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贴地生长的牛筋草”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ya_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慧

  陈慧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作家。
  媒体镜头突然对准她,她没感到多么惊喜。她一直认为自己就是菜市场里的一个“二道贩子”,“写作是爱好,生活永远是第一位的”。历经生活的捶打,她在菜市场细数人间百态,用文字抚平心里的褶皱,将生活的疙瘩解开。
  日子在热闹和安静间循环往复。当切身之痛转化成深层的自我抵抗,一个乡村妇人的韧性,从原始中生长出来。
  “很多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我像一朵黑乎乎的香菇一样,端坐在我位于小溪边的山间房子里,慢吞吞地写着我想写的文字。”陈慧写道。
  她坐在窗口,脸上落满大山的影子。

菜市场是值得的


  我在菜市场见到陈慧时,她正被一圈人围着,一根短辫低低扎在脑后,皮肤黢黑,嗓音洪亮,拿货、找钱、寒暄,爽快利落,挎在身上的黑色腰包里装着一沓5元、10元的钞票和一些钢镚儿。
  因为排行老三,在余姚梁弄菜市场,大家都叫她阿三。每天清晨,不到6点,她推上自己改装的推车,里面塞满了上百种生活百货。菜市场里的摊主们、梁弄镇上的乡亲们都知道,摆摊的阿三风风火火,“像个男人一样”。
  她常年摆摊的那条小街在菜市场边上,因为她而出名,人们都说买百货就去“阿三摆摊的街上”。她的小摊子像一个被留在时代深处的地方,来的顾客大都是老年人,说着方言,用现金交易。她卖的也是生活的角落里用到的一些东西。
  26岁时,陈慧从老家江苏如皋嫁到这个浙东小镇。在此生活的17年间,她学会了地道的梁弄方言,在菜市场不仅能和村里的老人无障碍沟通,亲切地唤每个婆婆“姆嬷”(当地方言,“妈妈”的意思),而且提供“售后服务”,帮每个老人把东西装好,教给他们用法,产品有问题免费为他们更换。
  孩子9个月大时,为生活所迫,陈慧出来摆摊。她觉得光要面子没用,受了委屈就忍着,吃了亏也不叫唤。
  她喜欢菜市场,那是一个亲切、温暖、充满善意、生机勃勃的好地方。人与人的關系简单,她客气地对待顾客,也经常被顾客惦记着。“那些年纪大的人,10多年了一直找我买东西,找不到我的话,会一直问我去哪儿了,那种感觉让我觉得菜市场是值得的,人间是值得的。”陈慧说。
  在菜市场里,她汲取写作的灵感。养父母“拉拉扯扯半生的婚姻”,铜匠遭大病后终于戒了烟,开杂货铺的老板娘说起疯儿子红了眼眶……这些都成为她笔下的人物。菜市场里的物什也变成了她的修辞:灯泡像“干瘪的橙子”,自己则是“贴地生长的牛筋草”。
  从菜市场回家,要经过一条长长的斜坡。陈慧使出全身的力气,推动近两百斤重的一车“生活”向前走。
  在这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村里,她的日子简单得分不出昨天、今天和明天,过去的生活像被困在一口井中。“其实我每次只翻动一块砖,我不停地翻,就想透些光亮,让新鲜空气进来。”陈慧说。
  那一天,她尝试着,从井里凿开一道光。

