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繁就简三秋树 领异标新二月花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yun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关于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目标是这样设定的:“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2015年宁波语文中考必背的古诗词有50首(篇)。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文言文教学受到了高度重视。文言文学习不仅能让学生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能了解、传承历史文化。与此同时,文言文也是中考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为考生的“必争之分”。
  然而,由于文言文距离我们时代过于久远,其文字、语法与现代汉语差异巨大,导致学生一接触便产生了抵触和畏惧情绪。而刚升入初中的中学生年纪偏小,知识储备较少,文言文的选材又“成人化”倾向过于严重,“文言文”成为与作文并列的让学生极为厌烦的两只“怪兽”。此外,传统文言文教学以“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极大削弱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积极性。
  经常会有老师反映:“我都讲了这么多遍了,怎么同样的字放在课外文言文里又不会了?”针对文言文教学“花时多、收效微”的现状,我们应反思传统文言文教学,除了传统的诵读法、泛读法之外,我们还可以把古文字的字形知识引入教学,解释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努力实现文言文教学的“轻负高效”。
  古文字是指甲骨文、金文和小篆,今文字是指隶书和楷书。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楷书,是从甲骨文及其以前的古文字逐渐演变而来的。
  早在《周礼·保氏》中就记载了我国汉字造字方法“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可见古人自周朝就已经研究出汉字的造字原则,并将这种方法运用于教学之中。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就有这方面的记载:“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在“六书”理论的指导下,教师能够充分利用汉字形体演变的特点,丰富学生的认识,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并由此架起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桥梁,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用古文字造字法来解释汉字,不仅仅是创新,更是让文言文教学“认祖归宗”,回归传统。
  从现实角度看,根据《宁波市201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要求学生掌握138个常用文言词语的基本释义,这么多汉字的意思若机械地来记忆,工程浩大。对它们进行形象性解读,既有利于教师的教,也有利于学生的学,充分体现了“轻负高效”的教学理念。
  1.同中寻异近义字
  在文言文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碰到一些意义相近的词语,古文字造字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辨析和理解这些近义词。我们以“之”“去”“往”“赴”“适”的辨析为例。
  “之”的甲骨文为“”,下面的一条横线表示这个地方,上半部分是一只脚趾朝上的脚,表示“从这里出发”。所以,“之”的本意就是“往”的意思。如教材中出现的“吾欲之南海”(《蜀鄙之僧》),“子将安之”(《枭逢鸠》)中的“之”均解释为“到,往”。
  “去”的甲骨文为“”上半部分是个“大”,下半部分是“口”(表示门口),人离开了门口即为“去”,所以“去”字的本义是“离开”。如“一狼径去”(《狼》)、“去国怀乡”(《岳阳楼记》)里的“去”均解释为“离开”。从“离开”又能引申为“相距”,如“西蜀之去南海”(《蜀鄙之僧》)。值得注意的是“去”的本义“离开”与今天“到什么地方去”的意思正好相反,如“我去杭州”,是我到杭州去的意思,而不是我离开杭州。这种古今相反义的词在教学时尤其要注意。
  “往”的甲骨文为“”,上半部分是一只脚趾朝上的脚,意思是“从这个地方走向目的地”。《说文》:“往,之也。”“之”当“到……去”讲。如“随其往”“欣然规往”(《桃花源记》)、“跳往助之”(《愚公移山》)里的“往”都解释为“去”。需要注意的是,在古代“去”和“往”的含义有所不同。古代的“往”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去”,古代的“去”是“离开”的意思,如“孟子去齐”(《孟子》),说的是孟子离开齐国,而不是孟子到齐国去。
