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而写作能力又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然而,当下的小学作文的教学却充塞着各式各样的写作理论,大谈审题、立意、结构、语言。用成人化的理性思维代替儿童充满天真童趣的想象幻想,必然南辕北辙。教学过于重视理论指导和写作训练,就把学生捆绑在了“写作技能”这架战车上。学生为了运用所谓的各种作文技法,在作文中假话、空话、人话层出不穷,一味模仿、拼凑、抄袭的现象也比比皆是。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小学作文训练的五个关键点。
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学生作文素材枯竭,这是小学生的常见病。其主要表现为学生写作文时觉得没有题材可选择,生活源头里找不出所要求的素材。学生常常冥思苦想、胡编乱造、交差了事。造成这种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种是学生生活天地狭小、生活单调,平静而枯燥的“教室”作文制约了学生反映生活的能力;另一种是小学生对生活的敏感性较差,缺乏观察能力,对美丽的乡村景色熟视无略,表现为麻木不仁,造成“假性枯竭”。
针对上述成因,教师可挖掘校园里的活生生的素材,推陈出新,教出新意。校园是师生赖于生存的环境,可谓朝夕相处。教师不妨借助素描教学方法,把学生带出课堂,让学生到校园中去活动、去观察、去寻找他们的感受。校园的花、草、树木、假山、喷泉、小河、房前室后其中蕴藏着无穷的乐趣,均可成为学生们素描的对象。这样,不仅符合学生求新心理,使学生兴趣盎然,而且培养了他们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力。
二、“文章不是无情物,唯有情动而辞发”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小学生情感不仅十分丰富,而且容易从表情上流露出来,情感十分明显。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作文必须经历心理的双重转化。首先是显示生活客观事物向主体情感转化,这是第一重转化。然后是学生情感向文字表达的转化,这是第二重转化。学生习作是一种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互相协调、相互作用的过程。《毛诗·人序》云:“诗者,志之所至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一个人只有在“情动于中”时,才能有欲罢不能的表达欲望。小学生尤其如此,只有当其作文兴趣被充分激发,作文成为其内在的表达需要时,他们才会让自己的思想、感情自然地在笔下流淌。因为他们此时的作文已不是“奉命而作”,而是心灵的需要,表达、交流的需要。有了需要,才会有动力,才会萌生出对作文的情感,从而更加主动地投入其中,去收获四季的斑斓。
三、感受“万千世界”,绘就“多彩生活”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发掘内心固然重要;“走进生活、感受生活”,更是由外而内的深切体验。丰富的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学生的生活越丰富,作文内容就越充实。小学生年龄小,生活范围狭窄,加上他们平时不注意观察,没留心周围的事物,即使看到了也稍纵即逝,并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因此,他们写出的文章总是空洞无物。有的甚至假话空话连篇。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引导他们观察生活,并培养观察的兴趣。所以,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留心身边发生的各种事情,诸如街道见闻、小区里的新鲜事、家人忙碌的早晨及学校、家庭中的偶发事件等,以培养他们观察的兴趣及习惯,并借以不断丰富表象储存,积累写作素材。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访问、社会调查,鼓励学生走进乡土生活。比如我市东城的自然人文景色就为学生习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家乡的野花、杂树、山川小河、风土人情,都可以成为学生们采撷的素材;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们结合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写观察日记;结合课外阅读和听广播、看电影、电视等写读书笔记、写观后感;结合黑板报和墙报写通讯稿、写儿歌、写小故事;结合调查、浏览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写简单的调查报告;利用主题班队读书报告会、晨读演讲等各种形式让学生互相启发、寓智于趣。
四、在阅读中互批互改,在交流中求新求变
我们长期以来在作文教学中只重视学生写什么,怎么写,不重视学生为什么写,写给谁来看,即忽视了作文表达、交流功能。小学生作文是尝试着用笔写话,是练习着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见闻、感受,是模仿着用文字的方式传情达意,与他人进行交流。而文章的生命,在于流通,在于读者的阅读。所以,经常让别人阅读自己写的文章,让自己的言说流通,处于与他人的交流中,与他人做信息交换,言说就会增值,文章就会写得更好。所以,让学生把自己的作文与他人交流,把自己的作文送给最喜欢的“读者”;班级开辟作文交流、评价专栏,同学之间相互评阅;把自己或班级的作文贴在板报上、装订成小册子,算作“发表”;建立“悄悄话信箱”,把自己的心里话写给老师。这样,学生就能够在大量丰富生动的交流、交际实践中,自然地领悟作文的意义,认识作文的价值,习得作文的方法。
惟有意识到自己的作文必须交给一个、几个甚至更多读者,作者才會尽量克服“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现象,尽量写出“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好作文。因此,交流必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不要老调重弹,在作文时尽量写一点新内容,用一点新技巧,抒一点新感受,日久天长,学生的作文的创新程度就会不断提高,那些“假大空”的文章也会随之消失。
五、夯实语文基础,厚积而能薄发
审视作文教学,学生在表达、描述时往往产生困惑心理,表现出语言简单、语无伦次、辞不达意等。针对语言基础上的问题,教师一方面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语言环境中的字词教学,一词造多句,多句连成段,另一方面注意篇章教学,如段与段的过渡、呼应等方面的训练。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语言感受和语言积累。通过对语言的感受和积累来学习作文,无需过多的理性分析,只须加强学生的语感能力。小学生长于记忆、长于形象思维,作文教学时,要让他们大量接触规范的语言文字作品,如指导学生朗读、背诵精彩的课文及片段,让学生及时吸收语言所负荷的各种文化知识。这样,学生的言语储备越积越厚,一旦用时会自然涌上笔端,大大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为作文教学寻找可依的“抓手”,构建立体化的作文教学流程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必由之路。实践证明,作文教学唯有走出小课堂,融入大环境;向内开掘表现情感,向外深入观察体验;学生交流阅读,教师严抓基础;这样多管齐下,才能摆脱作文教学僵化闭塞的窘境,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市实验学校(257091)
