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的作用

来源 :现代教师与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hq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集活动性、生成性、开放性、实践性、综合性于一体,学生活动的空间、自由度比学科课堂更广阔。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活动为主,在学生学习有困難时教师充当辅导员。教学是师生多向、开放和动态的对话、交流过程。
  学生通过物理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目的不是为了改造外部客观世界,而是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学习和掌握人类自身发展的过程及科学结论形成的过程,进而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另外,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从学生的直接经验出发,活动建立在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内在学习需要的基础之上;学生对于学习对象的主动操作、探索、加工、体验和变革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克服困难的意志活动;学生的学习目的不单纯是在于获得物理知识和科学结论,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对知识产生过程的重演、再现、探究和思考,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认知能力的培养都有重要实践意义。
  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一种新的独立的课程形态,有着自身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掌握一般教育能力的基础上,拥有综合实践活动所需的特殊能力,没有扎实功底的教师是无法胜任此项工作的。现根据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经验,仅就诸多问题中教师的作用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1.教师是课程创生的主体
  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项学生自愿选择或自愿结合参加的学习活动。在实践活动内容的具体选择与设计上,可以根据学生、学校与社区的具体条件,灵活地选择活动项目。因为只有符合学生本人意愿和内在需要的活动,才能够产生巨大的内驱力,学生活动时才有更强烈地自愿性、迫切性和持久性。学生在自学、自治、自理中克服各种挫折,经受各种考验,培养独立性、自觉性、创造性及各种能力。
  此课程不是一种纯制度化的教育因素。教师、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共同创生着课程。教师不再有现成的、标准化的教材,教师组织教学时预设难度大,生成性的事物更容易在课堂上产生,并且有些生成性的问题教师往往当场无法解决。这种新的课程观要求教师必须全面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心理发展状况、兴趣、特长、交往状况,以及学生的社区生活环境、家庭环境,从而引导学生在感知自然、体验生活、认知自我的过程中生成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这种“创生”主要包括两种情形:一是学生主动提出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并参与活动的设计、准备、安排和组织,整个活动以学生自我活动为中心。这时候,教师应该充分调动一切可资利用的资源,投入饱满的热情,为学生提供课程实施的客观条件及经验指导。二是教师根据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基于学生生活现实、发展状况,引导学生共同创生的课题。
  2.教师是学生活动的特殊“导演”与忠实观众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突出特征之一是实践性与自主性。从一个课题的提出到活动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活动方案,乃至成果汇报及评价,都是学生自主参与以及实施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必然会生成一些他们以前在学习与生活中没有体验过的认知与情感体验。在以探究为核心的活动课堂上,小组合作是我们经常采用的一种组织形式和教学策略。善于倾听,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对症下药,使活动小组更加协调,才有利于活动课的顺利开展。因此,教师必须学会欣赏与倾听,在学生获得一定成果的时候,给予热情的赞扬;在学生遇到挫折时,给予鼓励与真诚的帮助;在学生完成活动计划的时候,给予肯定和掌声。教育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人都有被肯定的需要,我们只有学会做一名称职的观众,才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敢于也愿意去尝试与挑战。但是,受到认知水平的限制,学生往往发现不了可以纵深发展的问题,忽略对活动收获进行反思。教师因而要设计一些易于引发学生深思的交流活动,让学生边“汇演”自己的成果,边在教师特殊的“导演”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这同时也是促进学生互动学习的需要。
  3.教师是学生交往的对象,教师在活动中与学生平等“对话”
  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特殊的交往活动,他们借助一系列的课题,通过与教师之间信息的交流,情感的交融和思想的碰撞展开。这种交往活动与学科教学中的交往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的是,二者都需要师生平等的对话。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活动课题开展阶段中的交流活动。此时,学生将活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来与教师及同伴交流,这种交流不像学科课程那样有较统一的教材,教师预设性较强。这种交流更大程度上是以学生需要什么为出发点,教师以一种辅助解决问题的姿态与学生进行“对话”。这种交流表面上看是教师更为被动,跟着学生的研究思路及经验走。而事实上,教师必须对学生研究的问题有全面的认知,并认真关注。只有对学生的活动“了如指掌”,方能很好地实现“对话”。
  4.教师是学生活动的参与者
  教师不仅是学生活动中的交往、对话对象,而且是学生活动的参与者。首先,教师只要加入到实践活动课题的提出、活动方案的设计及各阶段的成果交流中,才能掌握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保证课题实施的科学性。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很强的生成性,学生提出的一些课题甚至连教师都感到陌生或“一知半解”,尤其是对于一些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课题,教师更应该积极参与,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判断与事实相符,认知与实践同步。另外,教师热情、积极的参与也能调动、感染学生的活动热情,使他们以更高涨的热情、更强的自信投入实践中。同时,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出现,解除了学生的抵触情绪,使学生易于接受其指导。在向学生介绍物理学史时,应注重指导学生模拟科学家当年发现的思路,体会科学家发现的过程,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提供思维模式。在课题的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遵循“亲历实践、深度探究、自主发展”的原则,倡导亲身体验的物理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持续深入地探究。
  5.教师是学生形成性评价的见证者及评价者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的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
