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种动物,比大熊猫还稀少,在全世界只有600多只,已被国际上评定为极度濒危动物。
青海有一个每年一届的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比赛。比赛的声势现已直追环法自行车大赛。它的吉祥物是中华对角羚。这是一种怎样神奇而又珍稀的野生动物呢?
葛玉修是一位环保人士,三十多年来,他利用业余时间拍摄了大量野生动物照片。十多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拍摄到一张中华对角羚的照片。没想到这张照片竟然是我国第一张纪录中华对角羚的照片,因此,葛玉修先生也成为纪录中华对角羚的第一人。
葛先生十几年时间里100多次自费去青海,拍摄野生动物。他的呼吁,以及他的一些作品感动了很多人,也唤起更多人开始重视中华对角羚的保护问题。
中华对角羚的学名叫普氏原羚,由于身上的毛发是黄色的,所以当地人又叫它“黄羊”或“滩黄羊”。据说现在只能在青海湖附近找到它们。
葛玉修说,之所以叫中华对角羚,是因为它是中国独有的;它长着一双向上对弯的犄角。对角羚跟藏羚羊是有区别的:藏羚羊的角是直的,生活在可可西里地区;对角羚仅生活在青海湖的周边地区。
据了解,中华对角羚曾经广泛分布在中国内蒙、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广大区域。而现在只有青海湖畔的刚察县、海晏县、天峻县、共和县的部分地区能够看到它们的身影,其它地方已经绝迹。它们活动区域的总面积只有1459平方公里。
中国现有五种羚羊:对角羚、藏羚羊、藏原羚、鹅喉羚、蒙古瞪羚。还有一种高鼻羚羊(赛加羚)已灭绝。
其中前三种属于我国特有种群。中华对角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世界濒危动物,目前只有600多只。藏羚羊: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世界濒危动物,有10万只左右。藏原羚: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0万只左右。赛加羚羊: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世界濒危动物,中国境内只有引进喂养的50只。鹅喉羚: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非常稀少。蒙古原羚: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万只左右。
中国林科院研究员李迪强1995年博士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做博士后,选做中国特有的中华对角羚的生境研究。主要探讨它为什么会这么濒危?在其它地方还有什么分布?人与中华对角羚的关系怎么样?从1995年一直到现在,每年一段时间,专门去做调查研究。
葛玉修通过同学的介绍,认识了对角羚,并对它产生了兴趣。他说,我的一个同学是青海省林业局的野生动植物管理局局长。他看到我拍了一些鸟类照片,认为拍得不错。他说青海湖周边有一种动物,比较稀少,建议我去拍。他说这种动物的名字叫普氏原羚。
普氏原羚是以普热瓦尔斯基的姓氏命名的。普热瓦尔斯基是职业情报军官,博物学家,俄罗斯19世纪最著名的探险家和旅行家。他四次到中国,掠夺了大量中国的文物和动植物资源。这个人比较狂妄,还杀死了30多个藏族同胞。他探险过的地图上未被官方命名的地方,常会被他用本国地名来称呼。被他命名的有俄罗斯湖、探险队湖、青海的扎陵湖、鄂陵湖。从科学角度看,他也作了贡献,因为他搜集了大量的动物标本。所以对角羚就用他的名字命名为普氏原羚。
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还有普氏野马和普氏裸鲤。普氏裸鲤就是青海湖的湟鱼。现在这个名字已经被青海湖裸鲤取代了。
普热瓦尔斯基发现了普氏原羚,也就是中华对角羚,他及时地把它记录下来,并且以拉丁文命名。直至现在学界通用的学名还叫普氏原羚。
葛先生说,自己真正拍到第一张中华对角羚照片是1997年11月。之前,他一直在拍青海湖野生鸟类。一次在拍大天鹅的路上,突然看到七八只对角羚。在此之前他没有见过类似的图像资料。原先的西北高原经济生物志、动物志里面都是手工绘制的一些图片。
