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经验及启示

来源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古巴、越南两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受到综合国力和国际环境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制约,但它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都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与它们重视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分不开的。两国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方面的经验主要有:内容创新的本土化方向、领导核心的先进性要求、资源利用的群众性选择和教育方式的现实性回归。以上四点对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关键词]古巴 越南 马克思主义 理论教育 经验
  [分类号]D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505(2009)03-0038-04
  
  古巴、越南两国,相比较中国而言,综合国力有限,长期受困于来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外交等多方面的压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面临的困难很多。特别是作为全球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邻国的古巴,受到的限制、挤压和封锁更为直接和强烈。但两国社会主义事业都取得了显著成效,这和它们坚持并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无关系。两国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方面的一些经验做法,对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工作颇具借鉴价值和启示意义。
  
  一、本土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内容创新的基本方向
  
  理论来源于实践,又用来指导实践。任何先进的理论,只有符合本国的具体实际才能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古巴和越南都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的同时,根据本国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和时代背景,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取得了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先进成果。
  古巴共产党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理论成果是菲德尔·卡斯特罗思想,它是以卡斯特罗同志为核心的一代古巴共产党人根据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将何塞·马蒂思想和马列主义结合起来,形成的古巴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尽管何塞·马蒂本人未必是马克思主义者,但是他的思想却在古巴深入人心,对于古巴革命和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卡斯特罗曾说,他自己在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前“是一个马蒂主义者”。
  何塞·马蒂思想和马列主义的结合,突出了古共的“民族性”和“本土性”,既符合古巴历史和现实的需要,又保证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体现了古巴共产党人的智慧。卡斯特罗思想主要包括:反对帝国主义、坚持民族独立;坚持社会平等公正、塑造社会新人;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正确看待全球化、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正确对待宗教等思想。
  越南共产党一般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称为马列主义教育。胡志明思想是越南马列主义理论本土化的产物。2001年,越共九大报告将胡志明思想概括为关于民族解放、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思想;关于民族独立与社会主义紧密联系、民族力量与时代力量相结合的思想;关于人民力量和民族大团结的综合力量的思想;关于人民当家作主和建设真正属于人民、人民作主和为了人民的国家的思想;关于全民国防和建设人民武装力量的思想;关于经济和文化发展以及不断改善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思想;关于革命道德、勤奋、节俭、诚恳、正直、为公和无私的思想;关于培养未来革命接班人的思想;关于建设廉洁和强大的党以及把党的干部和党员锻炼成为既是领导者又是真正忠于人民的公仆的思想,等等。越共九大还进一步指出:“胡志明思想是关于越南革命基本问题的一套全面、深刻的理论和政治观点体系;是在我国具体条件下创造性运用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继承和发展优良民族传统价值观以及吸收人类文化精华的产物”,“我们党和人民决心沿着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胡志明思想为基础的社会主义道路建设越南”。
  两国都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进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土化,才赋予两国具体的社会主义实践以勃勃生机,给人民带来更多的福祉,使两国人民更加坚定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仰。实践已经证明,先进的理论仍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使其更符合时代特征和本国需要,僵化、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可能会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灾难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和中国的“文革”都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和血的教训。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相结合,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本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问题是当代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绝不能指望套用一国的模式解决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所遇到的难题,更不能指望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采取统一的内容、模式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二、先进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领导核心的必然要求
  
