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奔丧

来源 :文化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mtzhang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博士回山村奔丧来了。
  博士是村里飞出去的惟一的一只“金凤凰”。
  博士上大学的学费是村人凑的,博士的母亲也由村人轮流照料。用村长的话说,博士是咱全村人的儿子,是咱们全村人的骄傲。就这样,博士由本科、硕士,一路读到今天。
  山村偏僻,只有一条陡峭的山路跟外界联系。博士回村時,是村人用“山轿”抬进来的。村长说,除了当年八路军伤员,你是第二个享受这种待遇的人。
  博士回到村里,全村人齐来探望,大家把最好吃的都拿来了,摆满了桌子。村人不知“博士”算个咋回事,但猜想这是个“大头衔”。村人看他的眼光充满敬畏与崇拜。他向村人伸出手时,村人都感激地伸上来两只手。村里的孩子们不怯生,一会儿看博士,一会儿看桌子上好吃的东西。倒是村里上年纪的老人捉住博士的手久久不放,他们伢子长、伢子短地嘘寒问暖,一双双黧黑的手,一会儿轻拍着他的后脑勺说长高了,一会儿抚摸着他的脸说吃白了。博士心底有些反感,但脸上贴着笑。
  村长问,听说你还没找工作?
  博士说,不急,我准备去美国继续深造。
  村人脸色复杂。
  博士说,今后就不用乡亲们出钱了,我是公派出国。
  村长摆摆手,说乡亲们不是那意思。
  村长说,为让你安心读书,你娘临终前都不让告诉你,是大家伙觉得这样太对不住老人家,才让你回来奔丧的。
  博士眼里充盈了泪水,说自己的母亲是天下最伟大的母亲。
  博士的话让大家惊诧,久久没回过神来。
  博士母亲的后事是村人凑钱办的。村长说,每个人都要戴孝,女宾的孝布一定要长过殿部,要办得风光。村人点头。
  “殿”部?博士先是愣,后忍不住笑了。他说,那不叫“殿”,应该读“臀”。
  村长不解。“屁股不念‘殿’。而念‘臀’,tun,臀部,屁股的意思。”博士解释说。
  村长是村里最有学问的人,“殿”部他记了几十年了,只是从不在村人跟前讲,兴许今天想和博士“接轨”,才使用了它。村人笑了。村长红着脸说,那啥,就,就听博士的,记住孝布一定要长过臀部。
  山里的规矩,为父母守孝要三天三夜,哪怕是寒冬腊月,还是三伏酷暑,都雷打不动。且一定要跪在硬地上,不能合眼。这是孝子的标准,不达标的会被人耻笑和疏远。
  博士跪了二十分钟就坚持不住了,先是两腿重心左右移动,接着盘腿坐下。
  村长说,伢儿,你母亲一辈子不易,想你想得眼睛都哭瞎了。这是你最后的尽孝机会,你可不能对不起老人家。村长说着,递给博士一只棉垫。
  博士又坚持了一小时,开始汗流浃背、脸色苍白。不久,他躺在灵堂上睡着了,还打着鼾声。
  村子不大,博士的丑态,天亮就传遍村子。有人说博士变了。有人说博士皮薄了,吃不起乡下的苦了。
  第二天,博士去了村长家。说他母亲的灵柩有异味了,再放下去怕要生蛆。村长看着博士肥胖的脸,通红的眼,叹口气。点了头。
  山里的规矩,出殡时,老人的长子要为父母扛幡儿,幡儿棍一般是鲜柳木椽子做的,越粗越能代表真心。为避免博士再次出丑,村长给博士砍了个中等偏细的。没到墓地,博士的肩膀受不了了,他一会儿左肩换右肩,一会儿右肩换左肩,面色痛苦。
  事后,村人对博士出奇地冷漠。
  博士不计较,他收拾行装,准备连夜赶至省城,去美国深造。
  临行前。博士来到村长家。他满脸通红,几次欲言又止。村长的心软了,认为博士已知道愧疚。
  村长说:“伢儿。没啥,别搁在心里,乡亲们也是恨铁不成钢,总觉得你母亲为你付出太多了,可你……”
  博士点头,没离开的意思,还是欲言又止。
  “有啥话你就讲吧。”村长说。
  “您看能,能不能,再让乡亲们把我抬出山,长久不爬山了,我怕掉下崖去。”
  村长的脸色“刷”地一下白了,他喘着气在屋子里来回踱步。当看到写作业的儿子停下手迷惑地看他时,他狠狠地踹了儿子一脚说:“看什么看,我踢死你个‘殿’生的。”
  
  (何澜波 摘自《天津日报》)
其他文献
由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2012年《开学第一课》,以“美在你身边”为主题,以“发现美、传递美、创造美、和谐美”为轴线,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完善学生健康健全的人格,向学生传播“正能量”。分析发现,这一主题符合当今学生的心理需求,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可以通过美育来实现。  美育是审美教育的简称,其价值在于培养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健全的审美能力和高雅的审美情趣的人。反应在教育
