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本与数据时代,幻觉和幻灭都来得很快,一个污点能迅速染坏整块布。
10月21日,中国女演员江一燕获得“美国建筑大师奖”的消息通稿开始流传,江一燕本人也发微博分享自己获奖的喜悦,随后却引来质疑和争论。因为江一燕请来了专业设计团队,她自己其实是建筑的业主,提出的是想法。网友首先指出江一燕“蹭奖”,其过往公益历史也沦为网友口中的“作秀”。一位一同获奖的建筑师出面为江一燕发声后,该奖项含金量和其他获奖者的水平也遭到质疑。
10月22日,江一燕在微博回应,认为质疑者不分青红皂白,“如果,大家认为什么都可以造假,请更多的人去山区关注那些孩子和公益事业,请更多的人去大自然记录壮美山河和保护野生动物的事业,或者如果有人认为随便都可以做完活动去美国建筑大师奖颁奖现场拿着奖牌秀一下,那请大家一起来呀!”微博底下的热评仍然是叫江一燕晒图纸,称其“避重就轻”,
有人评论,韩国女明星雪莉才死不久,当时呼吁停止网络暴力的一批网民,却还是毫无顾虑地朝公众人物泄恨。有人则表示,虽然都是公众人物,但行事性质完全不同,江一燕蹭奖伤害的是专业知识权威,该拿来作类比的人是“不知知网”却能拿博士学位的翟天临,他们此番属于“打假”。按标准,要指责江一燕,最有力的理由,就是搬专业权威出来——江一燕刺痛了建筑圈,相关专业的学子最为不平,“我学设计的,熬了这么多夜,你动动嘴皮子就可以得奖。”
随后,同质化的负面数据很快爆发,不断繁殖复制,呈现一边倒状态,江一燕作为演员,与已婚蛋糕连锁店富商罗红的绯闻历史、在舞台上被其他女明星讽刺的视频片段再次刷屏,网民还自发地制造出所谓的“江一燕体”,模仿她公开随笔里夹带极简单英文单词还要附翻译的言语姿态。当年江一燕获华鼎奖最佳女配角时,颁獎嘉宾薛凯琪语带双关,直言在《四大名捕》戏里完全看不到江一燕的脸,“原来真的,不要脸就好了”,外界传言江一燕带资进组,抢占了原属于薛凯琪的角色。
在演艺事业上,江一燕没有代表作,作为女主角出演的《暴雪将至》也反响平平,最为人知的还是公益事业。2007年起,她每年都会去广西山区支教,每次时间不长,但都会留影发微博,之后又相继成立爱心基金和组织相关公益团。在外界看来,可能符号意义远远大于实质效果,但总体上,做的还是好事,无可指摘。
只不过,互联网的情绪传染难以小觑,看客越来越苛刻了,像仇富那样仇恨可能存在的伪善,加上网民们自我投射下的不信任,以及未加考虑的攻击性,他们眼里的江一燕,现在一步迈得太开,风又太大,披上的一件件华袍飞的飞,剩下的沦为有裂缝的遮羞布。
江一燕显然没有足够的资本制造群众幻觉。社交媒体发达的时代,娱乐数据的繁殖与资本运作都很快。本来,走文艺才女路线,就是老路,买账的也一直是少数,愿意将自我投射其中的观众并不多,流量榜顶端的明星风格就是趋势晴雨表。硬件不足,江一燕选择最合适自己的小众路线,走久了,如果说面由心生,江一燕可能自己都信了。只不过,资本不够,马太效应运转不起来,再加上人缘不足、明星市场竞争激烈,以及像苍蝇盯紧食物一样嗷嗷待哺的娱乐自媒体,蛋有了缝,个人意识终究敌不过集体意识。
不过,评论情绪一边倒的极端场景,与其说是一些成熟的观众在嘲笑另一个成年人,不如说,是一些还是孩子的观众在嘲笑另一个想炫耀自己捡来的糖、结果糖被拍掉地上的同龄人,使用的却是大人的理由。关键是,这理由看起来如此正确,大人们都赞同,孩子们玩对了娱乐规则,于是不必回视自己的内心。相似的场景还会继续下去,但舞台上的人,与背后的公关经纪,大概会更谨慎了。