  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领导核心,党的形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先进性的具体体现。党领导人民群众在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展现的先进性越多,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效果就越显著。古巴、越南两国共产党深知这一道理,它们高度重视党的建设,使党能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中有效承担领导使命和责任。
  越南共产党重视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越共七大报告指出:“劳动人民和全民族已承认我党是领导者,是自己基本的和切身利益的真正代表者。为了完成历史赋予的重任,莸党把自捷革新、自我整顿、提高党的领导能力视为党建工作中的头等重要的要求,是保证我党始终同革命任务相称的经常性工作。”越共七届三中全会又通过了《关于革新和整顿党的决议》,指出“经济建设为重心,党的建设为关键”。1992年至2001年间,越共先后开展过三次大规模的整党运动。在越共十大期间,还修改了党章,重新对党的性质作了表述,并对党员的行为规则作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会议结束后,越共中央成立了反贪污反浪费局,专门对贪污腐败行为进行监督和调查。
  古巴共产党同样重视维护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对腐败和违纪行为严加处理,绝不迁就姑息。对贪污金额300比索以上的领导干部撤销其领导职务。1989年,古巴掀起了一场毫不留情的肃贪反腐运动,将参与贩毒和走私、腐败和挪用公款的原古巴驻安哥拉驻军司令奥乔亚中将等14名高级军官和官员逮捕并判刑,其中包括奥乔亚中将在内的4人被判处死刑。1999年,古巴处分党员34000人,2000年处分43539人。特别是那些在住房和家属问题上犯错误的党员,因为违反了从政道德而常常会受到从严处罚。古巴共产党还重视发挥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全国建立了一套完备的党校系统,以加强对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党的领导干部和每个党员都要分别到不同级别的党校进行长期和短期的政治培训。每个新党员都必须在基层党校接受100个小时的党性教育。党员领导干部勤俭务实的工作态度、深入群众的工作作风、公正透明的办事原则、廉政自律的生活作风,是古巴共产党凝聚人心、战胜各种内外困难和威胁的法宝。 正如卡斯特罗所说:“共产党员应是一个不屈不挠的战士,他坚信自己的事业是完全正义的。他应该热爱学习,热爱劳动,严于律己,思想深刻,彻底地献身于人民。党因有了人民才得以存在,也是为了人民而存在。任何官僚主义作风和小资产阶级的观念都是同党的原则水火不相容的。干部、党员和人民之间,应建立起最紧密、最牢固的联系,这种联系主要应当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即干部和党员要起模范带头作用,而人民要相信革命者是为人民而生,为人民而死。”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知识信息的选择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理智型选择,如果认为知识信息是科学的,符合逻辑的,则予以接纳;另一种是情感型选择,如果认为传输信息的人是值得信赖和尊敬的,则认为其传输的信息必然也是值得信赖的,因此予以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也是如此,其教育效果不仅依赖于理论本身的先进性,还依赖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领导力量——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党的腐败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大敌,是阻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功能正常发挥的重要原因,直接影响到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仰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效果。高度重视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加大反腐倡廉的力度,不断提升并展现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提升理论教育效果和承担领导责任的必然要求。
  
  三、群众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资源利用的务实选择
  
  实践和理论都已证明,理论本身的先进性并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自发掌握和接受,必须重视整合并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吸引更多的人在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感受理论的先进性和魅力,如此,理论教育方能显现活力。
  古巴共产党在整合和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理论教育方面,成效显著,有很多做法具有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一是十分重视学校资源的利用。在古巴城区,各级各类学校都安排一定的时间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连幼儿园的儿童和神学院的学生也不例外。中学生则实行半日学习半日劳动的制度。在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上,古巴共产党提出“大学为全社会服务”和“大学为全体人服务”的思想理念。卡斯特罗提出,“我们要下很大的气力来培养师资,把教学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改善教育设备的物质基础,并把学习一大文件纳入到所有政治思想培训中心的教学中,把教授马列主义和一般的政治教育逐步引到教育部所属的初中、高中和大学中去——这一工作应由我党来承担。同样,教师、科学家、新闻记者以及文化和艺术工作者也要提高马列主义水平。”。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古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形成了学校与社会的双向互动局面:一方面,学校的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通过学习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全体成员日益受到学校教育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二是重视宗教、群团等社会组织资源的利用。古巴共产党认为,宗教人士不仅可以与共产党人一起改造世界,而且也可以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关键在于这些教徒中的优秀分子应该是真诚的革命者,决心根除人剥削人的制度,为公平分配社会财富而斗争。因此,古巴共产党“四大”决定取消党章中关于“有宗教信仰的革命者不能入党”的规定,允许符合条件的宗教人士中的优秀分子入党。这些人入党后扩大了古共的社会基础,不断巩固和加强古共的执政地位。古巴共产党还高度重视并大力推动群团组织的发展,卡斯特罗指出:“我们要努力把党校、共产主义青年联盟和群众组织的学校以及政治思想培训中心,都变成进行马列主义教育的模范机构。”古巴不仅群团组织多,而且在党的支持下,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如在卡斯特罗亲自提议和指导下,由古巴青年联盟中央组织的一支专门从事社会工作的“青年社会工作者”专职队伍,利用青年敏感、热忱、办事认真的特点,帮助党和政府解决一系列关系到社会稳定但政权机关又难以直接解决的问题。古巴一些加油站内外勾结,倒卖汽油票,给国家造成很大损失。“青年社会工作者”便进驻全国的加油站,清查账目,有权撤换存在问题的工作人员。为了节约电力,“青年社会工作者”还挨家挨户更换节能灯、节水龙头和从中国进口的节电电冰箱。组建“青年社会工作者”队伍,不仅有效解决了许多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密切了党和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而且锻炼了从事这项工作的青年,培养了一批忠于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大量群团组织作用的发挥不仅给古巴共产党提供了强大的政治和民众支持,为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提供了桥梁和纽带,还使敌视古巴社会主义政权的反动分子失去了群众基础,尽管他们阴谋策划过一些骚乱,但无法动摇古巴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也不能从根本上破坏古巴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团结。
  越南共产党十分重视舆论宣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共的《人民报》和党刊《共产主义》以及各种宣传媒体在越南的马列主义宣传与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越南的舆论宣传与教育强调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强调增强舆论引导的本领,掌握舆论宣传的主动权;强调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引导新闻媒体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越南政府拨出专款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再版《胡志明全集》,并把《关于当代马列主义的若干问题》作为全国通用读本,引导全体干部系统学习;越南还出版了越文版的《邓小平文选》、《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等著作,并规定一律九折优惠,以鼓励越南人民了解和学习中国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事业。通过加强党的建设与理论武装,越南共产党提高了党的战斗力,保持了党的先进性,也进一步提升了马列主义教育的政治地位,营造了马列主义教育的社会氛围,深化了马列主义教育。
  
