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石材在建筑上的应用

来源 :躬耕·文化精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o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古到今,人类从蛮荒中蹒跚而来,最初的建筑是为了遮风避雨、防止野兽侵袭,因此所采用的建筑材料都是容易获得的自然材料,多是用土和木。特别是在木产量多的地方,例如我国的古代建筑大多是用木建成的。在石材产量多的地方则用石材为建筑材料,这也可以说是因地制宜。而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宗教信仰发展起来,人类对神明的敬仰超越了对生活的所求,为了使自己的神永存在人类身边,于是便修建了与神交流或者作为供奉、祭祀的神庙。以土木为材料的建筑容易被风雨侵蚀,这便与神永存在世的思想相违背,因此土、木被取代,取而代之的是更为稳固的石材。因文化的进步使得建筑材料不再仅仅区别于地域,还区别于建造意图。
  关键词:石材建筑;吴哥窟;精神建筑。
  当今柬埔寨是佛教之国,举国上下信奉小乘佛教,而在12世纪时,在今天柬埔寨的土地上屹立着当时东南亚地区最强大的国家——高棉王朝,当时高棉人信奉印度教,因此当时的国王苏耶拔摩二世建造了吴哥窟作为吴哥王朝的国都和国寺,用来供奉毗湿奴神。因此吴哥窟属于寄托人精神的建筑,属于精神建筑。吴哥窟已经有将近一千年的历史,现在还依然稳固,可见当时建造者的技术非凡。
  吴哥窟的建造地是沙质土,土壤含沙量很高,岩石属于灰砂岩,吴哥窟的建造在材料上是就地取材,取自附近山上的灰砂岩,这种岩石质地软,易成型,因其易加工的特点也使得吴哥窟内能够雕刻非常精美的浮雕。吴哥窟的四周被护城河围绕,河面宽约190米,中国的古城外也有不少的护城河,其作用大都是防护。而吴哥窟的护城河除了防护的作用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用途,那就是平衡地下水位。吴哥窟是使用石材建造的,它所在的土地松软多沙,而且因柬埔寨地处热带湿热地区,多沼泽,雨季和旱季的地下水位变化明显,地下水位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的稳定性,因此在吴哥窟周围建造足够宽的护城河,利用河水平衡地下水是非常关键的。
  石材运用在建筑上多见的是树木稀少的西欧地区,石材本身笨重敦厚,其优点在于可以更长时间的保存,这正符合了宗教建筑的思路,因此类似于吴哥窟、帕特农神庙、金字塔等具有宗教意义或者皇室意愿的建筑多会选择石材为建筑材料。但是石材也有其弊端,比如在取料、加工上面不如木材、泥土等建材方便,通常需要繁多的勞动力,在雕刻上也更为困难,或许是因为这些工艺上的难度,使得类似于吴哥窟的雕刻一样使人惊叹。在建筑手法上石材建筑多采用直接堆砌的方法,利用石材本身的质量使其之间稳固,从而能够存留千年不倒。例如吴哥窟的建筑,在建造走廊和门框时多采用叠涩拱券的手法,层层累加、层层出挑,而很少使用粘连物。虽然当时的叠涩拱券技术不如弗洛伦撒大教堂那样成熟,但也足以让人为之惊叹。
  结语
  建筑是精神的寄托,一座建筑书写了一段历史,石材建设是人类向往永久的表达。吴哥窟的建造历经35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是建造者苏耶拔摩二世的寄托,也是高棉王朝兴盛与衰落的见证者,历经九百多年一直默默屹立,无论世界怎么变,它都站在那里沉默不语,或许是寄托了当时高棉人的梦,这是一段沉睡千年的梦。
  参考文献:
  [1]李克.虔诚的建造——探访吴哥窟的建筑和雕刻艺术有感[J].建筑技艺.2014(6).