葛先生第一次见到对角羚时,发现它特别漂亮,颜色也很好看,比藏原羚颜色要发红一些,尤其是犄角。雄性对弯的犄角特别漂亮。它应该是在羚羊中长得最漂亮的一种。
在普热瓦尔斯基的传记中,有当年他第一次看到中华对角羚时的描述:“我们一见到这种先前从未见过的动物,马上就给迷住了,兴奋得简直无法用语言形容。一连好几天我们都在不停地追逐着成群的黄羊。” “它们奔跑时像离弦的箭,跳跃时更像高原的芭蕾舞者”。普热瓦尔斯基几乎是用诗一般的语言描述着中华对角羚的奔跑。
葛先生说,中华对角羚跳跃式的奔跑速度最快可达90公里。它奔跑时尾部的毛乍开了,屁股白白的,就像草原上盛开的白莲花,特别漂亮。尤其在沙漠、草原上,白颜色比较醒目。这实际是它的报警信号,似乎在对同类说有危险,赶快离开。
葛先生在拍摄对角羚时曾经历一次遭遇狼的险境,现在提起还心有余悸。
葛先生说,我拍对角羚的时候,要很早在对角羚经过的地方潜伏等候。一次,因为去得太早,趴在沙丘上睡着了。突然听到狼嚎声,一下子吓醒了。周围黑乎乎的,当时确实比较紧张,但是又必须为自己壮胆。等了一会儿,天蒙蒙亮的时候,忽然看到前面一个黑点,后面五个黑点向我这边移动,因为我潜伏的地方是对角羚的通道。实际是五只狼在追一只羊。当时狼没发现我,我大气都不敢出,也没法儿拍照。狼的嗅觉、听觉都特别敏感。如果拍照,狼会发现。事后发现,羊被那几只狼吃掉了。我拍到了羊的残骸。
葛先生说,摄影跟考察一样,在野外,遇到生命危险的情况不是太多,但是要吃苦。可能在一个地方要转悠一天。早晨进去,晚上出来。
2007年冬,中央电视台摄制组跟随葛玉修先生前往中华对角羚的栖息地——青海湖。
凌晨4点。在荒漠的沙地里,葛先生突然飞快地跑到沙丘最高点,端起相机拍起来。摄制组也紧跟上去,原来对角羚就在距离他们400米-500米的地方。这是一个较大的群体,大概有20多只。不一会儿,对角羚发现了他们,迅速地跑进了沙丘。
中华对角羚非常机警,拍摄必须在它们经过的地方潜伏等候。为此,葛玉修经常在摄氏零下20多度的高原清晨潜伏,冒着随时被狼群攻击的危险近距离拍摄。
葛先生说,拍摄野生动物,要想尽可能近距离拍到它们,首先要了解它们的习性,再一个要尊重它,你尊重它才是了解它、接近它的有效的办法。
摄制组跟随葛先生在沙漠里寻找着对角羚的踪迹,发现了一堆对角羚的新鲜粪便。葛先生兴奋地告诉大家,另一群对角羚离他们也不远,就在前面。
终于,摄制组又一次看见了中华对角羚,圆了拍摄的梦想。
葛先生拍摄的办法跟别人不太一样,他多采取伪装潜伏、挖坑守候、再一个步行跟踪的方法。“三分的热情,三分的理智,三分的执着,再加一分的淡泊”——这是葛玉修的摄影观。
葛先生说,因为对角羚比较稀少,实际上,人应该是它最大的天敌,当然还包括狼。这种情况下,要靠近它只有这种办法,否则,它离你四五百米就跑了。当然科学家在考察过程中,也有很接近的。
虽然对角羚很敏感、跑得又快,难以接近,给拍摄带来很大困难,但葛先生他们却有自己的经验。他说,你要知道它的生活区域在哪儿,有时候步行跟踪,它顺着坡脊的弧线走,我们步行直线截过去,这样就拉近了距离。我在沙漠里追拍,沙坡起伏得很厉害,我们抄近的时候,不要顺着风,风一起,人的气味会过去,它就闻到了。不顺风的情况下,包抄过去,就可以等得到。半天之内,我们就可以找到一群。如果是开车追拍,可以追得很近,因为一大群对角羚跑得慢。
葛先生说,普氏原羚对人类也好奇,看见人它会跑开,但是跑了一会儿之后,会停下来,回头看看你。
原来对角羚活动的地方基本上没有车,现在,环湖公路修通后,周边不停地有车过。所以它们对车也不是特别敏感了。
葛先生是如何知道对角羚行走的路线,迁移的路线,能找一条路线去守它、拍它的?
原来,从1997年起十几年的时间里,他经常走访当地的牧民,并请教专家。尤其当地的一些牧民、居民,对情况比较了解。知道对角羚生活的习性,他可以直奔它们的生活区。
近年来,科学界对中华对角羚十分关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蒋志刚对普氏原羚非常投入,他正在对中华对角羚搞系统研究。在他的带领和呼吁下,普氏原羚极度濒危的状况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红色名录和中国濒危动物的红色名录都将普氏原羚的濒危程度评定为——极危级,也就是极度濒危。
在青海湖畔广袤草原上栖息的中华对角羚,目前种群规模不足1000只,人类怎样才能拯救这个也许会即将逝去的精灵呢?