  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坚持“以活动促发展”为指导思想,不但要注意评价的多元化、过程性和整体观,而且评价的重点应落在学生的发展层次和发展水平上。学生自我、集体的评价到底有无现实依据,是否科学、合理,就需要一个“可靠”的见证者,教师作为学生活动的参与者及忠实观众,无疑是一个最佳人选。学生自我评价及互评,限于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也需要一定的指导。教师加入评价,可以采用平等的身份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为学生提供评价指导,以使其评价更科学、更有说服力。另外教师是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体系的组成之一,在学生的“成长记录袋”中,教师的评价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档案”。教师要引导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档案袋,并且经常对档案袋中的内容进行整理、分析和评价。
  总之,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教师不再是凌驾与学生之上的“指挥”者,而是学生活动的参与者、忠实观众、评价者,在实践中与学生一起创生新的课程,与学生一起在特定的交往空间中平等对话,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其他文献
【摘要】体育游戏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中占重要地位。本文对体育游戏的特点及其作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体育游戏的特点,提出了体育游戏在组织教学中的应用以及体育教师在运用体育游戏时应注意的问题,为广大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提供了借鉴。   【关键词】体育游戏 游戏作用 游戏应用  1.体育游戏的特点及其作用  1.1游戏有趣、生动能满足学生精神上的娱乐需求。  体育游戏的内容丰富
期刊
【摘要】化学说课是一种重要教研活动形式,它对于化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者从化学说课的含义、说课的意义、说课的内容以及怎样说课等方面就化学说课的重要性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化学说课 教研 专业素养  近年来,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教学技术、教学手段的进步,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科研提升,“化学说课”越来越受到重视,并逐渐成为各学科衡量一个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尺度,甚至成为各级各类
期刊
我始终把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后进生让后进生,有和其他同学交流的机会和场合。  在具体的班主任工作中,不论是学习上还是思想,要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后进生能够感受到集体温暖,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反之,班主任不关心他们,一心想着学习好、表现好的学生,那么,班主任的偏爱会强化一部分同学的自负心理,班主任的冷淡则强化后进生的自卑心理,使学生与老师之间产生隔膜。班主任对后进生
期刊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探究性学习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事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所谓“探究”是指深入探讨、反复研究。美国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对科学探究的表述是:“科学探究指的是学生建构知识、形成科学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各种活动。”科学的核心是科学探究,而科学探究这种学习方式,更强调、更注重主体的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因而更能使学生产生“要学习”
期刊
【摘要】每个教师都知道,作业练习是教学流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其效度怎么样,直接关系到数学教学质量的高低。合理的练习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信息互动交流的一个关键窗口。作业应是一种生活,是一种活动,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单一的、千篇一律的重复。本文论述新课标下的数学练习设计,应如何体现它的效度,突出现实性、发展性和活动性。  【关键词】新课
期刊
【摘要】班主任在学校教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是除了家长之外的,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他人”。因此要提高中、小学生的整体素质(品德水平、智力水平、审美水平、心理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就必须从提高班主任的素质入手。首先作为新时期合格班主任应具备慈爱之心,其次作为新时期合格班主任应具备耐心,最后是作为新时期合格班主任应该敬业。为了国富民强,为了我们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繁荣昌盛,希望每一位班主任都能在本职岗位中做
期刊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不是先天就有的,它需要通过后天的有目的培养才能获得,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鼓励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学会独立思考,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强调创新能力的提高。  1.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画图是Windows中自带的一个小程序。通过教学与研究发现,如果教师站在思维发展的高度讲授画图程序,便可以达到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培养
期刊
讲到素质教育,有以下几个问题想提出来和同志们商榷。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智力因素培养与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关系及在化学教学中如何着眼于素质教育等问题。  1.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化学教师如何在突出素质教育的化学教学中驾驭考试呢?一方面,考试所涉及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自学、思维等能力正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对于观察能力(图片观察除外)、化学实验的动作技能及德行、体质等
期刊
【摘要】生活自理,简单的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  【关键词】幼儿生活 自理能力 培养  有专家指出:幼儿能力与习惯的培养是在学前期。作为幼儿园,我们能否抓住这个关键阶段,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与生活自理现状,有的放矢地对幼儿进行教育,是幼儿
期刊
【摘要】本文论述了对中学语文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的理解、认识。共分四部分:导言、语文课程性质、语文课程基本理念、结束语。重點论述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及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正确运用新课程的基本思想指导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强调语文教育工作者要认真学习、理会新课程标准思想内涵,尽快进入角色,走进新课程。为全面提高素质教育而勇于探索、勇于实践、积极努力,做出贡献。  【关键词】学习 理解 认识 探索 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