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企业在瞬息万变的时代条件下,如果想要规避风险、抓住机遇,企业必须要加强财务的管理工作,充分利用财务分析这个有效的工具。建立财务共享中心,提高财务分析的效率,从而对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通过科学、合理的财务分析对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的预测,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论文以企业的财务分析为基础,基于流程再造简析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财务分析;财务共享中心:流程再造理论
随着以大数据(Big Data)、云计算(Cloud Computing)、人工智能(AI)等为代表的科技革命近几年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这使财务职能发生转变,业财融合在财务管理中更加常见。许多大型集团企业比如通信、制造、金融、投资类型的企业纷纷顺应时代潮流,将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由此可见,财务共享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对于管理水平的评价、各部门的监督、经营成本的降低和对财务状况的实时监控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财务共享中心在我国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过程仍旧面临很多困难,我国在财务共享中心方面的研究还较为落后,其理论与实践都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而建立财务中心的主要工作是对会计业务的处理流程进行升级和优化,因此本文通过流程再造理论进行财务共享中心建设问题的探讨。
一、流程再造的相关概述
流程再造理论是一种新提出的企业管理方法,财务流程再造的总过程包括财务简化、财务标准化、财务共享服务和财务外包这四个逐层递进的发展阶段,其中财务简化是指简化会计核算的程序,提高核算效率,节省操作时间和人力成本;财务标准化是指建立整个集团统一的财务流程标准;财务共享服务是财务共享中心作为一个独立的公司或部门,为集团内其他公司或部门进行服务。财务外包是在财务共享服务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将财务交给专业地财务服务机构打理,实现专业的事情专业的人去做。财务共享中心通过更加高效率、更加便捷的方法对企业经营过程进行的财务管理和财务分析。通过流程再造建立起来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才能实现高效率的、集中统一的、标准化的财务核算[1]。
二、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在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下,我们的财务核算被束缚在了繁琐的会计核算中,另外财务人员也需要基本的专业素养,这样就导致耗费了大量的物力、财力和人力,导致企业管理成本增加,而且繁琐的会计核算使财务人员身陷核算的“泥沼”之中,而忽略了财务分析和财务决策支撑等等更为重要的内容,对企业的战略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而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对业务流程进行再造,采用电子信息技术取代了繁杂的财务核算流程,对公司的每项具体业务实行分类管理,发挥财务人员各自的长处来参与财务分析,使每个财务人员负责自己更为拿手的领域,减少了会计工作中的错误,提高了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起到了集思广益的作用[2]。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也让总公司能够进行集中的管理同时还可以充分发挥子公司的能动性,自主地处理子公司内部的具体业务。财务共享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可以利用财务共享中心及时了解自身地运营情况与财务状况,进行总分公司之间和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和监督,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但是我国在财务共享中心方面的研究还没有成熟,有很多不足,比如:
我们想要建设高效财务共享中心这需要网络信息系统平台足够强大和稳定。财务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也需要现代信息系统的技术的参与还需提供先进的机器设备硬件,另外IT等技术人才在建设财务共享中心的过程中和日常维护中发挥作用。但是在以前传统的财务模式下,信息系统不够发展完善,但如果我们实现了财务共享后,那么财务共享中心面临更大的使用人数,这就要求我们财务共享系统的建设必须稳定、有效、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能够支持多方面的信息需求[3]。
另外,在实施财务共享中心前,企业大部分的日常财务工作大多数时在企业集团的内部独立完成的,没有实现财务信息的充分利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财务信息的相对安全。但如果我们实施了财务共享中心后,企业的许多日常的财务业务就需要被划归入财务共享中心,但是哪些业务应该被划入财务共享中心当中,哪些业务不需要划入到财务共享中心中,这也需要我们进行思考。另外,财务共享中心几乎需要所有日常财务的重要内容,在每个流程上的运营人员都可能导致重要信息的泄露。这就需要考虑如何在企业内部的财务信息充分共享发挥积极作用的基础上,同时保障企业重要财务信息的安全[4]。
三、基于流程再造理论简析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策略
(一)明确共享中心的职能和发展阶段
随着财务工作从分散到集中,从集中到共享,再到市场化财务外包公司,共享中心职能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集团内部账务处理中心,主要为内部单位提供会计服务,包括会计审核监督、会计核算等,此阶段共享中心的监督职能和服务职能并存。第二阶段依据市场机制独立运营,实现监督职能的弱化和服务职能的强化,具体工作内容可以延伸至报表编制和财务分析等。最后是作为独立经营的外包服务公司,承接内、外部企业的服务业务,独立经营,创造价值。