  “适”的金文为“”,上半部分就是“部”,率领士卒,下半部分是个“口”即城门,因此“适”的本义为“率部前往抗敌”。《说文》:“适,之也。适,宋鲁语。”也就是说,“适”是宋鲁方言中“之”的说法。如“沛公兵从武关入,至咸阳,群臣百官皆畔,不适。”(《史记·李斯列传》)
  “赴”的小篆为“”,这是个形声字。右边是声符“卜”,左半边的上半部分是一个人形,下半部分是一只脚趾朝上的脚。《说文》:“赴,趋也。”造字的本义是士卒奋不顾身地向前。因此,“赴”字含有“不顾一切地急速往前”的意思。如“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中的“赴”就是此意。
  由以上分析可见,“之”“去”“往”“赴”“适”五个字意义虽然相近但却各有内涵。只有明白这些字的内涵和外延,弄清彼此之间的区别,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
  2.有效解决通假字
  通假字掌握与否直接影响学生能否理解文言文,特别是在默写古诗文时,能否准确地写出通假字往往决定了学生能否得分。
  如教材中出现数次的“有”字,“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忌讽齐王纳谏》),三个句子中的“有”都通“又”。我们来看看古汉字造字法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种通假字。
  “有”的甲骨文为“”,很明显,甲骨文中的“有”字就是“又”字。金文为“”金文的上半部分是一个“又”字,下面的“月”字就是肉,整个金文是右手持肉的样子,这就表示“有了”。小篆为“”,基本与金文相似,只是肉的形体更艺术化了。一直到了楷体“有”上的一横一撇移动到左边,肉的形体部分改成直笔,基本上看不出“以右手持肉”的样子了。从古文字的演变历史来看,“有”通“又”字自古就有。学生了解了“有”的演变历史,对于“有”的释义有了更深的理解。   又如,学生很易将“徐公来,孰视之”中的“孰”写成“熟”,如果了解了“孰”字古汉字的造字历史,将大大降低这种错误率。
  “孰”的甲骨文为“”,右边是个面朝左站立的人,左边是一座宗庙的形状,“孰”在甲骨文中是人向宗庙献祭品的意思。金文为“”与甲骨文大体相同。小篆为“”,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左下半部增加了个“羊”也就是祭品,右边的人形也不太明显了。楷书中“孰”把“羊”变成了“子”。到了现代,又增加了四个点,就是“火”,表明煮熟食物要用火。因此,“熟”字就是“孰”字下加“火”而成为的新字。“孰”字在文言文中主要是两个意思,一种是疑问代词如“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百姓孰敢百姓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隆中对》),另一种“孰”通“熟”,如“徐公来,孰视之” (《邹忌讽齐王纳谏》)。
  3.探幽发微形近字
  “似”和“拟”是学生极易混淆的两个字,《咏雪》中两个字同时出现,“大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通过古汉字造字法,很容易将两个字区分开来。
  似,形声,声符为“以”。篆文为“”。“以”的篆文是“”,“似”发就是“”的音。在诗经中就有“以似以续”。“似”义为承继。承继者与被承继者之间,有相似之处,所以“似”有近似、相似的意思。拟,形声,声符为“疑”。篆文为“”。“疑”是执杖转身顾后、不知该前行还是后退的犹豫不决、心存疑惑的情态。仍在考虑应该如何行动,尚未进入行动阶段,因此“拟”有拟设、模拟、模仿的意思。尽管“似”和“拟”的楷体字字形相似,但是通过古汉字造字法的分析,两个字的声符完全不同,意思也不同。学生很快就能理解两个形近字的差异。
  学生经常搞不清“礻”和“衤”偏旁的字,如在默写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时“禅”写成“衤”,“初日照高林”中的“初”又会写成“礻”。古汉字造字法可以清晰地分辨这两个偏旁。
  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示衣 甲骨文的“示”字,我们可以理解为上古人民在一块灵石台上贡献祭品。是指在光天化日之下,将祭品给鬼神看并享用。因此凡是用“示”做偏旁的往往与精神、祭祀有关,只能写作“礻”。“禅”在《说文》中的解释为:“禅,祭天也。”因此为“礻”字旁。了解了“示”字旁的造字法之后“祭、祀、社”等字学生也不会写错偏旁。“衣”的甲骨文就像衣服之形,上面的“人”字形部分就是衣领,两侧开口处就是衣袖。在记忆时,我们可以想象衣服有两个袖子,因此“衣”字旁有两点“衤”。甲骨文的“初”字为“”,左边是“衣”的象形字,右边是一把刀,意思是用刀裁衣服,是“作衣之初”。后来就引申为一切事情的开始都是“初”。通过比较分析,学生再也不会把“禅”字和“初”字写错,也能根据汉字的本意来推断到底是“礻”和“衤”。
  4.有效辨析一字多义
  “见”是常用文言词语,不仅在教材中出现较多,也是课外文言文常考的词语。“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孙权劝学》)中的“见”解释为“知道”。“曹刿请见”(《曹刿论战》)中的“见”解释为“拜见”。“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中的“见”解释为“被”。“胡不见我于王”(《墨子·公输》)中的“见”通“现”意为“推荐”。这么多的释义,该如何让学生更快更好地记忆呢?