青海有一个每年一届的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比赛。比赛的声势现已直追环法自行车大赛。它的吉祥物是中华对角羚。这是一种怎样神奇而又珍稀的野生动物呢?
葛玉修是一位环保人士,三十多年来,他利用业余时间拍摄了大量野生动物照片。十多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拍摄到一张中华对角羚的照片。没想到这张照片竟然是我国第一张纪录中华对角羚的照片,因此,葛玉修先生也成为纪录中华对角羚的第一人。
葛先生十几年时间里100多次自费去青海,拍摄野生动物。他的呼吁,以及他的一些作品感动了很多人,也唤起更多人开始重视中华对角羚的保护问题。
中华对角羚的学名叫普氏原羚,由于身上的毛发是黄色的,所以当地人又叫它“黄羊”或“滩黄羊”。据说现在只能在青海湖附近找到它们。
葛玉修说,之所以叫中华对角羚,是因为它是中国独有的;它长着一双向上对弯的犄角。对角羚跟藏羚羊是有区别的:藏羚羊的角是直的,生活在可可西里地区;对角羚仅生活在青海湖的周边地区。
据了解,中华对角羚曾经广泛分布在中国内蒙、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广大区域。而现在只有青海湖畔的刚察县、海晏县、天峻县、共和县的部分地区能够看到它们的身影,其它地方已经绝迹。它们活动区域的总面积只有1459平方公里。
中国现有五种羚羊:对角羚、藏羚羊、藏原羚、鹅喉羚、蒙古瞪羚。还有一种高鼻羚羊(赛加羚)已灭绝。
其中前三种属于我国特有种群。中华对角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世界濒危动物,目前只有600多只。藏羚羊: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世界濒危动物,有10万只左右。藏原羚: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0万只左右。赛加羚羊: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世界濒危动物,中国境内只有引进喂养的50只。鹅喉羚: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非常稀少。蒙古原羚: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万只左右。
中国林科院研究员李迪强1995年博士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做博士后,选做中国特有的中华对角羚的生境研究。主要探讨它为什么会这么濒危?在其它地方还有什么分布?人与中华对角羚的关系怎么样?从1995年一直到现在,每年一段时间,专门去做调查研究。
葛玉修通过同学的介绍,认识了对角羚,并对它产生了兴趣。他说,我的一个同学是青海省林业局的野生动植物管理局局长。他看到我拍了一些鸟类照片,认为拍得不错。他说青海湖周边有一种动物,比较稀少,建议我去拍。他说这种动物的名字叫普氏原羚。
普氏原羚是以普热瓦尔斯基的姓氏命名的。普热瓦尔斯基是职业情报军官,博物学家,俄罗斯19世纪最著名的探险家和旅行家。他四次到中国,掠夺了大量中国的文物和动植物资源。这个人比较狂妄,还杀死了30多个藏族同胞。他探险过的地图上未被官方命名的地方,常会被他用本国地名来称呼。被他命名的有俄罗斯湖、探险队湖、青海的扎陵湖、鄂陵湖。从科学角度看,他也作了贡献,因为他搜集了大量的动物标本。所以对角羚就用他的名字命名为普氏原羚。
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还有普氏野马和普氏裸鲤。普氏裸鲤就是青海湖的湟鱼。现在这个名字已经被青海湖裸鲤取代了。
普热瓦尔斯基发现了普氏原羚,也就是中华对角羚,他及时地把它记录下来,并且以拉丁文命名。直至现在学界通用的学名还叫普氏原羚。
葛先生说,自己真正拍到第一张中华对角羚照片是1997年11月。之前,他一直在拍青海湖野生鸟类。一次在拍大天鹅的路上,突然看到七八只对角羚。在此之前他没有见过类似的图像资料。原先的西北高原经济生物志、动物志里面都是手工绘制的一些图片。