期刊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位妈妈问自己五岁的儿子一个问题:“有一天,你和妈妈一起出去玩。两个人都渴了,但是没有水,只有你的小书包里有两个苹果,你会怎么办呢?”小男孩说:“我会两个苹果都咬一口。”虽然孩子还不谙世事,但妈妈的心里忍不住还是有些失落,她刚想开口训斥孩子几句,然后教育他该怎样做,但就在话还没出口的一刹那,她转了个念头,然后和颜悦色地问孩子:“告诉妈妈,为什么呢?”小男孩天真稚气地回答:
期刊
教育,这是一个人类永远难解的题。坚守梦想或许是解题的一种方式。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俗人,也许永远都无法脱俗。但,只要你是一个教育者,就永远不应该去从俗,乃至媚俗,永远不应该在理想面前逃避——即便在现实中遭受打击、经历挫折,我们也不应该放弃追求理想的权利与自己当初的梦!惟有当你用理想之柱撑起一片天空时,惟有当你用理想之泉滋润、浇灌心田时,你的内心才会变得充实、澄澈和温润!也只有当你的
期刊
6月1日,学生们的节日。  学校里班主任们领着学生忙碌着,念童谣、写贺卡、排节目、练表演……  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让我想起了十五年前:  那一年,我刚大学毕业。  那一年,我什么都不懂。  那一年,我成了初中一年级四十多位学生的班主任。  往事如昨,依然清晰。  那时的我,其实自己也还是个需要照顾的孩子。什么教育艺术,什么班级管理,什么学生心理,啥也不懂。跌撞中,摸索中,我和学生们一起经历着、成
期刊
2012年8月我有幸代表苏州,也代表江苏省,作为语文老师的代表来到繁华的国际大都市——香港,参加了国家教育部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局联合举办的“2011—2012年度内地与香港教师交流及协作计划”,和来自全国18个省的31位语文老师一起进驻香港教育局,支持香港语文教育,帮助规划学校课程,培训语文教师。在这一年中,我们除了在香港教育局语文教育支持中心为自己所支持的两所学校工作外,还考察了十几所教育设施
期刊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以生活为中心”,“生活即教育”,的确,教育不能离开生活,离开了生活,教育就不能称之为教育。试问什么是生活?生活就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其实,故事就是点燃智慧的火焰,道德叙事是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成长、发展的一种活动过程。它用故事讲述生活,让学生在故事中体验生活、学会生活,它能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传统经典与生活故事相辅
期刊
2012年9月22日至26日,“江苏省学科领军人才高级研修项目南京师范大学中学数学特级教师高研班”一行23人,赴台湾进行短期的教育考察。  考察行程短暂,我对台湾高中教育现状的了解仅是浮光掠影,但同祖同宗的文化根基,六十多年的政治割裂,使台湾的教育给我一种熟悉中透着陌生、平淡中透着新鲜的强烈冲击。在追记台湾之行时,我把这种点点滴滴碎片状的感受概括为“同根异枝花也艳”。  一、“火凤凰”与“板凳哥”
期刊
最近我镇举行小学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活动,笔者有幸参与了此次活动,执教了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3课《第一次抱母亲》一文。  这节公开课效果还不错,得到了校领导和评委老师的好评,我知道那是领导对我的鼓励。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才能更好地改进教学。如何开展探究性阅读,使课堂充满活力呢?本课的教学,带给了我深刻的启迪。  这篇课文重点讲述了“我”与母亲的对话,生动地描写了“我”抱母亲
期刊
前不久,湖北襄樊市的5名贫困大学生被取消受助资格,理由是“不懂感恩”。我不就事论事,倒想请教捐助者:“你为什么做公益事业?”回答肯定是:“为了回报社会。”既然是“回报”,那么理应只付出不索取,可现在,回报者居然要求被回报者“感恩”!这不叫公益事业、不叫慈善,甚至连“施舍”都谈不上,而是做买卖。不知道热衷慈善的比尔·盖茨每天要收到多少封“感恩信”!  我十分同情那5名贫困学子。他们首先是高昂学费的受
期刊
很多年前,我对门的邻居是一对小夫妻,男人姓李。  有一次,我家小兒拉肚子,止不住,跑到了市里的妇幼医院去看。医生说,住下吧。我说住吧。医生要我去交押金,我说多少钱,医生说,1500元。什么?1500元!我一下子傻在那里。  那时候,我刚上班,一个月的工资也就200多块钱。哪里会有那么多钱。  陪我同去的李姓邻居说,没事,我这里有。说完,从兜里掏出1000多块钱给了我。  半年以后,我去还钱,邻居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