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课的体验式教学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ue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列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之中,并要求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味”[1],这为我们设计传统文化课教学活动指明了崭新的方向。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代表的《诗经》,其中的诗篇多采用现实主义手法,真实地反映出西周时期社会各阶层的真实生活和生存状况,适合学生创设情景,进行切身体验;而且多数诗篇音韵优美,悦耳动听,适合朗诵和吟诵。这些特点为我们进行体验式的教学设计提供了诸多有利条件。
   《周南·芣苢》表现的是西周时期一群妇女一边唱着描述自己劳动过程的歌谣、一边采摘车前草的情景,她们的劳作虽然艰辛,但却有一种出自天性、热情开朗的的欢乐,表现了劳动人民的乐观情绪和苦乐相随的哲理。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学生一听到学习古代的诗文,往往比较烦,因为内容繁琐难懂,背诵任务艰巨。所以这节课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达到理解、感悟和背诵的目的。诗歌与一般的作品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声音,韵律和谐,节奏感强。那么,就应在声音上来做文章,采用朗读和吟诵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体验探究,按照朗诵和吟诵的规律来设计教学;此外还可以引入动作表演的技巧,增强体验效果。
   1.整体感知,动作体验
   先让学生带着两个小目标自由地朗诵这首诗。一是读准字音,掌握词意;二是重点关注六个重要动词,让学生用自己的动作将其表演出来。这第二个目标是根据这首诗歌的特点提出的,诗歌采用重章叠句的手法,每句中只有一个动词不同,而这六个不同的动词又恰恰是表现劳作动作和过程推进的关键,也是理解诗歌的重心。只要学生根据注释看懂词意,这六个动作就不难完成,当学生们能够演出这些动作时,他就能将词义熟记于心,并理解了诗句的含义。
   2.动作设计和展示
   这六个动作及其含义分别是:“采”,摘; “有”指取得,占有;“掇”,拾取;“捋”,用手握住取下来;“袺”,手执衣襟以承物;“襭”,翻起衣襟插于腰带以承物。其中最难做的是“有”,这是动作的结果,是抽象的,可引导学生变通一下,找具体动词来代替,比如“抓”,张开手掌,伸向远处,然后握起来,为了表明拥有之意,可将握起双手后放在胸前。
   让学生展示各自设计的动作,纠错正偏。然后博采众长,编成一套统一的动作。让全体学生边朗读诗歌边做动作,既增加学习趣味,又在反复地体验中深化对诗句涵义理解,加深对思想情感的领悟。
   3.吟诵品味
   然后引进吟诵的方式。吟诵是“五四”之前的先人们读诗文的最主要的方式,属于古人留给今人的非常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天品味传统文化,最恰当的方式是采用传统的读书方式——吟诵。
   吟诵的基本规则可概括为“一本六法”[2],一本,就是表达出作品的涵义,尤其是声韵涵义。六法,即依字行腔、依义行调、平长仄短、模进对称、文读语音、腔音唱法。古人创作的时候就依此进行,所以一部分意义是用声音来表达的,声音的高低长短轻重缓急,都是有意义的。吟诵的时候也就必须依法进行,才能还原声音的意义。
   对于“吟诵”这一传统读书方式,一定要使用,用鲁迅先生的话说就是要“拿来,先占有”,然后看看如何使用?可考虑三种途径。
   尊重并依据传统吟诵规则,这是上策。有些老师接受过专业的吟诵培训,懂规则,会编调,他们也有很高的吟诵水平,教学生时得心应手。
   但是大部分老师没有经过培训,怎么办?可以采撷他山之石,在网上找到相应的音频学习,然后再教给学生,此为中策。对大多数老师来说,比較实用。这是向专业吟诵过渡的权宜之计。
   下策就是,取其精神,舍去规则,根据作品的涵义,结合自己的感觉,自由编调。当然,虽称其为“下策”,不一定效果就是最差的,反而可能成为最好的。实践表明,学生自己编的调子,吟唱出来,有时更受欢迎。所以,从这一点出发,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编调。只要给学生们一方舞台,他们活力无穷,创新能力有时让人惊叹。
