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社会分工与阶级演变的历史逻辑关系

来源 :大众科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3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阐明了人类社会早期发展阶段的历史,并讲述了阶级社会的形成与消亡;而阶级的产生与社会分工、生产过剩之间必然存在历史和逻辑关系,那么随着共产主义的胜利,阶级产生消亡趋势也是客观规律,中国应从马克思恩格斯的阶级理论出发,解决中国问题,警惕西方“阶级无用论”,走好中国道路。
  关键词:社会分工;私有制;共产主义
  1884年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在野蛮时代低级阶段,氏族社会发展到了全盛时代,其优越性在于,在氏族制度内部,不存在剥削与被剥削的分别,他们以采集狩猎为业,实行家户共产制,多个家庭共同制作和使用的东西都是共同财产,在此时期唯一的分工就是家户中的性别分工,因此阶级之分更是绝无可能。但到野蛮时代中级阶段以后,氏族社会的家户共产制经济发生了变化——随着社会大分工出现,氏族内部的财产逐渐趋于私有化,阶级开始产生并分化,氏族制度的优越性开始消逝,不仅摧毁了原始公有制度,而且最终确立了奴隶制度。
  一、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带来奴隶制
  在野蛮时代中级阶段,首先出现了牲畜的驯养业。此时,游牧部落从当时的野蛮部落中脱离而出,即形成了第一次的社会大分工,游牧部落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开始驯养牲畜,得到了日益增多的乳、肉类以及皮毛等生活资料,这些生活资料的出现导致当时的社会产生空前的变化和发展:其一,牲畜群私产化,从开始游牧部落的集体狩猎,转变为个体即对偶家庭独立饲养牲畜;其二,随着驯养业的发展,畜群的增多,看管畜群的劳动力就成为了必需,当时的战争俘虏被吸收成为免费的劳动力——奴隶;其三,生产的余剩的肉、皮毛等生活资料,使得最早的交换出现,并成为了必要。其次,作为驯养业必要补充的园圃种植业应用而生,起初仅作为饲料而种植的牧草与谷物,逐渐演化为满足人类需求的粮食,同时这种种植业开始向农业部落发展。此外,这一阶段的工业如纺织和金属加工业也随之出现。 驯养业,种植业以及工业的出现与发展,使得生产也开始增加,不论氏族还是对偶家庭的劳动量都随之增加,于是就产生了前面所说的吸收战俘为免费奴隶。所以,这次社会大分工之中,产生了第一次的阶级分裂,自由民奴隶、剥削者和被剥削者的差别随之出现。但此时奴隶主和奴隶他们的关系还只是阶级关系的粗浅表现,更多的应该是等级关系。
  二、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促生贫富差别
  现在我们来看野蛮时代高级阶段,这一时代是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时期,它的突出成就在于铁器的发现与使用,使得农业在生产上也趋于丰富,从仅种植谷物粮食等基本作物到经营园艺和栽培经济作物,并把经济作物加工成产品等。这表明当时的人们已掌握了“制造”的手段,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和经营活动的丰富,各种手工业操作如:纺织业等活动逐渐增多,制作技术日益求精,但可以同时兼顾农耕、畜牧以及手工制作的人非常有限,自然就需要有人脱离农业生产而转入手工业的专门化发展,于是发生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开始独立,此前只作为免费劳力的奴隶,在此时劳动力价值得到了提高,奴隶制从此成为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故贸易开始出现,个人财富随着贸易迅速积累,于是在新的社会分工下,阶级划分进一步明朗,出现了富人和贫民的区分。这种家庭之间的财产差别冲击着旧有的共产制氏族公社,对财富的追求导致了氏族之间的经常性战争掠夺,如果不是新的社会分工致使商品交换得到发展,那么个人财富也不会积累到足以形成贫富差别这种境地,穷富差别产生与社会分工之间有必然的历史关系。
  三、第三次社会分工促生商人阶级
  现在让我们走向文明时代,文明时代的开启有其历史必然性—第三次社会分工。野蛮时代中级阶段发生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开始了游牧部落的牲畜产品与其它部落产品之间的物品交换,这样的分工首次促进了私有财产的交换;到野蛮时代高级阶段,铁器的应用推动了生产力,在此条件下,生产日益丰富,有越来越多的人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专门的产品交换成为人们的谋生手段;当历史发展到即将进入文明时代时,一方面商品交换极其频繁,另一方面交换市场不断扩大,专门经营商品交换事务的人成为历史的需求,他需要充当各个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中间人,遂出现了商人,并形成了专门交换的产业—商业。商人阶级的出现,商业的迅速发展,这便是人类历史上第三次社会大分工。与商人这个阶级一同出现的还有土地私有权,这就说明土地在这个时期可以进行买卖和抵押,所以财富集中到经商的人手中,与贫民和奴隶的差距日益增大,这样看来,阶级产生不可避免,阶级的产生一步步摧毁了氏族制度。当奴隶也变成私有财产的时候,阶级对立的历史就开始了。
  四、阶级消亡趋势及其历史前提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经历了阶级的产生到阶级的对立。从原始社会开始,随着生产力的一步步发展,社会分工的逐渐明晰,产生了私有财产和私有制,人类社会也进入到了阶级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立;在恩格斯看来,私有财产是历史的范畴,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会迎来共产主义社会,存在问题的私有制社会必然要消亡,同时作为私有制的历史结果的阶级就会消失。阶级的消灭必然经历漫长的过程,但这并不代表阶级问题不会消失,阶级出现是与特定历史阶段相适应的,有出现就有灭亡。所以,我们要把它放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去考量。消灭阶级是人类社会的必经之路,但其消亡有诸多历史前提,主要在于理清社會关系。
  以上是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阶段中阶级的历史演变阐述。承认阶级的存在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体系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但随着生产力和科技的发展,相应而来的是西方一些人对马克思恩格斯阶级这一概念的质疑,从近些年的发展来看,尤其就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出现的现实社会问题来看,说明他们所言的“阶级消亡说”的诸多依据是无法立足的;因此,阶级的消灭同它的出现一样,都是要遵循历史前提,在中国理论界应当重新审视马克思恩格斯的阶级理论的价值,始终坚持用马克思恩格斯的阶级理论来解决中国社会问题,言说中国话语,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参考文献
  [1]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2]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 汪越,孙熙国.“阶级消亡说”的理论透析[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8(2).
