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提问是在各科课堂教学中广泛采取的一种教学手段。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成为广大一线教师不断研究的问题。我在课堂提问中,注意做到:问题的内涵与外延要明晰;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优化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通过以上举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课堂效率就会得到提高,从而,也就促进了学生政治素养和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 思想政治;课堂;有效提问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知识点多、理论性强、抽象单调,学生很难对其产生兴趣。怎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高中政治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介于此,我结合政治教学实践,分析教学内容,研究学生特点,我觉得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仍是教学的首选。那么,怎样才能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呢?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课堂提问要做到问题内涵、外延明晰
高中政治问题的内涵和外延是学生理解问题的关键,不要是学生理解不清或出现歧义。问题的提出一定要明确清晰,能让学生一听到问题,迅速地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思考。如果学生不明白问题的指向,或错误的理解问题的内涵与外延,最终只能是完全背离了问题的原意,造成了思维的混乱,无法实现提问的初衷。高中政治教师要明晰问题,就必须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思路和流程,根据教材的内容与教学活动的需要,沿着预设的思路进行问题的切换,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实现学生对政治教学内容的自主思维加工。如在讲《生活与哲学》“运动是有规律的”时,明确教学目标—理解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理解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然后设计教学思路:通过近半个世纪气候变化异常的背景材料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最后逐层明确问题:气候异常是天灾也是人祸,天灾能避免吗?请你概括一下规律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人在天灾面前无能为力吗?面对天灾人应有何作为? →怎样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 中说明“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相反,如果政治教师提出:你能谈谈对规律的认识吗?学生不知道是问规律的含义、特征还是人与规律的关系,这样既阻碍学生的积极思维,又必然导致课堂教学的无效。
二、面向全体学生是课堂提问的主旨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的发展的教育,因而,课堂提问也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到问题的思考与讨论中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出具有一定素养的合格公民,所以,政治课堂教学活动应该是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的活动。政治教师提问中要克服偏爱某些学生的现象,面向全体学生,采取抢答、抽答、辩答等多种方式,促使全体学生都去思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如在讲《政治生活》“民主决策”时,面向全体学生提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公布后,你有没有意见反映?准备通过什么方式反映?如果你的意见被采纳,你有何感想?这一问题提出后,学生对高考制度改革都有自己的看法,不少同学想通过政府网站提出意见,很多同学认为自己的意见如被采纳肯定非常兴奋,同时也提高了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积极性,于是,本课重点问题—“民主决策的方式及意义”就迎刃而解了。
三、优化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
优化课堂提问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探究,提高政治课堂的课堂效率。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和认知冲突,提出疑问,由学生自己开动脑筋,经过思维碰撞,追根问底,直到得出正确的结论。政治教师把所要解决的问题,给学生设置悬念,由“真思考”引发出的一种持久的、强大的教学吸引力,不正是政治课的魅力所在吗?不断提高政治课堂学生思维的参与度是每一个政治教师不懈的追求。如《政治生活》讲“我国的外交政策”,把中美关系作为问题情境,教师展示情境一:奥巴马访华和中美经济和战略对话成果;情境二:中美贸易摩擦、美对台军售、奥巴马会见达赖;情境三:2009年中国外交主要成就及国际上的“中国威胁论”,接下来提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是中国强大了,应与美国彻底决裂;二是中国实力与美国还有很大差异,应处处由着美国。你赞同哪种观点?你认为怎样正确处理中美关系?这种带有认知冲突的观点,学生思维上肯定会碰撞,经过思考和辩论,会逐步回到教材核心观点:中国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坚决维护我国国家利益的同时要和平处理好与美国关系,彻底决裂和处处顺从都不是最好的办法。
总而言之,我通过提升高中政治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达到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率的目的。我深知“问”虽无定法,但必须要有法,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离不开提问,有效的提问可以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直接影响着政治课堂教学的效果。让学生真正成为提问的主人,我们的教育一定能培养出更多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高中; 思想政治;课堂;有效提问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知识点多、理论性强、抽象单调,学生很难对其产生兴趣。怎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高中政治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介于此,我结合政治教学实践,分析教学内容,研究学生特点,我觉得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仍是教学的首选。那么,怎样才能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呢?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课堂提问要做到问题内涵、外延明晰
高中政治问题的内涵和外延是学生理解问题的关键,不要是学生理解不清或出现歧义。问题的提出一定要明确清晰,能让学生一听到问题,迅速地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思考。如果学生不明白问题的指向,或错误的理解问题的内涵与外延,最终只能是完全背离了问题的原意,造成了思维的混乱,无法实现提问的初衷。高中政治教师要明晰问题,就必须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思路和流程,根据教材的内容与教学活动的需要,沿着预设的思路进行问题的切换,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实现学生对政治教学内容的自主思维加工。如在讲《生活与哲学》“运动是有规律的”时,明确教学目标—理解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理解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然后设计教学思路:通过近半个世纪气候变化异常的背景材料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最后逐层明确问题:气候异常是天灾也是人祸,天灾能避免吗?请你概括一下规律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人在天灾面前无能为力吗?面对天灾人应有何作为? →怎样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 中说明“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相反,如果政治教师提出:你能谈谈对规律的认识吗?学生不知道是问规律的含义、特征还是人与规律的关系,这样既阻碍学生的积极思维,又必然导致课堂教学的无效。
二、面向全体学生是课堂提问的主旨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的发展的教育,因而,课堂提问也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到问题的思考与讨论中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出具有一定素养的合格公民,所以,政治课堂教学活动应该是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的活动。政治教师提问中要克服偏爱某些学生的现象,面向全体学生,采取抢答、抽答、辩答等多种方式,促使全体学生都去思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如在讲《政治生活》“民主决策”时,面向全体学生提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公布后,你有没有意见反映?准备通过什么方式反映?如果你的意见被采纳,你有何感想?这一问题提出后,学生对高考制度改革都有自己的看法,不少同学想通过政府网站提出意见,很多同学认为自己的意见如被采纳肯定非常兴奋,同时也提高了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积极性,于是,本课重点问题—“民主决策的方式及意义”就迎刃而解了。
三、优化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
优化课堂提问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探究,提高政治课堂的课堂效率。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和认知冲突,提出疑问,由学生自己开动脑筋,经过思维碰撞,追根问底,直到得出正确的结论。政治教师把所要解决的问题,给学生设置悬念,由“真思考”引发出的一种持久的、强大的教学吸引力,不正是政治课的魅力所在吗?不断提高政治课堂学生思维的参与度是每一个政治教师不懈的追求。如《政治生活》讲“我国的外交政策”,把中美关系作为问题情境,教师展示情境一:奥巴马访华和中美经济和战略对话成果;情境二:中美贸易摩擦、美对台军售、奥巴马会见达赖;情境三:2009年中国外交主要成就及国际上的“中国威胁论”,接下来提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是中国强大了,应与美国彻底决裂;二是中国实力与美国还有很大差异,应处处由着美国。你赞同哪种观点?你认为怎样正确处理中美关系?这种带有认知冲突的观点,学生思维上肯定会碰撞,经过思考和辩论,会逐步回到教材核心观点:中国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坚决维护我国国家利益的同时要和平处理好与美国关系,彻底决裂和处处顺从都不是最好的办法。
总而言之,我通过提升高中政治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达到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率的目的。我深知“问”虽无定法,但必须要有法,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离不开提问,有效的提问可以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直接影响着政治课堂教学的效果。让学生真正成为提问的主人,我们的教育一定能培养出更多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