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认为情境教学是历史课堂的基本要素,在历史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来创设新的情境,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通过不断地学习探索,本文拟以人民版历史必修1《辛亥革命》一课为例,从情境课堂的概念和创设情境课堂的方法入手,浅谈对于拥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魅力的情境课堂的思考与认识。
一、情境课堂的概念
情境是一个尚待科学规范的定义,学者对于情境有不同的定义。《现代汉语辞典》中对情境的定义是“情景;境地。”汉语字典的界定比较简单。《辞海》对情境的定义是“指一个人在进行某种行动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是人们社会行为产生的具体条件,”把情境界定为环境和条件。而在教育学中,情境通常是指“由特定要素构成的有一定意义的氛围或环境。”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情境是指:行为与事件发生的场合、背景,包含情绪、情感相互影响的价值取向等综合因素。因此,历史情境课堂主要是指教师充分利用人为优化了的环境,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尽可能再现历史发生时的场合、背景等情景,促使学生活动于其中的氛围,把历史学习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历史教学课堂。
二、建构主义理论
皮亚杰与维果斯基是建构主义理论的奠基人,成熟于20世纪。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提倡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情境性,特别注重情境对于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建构的过程,学习者在这个过程中,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辅助条件去构建新的思想和概念。
总而言之,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体现新课改理念,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为主”,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强调学生在情境中主动建构知识和理解知识的过程。
三、创设高中历史情境课堂的方法
历史情境课堂的构建关键在于历史情境的创设,历史情境如何创设,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课题。学者对于创设情境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笔者拟就人民版历史必修1《辛亥革命》一课为例,结合前人研究的优秀成果以及自己思考的结果,浅谈在历史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几种方法。
(一)教师语言创设情境
语言是一种人们用来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也是沟通情感的一座桥梁。语言从古至今都是教学中最普遍、最直接、最常用的教学手段。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教学的高标准要求,教学语言越来越受到重视。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语言在较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马卡连柯则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有可能相差二十倍”。改进、丰富历史教学语言,创设教学情境。借用诗词朗诵,可以使学生身在课堂,却如闻其声。
(二)影视教学创设情境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学媒介逐渐进入课堂,广泛应用于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于历史课堂能给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历史信息,教师可以利用视频、音乐等模拟历史情境,创造学生感知的最好氛围,实现“教学中变繁为简、变单调为丰富、变枯燥为有趣的革命。”影视教学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再现历史,创设真实生动的历史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等器官和大脑一起,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
(三)历史史料创设情境
对学生来讲,历史是通过教师间接转述而获得的,换句话说,历史学科教学是以史料教学为基础和前提的。所以“了解历史,第一步是阅读史料”。通过史料教学可以更好地创设课堂情境,史料引用可以增加历史的真实感,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教师在营造历史教学的情境时,选择合适的史料也至关重要。教师在“采用历史图片、资料等构建情境时,要帮助学生发现新奇的东西,然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起他们主动的进入情境,再帮助他们认真求知”。
(四)学生角色模拟创设情境
“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死记硬背的过程转变为自主学习的过程。其中“角色扮演是实现这种转变的桥梁之一。”
(五)历史情境课堂创设情境须注意的问题
1.情境与生活密切相关。历史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必须要与生活紧密联系,学生才可能体会到历史教学的真谛。教学时应注重历史情境的生活化,设法为学生创设逼真的情境,引起学生思考探究的欲望,体验学习历史与实际生活、生产和当前社会发展的联系,品尝到学以致用的快乐。
2.注意联系课标要求。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必须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创设教学情境,达到教学内容与教学情境和谐统一,这样情境才有目的性,而不是为了情境而情境,因此,在设计《辛亥革命》时,必须谨记课标要求:学生能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在课标要求创设情境,才不会脱离历史教学的性质。
3.注意分析学情。如高一年级学生思维比较具体,抽象思维有待于提高,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因此,在创设情境时,一般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分心,史料也不宜过多堆砌,以免产生疲惫感和挫折感;而高三年级学生已形成抽象概念,多考虑一些有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方面的题材来创设情境。。针对高中生的各个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创设情境,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课程教学是一个和谐系统,情境教学是学生情感体验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链接桥梁。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以高中历史教材为主要载体,以历史课程标准为导向,秉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注重运用情境教学法,把枯燥乏味、抽象难懂的历史知识变成一幅幅真实的、活灵活现的历史画卷展,将那些久远的、陌生的历史“重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仿若亲身徜徉在历史知识的长河中,使我们的历史课堂变得充满魅力。