(二)完善财务共享服务模式
在共享中心成立之前,管理者需要让各部门的人员清楚的明白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的好处,努力使各部门人员积极的参与到共享中心的建设中来,充分理解变革的迫切性。在共享中心建设过程中,要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标准来保障建设工作的有序推进。对于技术方面,企业可以采取引进高科技技术人才的方式来进行解决。企业可以学习借鉴其他财务共享中心的技术进行流程再造;企业可以通过校招、人才市场招聘等多种方式来为自己的信息技术建设维护团队注入新鲜的血液;对于一些保密工作企业可以使人力资源部门(HR)部门和IT部门共同发挥作用,来规范每一个登录账号可以查看的范围以及设置各自的权限。企業也可以和员工签订保密协议来保护重要的信息不被泄露的同时充分发挥财务共享的优点,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5]。 (三)利用实践和经验进行试点工作
借鉴成功案例的实践经验,让财务共享中心地建设少走弯路。建立一到两个区域共享中心作为试点,运行稳定后推广至整个集团。区域试点要选择标准化程度高的基層企业,确保实施效果显著、成功率高。建议纳入财务共享试点的业务流程包括:总账管理、应收应付管理、资金管理、资产管理、收入成本管理和薪酬管理等。
(四)财务共享中心机构和人员
可以将财务共享职能体系分为三级:二级总部财务、财务共享中心、各分子公司财务。二级总部财务职能:对所属单位的资金和预算情况进行监督,投融资管、业绩考评和风险控制等。财务共享中心职能:隶属于二级总部财务,执行集团会计政策,记录经济活动,真实地将会计信息反馈给总部及各成员单位。各分子公司财务职能:执行总部各项管理制度,配合完成共享中心关于核算的各项要求。
共享中心内部职能划分建议如下:
费用核算组:负责差旅费、业务招待费等费用的核算及管理。
资产核算组:负责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的核算及管理。
收入成本组:负责收入、成本类业务的核算及管理。
总账报表组:负责总账、报表及税务方面的管理。
资金结算组:负责资金资金管理、预算管理相关工作。
运营管理组:负责信息技术支持、系统维护管理等工作。
结语:
近年来,尽管我国的财务共享中心已经悄然发展,但其发展的规模、发展的速度、发展的质量仍然无法满足财务共享中心应该发挥的作用,并且现在财务共享中心面临着技术支持不到位、保密工作不够完善等弊端,因此本文结合流程再造理论对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建议,希望能够推进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王玉法,王莎.基于流程再造理论的财务共享中心建设问题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9,41(3):133-135.
[2]吴彤琳,孟超,王惠.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优化设计——基于流程再造和流程优化理论[J].河北企业,2018(4):30-31.
[3]仇莹.我国政府组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J].财会月刊,2019(21):22-27.
[4]姚树俊,盛兆美,和征.基于云共享的财务流程再造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9,32(5):29-34.
[5]胡思梦.W公司财务共享中心的风险分析[J].福建质量管理,2020(2):72.
关键词:财务分析;财务共享中心:流程再造理论
随着以大数据(Big Data)、云计算(Cloud Computing)、人工智能(AI)等为代表的科技革命近几年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这使财务职能发生转变,业财融合在财务管理中更加常见。许多大型集团企业比如通信、制造、金融、投资类型的企业纷纷顺应时代潮流,将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由此可见,财务共享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对于管理水平的评价、各部门的监督、经营成本的降低和对财务状况的实时监控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财务共享中心在我国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过程仍旧面临很多困难,我国在财务共享中心方面的研究还较为落后,其理论与实践都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而建立财务中心的主要工作是对会计业务的处理流程进行升级和优化,因此本文通过流程再造理论进行财务共享中心建设问题的探讨。
一、流程再造的相关概述
流程再造理论是一种新提出的企业管理方法,财务流程再造的总过程包括财务简化、财务标准化、财务共享服务和财务外包这四个逐层递进的发展阶段,其中财务简化是指简化会计核算的程序,提高核算效率,节省操作时间和人力成本;财务标准化是指建立整个集团统一的财务流程标准;财务共享服务是财务共享中心作为一个独立的公司或部门,为集团内其他公司或部门进行服务。财务外包是在财务共享服务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将财务交给专业地财务服务机构打理,实现专业的事情专业的人去做。财务共享中心通过更加高效率、更加便捷的方法对企业经营过程进行的财务管理和财务分析。通过流程再造建立起来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才能实现高效率的、集中统一的、标准化的财务核算[1]。