笔下皆是身边人


  上午10点左右,梁弄菜市场的热闹劲儿散了。收了摊,菜市场里的热闹活络连同推车上的百货一并被收起。陈慧拎着儿子爱吃的西瓜,跨上一辆男士摩托车,骑到东溪桥头,拐入一条村道,驶向几百米外的小万家村。
  一条小溪旁的小平房就是陈慧的家。
  凳子长久没有人坐,搁“荒了”;客厅电扇的腿也坏了,醉汉一般摇摇晃晃;一台老旧的台式电脑摆在卧室窗口边,黑色外壳,键盘缝隙里积满了灰,按键被磨得锃亮。
  十几年间,除了在菜市场摆摊,她大多数时候就是待在房间里写作:
  “我想烫头,我想修眉,我想颠覆自己,我想还是算了。”
  “内衣是女人的佩枪。菜市场的内衣店里卖花花绿绿的内衣,但是我只穿不带海绵的内衣……”
  最初的写作与文学无关,流水一样,怎样断句、篇幅长短皆随她的心情。她对着电脑倾泻一通,觉得“心里好舒服”。一年多后,文章的雏形出来了。
  “写作就像学走路,我是跟着迈迈步子。”陈慧说。
  摆摊的热闹和写作的安静在她身上形成一种互补和对照。去县城进货时,等公交车的空当,她从站台对面的摊位上买两本杂志,囫囵读一读。平日里打发时间,她喜欢拿起书看,沈从文、汪曾祺……他们笔下的故事生动质朴,跟自己的生活很像,她读着觉得亲切,“跟吃菜一样”。在写作上,她没有宏大的选题和深刻的主题,笔下皆是身边人。
  有读者夸她写作有灵气,“真实粗粝,结实又有活力,有一股子韧劲儿”。
  在自己书的后记中,她写下这样的文字:“我从没想过写作有什么用途,人在异乡,写作最大的好处,就是想让自己安静下来,让自己觉得不那么孤独。专注码字时,仿佛自己是《西游记》里的老妖,肺腑里吐出的内丹舍利常常能熨平日子里翘起的鸡毛。”
  “我有两个窗口。一个让我趴着,窥视近在咫尺的凡间;一个用来飘着,放纵灵魂四处徜徉。”


陈慧在摆摊的间隙学习

  窗外,青山的脊背抬眼可望,窗户打开,溪水声就顺着山体流进屋里,流向下游的四明湖。陈慧长日坐在窗口,在溪水声中分辨雨声,伴着雨声敲打键盘。近百篇故事从她的指尖诞生,她记录下生命的无奈和庄严、卑微与贵重。

用文字解决生活中的不如意


  几天前,陈慧的腿上生了疮,不能走路和摆摊,她躺在家休息了十几天,难得地用起了社交账号,在上面吆喝着卖自己的书。   “我的应变能力很强,但我不能不生活。靠写文章不能生活,不摆摊没有收入,我就得卖书。”她手上拿着刚收到的3张稿费单,说,“可以多给儿子买一个西瓜。我不讳言对钱的热爱,这也是对生活的热爱。我自己承受不起的我也不惦记。”她觉得她的书就像她推车里卖的商品一样,都是努力生活的佐证,她卖力地吆喝,也得到别人的尊重。
  已经出版的两本书《渡你的人再久也会来》和《世间的小儿女》,余姚市政府的文学精品扶持项目替她负担了出版费用,除去赠予亲朋好友的,剩下的书卖了3万多元。
  陈慧始终认为,如果自己的生活是顺遂的,她可能当不了作家。
  她3岁时被父母送人,在养父母家长大,又因为生病要终身服药;职校毕业,做过裁缝,开过百货店;26岁从苏中平原的家乡嫁到浙江,中年遭遇婚变,40岁离婚,独自带着孩子生活。她用一句话概括自己:“坎坷人生,孤单如影随形。”
  摩托车经过村旁的四明湖时,她常常把车停在湖边站一会儿。
  “普通人的生活浑身都是线头,一拉都散了。”陈慧说。十几年来,她一直骑着那辆摩托车进货,车一开,“轰隆”一声,她看上去十分潇洒。
  “一个女人看似坚强,但她原本应该是柔软的样子啊。”她的话音之外似有遗憾,一个天性柔软的人,被生活“打铁”打硬了。在菜市场里风风火火,好像在掩盖生活中的委屈;她往返于家与菜市场,也往返于笔下的文字和辛劳的日子。
  她十分依赖菜市场,因为那里热气腾腾,她可以找人说说话,收集生活的灵气;收摊后,她就独自关上房门写作,用文字解决生活中的不如意。这成为她和生活之间一场秘而不宣的博弈。
  生活的磨炼,锻造出一个固执强硬、谨慎防备,却又无比清醒的人。“我安安静静地过,心里舒服。我只赚我能赚的钱,选择宁静的生活。”在她看来,谨慎也是美德,她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他们低估了一个长期浸淫在孤寂中的中年妇女的定力。热闹是别人的,我只想舒舒服服地躺平了睡我的午觉”。

