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另一种形象工程

来源 :文化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bao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本生活,不免要和政府部门打交道,从服务角度说,我对日本的政府工作人员印象不算差。一来,这里绝少门难进、脸难看的场面。日本的政府工作人员态度都很好,往往是你刚一进门,就主动上来招呼了,办事的时候也是一副笑脸,让人感到纳税人的骄傲;二来,崇尚廉洁,决不受礼。和他们一起出门办事,买饮料都会自己付钱。从这个角度看,日本的公务员建设,搞得不错。
  不过,有时候也感到疑惑,日本政府的办公楼都修得蛮漂亮,但是里面的办公设备明显落后于时代。走遍政府大楼,看不到一台笔记本电脑。难道日本政府没钱买计算机么?还是思维落后,不肯变通?
  日前,碰上一个在日本做公务员的华裔朋友,聊起天来,发现事情比我们想得要有趣得多。
  话题是从公务员的工作谈起的,他说一上午忙了两个小时,和中国那边联系,了解广交会的日程,以便安排市长出访事宜。他说,“我们没有中国的报纸,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开幕,什么时候闭幕。”
  “为什么不上网看一下?那不是很方便的事情么?”
  “我们不能上网的。”
  “你们不上网?那工作的时候和人联系怎么办?”
  “电话或者传真。”
  我有些吃惊!日本可是上网最便宜的国家,政府不会穷到这个程度吧?
  “当然了。”他点点头,“如果我们上网,市民会怀疑我们整天上网聊天,不认真工作,所以,上面决定一般公务员工作时间还是不上网。”看我有些不明白,他干脆提醒我:“你到我那儿去过,感觉我那办公桌怎么样?”
  想想那家伙用了二十年的木头桌子,我说了实话:“有点儿……寒碜。”
  “你还没看我们课长的椅子,都开花了就是不换。”
  “看来,不是缺钱对吧。”
  “你总算明白了。”
  于是他给我上了一堂有关日本政府的常识课。
  其实,日本政府一点儿也不缺钱。就说公务员这一行吧,只要不贪赃枉法,就没有失业危险,收入是根据民营工资状况动态调节的,总是比民营企业稍高一点,住房是政府优惠的,价钱只有老百姓的四分之一。公务员是日本最佳的工作选择之一。因此,公务员们都很注意不喝客户的免费饮料。
  对于老百姓看到的地方,日本政府有个约定俗成的做法,那就是能凑合就凑合,越看着寒酸越好,比如办公设备,桌椅等等,都要保持一种看来比民间公司差一档次的样子。为什么呢?
  人家问我:“买东西收消费税,开汽车收重量税,住在这儿收市民税……你不烦么?”
  “烦。”我说实话,“对纳税我没太高的积极性。”
  “是啊,所以,我們不上网,课长坐磨开了花的椅子,可以让纳税的老百姓看了感到政府没有乱花自己的税金,还觉得政府穷得可怜。至于工作效率或者有的公务员20年不上班照样拿钱这类事情,嘿嘿,老百姓最注意的不是你的报表,而是他们看到的东西。这样老百姓来的时候会感到自己怎么也比政府混得好,缴点儿税。好像也是应该似的。”
  略感不可思议,想想还真是这个道理。或许,这也可算做另一种形象工程吧?
  真是蟹有蟹道,虾有虾道,谁说日本人脑子僵化?
