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优化小学校园管理机制

来源 :教育界·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qianji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和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小学校园管理也面临了更多的机遇与挑战。传统陈旧、僵化的校园管理机制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小学教育的发展,无法调动教师与职工的积极性,也不利于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与创建,影响学校管理效率与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学校必须坚持“以人文本”的核心理念,构建科学化的管理体系,不断优化校园管理机制,平衡教育和管理的关系。
  【关键词】小学校园;管理机制;优化策略;分析
  校园管理机制,不只是加强对学习的管理,更多的应该是致力于校園人文建设。因此,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校园管理机制应紧跟时代步伐,致力于构建和谐、温馨的校园环境,从而为学生营造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将学生的主动学习作为落脚点,寻找一种恰当的管理模式,最终不断提升小学校园管理的效率与质量,真正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一、小学校园管理机制的现状
  伴随着教育体制的变化和教育的发展,虽然很多学校以“素质教育”作为主导思想,也意识到低碳校园、绿色校园的重要性,但大多数学校并未将这些思想与意识落到实处,甚至只是在喊口号、宣传阶段;同时,小学教育工作者也未能真正更新思想观念,依然将任务的完成情况作为教学能力的评判标准。然而,小学校园管理机制又不同于其他校园,因为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规范其行为、培养并激发其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但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仍然存在,教师仍以成绩、升学率高低等作为奖励凭证,学生未能真正发挥课堂主人的作用。
  校园管理机制的建立,需要综合考虑各所学校所具备的特征与特点,从而建立适合自己学校的管理机制。然而,在当前小学校园中,大多数学校都未能真正落实这一思想,刚性管理模式依然存在,管理者还是以严密的组织结构、严明的规章制度以及赏罚分明的政策实施管理。这样的管理机制,忽视了人的精神层面,而学校也未能真正思考、解决这一问题。因此,小学校园管理机制缺乏创新,未能充分考虑自身的特色,未能突出积极的办学主体意识,导致各种资源无法有效整合、学校运行效率与质量的降低。
  二、优化小学校园管理机制的应用策略
  1.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思想
  学校管理的最重要对象是人,学校管理所必须面对的两大课题就是对教师和学生的管理。而“以人为本”就是以教师和学生为本,将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知识的传播者,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突出其主体学习地位;在认清学校工作特殊性的基础与前提下,除其工作绩效和学习绩效之外,更应重视对其精神层面的感知,积极调动人的积极性,深入挖掘人的内在动力,从而将“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
  比如,儿童节,教师可组织学生一起打造晚会,促进学生思想的放松,为其童年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教师节或感恩节,则可以突出教师“教书育人”所带来了成就感和自豪感,从而缓解教师的心理压力,从侧面促进其思想的发展,加强学校人文建设。
  以人为本的小学校园管理机制,重视教师与学生的需求,尊重、理解、关心、爱护教师与学生的发展,明确师生在学校系统中的位置、权利、职能与义务等,从而创造最佳条件,构建精神激励机制,多方面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2.优化管理机制的科学性与实施力度
  学校应立足于自身的特征与特点,不断摒弃传统旧思想中的不足之处,合理将“绿色校园”“低碳校园”等新理念融入校园的建设与管理之中。同时,将教师和学生作为校园建设的主体,在追求利益的同时顾及师生精神层面的建设。小学校园管理机制的优化,需要将制度转化为学校文化,促使全体师生高度认同这个制度,进而自觉产生执行力,形成优良的教风、作风、校风。
  比如,学校的所有管理者,都应该加强个人修养建设,自觉遵守、履行各种制度;管理者应严格遵守制度,注意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能够主动接受制度的处罚,从而在教职工中树立威信;最终,让制度走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3.正确处理教育和管理之间的关系
  校园管理想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就一定要处理好教育和管理之间的关系。教育侧重于正面引导,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而管理机制则表现在对学生行为习惯的管理,因为单纯的教育无力形成对学生行为或习惯的管理,所以需要创新的管理机制发挥一定的作用。教育和管理,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交替使用两种不同的手段,才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综上所述,校园管理工作是学校得以正常实施教学活动的基础与前提,并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校的日常管理。小学校园管理机制的优化,是新课改和素质教育深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学校应立足于自身的特点,构建适应自身长远发展的管理模式,建立适应自身发展的管理机制;同时,教师应不断提升个人的素质,实施对学生的及时管理,引导学生实现“知行合一”,提升其行动力与执行力,最终促进其综合素质与能力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毛丽平.优化小学校园管理机制探析[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7(4):27-28.
  [2]魏凤铜.探讨小学校园管理机制的创新性[J].新课程,2015(7):203.
其他文献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有义务
依托无锡市《指南》实验园建设的契机,我园成功申报了江苏省“十三五”规划课题“《指南》视阈中幼儿艺术行为观察与评价研究”,将艺术教育向纵深处发展。从“阶梯式发展”走
家长进课堂活动就是幼儿园有效利用家长资源,开阔幼儿的眼界,拓宽幼儿的思维,丰富幼儿园的活动,《指南》指出:家长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要重视家园共育,如何有效利用好
随着经济的发展,物价水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消费意识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变,这就是社会对货币需求的必然因素。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在1987年已经开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就是使资产与负债之间以及二者内部之间,在总量和结构上要保持最优的比例关系,以便既实现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的最优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营运效
中国农业银行(以下简称农业银行),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规范财务行为,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逐步建立商业银行的运行机制,根据《企业财务通则》和《金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而露天开采因产能大、效率高、成本低被广泛应用于矿山生产中;但随着开采深度的逐渐增加,不断增大的边坡高度也会给矿山的生产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同时露天开采会受到资源赋存条件和经济合理剥采比的限制。因此,很多露天矿山在开采到一定深度后将转入地下开釆。而在露天转地下开采过程中,通常会在露天开采的底部、地下开采的顶部预留一部分的矿体不采作为境界顶柱,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我国旧的金融体制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改革成为当务之急。把国有专业银行转变为商业银行,将是我国深
一季度,全省金融运行的特点是:工业生产速度加快,货币供应量居高不下;现金投放减少;各项存款和贷款均有增加;专业银行支付能力增强。 一、货币供应量偏高,现金投放减少 一季
摘要: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类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目前临床上蒙医临床的治疗方法不同其疗效也有较大差别。蒙医治疗以控制出血,减少血小板的破坏,提高血小板的计数为原则。蒙医治疗以清热凉血,清温解毒等辨证为原则,从而达到止血提高血小板计数的目的。在此论文中介绍蒙医临床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现状。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蒙医治疗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