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堂提问是通过师生相互作用促进思维、引发疑问、巩固所学、检查学习、应用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行为方式。提问技能既能体现教师的个人修养(如语言的运用、人际关系的处理等),又反映课课堂教学的效果。作者就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策略谈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 课堂提问 提问技能
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穿教学始终的常用教学手段之一,是实施教学的重要环节。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只有那些优化了的课堂提问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促进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望、发展思维、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调节课堂气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作用。教师的提问技能,所问问题的质量都会直接影响学习活动的开展,进而影响教学活动的效果。我就课堂提问谈几点看法。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任何智力正常的学生都应当能充分发挥主动性和能动性,开发自己的学习潜能。因此教师不应当把学生单纯视为提问的对象,而应视他们为课堂提问这一教学活动的主体,应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精神,充分激发他们的积极思维,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努力思考,踊跃回答问题,共同评价正误。做到: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出,知识让学生自己探索,规律让学生自己发现,学法让学生自己总结,并达到会学的境界。教师必须尊重学生,激发学生的主动精神,给学生以自由。例如,在学了等差数列之后,再学习等比数列,许多同学认为这个问题很简单,此时,可以设计以下问题:(1)等比数列中公比是否可以为0?是否可以为1?(2)若等比数列的公比大于1,是否该数列一定递增?公比小于1,是否一定递减?(3)结合定义,判断由等比数列各项的相反数、倒数、平方数分别组成的数列,是否仍为等比数列?(4)等比数列所对应的各点是否均匀分布在指数函数的图像上?这几个问题,看上去并不难回答,每个同学都有想尝试的愿望。通过联系比较,可以透射出学生疑问之处,从而促进学生对定义的理解和掌握。只有如此,课堂提问才能由教师的单方行为真正变为师生的共同行为,才能真正发挥出应有的功效。
二、提高提问教学的技能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要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而不能为了提问而提问,追求一种表面的热闹。课堂提问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通过提问,是要达到复习新旧知识的联系的目的,还是让学生发现知识的发生的过程,又或是让学生发现知识的迁移与发展过程。课堂教学效果如何与教师的提问方式,提问契机的把握,提问的语气,提问的质量等有很大的关系。也可以说,课堂提问应从每节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这个大前提出发,落实到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还有原有知识结构,适时、适度地提出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无论是预设的还是即兴生成的,都要有联系性和层次性。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例如:求直线y=x 3与两条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就应先问:一条直线与两条坐标轴围城的图形是什么?再问要求其面积,应该先求什么?这样学生在回答了直角三角形后,容易得出可通过点的坐标来求直角边的长度。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急欲知道如何进行计算,达到了提问的目的。
三、面向全体学生提出问题
虽然课堂提问总是由一个或几个学生来直接回答,但提问的目的却是希望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因此,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提出问题,使问题处于大多数同学知识的最近发展区,使问题的答案成为跳起来可以摘到的苹果,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最佳活动状态。提问固然不能过浅、过易,如白开水一样淡而无味,但也不能过深、过难,使回答成为少数学生的专利,甚至只能由教师自问自答,成为教师个人的独角戏,应让大多数同学都可以入手,都可以尝到成功的喜悦。这样更能使教师掌握全体学生的水平,达到提问的目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进行评价
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应从积极一面对学生作出评价,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这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样一个人经充分激励后发挥的能力,相当于未经激励前的三到四倍,可见,“肯定”对学生是多么的重要。在提问后应对学生及时评价,对于回答中的闪光点应给予鼓励和表扬,即使回答完全错误,也应首先肯定其积极思考,再帮助其分析导致错误的原因。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学生评价中不应涉及学生的个性品质,不应将其与学生“聪明与否”纪律的“好坏”联系在一起。
总之,我们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不能再单纯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让他们学得一堆死的书本知识。而应注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不仅要关注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通过进行有效的问题教学策略,让他们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终身受用的数学学习能力,为今后走向社会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 课堂提问 提问技能
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穿教学始终的常用教学手段之一,是实施教学的重要环节。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只有那些优化了的课堂提问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促进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望、发展思维、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调节课堂气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作用。教师的提问技能,所问问题的质量都会直接影响学习活动的开展,进而影响教学活动的效果。我就课堂提问谈几点看法。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任何智力正常的学生都应当能充分发挥主动性和能动性,开发自己的学习潜能。因此教师不应当把学生单纯视为提问的对象,而应视他们为课堂提问这一教学活动的主体,应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精神,充分激发他们的积极思维,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努力思考,踊跃回答问题,共同评价正误。做到: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出,知识让学生自己探索,规律让学生自己发现,学法让学生自己总结,并达到会学的境界。教师必须尊重学生,激发学生的主动精神,给学生以自由。例如,在学了等差数列之后,再学习等比数列,许多同学认为这个问题很简单,此时,可以设计以下问题:(1)等比数列中公比是否可以为0?是否可以为1?(2)若等比数列的公比大于1,是否该数列一定递增?公比小于1,是否一定递减?(3)结合定义,判断由等比数列各项的相反数、倒数、平方数分别组成的数列,是否仍为等比数列?(4)等比数列所对应的各点是否均匀分布在指数函数的图像上?这几个问题,看上去并不难回答,每个同学都有想尝试的愿望。通过联系比较,可以透射出学生疑问之处,从而促进学生对定义的理解和掌握。只有如此,课堂提问才能由教师的单方行为真正变为师生的共同行为,才能真正发挥出应有的功效。
二、提高提问教学的技能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要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而不能为了提问而提问,追求一种表面的热闹。课堂提问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通过提问,是要达到复习新旧知识的联系的目的,还是让学生发现知识的发生的过程,又或是让学生发现知识的迁移与发展过程。课堂教学效果如何与教师的提问方式,提问契机的把握,提问的语气,提问的质量等有很大的关系。也可以说,课堂提问应从每节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这个大前提出发,落实到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还有原有知识结构,适时、适度地提出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无论是预设的还是即兴生成的,都要有联系性和层次性。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例如:求直线y=x 3与两条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就应先问:一条直线与两条坐标轴围城的图形是什么?再问要求其面积,应该先求什么?这样学生在回答了直角三角形后,容易得出可通过点的坐标来求直角边的长度。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急欲知道如何进行计算,达到了提问的目的。
三、面向全体学生提出问题
虽然课堂提问总是由一个或几个学生来直接回答,但提问的目的却是希望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因此,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提出问题,使问题处于大多数同学知识的最近发展区,使问题的答案成为跳起来可以摘到的苹果,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最佳活动状态。提问固然不能过浅、过易,如白开水一样淡而无味,但也不能过深、过难,使回答成为少数学生的专利,甚至只能由教师自问自答,成为教师个人的独角戏,应让大多数同学都可以入手,都可以尝到成功的喜悦。这样更能使教师掌握全体学生的水平,达到提问的目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进行评价
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应从积极一面对学生作出评价,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这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样一个人经充分激励后发挥的能力,相当于未经激励前的三到四倍,可见,“肯定”对学生是多么的重要。在提问后应对学生及时评价,对于回答中的闪光点应给予鼓励和表扬,即使回答完全错误,也应首先肯定其积极思考,再帮助其分析导致错误的原因。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学生评价中不应涉及学生的个性品质,不应将其与学生“聪明与否”纪律的“好坏”联系在一起。
总之,我们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不能再单纯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让他们学得一堆死的书本知识。而应注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不仅要关注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通过进行有效的问题教学策略,让他们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终身受用的数学学习能力,为今后走向社会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