葛先生第一次见到对角羚时,发现它特别漂亮,颜色也很好看,比藏原羚颜色要发红一些,尤其是犄角。雄性对弯的犄角特别漂亮。它应该是在羚羊中长得最漂亮的一种。
在普热瓦尔斯基的传记中,有当年他第一次看到中华对角羚时的描述:“我们一见到这种先前从未见过的动物,马上就给迷住了,兴奋得简直无法用语言形容。一连好几天我们都在不停地追逐着成群的黄羊。” “它们奔跑时像离弦的箭,跳跃时更像高原的芭蕾舞者”。普热瓦尔斯基几乎是用诗一般的语言描述着中华对角羚的奔跑。
葛先生说,中华对角羚跳跃式的奔跑速度最快可达90公里。它奔跑时尾部的毛乍开了,屁股白白的,就像草原上盛开的白莲花,特别漂亮。尤其在沙漠、草原上,白颜色比较醒目。这实际是它的报警信号,似乎在对同类说有危险,赶快离开。
葛先生在拍摄对角羚时曾经历一次遭遇狼的险境,现在提起还心有余悸。
葛先生说,我拍对角羚的时候,要很早在对角羚经过的地方潜伏等候。一次,因为去得太早,趴在沙丘上睡着了。突然听到狼嚎声,一下子吓醒了。周围黑乎乎的,当时确实比较紧张,但是又必须为自己壮胆。等了一会儿,天蒙蒙亮的时候,忽然看到前面一个黑点,后面五个黑点向我这边移动,因为我潜伏的地方是对角羚的通道。实际是五只狼在追一只羊。当时狼没发现我,我大气都不敢出,也没法儿拍照。狼的嗅觉、听觉都特别敏感。如果拍照,狼会发现。事后发现,羊被那几只狼吃掉了。我拍到了羊的残骸。
葛先生说,摄影跟考察一样,在野外,遇到生命危险的情况不是太多,但是要吃苦。可能在一个地方要转悠一天。早晨进去,晚上出来。
2007年冬,中央电视台摄制组跟随葛玉修先生前往中华对角羚的栖息地——青海湖。
凌晨4点。在荒漠的沙地里,葛先生突然飞快地跑到沙丘最高点,端起相机拍起来。摄制组也紧跟上去,原来对角羚就在距离他们400米-500米的地方。这是一个较大的群体,大概有20多只。不一会儿,对角羚发现了他们,迅速地跑进了沙丘。
中华对角羚非常机警,拍摄必须在它们经过的地方潜伏等候。为此,葛玉修经常在摄氏零下20多度的高原清晨潜伏,冒着随时被狼群攻击的危险近距离拍摄。
葛先生说,拍摄野生动物,要想尽可能近距离拍到它们,首先要了解它们的习性,再一个要尊重它,你尊重它才是了解它、接近它的有效的办法。
摄制组跟随葛先生在沙漠里寻找着对角羚的踪迹,发现了一堆对角羚的新鲜粪便。葛先生兴奋地告诉大家,另一群对角羚离他们也不远,就在前面。
终于,摄制组又一次看见了中华对角羚,圆了拍摄的梦想。
葛先生拍摄的办法跟别人不太一样,他多采取伪装潜伏、挖坑守候、再一个步行跟踪的方法。“三分的热情,三分的理智,三分的执着,再加一分的淡泊”——这是葛玉修的摄影观。
葛先生说,因为对角羚比较稀少,实际上,人应该是它最大的天敌,当然还包括狼。这种情况下,要靠近它只有这种办法,否则,它离你四五百米就跑了。当然科学家在考察过程中,也有很接近的。
虽然对角羚很敏感、跑得又快,难以接近,给拍摄带来很大困难,但葛先生他们却有自己的经验。他说,你要知道它的生活区域在哪儿,有时候步行跟踪,它顺着坡脊的弧线走,我们步行直线截过去,这样就拉近了距离。我在沙漠里追拍,沙坡起伏得很厉害,我们抄近的时候,不要顺着风,风一起,人的气味会过去,它就闻到了。不顺风的情况下,包抄过去,就可以等得到。半天之内,我们就可以找到一群。如果是开车追拍,可以追得很近,因为一大群对角羚跑得慢。
葛先生说,普氏原羚对人类也好奇,看见人它会跑开,但是跑了一会儿之后,会停下来,回头看看你。
原来对角羚活动的地方基本上没有车,现在,环湖公路修通后,周边不停地有车过。所以它们对车也不是特别敏感了。
葛先生是如何知道对角羚行走的路线,迁移的路线,能找一条路线去守它、拍它的?
原来,从1997年起十几年的时间里,他经常走访当地的牧民,并请教专家。尤其当地的一些牧民、居民,对情况比较了解。知道对角羚生活的习性,他可以直奔它们的生活区。
近年来,科学界对中华对角羚十分关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蒋志刚对普氏原羚非常投入,他正在对中华对角羚搞系统研究。在他的带领和呼吁下,普氏原羚极度濒危的状况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红色名录和中国濒危动物的红色名录都将普氏原羚的濒危程度评定为——极危级,也就是极度濒危。
在青海湖畔广袤草原上栖息的中华对角羚,目前种群规模不足1000只,人类怎样才能拯救这个也许会即将逝去的精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