  我们来看看“见”的甲骨文“”,很明显这是个象形字。甲骨文的下部是一个面朝右跪坐的人,人的头上是一只非常突出的大眼睛(横着的“目”)。金文的“见”为“”,只将甲骨文中跪坐的人改为半站立的人,面朝左,头部的大眼睛依旧炯炯有神。小篆的“见”为“”,下部的“人”变得不像了,人头上的大眼睛变成了“目”。楷书的“见”为“見”,上部仍然是“目”,下部的人根本看不来了。
  由此可见,“见”的本义就是“看见”,如“歧王宅里寻常见”(《江南逢李龟年》)意思是“歧王的宅子里经常能看见”。由“看见”引申为“会见”,如“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就是说:一天不见面,好像隔了三年似的。由“会见”又可以引申为“接见”,如“曹刿请见”(《曹刿论战》)意思是:曹刿请求接见。一样东西被看见就有被动的意思,所以“见”字可以表示“被”,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就是说:诚信而被怀疑,忠诚而被毁谤。
  在《墨子·公输》中“胡不见我于王”难道解释为“为什么不让我看见楚王”吗?自然不对。这句话的意思是:为什么不把我推荐给楚王。在这里“见”读xian(现)。因为上古没有“现”字,凡是“出现”的意思都写作“见”。
  通过古文字造字法的分析,学生能很好地将“见”字的意思分门别类,并将课内知识有效地延伸到课外。
  古汉字造字法在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应用既是创新又是回归。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基,“追根溯本”了解古汉字包含的文化内涵,文言文教学才能深入到文化层面。万丈高楼平地起,对文言文字词的准确解读、扎实理解,才能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底蕴和文化内涵,让学生深入触摸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研究考题。熟悉选编的文言文,明确教学重难点。教师还要广泛深入研究考纲、中考考题,把握文言文考察的动向,从而做到有的放矢。此外教师也要广泛涉猎、经常翻阅古汉字经典著作如《说文解字》《四体大字典》等工具书,为古汉字造字法的课堂教授打下夯实的基础。当然,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也应避免一味地讲授“六书”知识,应根据学情,利用多种媒介将古汉字造字法传授给学生。
其他文献
据对各省市61份中考语文试卷的统计,有语文综合性学习板块考查的占41份。综合性学习试题依据现实生活设计问题情境,综合考查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的语文能力。这样的试题鲜活有趣,灵活多样,是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中最具活力的亮点。  一、活动情境与现实生活,“零”距离  贴近学生生活,设计具体活动,体现参与意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各地综合性学习试题的共同追求。从情境看,选材涉及中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他们在家庭、校
[摘 要:中国式过马路近年来引发人们的热烈讨论和关注,政府机构开始着力治理这种不遵守交通法律法规的乱象。其中,不少省市的政府机构引入了人脸识别技术,通过对违法者的面部识别、数据库比对从而对违法者个人信息进行公示以起到惩戒的效果。但是这项措施也引来不少反对,尤其是因为这其中可能涉及到隐私权的侵犯。当前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是也逐步认识到隐私保护的重要性。因此,这项措
目前高中学段的学生,不太重视古诗文学习者为数不少。他们或因古诗文学习的难度较大,或因各学科的学习内容繁多而学习时间紧迫,或因考试时古诗文分数不易拿到而心生厌倦,或因个人情趣偏爱于理科而不愿意下功夫于古诗文的学习,或因教材所选古诗文与自己的学力有较大悬殊等而不重视古诗文的学习。这些对古诗文不感兴趣或学而无获的学生,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现实中的一种“拖累”。然而高中古诗文学习对所有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语文
[摘 要:带有西方色彩的人权实践往往缺乏道德关怀,这是中国权利话语体系构建过程中常常被忽视的问题。夏勇的《中国民权哲学》以中国民本思想为理论起点,提出中国民权观念由来已久,民权既是德行的践履,又是权利的实行。他主张重新审视中国传统道德话语的衰落过程及其原因,提出在集团本位道德崩溃的当下,中国的权利话语应回归传统民权观念。《中国民权哲学》一书不仅阐明了西方绝对化的个人权利在中国“水土不服”的机理,也
语文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著名教育家斋藤喜博认为,教师的提问是“教学的生命”。好的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课堂提问贯穿着整个教学过程,课堂提问运用得好,不但可以轻松地帮助学生融入课堂教学所创设的氛围之中,还可以激发他们探究问题的兴趣,激励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把握好提问的“火候”,
  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倡导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所谓“学生主体学习”,就是把学生视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中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结合自己在教学中所尝试的几种教学方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文本诵读法  文本诵读法,即要求学生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用朗读的方法反复熟读课文,逐步加深理解,直到可以背诵。诵读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用以分析事理、阐明观点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说理的特点使得中学生在心理上对它产生了一种有意无意的抵触情绪,普遍觉得议论文枯燥乏味——没有兴趣学习,学习过程也没有什么乐趣,所以要搞好议论文教学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其实一篇议论文想要获得读者的认可,作者提出的观点必须具备一定的哲理,彰显作者的独特智慧;所用论据必须具备合理性,能有力地证明观点;论证过程必须有条理,反映周密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非常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新《课标》还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
【设计意图】  孔子一直以圣人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让后人敬而又敬。事实上孔子首先是一个“人”。北大教授李零说:“历史上的孔子有两个,一个是《论语》中的,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一个是孔庙中的,泥塑木胎,供人燃香磕头。”因此如果我们要让学生了解真正的孔子形象,首先应该从《论语》中去了解,而不是从后代君王给孔子的封号里去拜读。《论语》记录了孔子和弟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对话。黄济先生曾说,“回到孔子”就是要
[摘 要:在多媒体技术不断创新发展的背景下,在教学活动中整合运用多媒体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发挥多媒体直观形象、互动便利的优势,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落后面貌,使得课堂教学活动变得妙趣横生,同时也促使学生更容易的理解知识,对知识产生深刻的印象。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也要在教学思想上与时俱进,注重对多媒体教学有效整合方面的积极探索,可以通过整合运用教学资源,丰富数学教学内容,可以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