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学生作文素材枯竭,这是小学生的常见病。其主要表现为学生写作文时觉得没有题材可选择,生活源头里找不出所要求的素材。学生常常冥思苦想、胡编乱造、交差了事。造成这种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种是学生生活天地狭小、生活单调,平静而枯燥的“教室”作文制约了学生反映生活的能力;另一种是小学生对生活的敏感性较差,缺乏观察能力,对美丽的乡村景色熟视无略,表现为麻木不仁,造成“假性枯竭”。
针对上述成因,教师可挖掘校园里的活生生的素材,推陈出新,教出新意。校园是师生赖于生存的环境,可谓朝夕相处。教师不妨借助素描教学方法,把学生带出课堂,让学生到校园中去活动、去观察、去寻找他们的感受。校园的花、草、树木、假山、喷泉、小河、房前室后其中蕴藏着无穷的乐趣,均可成为学生们素描的对象。这样,不仅符合学生求新心理,使学生兴趣盎然,而且培养了他们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力。
二、“文章不是无情物,唯有情动而辞发”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小学生情感不仅十分丰富,而且容易从表情上流露出来,情感十分明显。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作文必须经历心理的双重转化。首先是显示生活客观事物向主体情感转化,这是第一重转化。然后是学生情感向文字表达的转化,这是第二重转化。学生习作是一种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互相协调、相互作用的过程。《毛诗·人序》云:“诗者,志之所至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一个人只有在“情动于中”时,才能有欲罢不能的表达欲望。小学生尤其如此,只有当其作文兴趣被充分激发,作文成为其内在的表达需要时,他们才会让自己的思想、感情自然地在笔下流淌。因为他们此时的作文已不是“奉命而作”,而是心灵的需要,表达、交流的需要。有了需要,才会有动力,才会萌生出对作文的情感,从而更加主动地投入其中,去收获四季的斑斓。
三、感受“万千世界”,绘就“多彩生活”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发掘内心固然重要;“走进生活、感受生活”,更是由外而内的深切体验。丰富的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学生的生活越丰富,作文内容就越充实。小学生年龄小,生活范围狭窄,加上他们平时不注意观察,没留心周围的事物,即使看到了也稍纵即逝,并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因此,他们写出的文章总是空洞无物。有的甚至假话空话连篇。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引导他们观察生活,并培养观察的兴趣。所以,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留心身边发生的各种事情,诸如街道见闻、小区里的新鲜事、家人忙碌的早晨及学校、家庭中的偶发事件等,以培养他们观察的兴趣及习惯,并借以不断丰富表象储存,积累写作素材。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访问、社会调查,鼓励学生走进乡土生活。比如我市东城的自然人文景色就为学生习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家乡的野花、杂树、山川小河、风土人情,都可以成为学生们采撷的素材;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们结合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写观察日记;结合课外阅读和听广播、看电影、电视等写读书笔记、写观后感;结合黑板报和墙报写通讯稿、写儿歌、写小故事;结合调查、浏览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写简单的调查报告;利用主题班队读书报告会、晨读演讲等各种形式让学生互相启发、寓智于趣。
四、在阅读中互批互改,在交流中求新求变
我们长期以来在作文教学中只重视学生写什么,怎么写,不重视学生为什么写,写给谁来看,即忽视了作文表达、交流功能。小学生作文是尝试着用笔写话,是练习着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见闻、感受,是模仿着用文字的方式传情达意,与他人进行交流。而文章的生命,在于流通,在于读者的阅读。所以,经常让别人阅读自己写的文章,让自己的言说流通,处于与他人的交流中,与他人做信息交换,言说就会增值,文章就会写得更好。所以,让学生把自己的作文与他人交流,把自己的作文送给最喜欢的“读者”;班级开辟作文交流、评价专栏,同学之间相互评阅;把自己或班级的作文贴在板报上、装订成小册子,算作“发表”;建立“悄悄话信箱”,把自己的心里话写给老师。这样,学生就能够在大量丰富生动的交流、交际实践中,自然地领悟作文的意义,认识作文的价值,习得作文的方法。
惟有意识到自己的作文必须交给一个、几个甚至更多读者,作者才會尽量克服“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现象,尽量写出“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好作文。因此,交流必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不要老调重弹,在作文时尽量写一点新内容,用一点新技巧,抒一点新感受,日久天长,学生的作文的创新程度就会不断提高,那些“假大空”的文章也会随之消失。
五、夯实语文基础,厚积而能薄发
审视作文教学,学生在表达、描述时往往产生困惑心理,表现出语言简单、语无伦次、辞不达意等。针对语言基础上的问题,教师一方面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语言环境中的字词教学,一词造多句,多句连成段,另一方面注意篇章教学,如段与段的过渡、呼应等方面的训练。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语言感受和语言积累。通过对语言的感受和积累来学习作文,无需过多的理性分析,只须加强学生的语感能力。小学生长于记忆、长于形象思维,作文教学时,要让他们大量接触规范的语言文字作品,如指导学生朗读、背诵精彩的课文及片段,让学生及时吸收语言所负荷的各种文化知识。这样,学生的言语储备越积越厚,一旦用时会自然涌上笔端,大大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为作文教学寻找可依的“抓手”,构建立体化的作文教学流程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必由之路。实践证明,作文教学唯有走出小课堂,融入大环境;向内开掘表现情感,向外深入观察体验;学生交流阅读,教师严抓基础;这样多管齐下,才能摆脱作文教学僵化闭塞的窘境,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市实验学校(257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