  [2]产斯友.建筑表皮材料的地域性表现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
  作者简介:薛映(1995.2--)男,籍贯:河南许昌,学生,硕士,广西艺术学院,研究方向:西南民族传统建筑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的实施,对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验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高勘验质量,一方面要提高现场勘验人员的技术水平,另一方面痕迹检验技术在交通事故处理理论研究也要更加深入。依据形势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公安安全行业标准 GA/ T1087- 201在 2013年 10月正式实施,标准中对道路交通事故痕迹鉴定中的内容、方法、综合评判和结论表述等问题作出具体规范。行业标准的出台
期刊
摘要:西周与古罗马同为奴隶社会时期文明的代表,其婚姻制度对于后世影响深远。将二者进行横向的比较,对于认知农业文明与海洋文明下所形成的婚姻文化的异同,有着积极作用。本文试着从二者婚姻制度在结婚、离婚方面的异同予以对比,分析其背后成因。  关键词:婚姻制度;西周;古罗马;异同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婚姻制度的形成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礼记·昏义》有语:“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
期刊
摘要:以非機动车中发展较快的自行车为例,基于事故发生接触碰撞的机动车、非机动车上留下的痕迹和人体伤痕分布等证据,通过对一个典型案例的详细分析,将非机动车行驶状态的鉴定方法进行分类和总结,进而重现事故现场,这为判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事故中非机动车行驶状态提供了方法和思路,提高了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关键词:交通事故;非机动车;行驶状态;痕迹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城市道路交通发展还比
期刊
摘要:新课标指导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求教师兼顾认知教育和情感教育,合理处理认知与情感的关系,促进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现状,针对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与渗透途径展开研究与探索。  關键词:情感教育;小学语文;渗透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
期刊
摘要:交通事故现场遗存的相关痕迹是鉴定交通事故的重要证据,包括地面轮胎痕迹、车体痕迹、人体痕迹、路面痕迹和其他痕迹。利用事故痕迹可以推测事故的原因,再现事故发生的过程,还能为确定肇事车辆、推定事故责任提供有力的依据,给交通事故鉴定工作带来很多帮助。而本文阐述了痕迹检验在交通事故中的综合应用,总结了痕迹检验的定义及应用特点,并介绍了在痕迹检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为以后交通事故鉴定工作提供了参考价值。 
期刊
摘要:在交通事故现场上存在着人体、车体、路面等各种各样的遗留痕迹,而这些痕迹往往在事故鉴定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反应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发生的过程,还能为认定事故车辆,判断事故责任提供强有力的证据等。  关键词:痕迹检验;交通事故;鉴定;作用  一、交通事故痕迹  交通事故痕迹是指形成于交通事故中的一切痕迹,具体来说是指在交通事故中,车辆与车辆或车辆与物体相互接触或者是相互作用时在车辆或物
期刊
摘要:学校文化是指在学校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为全体师生所共同遵守的一种价值观念、精神支柱、学校传统、行为准则、道德和生活观念以及物质的总和。普通高中学校文化对学生的发展和成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努力打造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能够陶冶学生的心灵,激励学生的成长,对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构建起着导向作用,并实现对学生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达到社会化的目的。基于普通高中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
期刊
在交通事故中,车辆轮胎出现爆裂现象并不少见。车胎痕迹在交通事故痕迹中属于车辆行驶痕迹,爆胎后还会产生其它痕迹。爆胎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发生交通事故时也会造成爆胎。但对于驾驶员来讲,这两种爆胎现象在交通事故案件中有着本质的区别。爆胎所引发的交通事故属于意外事故,而交通事故中造成的爆胎,其前提是已经发生了交通事故,往往是驾驶员违反交通法规等原因而酿成的交通事故,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一、案情简介 
期刊
摘要:对于曹操二子曹丕、曹植之间的王储之争,历来多有谈论。本文且以史料为依据,从曹操的角度进行分析,以时间纵向为序,讨论曹操在立王储问题上对二子态度的变化情况。  关键词:曹操;曹丕;曹植;王储之争  就现存资料来看,最早记述曹操二子王储之争的是《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中的一段话:“植既以才见异,而丁仪、丁宾、杨修等为之羽翼。太祖狐疑,几为太子者数矣。而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文帝御之
期刊
当前利用各种手段骗取保险公司的保险金的案件日益增多。犯罪分子通过伪造交通事故、烧毁汽车,故意让他人盗走自己的汽车等方式来进行诈骗。近年,在我国这类案件是犯罪的一个新趋势。案例如下:  一、简要案情  2017年6 月在广东省某市区某路段一辆标志小轿车(以下简称A 车)在高架桥转弯逆行时与正常行驶的奥迪小轿车(简称 B 车)迎面正撞,B 车后一面包车(简称C 车)来不及避让,又与 B 车尾部相撞。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