生活是一个容器


  陈慧在异乡生活17年,在菜市场摆摊15年,散漫地写作11年。“谁也不能触摸到我内心深处哪怕一个微小的喷嚏,然而,当这些我没有预想过的善意如同雪夜的火种那样辗转到我的手上时,我才明白自己一直就深陷在红尘中,从来没有拔出过自己的双脚。”陈慧写道。
  在情感上,她是一个保守派,愿意承认自己的弱小。这个她生活了十几年的地方,她没有把它当作“家”,只是把它看作暂住的地方。尽管再也無法回到自己的家乡,但那个遥远的童年,依旧让她感到幸福。
  她认为“饭桌是生活中最大的地方”,生活是所有东西的根本,是她的“主业”。“我只要能站着,肯定不会捡菜叶子吃,肯定要吃红烧肉。”
  吃东西是最实在的。她在任何时候都对食物怀有一种欢天喜地的热情:“如果没有这点儿小家子气的热情,那我就不知道我简单的生活还有什么乐趣了。食物给人能量,让我们活着;食物也传递情感,使我们感到温暖。”
  陈慧说,生活的幸福程度不取决于生活的境遇,而取决于生活的态度。“我不幸福,所以多做一些与幸福有关的事情,吃点儿好吃的东西,带孩子看一部电影,回家和妈妈吵吵架。我不幸福,但我还和生活对付着。人的心是不满的,我看清生活后依然热爱它。”
  她开始学习二胡,以防日后身体不好了推不动推车,还可以靠拉二胡去菜市场“卖艺”讨生活。这是她对生活的部署。在菜市场摆摊后,她便不再有高贵低贱的判断了。
  她也不觉得写作有什么高贵的,“生活才是最高贵的,我们可以编排文字,但生活在编排我们”。
  “你有能力跟生活叫板吗?生活才是最高级的,你没有选择。我不是战士了,不去抗争了,它给我什么我都接受。生活不会哄你,你只能认清它、融入它。”
  十几年过去了,如今,她依然推着车在这条街边卖百货,这让她感觉踏实。你给我钱,我给你货,一块钱一块钱地握在手里,就像生活和为人的道理。
  在真实的人间生活,如何能一切称心如意?她说,生活是一个容器,她是水,跳进哪个容器就成为哪种形状。
  “我是坐着小船在河里漂的人,漂到哪里是哪里。”陈慧说,“如果在路上遇到一朵小花,我会就把它收藏起来。”
  (小猴子摘自《新华每日电讯》2021年8月27日)
其他文献
对于3岁多的加比来说,世界是黑暗的,她看不見,听不到,不能行走。她每天不是躺在床上等着人通过一个塑料管往她胃里灌食,就是站在一个支架上伸展四肢。加比是一个摇晃婴儿综合征患者。她就像一个植物人,而她的双胞胎姐姐米歇尔健康、聪明。她们的祖母也叫米歇尔,祖母照顾加比,同时试图告诉全世界的人们:永远不要摇晃婴儿。  1998年的春天,我从一家慈善组织寄给媒体的年报上认识了这对双胞胎。虽然事先已有心理准备,
期刊
面对难相处的父母,尽管父母的情况各有不同,但处理关系的核心原则是相同的,那就是:理解、接纳、有度。  理解——学会理解父母内心深处的痛苦,那正是他们难缠行为的根源。  阿图·葛文德说:“老年是一系列连续不断的丧失。”在生命的下行阶段,人往往同时面临着多重失去:退休,失去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身体功能退化,视力、听力、行动力逐渐衰退;身边人一个个离去,兄弟、配偶、友伴……习以为常的独立生活也走向终结:
期刊
微粒社会,就是颗粒度很小的社会。当人各个维度的特征都可以被记录,都能被纳入算法之后,每个人都很独特,就很难用一个粗略的特征或大颗粒度的概念来描述一个人、把一个人归类,由这样的人构成的社会,就是微粒社会。  微粒社会最主要的特征,是每个人都被暴露在无穷大的风险和机会当中,成就自己和保护自己的责任,都落到了个人头上,这既是好事又是坏事。  当然,微粒社会的影响远远不止于此。  我们先从剃须刀说起。有一