   清人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谈及这首诗时,说:“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旷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3]因此,根据“表达出作品的涵义”的“一本”原则,《周南·芣苢》的吟诵,基本调应是欢快优美,声音明亮,节奏感强,六句诗基本调式都是一样的。
   只有其中发生变化的词吟诵时才发生变化,所以这首诗吟诵的关键是六个动词。“采”和“有”为仄声音,要声音高亮,予以突出;其余动词均为平声,可拖长声音突出。除遵守基本规则外,吟诵者的调式还须依情而动,故有很强的灵活性。
   4.多层次综合体悟
   教师先单独吟诵,然后逐句教学生吟诵三到四遍,因为曲调比较简单,学生很容易掌握。当学生能独立吟诵之后,再加入刚才编好的动作。
   至此,课堂上就实现了对古代妇女们劳动场面的模拟,不仅可使学生兴致盎然,更让他们在这种情景中体验到劳作的境况,感受悦耳动听的劳动号子,沉浸其中,忘却自我,达到“体验”的效果。在俯仰伸缩、一唱一和中,体味诗歌的主旨,明白了艰辛劳动中也有欢乐,领悟“苦乐相生,苦中有乐”的哲理。一切自然顺畅,水到渠成。
   反反复复地读,反反复复地吟唱,再加上动作表演,这一系列活动下来,学生读演七八遍,有些同学当堂就可以背诵吟唱了。这样,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就可以达到读准字音、理解词义、领会诗情和培养兴趣的目的了。
   这节课的设计,体现以下基本原则:
   第一,感性体验和理性分析相结合。诗歌的思维不仅是理性思维,重要的还有形象感受和情景体验。应该将这种感受和体验作为切入点和前进的动力,推动赏析活动和教学进程,这是学习诗歌的基础。当然,强调感受体验,并不是要否定理性分析在诗歌教学中的作用,理性思维能起到辨别方向、寻果溯因的作用。两者相互倚重,又各司其职,共同推进赏析活动的进行。
   第二,吟诵、朗诵、表演手法的吸收和运用。吟诵是古人留给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经典的最有效方法,朗诵是现代人感悟和表达文艺作品情感的最常用方式,在传统文化课堂上将这两者充分利用,是“古为今用”和“古今结合”的有益实践,是不可或缺的。借用表演的部分手段,如,动作、表情,声音造型,也是一种不错的做法,诗歌以及传统文化经典的其它题材篇目,如对话体、语录体,可根据说话人不同的身份、目的、情感,设计不同的声音,采用不同的声音技巧,激发趣味;对文本内容深入领会,然后将其演示出来,增强体验,从而促进教学活动的深入。
   第三,以朗诵、表演和吟诵能力作为保障。这类课型设计技术性比较强,这些能力是进行体验式教学设计的基础。毫无疑问,这种能力欠缺会使采取此方法的教学实践归于失败。相反,这些能力水平越高,使用起来就越得心应手,课上得就越精彩,课堂就越生机盎然。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5
   [2]王财贵教授论吟诵(上)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c443746d0101lxb9.html
   [3]方玉润.诗经原始[M].北京:中华书局,1986:85
其他文献
语文阅读教学力求达成人本化、生活化、生命化,这似乎已经成为语文老师的共识;但事实上,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这条路似乎又走得相当艰难。一方面是由于语文教学免不了现实的功利性,另一方面也因为难以找到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操作方法。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阅读的文本本身丰富复杂,涉及面及广;阅读主体更是多样、多变,他们在知识积累、生活经历、情感体验、认知能力、思维方式等方面各有不同。作为阅读引导者的教师
课程标准对教材的编写如同一面旗帜,有着导向作用。教材与课标相互联系吸引着人们的思考与实践,部编本的编撰历时四年于2016年秋季投入使用,全国将有数百万初中生使用部编本。新教材伴随着深入基础教育改革应运而生,给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由于投入使用时间较短,这一輪的初中老师对部编本的了解不及人教版深入透彻,对部编本单元的组织结构(阅读体系、选文、助学系统、语文知识)、教材的体系结构(阅读、
【课堂导入】  师:1.电影具有神奇的力量,一个镜头,一句对白就可以动人心弦。影片里人物的一笑一颦,举手投足,在某个瞬间,震撼着你的心。前几天,我们利用课余时间一起观看了一部主题动画电影《寻梦环游记》。今天这节课借助《寻梦环游记》开始我们“任务驱动作文”的“寻梦环游之旅”吧。  “环游记”一:情节回顾  师:时隔七年,李·昂克里奇再次为我们塑造了一部经典——《寻梦环游记》,在这部109分钟的影片里