  四、现实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方式的理性回归
  
  古巴、越南两国都非常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方式的选择,它们的理论教育不只是简单的说教,而是把教育与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和关心群众的疾苦结合起来。教育的方式从纯粹的理论灌输回归到满足群众的现实需要,人民群众能够从得到帮助的教育过程中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先进性。
  古巴共产党非常关注民生问题。一是实行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古巴的社会保障制度一直保持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1)全民保障。在古巴,迄今为止,一个五岁的孩子从接受学前教育起直至大学毕业,其学费和书本费全部由国家负担。宪法还规定,所有古巴人都有免费看病和免费住院治疗的权利。(2)全面保障。古巴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的范围包括孕妇、产妇和儿童、退休者、病患者、伤残和死者、低收入者等。在社会救济方面,对孤寡老人、无依无靠的病人、残疾人、孤儿的照顾作了详细的规定。古巴的社会保障制度“从襁褓到坟墓”,无所不包,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率已达100%。 二是坚持全民免费教育。古巴党和政府认为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部门。20世纪90年代,在特殊时期经济困难的条件下,古巴政府提出“不关闭一所学校,不让一个孩子失学”的口号,千方百计保证教育事业的正常运行,为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作出了贡献。自2000年起,古巴政府提出“普及高等教育”的口号。古巴不仅重视对学龄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而且重视对成人、下岗人员的教育和培训,重视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全社会公民素质的提高。古巴的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左右,居发展中国家前列。
  越南共产党早在1986年越共六大就提出“以民为本”的指导原则和“民知、民谈、民做、民检”的民主要求。越共又从党对人民关系的角度,提出“近民,解民,重民,有责于民”的方针。作为政治革新目标,越共提出“建设属于人民、来自人民、为了人民的社会主义法权国家”。“属于人民”就是人民当家作主。胡志明说过:“我国是民主的国家,所有的利益都属于人民,所有的权力都属于人民,革新建设的事业是人民的责任,抗战建国事业是人民的任务。从乡级到中央的政权都由人民选出,从乡到中央的社会团体都由人民组织。总而言之,一切权力和力量都在于人民。”“来自人民”即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国家必须“以民为本”,人民可以通过“代表民主和直接民主”两种渠道表达自己的意志,应由人民来评估政权机关行使权力的绩效,应以人民满不满意为评价标准,应当让人民选拔和推举称职的人员到行使权力的岗位。“为了人民”是越南共产党领导的革新建设事业的出发点和归宿。革新和建设的成果必须由人民共享。必须使广大人民而不是一少部分人在革新中受益。要处处为人民谋福利,通过革新解决人民的实际困难。
  总之,两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启示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将其成效只寄托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先进性,也不能仅仅希望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系统的局部工作而获得满意的效果。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成效依赖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和发展,只有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基本原理又具有本国特色和时代特征,既具有先进性又具有广泛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显现活力和生机;依赖于教育的领导核心——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作用的发挥,一个先进的政党必然向人们昭示其指导理论的先进性;依赖于教育方式的正确选择,不仅要重视思想教育和理论灌输,还要关注民生,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依赖于教育资源的有效使用,不仅要充分使用党内组织资源,调动广大党员参与理论教育的积极性,巩固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还要合理利用社会组织资源,发挥他们参与理论教育过程和监督理论教育效果的积极性,扩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
  