10月21日,中国女演员江一燕获得“美国建筑大师奖”的消息通稿开始流传,江一燕本人也发微博分享自己获奖的喜悦,随后却引来质疑和争论。因为江一燕请来了专业设计团队,她自己其实是建筑的业主,提出的是想法。网友首先指出江一燕“蹭奖”,其过往公益历史也沦为网友口中的“作秀”。一位一同获奖的建筑师出面为江一燕发声后,该奖项含金量和其他获奖者的水平也遭到质疑。
硬件,资本,运气,人缘,野心,想在食人鱼遍地的当代娱乐市场混,不能只有最后一个要素。否则,在符号市场,一个不谨慎,智商欠费又会再次变成一种人品道德问题。像网友评论的,“立公益人设是没问题的,毕竟没什么门槛,这个建筑才女人设我就不了,完全没必要啊。”
10月22日,江一燕在微博回应,认为质疑者不分青红皂白,“如果,大家认为什么都可以造假,请更多的人去山区关注那些孩子和公益事业,请更多的人去大自然记录壮美山河和保护野生动物的事业,或者如果有人认为随便都可以做完活动去美国建筑大师奖颁奖现场拿着奖牌秀一下,那请大家一起来呀!”微博底下的热评仍然是叫江一燕晒图纸,称其“避重就轻”,
有人评论,韩国女明星雪莉才死不久,当时呼吁停止网络暴力的一批网民,却还是毫无顾虑地朝公众人物泄恨。有人则表示,虽然都是公众人物,但行事性质完全不同,江一燕蹭奖伤害的是专业知识权威,该拿来作类比的人是“不知知网”却能拿博士学位的翟天临,他们此番属于“打假”。按标准,要指责江一燕,最有力的理由,就是搬专业权威出来——江一燕刺痛了建筑圈,相关专业的学子最为不平,“我学设计的,熬了这么多夜,你动动嘴皮子就可以得奖。”
随后,同质化的负面数据很快爆发,不断繁殖复制,呈现一边倒状态,江一燕作为演员,与已婚蛋糕连锁店富商罗红的绯闻历史、在舞台上被其他女明星讽刺的视频片段再次刷屏,网民还自发地制造出所谓的“江一燕体”,模仿她公开随笔里夹带极简单英文单词还要附翻译的言语姿态。当年江一燕获华鼎奖最佳女配角时,颁獎嘉宾薛凯琪语带双关,直言在《四大名捕》戏里完全看不到江一燕的脸,“原来真的,不要脸就好了”,外界传言江一燕带资进组,抢占了原属于薛凯琪的角色。
在演艺事业上,江一燕没有代表作,作为女主角出演的《暴雪将至》也反响平平,最为人知的还是公益事业。2007年起,她每年都会去广西山区支教,每次时间不长,但都会留影发微博,之后又相继成立爱心基金和组织相关公益团。在外界看来,可能符号意义远远大于实质效果,但总体上,做的还是好事,无可指摘。
只不过,互联网的情绪传染难以小觑,看客越来越苛刻了,像仇富那样仇恨可能存在的伪善,加上网民们自我投射下的不信任,以及未加考虑的攻击性,他们眼里的江一燕,现在一步迈得太开,风又太大,披上的一件件华袍飞的飞,剩下的沦为有裂缝的遮羞布。
江一燕显然没有足够的资本制造群众幻觉。社交媒体发达的时代,娱乐数据的繁殖与资本运作都很快。本来,走文艺才女路线,就是老路,买账的也一直是少数,愿意将自我投射其中的观众并不多,流量榜顶端的明星风格就是趋势晴雨表。硬件不足,江一燕选择最合适自己的小众路线,走久了,如果说面由心生,江一燕可能自己都信了。只不过,资本不够,马太效应运转不起来,再加上人缘不足、明星市场竞争激烈,以及像苍蝇盯紧食物一样嗷嗷待哺的娱乐自媒体,蛋有了缝,个人意识终究敌不过集体意识。
不过,评论情绪一边倒的极端场景,与其说是一些成熟的观众在嘲笑另一个成年人,不如说,是一些还是孩子的观众在嘲笑另一个想炫耀自己捡来的糖、结果糖被拍掉地上的同龄人,使用的却是大人的理由。关键是,这理由看起来如此正确,大人们都赞同,孩子们玩对了娱乐规则,于是不必回视自己的内心。相似的场景还会继续下去,但舞台上的人,与背后的公关经纪,大概会更谨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