期刊
对于收藏家来说,头发代表着其主人的灵魂。通过收藏头发,收藏家觉得他们拥有了头发主人的一部分。在许多文化中,头发都象征着一个人的生命力。在各种神话里,人们也能发现这种描述:灵魂寄宿于头发,既能依附于身体又能从身体中分离。比如,希腊神话中的摩涅莫辛涅女神就把她那些非凡的记忆贮藏在长长的头发里。在《圣经》故事里,参孙的力量不是来自肌肉,而是来自头发,因此当他的爱人把他的头发剪掉后,他便失去了神力,直到头
期刊
一天晚上,一个金发碧眼的女孩上了车就掩面而泣。我问她去哪里,她反问我:“可以去哪里?未来在哪里?”原来她和男朋友在那晚分手了,她受不了,感到无望。我狠狠地说:“什么未来?我们每一个人的未来都是被设定好的,那就是坟墓。”她被我说得一愣一愣的,悲伤地说:“那生活不就没有意义了吗?”我说:“当然有意义,因为我们拥有现在。或者说,拥有现在的人才拥有未来。”  她有点儿懂了,然后给了我小费就下车了。  在澳
期刊
同样是远离人群,为什么有些人这么容易感到孤独,另一些人却能处之泰然?  根据马斯洛的说法,人的动机虽然千差万别,但最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弥补“匮乏”的动机,另一种是满足“成长”的动机。“匮乏”导向的人,在生命早期,有一些基本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这些需要大都来自父母或生命中重要的人的爱。于是,他们常常一边对人深怀疑虑(因为失望过),一边不断向他人寻求安全和爱(因为缺乏)。当他们感到孤独时,他们想借
期刊
2014年10月,我在青岛投资的一家饭店歇业了,我陷入深深的焦虑之中。2015年春节前夕,我在招聘网站上看到一家跨国企业在招厨师,工作地是在委内瑞拉的一个项目部,待遇挺好,我决定去碰碰运气。1  我所在的后厨主要负责公司下属一个加工厂200多人每日的三餐供给。在我来之前,这里的厨师患急病去世了,公司只好聘请当地厨师作为过渡。工人们早就吃够了各种当地沙拉,迫不及待想吃真正的中餐。  第一次做“试手饭
期刊
一到肥大脆嫩的春笋上市时,同事小纪就不在家吃早饭了,他放弃坐地铁直达单位的习惯,先坐一辆穿街走巷的迷你公交,到老王那里吃包子,喝一碗豆浆,再沿着河畔的栈道走七八分钟,享受一下吹面不寒杨柳风,再回到地铁线路上来。  让他改变行程的,不仅有河岸上鼓出叶芽的柳丝,还有老王只做这20多天的应季包子:春笋腊肉包子、霉干菜肉丁包子、马齿苋香肠包子。  两三块钱的早餐包子,能有多大的吸引力?小纪说了一件事:包子
期刊
生活是田  (丁香 摘自新浪網厚闲的微博)
期刊
为什么深远的过去充斥着各种人物,而现今却满目凋零、平淡无奇?  福克纳不是曾说,过去没有死,甚至并没有过去吗?现在时时态真是一个滑稽的东西。严格地讲,它根本不存在。一旦我们意识到了,它就已经消失,不再属于当下。  因此,我們始终生活在过去,即便在梦想未来时也不例外。这肯定是莎士比亚一首十四行诗的主题,具体是什么我记不清了,海浪冲向海岸,我们不断加速的分分秒秒,我们暗中的辛苦。  (夜来香摘自人民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