老舍在《想北平》中比较了北平与其他知名大都市的好处后,用一句平实的话自然收束:像我这样的一个贫寒的人,或许只有在北平才能享受一点清福吧;而郁达夫在《江南的冬景》中提到“寒效的散步”时,也认为“在北方的雪地里生长的人,是终他的一生,也绝不会有享受这一种清福的机会的”。“清福”一词,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带点自嘲自贬的味道,含什么都不用做,光享受之意。《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清闲安适的生活”;《汉语大辞典
长期以来,我國语文教学指导思想中一直占主导地位的是“以读带写,读写结合”,但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是“以阅读为本位”,阅读与写作是相割裂的,写作始终是阅读的附庸。初中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浅、阅读积累少、语言表达能力不强,鉴于此,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指导意识,引导学生借鉴和模仿名家经典,学习写作的基本规范和要领,比着葫芦去画瓢,以此为基础再去创新,写出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就变得尤为重要。  阅读与写作的关
观察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可以说存在着“浅、少、低”的严重问题,学生把文言文与“佶屈聱牙、难读难解、枯燥乏味”划上等号,希望远离它,选择躲避它,一旦遇到它就不想读,“怕”学它!但是,我们的教学内容能绕开文言文吗?学生“怕学文言文”,谁之过?在重视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当下,中学文言文教学如何实施呢?笔者拟述管窥之见。  一、绕不开的文言文学习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从先秦的诸子言论到明清
2017年5月23日,距“端午节”恰好只有一周的时间。我执教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关于民俗的第二篇课文《端午的鸭蛋》。这篇文章我以前教过多遍,而且听过许多名师的示范课,感觉都没能跳出“说风俗——读文本——谈鸭蛋——品语言”的教学模式。教学目标大多基本一致:①了解端午风俗,感受鸭蛋包含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风情;②品味平淡而有味的语言,了解作者闲适自由的风格。我总觉得,如此原地踏步走,不仅使得学生对学
文言文是古代优秀作品重要的一部分,高中文言文课堂思辨性阅读是学生核心素养提升不可或缺的环节。文言文怎样教才能培养学生思辨力?笔者认为采用质疑教学法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引发质疑,文言文思辨课堂之根本   文言文思辨阅读课堂,首先是预习质疑。具体可先要求学生通过自查工具书扫除文言字词障碍,在诵读的基础上理解文意,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研究一些精彩句段,体会作品的思想内涵。“学而不思则罔”,此时老
史传类文言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历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中考查的重点。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作为史传类文言文,编选为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的第一课,具有重要的教学示范意义。《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史记》中的名篇,本为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四人的合传,以蔺相如为本传核心人物,以廉颇的生平遭际为首尾,附叙赵奢、李牧二位名将事迹,将人物命运起伏作为线索,勾勒出战国时期的赵国兴衰史,抒发了作者
作文与作文教学水平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诸如主旨的概括與提炼、材料的积累与处理、文体的选择与确立等等,都是师生必须考虑的重大问题,但其中审题与审题教学堪称重中之重。   一、不重视审题即自废武功   曾经有一段时间,中语界提出淡化审题的口号。但审题就像武林高手的“气门”,放弃审题,相当于自废武功。事实反复证明,审题始终是高考作文成败的关键。诸多平时学习中的语文高手,最终都“死”在审题这一关。请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