  [6] 陈培永. 马克思阶级概念的当代理解[J].学术研究,2018(7).
  [7] 李路路,杨娜.社会变迁与阶级分析:理论与现实[J].社会学评论,2016(1).
  [8]刘洪刚. 理解马克思阶级概念的三重维度[J]. 科学社会主义,2019(2).
  [9]姜大仁.《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三主题解析[J].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5).
  [10] 陈世珍.《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要点解析[J].前线,2018(5).
  [11] 辛向阳.《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的国家理论及其思想意义[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7).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企业在瞬息万变的时代条件下,如果想要规避风险、抓住机遇,企业必须要加强财务的管理工作,充分利用财务分析这个有效的工具。建立财务共享中心,提高财务分析的效率,从而对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通过科学、合理的财务分析对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的预测,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论文以企业的财务分析为基础,基于流程再造
期刊
摘 要:“一带一路”自提出以来便受到了广泛关注,由于各类政治问题的抽象性,各国新闻媒体常常运用概念隐喻来帮助公众理解。本文以概念隐喻为基础,运用批评隐喻理论,以《中国日报》聚焦“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新闻报道为语料,分析报道中的隐喻类型以及隐喻的使用,帮助促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与发展。  关键词:“一带一路”;概念隐喻;批评隐喻理论  一:引言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期刊
摘 要:企业文化是实现百年长青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当国企遇到重大的困难挑战时,国企党建会通过率先垂范作用解决企业困难,使企业文化变得更加具有凝聚力与活力。本文将分析国企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创新之间的关系,结合实际阐述国企党建工作对企业文化创新的作用及具体促进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国企党建;企业文化;创新关系;促进策略  1引言  国有企业文化必然会依托于我国社会主义背景,在意识形态层面上两者具有
期刊
摘 要:党建与纪检监察工作与优良的企业文化是互促共赢的关系。本文从党建纪检工作在促进企业文化发展之中的作用展开分析,结合当前工作实际之中所观察到的现象,提出三者互促共赢的有力措施。党建与纪检监察工作的良好运行,能够为企业提供廉洁敦肃的优秀企业文化,为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助力。  关键词:党建工作;纪检监察工作;企业文化  随着纪检监察工作与国有企业中各级党委党建工作的不断开展,国有企业本身
期刊
摘 要:21世纪开始,我国正式加入WTO,这对于我国的企业经济发展来讲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整体地球村发展经济体系里,竞争持续加速,这样的一种情况对于企业多个方面提出的要求也在持续的提升,这样的一种情况需要需要企业关注科技人才,提升创新管理外,还要求企业关注企业在文化方面的建设,构成一种特殊的文化体系。基于此,本文针对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想结合的对策进行分析与总结。  关键词:国有;企业党建
期刊
摘 要:权利冲突普遍存在,原因在于权利边界具有模糊性和不明确性,因此明确了权利可以解决权利冲突。但是由于立法技术问题,以及人的经验式的和语言式的把握世界的方式使权利边界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难以消除,故而需要通过其他方式明确权利边界。科斯定理的核心在于社会效益最大化,本文意在将社会效益最大化引入权利冲突的解决机制,借此明确权利边界。若在权衡之下,一方行使自己合法权利的行为会比另一方的行为对社会造成更多
期刊
摘 要:基于分析新时期企业政工宣传工作的有效策略。主要从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新管理理念;完善工作方法,创新多元化宣传形式;加强工作培训,建立政工人才队伍三个方面,来增强政工宣传工作的效率和水平,有效的协调好企业的内部管理,不断强化企业员工的思想素质和意识形态,促使每一位企业员工都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并且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推动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关键词:新时期企业;政工宣传工作;工作策略 
期刊
摘 要:如今,世界正处于急剧变革的大发展时代。中国正面临新的形势,中国共产党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位置,各种复杂严峻形势纷至沓来。党部署了战略性决策,改进并加强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大力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以便有效地引领基层社会治理。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组织;基层;社会治理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城市转型不断升级。不断增加的社会矛盾引发了许多新的问题,尤其是在农村基层治理工作中,存
期刊
公司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接连并购了两家同行业同领域的芯片设计公司,并购不是一项单纯的企业间经济交易买卖,而是两个有独立的行为主体相互磨合匹配的的过程。就像两个独立的成年人结婚,最难的部分是,这往往不是当事人(员工)自愿的,是被双方的股东(家长)为了长远的利益强行绑在了一起,但却影响了他们工作的方方面面,也会导致各种情绪的发生。  这两家公司核心部门和人员都在台湾,且人员规模都在一百人左右,体量几乎与
期刊
摘 要: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保障,新形势下,要想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结合经济工作一道去做,通过夯实组织基础、健全工作机制,牢牢把握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不动摇,使思想政治工作融合企业发展,融入生产经营,融聚企业文化建设,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培养素质高、作风硬、技术精、能力强的“四有”干部职工队伍,保持企业的和谐稳定。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经济工作;结合  思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