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情感态度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在总体目标中更将情感与态度列为其四大方面的目标之一,因此,对数学学习不但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可以说新课标将情感与态度的发展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凸显出情商在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所谓情商,是指影响学生学习的意志品质、态度心情、兴趣习惯等非智力因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组织学生的智力活动,完成接受和储存信息的任务,而且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商因素,使学生的态度积极、心情愉悦、思维活跃,做到以情感人,以心育人。
1 互爱之情: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我对本校四年级的100名同学进行了一个题目为“你为什么喜欢上数学课”的问卷调查。结果如下表:
通过以上调查可知:学生是否喜欢数学在很大程度上与他们是否喜欢那位老师有关。学生往往因为喜欢这位教师而特别爱学他所任教的学科,以一种积极兴奋的情感去学习,从而自觉主动的接受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因此,教师要树立科学的师生观,学会热爱学生,与学生沟通,将热爱之情传送给学生并感染学生;要强调师生间的平等,强调师生间的相互信任、理解、支持、帮助;要善于创设、营造师生和谐相处的课堂氛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
如在三年前一位成绩很差的安徽籍学生转学到我班,但我并没有岐视他,而是和学生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他和他妈妈见此情境,感动的哭了),并在往后的学习中注意对他访谈,了解学习情况;在课堂也用诚恳、信任的目光注视他,对难度适中的题目经常让他回答、板演并及时给予表扬,使他由厌学到乐学到爱学,成绩不断进步,从30多分到期末质量检测中取得了96分,正如他现在的来信里说“……正是您对我的关怀、信任与激励,像一束明媚的阳光,抹去我心中一直挥之不去的阴影,激励我前进。谢谢老师!”
所以,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2 尊重之情: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我们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导入、展开,练习的设计等要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提出各自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选择合适的策略,提高思维水平。特别在学习过程中创设条件让他们体面的表现自己并及时地肯定他们点滴进步,不断激发上进的心理。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3 乐学之情: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数学本身具有无穷的美妙,认为数学枯燥、没有艺术性,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作为数学教师,我们有责任、更有必要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情商因素,利用数学知识的内在魅力诱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3.1 可应用数学学科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如教学“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特征”时,师生打擂台,由学生任意报分数,老师能迅速准确地作出判断:哪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哪些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学生感到非常惊讶。此时,老师说:“我有一个秘密,它能够迅速准确地判断出哪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大家想知道吗?”这样以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创设教学情境来吸引学生,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情感。
3.2 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尽量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用数学的实际意义和应用来诱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如教学应用题:同学们排队做课间操,郑强前面有9个同学,后面有7个同学,这一排共有多少个同学?许多学生不假思索地列出:9+7=16(个)。这时我不急于将正确的答案告诉他们,而是给他们讲一个故事:“有一天,共有11只鸭子排着整齐的队伍,在鸭妈妈的带领下,浩浩荡荡的从河的一边游到另一边,上岸以后,鸭妈妈一数,急了:不好!只有10只鸭,丢了一只,可她再向前看看、向后数数她的孩子,真怪,她的孩子并没有少,11只鸭子怎么会变成10只呢?”同学们哄然大笑,鸭妈妈真糊涂,她把自己给忘了。在笑声中,同学们恍然大悟:我们也真糊涂,怎么把郑强给忘了?这种形式的练习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3 可抓住数学知识本身具有的抽象美、逻辑美和数学形体的对称美等诱发学生联想,在美感中提高追求真知的动力,促使产生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课前寻找一些美丽的图片,然后在巩固新知时让学生拿出各自美丽的图片来让全班的学生一起欣赏,然后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找出其中的轴对称图形并说说主要美在什么地方,最后让学生画出对称轴。这样既掌握了新知,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又体会到数学形体的对称美和动手操作的规范美。
3.4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是一种“重教轻学,重说轻做”的以听为主的教学模式,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热情不会太高。但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一个“做数学”的机会,必会有另一番景象。
如教学“减法运算”时,我设计了一个人人去“做”的学习情境。课前,每个学习小组中准备21元钱,笔盒一只,字典一本,分别“标价”4元、6元。请每个小组的两位同学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做生意”:用21元去买一只笔盒和一本字典,看看还剩多少元?并鼓励他们按“买卖”去列式计算。同学们都十分投入地去做,有的小组是先买一只笔盒,再买一本字典,分两次付钱,列式是21-4-6=11(元);有的小组则是先算一只笔盒和一本字典的总价,再一起付钱,列式是21-(4+6)=11(元)。最后推导出“减法运算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减数,等于减去这几个减数的和。这节课,由于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做”数学,从而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4 宽容之情:正视学生出现的错误
心理学家指出:适度的宽容,对于改善人际关系和身心健康都是有益的。在这里我们所说的“宽容”,决不是指教师对学生放任自由,而是以一种宽容的情感,感化那些有错误的学生,让他们纠正自己的错误。其前提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对合乎要求的给予表扬、肯定,反之给予恰当的批评。在此基础上,对待学生的优点,我们要用“放大镜”;对待学生的缺点,要用“缩小镜”,真正以宽容的态度处理学生的错误。有的错误,学生是会一犯再犯的,要允许学生的错误出现反复,这是正常的。如有的学生偏偏在你强调不可抄错数后,把365写成356,在这些问题上我们应“学生反复100次,就做101次转化工作”。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应注意情商因素的有机参与,做到以情为动力,以理为依托,情理交融。用热情、诚恳的胸怀,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情,羸得学生的信任和全身心的参与,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所谓情商,是指影响学生学习的意志品质、态度心情、兴趣习惯等非智力因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组织学生的智力活动,完成接受和储存信息的任务,而且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商因素,使学生的态度积极、心情愉悦、思维活跃,做到以情感人,以心育人。
1 互爱之情: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我对本校四年级的100名同学进行了一个题目为“你为什么喜欢上数学课”的问卷调查。结果如下表:
通过以上调查可知:学生是否喜欢数学在很大程度上与他们是否喜欢那位老师有关。学生往往因为喜欢这位教师而特别爱学他所任教的学科,以一种积极兴奋的情感去学习,从而自觉主动的接受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因此,教师要树立科学的师生观,学会热爱学生,与学生沟通,将热爱之情传送给学生并感染学生;要强调师生间的平等,强调师生间的相互信任、理解、支持、帮助;要善于创设、营造师生和谐相处的课堂氛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
如在三年前一位成绩很差的安徽籍学生转学到我班,但我并没有岐视他,而是和学生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他和他妈妈见此情境,感动的哭了),并在往后的学习中注意对他访谈,了解学习情况;在课堂也用诚恳、信任的目光注视他,对难度适中的题目经常让他回答、板演并及时给予表扬,使他由厌学到乐学到爱学,成绩不断进步,从30多分到期末质量检测中取得了96分,正如他现在的来信里说“……正是您对我的关怀、信任与激励,像一束明媚的阳光,抹去我心中一直挥之不去的阴影,激励我前进。谢谢老师!”