一、情境课堂的概念
情境是一个尚待科学规范的定义,学者对于情境有不同的定义。《现代汉语辞典》中对情境的定义是“情景;境地。”汉语字典的界定比较简单。《辞海》对情境的定义是“指一个人在进行某种行动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是人们社会行为产生的具体条件,”把情境界定为环境和条件。而在教育学中,情境通常是指“由特定要素构成的有一定意义的氛围或环境。”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情境是指:行为与事件发生的场合、背景,包含情绪、情感相互影响的价值取向等综合因素。因此,历史情境课堂主要是指教师充分利用人为优化了的环境,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尽可能再现历史发生时的场合、背景等情景,促使学生活动于其中的氛围,把历史学习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历史教学课堂。
二、建构主义理论
皮亚杰与维果斯基是建构主义理论的奠基人,成熟于20世纪。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提倡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情境性,特别注重情境对于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建构的过程,学习者在这个过程中,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辅助条件去构建新的思想和概念。
总而言之,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体现新课改理念,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为主”,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强调学生在情境中主动建构知识和理解知识的过程。
三、创设高中历史情境课堂的方法
历史情境课堂的构建关键在于历史情境的创设,历史情境如何创设,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课题。学者对于创设情境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笔者拟就人民版历史必修1《辛亥革命》一课为例,结合前人研究的优秀成果以及自己思考的结果,浅谈在历史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几种方法。
(一)教师语言创设情境
语言是一种人们用来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也是沟通情感的一座桥梁。语言从古至今都是教学中最普遍、最直接、最常用的教学手段。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教学的高标准要求,教学语言越来越受到重视。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语言在较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马卡连柯则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有可能相差二十倍”。改进、丰富历史教学语言,创设教学情境。借用诗词朗诵,可以使学生身在课堂,却如闻其声。
(二)影视教学创设情境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学媒介逐渐进入课堂,广泛应用于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于历史课堂能给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历史信息,教师可以利用视频、音乐等模拟历史情境,创造学生感知的最好氛围,实现“教学中变繁为简、变单调为丰富、变枯燥为有趣的革命。”影视教学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再现历史,创设真实生动的历史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等器官和大脑一起,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
(三)历史史料创设情境
对学生来讲,历史是通过教师间接转述而获得的,换句话说,历史学科教学是以史料教学为基础和前提的。所以“了解历史,第一步是阅读史料”。通过史料教学可以更好地创设课堂情境,史料引用可以增加历史的真实感,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教师在营造历史教学的情境时,选择合适的史料也至关重要。教师在“采用历史图片、资料等构建情境时,要帮助学生发现新奇的东西,然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起他们主动的进入情境,再帮助他们认真求知”。
(四)学生角色模拟创设情境
“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死记硬背的过程转变为自主学习的过程。其中“角色扮演是实现这种转变的桥梁之一。”
(五)历史情境课堂创设情境须注意的问题
1.情境与生活密切相关。历史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必须要与生活紧密联系,学生才可能体会到历史教学的真谛。教学时应注重历史情境的生活化,设法为学生创设逼真的情境,引起学生思考探究的欲望,体验学习历史与实际生活、生产和当前社会发展的联系,品尝到学以致用的快乐。
2.注意联系课标要求。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必须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创设教学情境,达到教学内容与教学情境和谐统一,这样情境才有目的性,而不是为了情境而情境,因此,在设计《辛亥革命》时,必须谨记课标要求:学生能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在课标要求创设情境,才不会脱离历史教学的性质。
3.注意分析学情。如高一年级学生思维比较具体,抽象思维有待于提高,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因此,在创设情境时,一般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分心,史料也不宜过多堆砌,以免产生疲惫感和挫折感;而高三年级学生已形成抽象概念,多考虑一些有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方面的题材来创设情境。。针对高中生的各个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创设情境,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课程教学是一个和谐系统,情境教学是学生情感体验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链接桥梁。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以高中历史教材为主要载体,以历史课程标准为导向,秉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注重运用情境教学法,把枯燥乏味、抽象难懂的历史知识变成一幅幅真实的、活灵活现的历史画卷展,将那些久远的、陌生的历史“重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仿若亲身徜徉在历史知识的长河中,使我们的历史课堂变得充满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