二、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在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下,我们的财务核算被束缚在了繁琐的会计核算中,另外财务人员也需要基本的专业素养,这样就导致耗费了大量的物力、财力和人力,导致企业管理成本增加,而且繁琐的会计核算使财务人员身陷核算的“泥沼”之中,而忽略了财务分析和财务决策支撑等等更为重要的内容,对企业的战略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而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对业务流程进行再造,采用电子信息技术取代了繁杂的财务核算流程,对公司的每项具体业务实行分类管理,发挥财务人员各自的长处来参与财务分析,使每个财务人员负责自己更为拿手的领域,减少了会计工作中的错误,提高了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起到了集思广益的作用[2]。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也让总公司能够进行集中的管理同时还可以充分发挥子公司的能动性,自主地处理子公司内部的具体业务。财务共享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可以利用财务共享中心及时了解自身地运营情况与财务状况,进行总分公司之间和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和监督,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但是我国在财务共享中心方面的研究还没有成熟,有很多不足,比如:
我们想要建设高效财务共享中心这需要网络信息系统平台足够强大和稳定。财务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也需要现代信息系统的技术的参与还需提供先进的机器设备硬件,另外IT等技术人才在建设财务共享中心的过程中和日常维护中发挥作用。但是在以前传统的财务模式下,信息系统不够发展完善,但如果我们实现了财务共享后,那么财务共享中心面临更大的使用人数,这就要求我们财务共享系统的建设必须稳定、有效、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能够支持多方面的信息需求[3]。
另外,在实施财务共享中心前,企业大部分的日常财务工作大多数时在企业集团的内部独立完成的,没有实现财务信息的充分利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财务信息的相对安全。但如果我们实施了财务共享中心后,企业的许多日常的财务业务就需要被划归入财务共享中心,但是哪些业务应该被划入财务共享中心当中,哪些业务不需要划入到财务共享中心中,这也需要我们进行思考。另外,财务共享中心几乎需要所有日常财务的重要内容,在每个流程上的运营人员都可能导致重要信息的泄露。这就需要考虑如何在企业内部的财务信息充分共享发挥积极作用的基础上,同时保障企业重要财务信息的安全[4]。
三、基于流程再造理论简析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策略
(一)明确共享中心的职能和发展阶段
随着财务工作从分散到集中,从集中到共享,再到市场化财务外包公司,共享中心职能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集团内部账务处理中心,主要为内部单位提供会计服务,包括会计审核监督、会计核算等,此阶段共享中心的监督职能和服务职能并存。第二阶段依据市场机制独立运营,实现监督职能的弱化和服务职能的强化,具体工作内容可以延伸至报表编制和财务分析等。最后是作为独立经营的外包服务公司,承接内、外部企业的服务业务,独立经营,创造价值。
(二)完善财务共享服务模式
在共享中心成立之前,管理者需要让各部门的人员清楚的明白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的好处,努力使各部门人员积极的参与到共享中心的建设中来,充分理解变革的迫切性。在共享中心建设过程中,要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标准来保障建设工作的有序推进。对于技术方面,企业可以采取引进高科技技术人才的方式来进行解决。企业可以学习借鉴其他财务共享中心的技术进行流程再造;企业可以通过校招、人才市场招聘等多种方式来为自己的信息技术建设维护团队注入新鲜的血液;对于一些保密工作企业可以使人力资源部门(HR)部门和IT部门共同发挥作用,来规范每一个登录账号可以查看的范围以及设置各自的权限。企業也可以和员工签订保密协议来保护重要的信息不被泄露的同时充分发挥财务共享的优点,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5]。 (三)利用实践和经验进行试点工作
借鉴成功案例的实践经验,让财务共享中心地建设少走弯路。建立一到两个区域共享中心作为试点,运行稳定后推广至整个集团。区域试点要选择标准化程度高的基層企业,确保实施效果显著、成功率高。建议纳入财务共享试点的业务流程包括:总账管理、应收应付管理、资金管理、资产管理、收入成本管理和薪酬管理等。
(四)财务共享中心机构和人员
可以将财务共享职能体系分为三级:二级总部财务、财务共享中心、各分子公司财务。二级总部财务职能:对所属单位的资金和预算情况进行监督,投融资管、业绩考评和风险控制等。财务共享中心职能:隶属于二级总部财务,执行集团会计政策,记录经济活动,真实地将会计信息反馈给总部及各成员单位。各分子公司财务职能:执行总部各项管理制度,配合完成共享中心关于核算的各项要求。
共享中心内部职能划分建议如下:
费用核算组:负责差旅费、业务招待费等费用的核算及管理。
资产核算组:负责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的核算及管理。
收入成本组:负责收入、成本类业务的核算及管理。
总账报表组:负责总账、报表及税务方面的管理。
资金结算组:负责资金资金管理、预算管理相关工作。
运营管理组:负责信息技术支持、系统维护管理等工作。
结语:
近年来,尽管我国的财务共享中心已经悄然发展,但其发展的规模、发展的速度、发展的质量仍然无法满足财务共享中心应该发挥的作用,并且现在财务共享中心面临着技术支持不到位、保密工作不够完善等弊端,因此本文结合流程再造理论对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建议,希望能够推进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王玉法,王莎.基于流程再造理论的财务共享中心建设问题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9,41(3):133-135.
[2]吴彤琳,孟超,王惠.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优化设计——基于流程再造和流程优化理论[J].河北企业,2018(4):30-31.
[3]仇莹.我国政府组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J].财会月刊,2019(21):22-27.
[4]姚树俊,盛兆美,和征.基于云共享的财务流程再造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9,32(5):29-34.
[5]胡思梦.W公司财务共享中心的风险分析[J].福建质量管理,202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