  
  (肖宝庆 摘自《大家文摘报》)
其他文献
6月1日,学生们的节日。  学校里班主任们领着学生忙碌着,念童谣、写贺卡、排节目、练表演……  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让我想起了十五年前:  那一年,我刚大学毕业。  那一年,我什么都不懂。  那一年,我成了初中一年级四十多位学生的班主任。  往事如昨,依然清晰。  那时的我,其实自己也还是个需要照顾的孩子。什么教育艺术,什么班级管理,什么学生心理,啥也不懂。跌撞中,摸索中,我和学生们一起经历着、成
期刊
2012年8月我有幸代表苏州,也代表江苏省,作为语文老师的代表来到繁华的国际大都市——香港,参加了国家教育部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局联合举办的“2011—2012年度内地与香港教师交流及协作计划”,和来自全国18个省的31位语文老师一起进驻香港教育局,支持香港语文教育,帮助规划学校课程,培训语文教师。在这一年中,我们除了在香港教育局语文教育支持中心为自己所支持的两所学校工作外,还考察了十几所教育设施
期刊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以生活为中心”,“生活即教育”,的确,教育不能离开生活,离开了生活,教育就不能称之为教育。试问什么是生活?生活就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其实,故事就是点燃智慧的火焰,道德叙事是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成长、发展的一种活动过程。它用故事讲述生活,让学生在故事中体验生活、学会生活,它能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传统经典与生活故事相辅
期刊
2012年9月22日至26日,“江苏省学科领军人才高级研修项目南京师范大学中学数学特级教师高研班”一行23人,赴台湾进行短期的教育考察。  考察行程短暂,我对台湾高中教育现状的了解仅是浮光掠影,但同祖同宗的文化根基,六十多年的政治割裂,使台湾的教育给我一种熟悉中透着陌生、平淡中透着新鲜的强烈冲击。在追记台湾之行时,我把这种点点滴滴碎片状的感受概括为“同根异枝花也艳”。  一、“火凤凰”与“板凳哥”
期刊
最近我镇举行小学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活动,笔者有幸参与了此次活动,执教了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3课《第一次抱母亲》一文。  这节公开课效果还不错,得到了校领导和评委老师的好评,我知道那是领导对我的鼓励。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才能更好地改进教学。如何开展探究性阅读,使课堂充满活力呢?本课的教学,带给了我深刻的启迪。  这篇课文重点讲述了“我”与母亲的对话,生动地描写了“我”抱母亲
期刊
前不久,湖北襄樊市的5名贫困大学生被取消受助资格,理由是“不懂感恩”。我不就事论事,倒想请教捐助者:“你为什么做公益事业?”回答肯定是:“为了回报社会。”既然是“回报”,那么理应只付出不索取,可现在,回报者居然要求被回报者“感恩”!这不叫公益事业、不叫慈善,甚至连“施舍”都谈不上,而是做买卖。不知道热衷慈善的比尔·盖茨每天要收到多少封“感恩信”!  我十分同情那5名贫困学子。他们首先是高昂学费的受
期刊
很多年前,我对门的邻居是一对小夫妻,男人姓李。  有一次,我家小兒拉肚子,止不住,跑到了市里的妇幼医院去看。医生说,住下吧。我说住吧。医生要我去交押金,我说多少钱,医生说,1500元。什么?1500元!我一下子傻在那里。  那时候,我刚上班,一个月的工资也就200多块钱。哪里会有那么多钱。  陪我同去的李姓邻居说,没事,我这里有。说完,从兜里掏出1000多块钱给了我。  半年以后,我去还钱,邻居家
期刊
博士回山村奔丧来了。  博士是村里飞出去的惟一的一只“金凤凰”。  博士上大学的学费是村人凑的,博士的母亲也由村人轮流照料。用村长的话说,博士是咱全村人的儿子,是咱们全村人的骄傲。就这样,博士由本科、硕士,一路读到今天。  山村偏僻,只有一条陡峭的山路跟外界联系。博士回村時,是村人用“山轿”抬进来的。村长说,除了当年八路军伤员,你是第二个享受这种待遇的人。  博士回到村里,全村人齐来探望,大家把最
期刊
凡事最怕“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可是“略知一二”已经很不简单,能够把二看成三,当然可以更为圆满。在圆满中分是非,是中国人的和谐境界。    (一)    慢条斯理,从容不迫  听见背后响起喇叭声,日本人会小步慢跑,闪到路边。美国人则挥挥手,边抱歉边走开。只有中国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若无其事地走路。  中国人不是看不见,也不是听不到,更不是不管它。我们有反应,最后一定走开,只是急什么?慢慢来嘛,大
期刊
从第一次踏进这间病房时起,我便有些讨厌3号床的那个男人。  男人姓苏,三十出头的样子,穿一件皱皱巴巴的短衫。男人是本市菜农,城市扩建后被征了地,用补偿款开了一家沙石料厂,阔绰的出手与邋遢的外表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个词:暴发户。  男人大大咧咧的,说话时声带上像是安了喇叭,从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给人印象最深的便是每天坐在桌边大快朵颐,真想不通他怎么就那么爱吃肉。而且,每天中午只要一吃完饭,他便当仁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