让小沙粒发挥大功效。
关键词:“玩沙游戏”;幼儿心理引导
当幼儿园的孩子们迎着温暖的阳光,在沙池或沙盘中愉快而又放松地进行“挖山洞、建城堡、画小鱼”时,他们身心放松,极大地释放了幼儿的天性。
当前幼儿普遍存在“等、靠、娇”现象,即幼儿要依靠家长或者老师、独立性较弱、创造性较差、娇纵任性、缺少合作意识等,因此重视幼儿心理是未来幼儿园活动中的重要课题。对于言语能力还未充分发展或言语能力有障碍的儿童,沙盘疗法是非常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以前玩沙游戏只注重幼儿多种经验的获得与发展,它不能激发幼儿真正主动地学习,忽视了幼儿情感学习能力及个性品质等方面的培养,因此玩沙游戏也要融入并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一、让幼儿在自由、民主的氛围中建立游戏规则
许多时候,我们沿用着游戏前老师讲规则、说重点,孩子们遵守规则的游戏模式。但是由于孩子的自控能力差,游戏中还是会出现诸如“扔沙子”、“抢模具”等现象。此时,老师在游戏前强调的规则就成了一纸空文。 其实,让幼儿在玩沙游戏中自己建立规则是最好的选择。
大年、彤彤、石头、小贝等几个小朋友一起来到玩沙区玩沙。起初,大家各玩各的,虽然没有合作什么大工程,但也相安无事。但是,彤彤突发奇想说:“起风了,有沙尘暴,大家注意了!”说着随手扬起了一把沙子,引起了大家的一片抱怨。“彤彤,你把沙子撒我身上了。”石头说。“你看看我衣服上都有了。”小贝也皱着眉头说道。“你们刚刚也把沙子扬到我鞋上了。”彤彤辩解着。“我们不是故意的……”“我也不是故意的,哼……”大年忍不住说:“大家别吵了,咱们都不要扬沙就是了。”小贝补充道“石头上次还用带沙的手拍我,可脏了。”大年忙说“大家不许乱动别人。”……于是,在一次次的辩解和争论中,孩子们建立了属于他们自己的规则。
玩沙游戏规则的建立不是对儿童游戏的限制和束缚,其目的在于培养幼儿良好的游戏行为习惯,从而保证幼儿在群体中的游戏顺利进行。许多教师只考虑到课堂教育中的正规性活动,却忽视了幼儿游戏规则的自我培养,使幼儿失去了许多自主解决矛盾的良好时机。在玩沙游戏过程中,让幼儿围绕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他们会自然而然地想到要定一些规则,而这些规则是大家一起想出来的,因此都很乐于接受并遵守。
二、混龄玩沙,让各年龄段幼儿共同进步
幼儿喜欢模仿年龄、能力与地位比自己高的同伴。同样,年龄大一些的儿童也可以帮助年龄小的儿童,与他们一起活动而得到益处。他们通过帮助小年龄儿童,获得快乐的体验。观察发现,同伴的相互模仿,对扮演教育者的儿童有正向的影响。他们由于帮助了别人,又得到成人的赞扬,会更加善于互相帮助。因此在游戏过程中更加关注不同年龄孩子对于玩沙的反应情况。
阳阳是小班的个性男孩,他刚来园哭闹的厉害,许多活动总是抗拒。初来参加玩沙活动,他起初总是靜静的坐在那里看,看到哥哥姐姐用工具创造出许多形象,他的眼睛会有短暂的闪亮甚至是笑容。发现这一瞬间,我欣喜若狂,说明阳阳对游戏感兴趣。于是,我请了一位小姐姐帮助阳阳,小姐姐因为没有耐心又不会帮助小朋友,结果是小姐姐稍作示范就跑走了。而阳阳也从看开启了揉捏之旅,开始喜欢将散开的沙子用双手使劲捏成一团,然后再将其打散,戳着沙子玩,很快进入了状态。我有意识的请小姐姐和阳阳一组。“你别看我,快玩你的呀”、“你这样拿模具,不对”、“不对,这样”、“我要圆筒”、“姐姐,对吗?”……一分钟、两分钟,十分钟后,小姐姐从一个人说到一个说一个干,再到一个问有答……两个人相互影响,小姐姐变得有耐心,阳阳也能模仿游戏融入群体。她们开始有意识的放下情绪,尝试改变和融入。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根据其在生理和心理上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的教育。儿童合群性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在玩沙游戏中,教师应该对不同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能力弱的幼儿,教师应在情绪上给予幼儿支持,鼓励幼儿能主动地寻找合作伙伴,还要培养他的注意力;能力中等的幼儿,教师应培养他的合作能力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和同伴有分歧时,要学会用商量的方法解决问题;而能力强的幼儿,应重点培养幼儿能创造性地使用辅助材料。
三、尊重个体差异,适时进行引导
在玩沙活动中孩子们会面临诸如分享、妥协、竞争等问题,在解决间题的同时他们也学到了进行社会交往的新方法。
睿睿是个内向的男孩。在来参加活动前,就听说过他是个不爱说话的孩子。活动初也的确也感受到他的内向,身旁的小朋友对他手中的工具总是随意取之用之。后来,大家合作建长城。他被大家拉去当“壮工”筑城墙。孩子们对于“城墙”筑多长,各有各的想法。有小朋友说“差不多就行”,有小朋友说“围个圈最好看”。睿睿终于开口了“我见过长城,很长很长看不见头”。
在活动中分组,孩子们相互有了区域和固定的同伴。大家可以相互商量相互帮助,特别是避免了年龄较小的在一起,大家都缺乏创意。在分组中注意大带小的分组。每一组有个大哥哥、大姐姐,他们很好的起到了带头和帮助的作用。如果进行干涉,要求他们“你要这样玩”,幼儿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就会受很大的影响。其实如果老师能静下心来,学会在教育中等待,在等待中观察,在观察中寻找教育的契机并适时介入,在这样的“等待”、“观察”和“引导”下,幼儿的积极性和自主才能更好地得到发挥。
四、重视玩沙成果和作品,给予积极评价
游戏时间在一点一滴中过去,伴随着结束音乐的响起,孩子们开始了有序的收拾归位环节。看到孩子们将各个模具、物品摆放地整整齐齐,我打心底高兴。但是有几个小朋友站在那里不收拾东西。我开始向他们的方向移动。见老师走来,孩子们开始慢吞吞的收拾。
“这长城又搬不走,还不如咱们自己砸了吧!”
“咱们废了这么大的劲儿才搭起来的。”
“下次再来的时候说不定还在呢!”
“哎,动手吧……”
小朋友的对话让我感到些许意外,原来他们不收拾东西是在惦记自己的“战果”。孩子们的劳动成果怎么能不被老师和小朋友们欣赏和重视呢!
“我来给你们和“长城”拍照留念吧!”我说。
“好呀!好呀!”孩子们异常兴奋,纷纷鼓掌赞。
预留出一定的时间引导幼儿欣赏经过努力后完成的作品,回忆在完成作品中自己采用了哪些技能和方法,克服了哪些困难是很有意义的。因此老师应引导幼儿正确比较作品,当然不是简单的比较谁的作品好和差,而是引导幼儿阐述作品的意义、创造性以及独特性;也可就作品大家提出修改意见,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幼儿心理健康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它不仅需要教师树立现代教育观念,而且还要充分理解幼儿的需要,适时运用幼儿心理学进行教育和指导。在幼儿玩沙游戏中的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将会让小沙粒发挥大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