所以,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2 尊重之情: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我们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导入、展开,练习的设计等要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提出各自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选择合适的策略,提高思维水平。特别在学习过程中创设条件让他们体面的表现自己并及时地肯定他们点滴进步,不断激发上进的心理。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3 乐学之情: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数学本身具有无穷的美妙,认为数学枯燥、没有艺术性,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作为数学教师,我们有责任、更有必要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情商因素,利用数学知识的内在魅力诱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3.1 可应用数学学科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如教学“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特征”时,师生打擂台,由学生任意报分数,老师能迅速准确地作出判断:哪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哪些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学生感到非常惊讶。此时,老师说:“我有一个秘密,它能够迅速准确地判断出哪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大家想知道吗?”这样以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创设教学情境来吸引学生,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情感。
3.2 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尽量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用数学的实际意义和应用来诱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如教学应用题:同学们排队做课间操,郑强前面有9个同学,后面有7个同学,这一排共有多少个同学?许多学生不假思索地列出:9+7=16(个)。这时我不急于将正确的答案告诉他们,而是给他们讲一个故事:“有一天,共有11只鸭子排着整齐的队伍,在鸭妈妈的带领下,浩浩荡荡的从河的一边游到另一边,上岸以后,鸭妈妈一数,急了:不好!只有10只鸭,丢了一只,可她再向前看看、向后数数她的孩子,真怪,她的孩子并没有少,11只鸭子怎么会变成10只呢?”同学们哄然大笑,鸭妈妈真糊涂,她把自己给忘了。在笑声中,同学们恍然大悟:我们也真糊涂,怎么把郑强给忘了?这种形式的练习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3 可抓住数学知识本身具有的抽象美、逻辑美和数学形体的对称美等诱发学生联想,在美感中提高追求真知的动力,促使产生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课前寻找一些美丽的图片,然后在巩固新知时让学生拿出各自美丽的图片来让全班的学生一起欣赏,然后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找出其中的轴对称图形并说说主要美在什么地方,最后让学生画出对称轴。这样既掌握了新知,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又体会到数学形体的对称美和动手操作的规范美。
3.4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是一种“重教轻学,重说轻做”的以听为主的教学模式,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热情不会太高。但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一个“做数学”的机会,必会有另一番景象。
如教学“减法运算”时,我设计了一个人人去“做”的学习情境。课前,每个学习小组中准备21元钱,笔盒一只,字典一本,分别“标价”4元、6元。请每个小组的两位同学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做生意”:用21元去买一只笔盒和一本字典,看看还剩多少元?并鼓励他们按“买卖”去列式计算。同学们都十分投入地去做,有的小组是先买一只笔盒,再买一本字典,分两次付钱,列式是21-4-6=11(元);有的小组则是先算一只笔盒和一本字典的总价,再一起付钱,列式是21-(4+6)=11(元)。最后推导出“减法运算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减数,等于减去这几个减数的和。这节课,由于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做”数学,从而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4 宽容之情:正视学生出现的错误
心理学家指出:适度的宽容,对于改善人际关系和身心健康都是有益的。在这里我们所说的“宽容”,决不是指教师对学生放任自由,而是以一种宽容的情感,感化那些有错误的学生,让他们纠正自己的错误。其前提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对合乎要求的给予表扬、肯定,反之给予恰当的批评。在此基础上,对待学生的优点,我们要用“放大镜”;对待学生的缺点,要用“缩小镜”,真正以宽容的态度处理学生的错误。有的错误,学生是会一犯再犯的,要允许学生的错误出现反复,这是正常的。如有的学生偏偏在你强调不可抄错数后,把365写成356,在这些问题上我们应“学生反复100次,就做101次转化工作”。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应注意情商因素的有机参与,做到以情为动力,以理为依托,情理交融。用热情、诚恳的胸怀,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情,羸得学生的信任和全身心的参与,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