  注释:
  
  1 [越]古小松《越南的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6页。
  2 胡斌武《越南马列主义教育管窥》,载于《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年第3期。
  3 季正矩《古巴缘何红旗不倒》,载于《党史纵横》2007年第4期。
  4 5 6 [古]菲德尔·卡斯特罗《在古巴共产党第一、二、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中心报告》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80—181页,第318页,第180页。
  7 徐世澄《古巴共产党巩固执政地位的战略举措》,载于《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第6期。
  8 [越]古小松《2007年越南国情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270页。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必须加强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读。这要求我们把握四个方面的内容:一要科学界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它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工人阶级的意识形态和科学理论,是一种社会主义理论和思潮。二要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认识到它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是与时俱进的发展理论,是全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和伟大成果,是博大精深、多学科的完
期刊
[内容提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然而,高校思政理论课部门名称和地位却存在着非常大的问题,主要是名称不统一,容易导致误解;地位低下,容易边缘化。只有科学界定我国高校思政理论课部门的名称和地位,才能顺利、扎实、稳定地落实中央文件精神,才能有力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才能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才能整合资源
期刊
[内容提要]在2009大选年,德国左翼党在联邦大选和许多州议会选举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不仅推动了德国向五党并立的政党体制演进和政党联盟的重新划分组合,而且也鼓舞了欧洲左翼力量的发展。适逢两大全民党日益陷入危机以及德国社会结构发生分化,左翼党坚持社会公正与和平主义的新党形象,紧紧抓住这个政治机会,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是,左翼党本身还面临许多问题,要实现与社民党在联邦层面结盟的时机还未成熟。  
期刊
[内容提要]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在实现物质文明的同时,逐步实现了生态文明。西方资本主义的生态文明带有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原罪”,它以牺牲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为代价。它们掠夺发展中国家的物质资源。换取自身的生态平衡和经济发展;它们向发展中国家倾倒废弃物,换取自身的生活质量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它们推行生态殖民主义,使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恶化、资源匮乏,以此换取自身的物质丰裕和愉悦生活。这是西方资本主义在现代文明
期刊
[内容提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进入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根本性转变。其间社会矛盾凸现,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处于多发、高发态势,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积极预防、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直接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直接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的重大考验,也成为各级党政机关和理论界亟待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正确认识群体性事件的涵义、
期刊
[内容提要]2008年发生的中法外交风波是具有典型性的外交案例,其实质是法国对我国内政的粗暴干涉。对此。我们进行了把握方向、坚持原则、针锋相对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中法外交风波深刻反映了我国面临的复杂、严峻的外交形势,证明西方对我国采取的既接触又遏制、“以压促变”的两手策略是不会改变的。为了迎接挑战,我们必须加强新时期中国外交理论的建设。  [关键词]中法关系 外交风波 中国外交  [分类号]
期刊
[内容提要]《哥本哈根协议》维护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就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排行动作出了安排,但没有就2012年后的全球减排行动、资金技术支持等方面达成具体共识。这表明,当今的气候问题不是单纯的气候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历史气候、政治气候、道德气候、责任气候问题,其核心是经济利益和发展利益问题,其本质是气候霸权主义与反气
期刊
[内容提要]农村土地流转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现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推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农村土地制度改进,是新一轮农村改革的突破口和关键。中部农业大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如何在坚持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民对土地的承包权不变的前提下,抓住机遇、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土地流转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对于有效利用农村土地资源、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
期刊
[内容提要]加强对新社会阶层的整合,符合政党执政的一般规律,也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巩固和增强党的执政基础的需要。党必须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有针对性地加强新社会阶层的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拓宽政治参与渠道,提高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程度和水平;切实加强对民间组织的领导,不断增强民问组织的吸引力,从而实现对新社会阶层的整合。  [关键词]新社会阶层 整合方法 对策 
期刊
[内容提要]研究以人为本的中华民族性,有助于探讨如何构建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以人为本的民族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以人为本继承和超越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以人为本吸取了西方人本主义的精华,二者又存在诸多区别;以人为本是中国具体国情的反映,其民族性既表现为理论的独特性,又突出地展现在实践的过程中。  [关键词]以人为本 民本思想 民族性  [分类号]D5 [文献标识码]A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