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网络信息时代,高校思政课也面临着挑战和机遇,高校思政课也应该大胆革新,与时俱进,运用网络大环境,进行教学创新,切实提高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思想政治教育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石,针对性地加强与培养国际化人才素质相关的社会实践,引导学生立足中国发展的同时,开阔眼界,拓展思路,形成国际化人才所必备的综合能力与素质。结合涉外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实际,以“四个全面”为指导做好涉外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
关键词:网络信息时代;涉外院校;国际化人才;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新特色
在网络信息时代,高校思政课也面临着挑战和机遇,高校思政课也应该大胆革新,与时俱进,运用网络大环境,进行教学创新,切实提高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实效。随着互联网在大学校园的日益普及,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无不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举止和价值取向,而传统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课程内容重复,特别是教学方式方法比较单一,教学的针对性、實效性不强等。如何在新形势下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占领网络思政教育的阵地,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目前高校学生对思政课的总体反映并不理想。我国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上是实施“单边政策”即主要方法是灌输和讲述,而这种教学方式已经于这种信息时代的发展格格不入。2009年1月13日,CNNIC在京发布《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较2007年增长41.9%,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2.6%,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1.9%)。在这个超大型的上网群体中,18-25岁的青年占79.2%,其中青年学生占据多数。我国已进入以互联网的普及和不可替代性为特征的网络时代。在网络日益普及和迅猛发展的今天,知识传播模式改变,高校思政课面临挑战和社会赋予的更高教育使命,思政教学改革成为必须和必然。因此,如何让学生重视思政课,在思政课学习中得到创新思维、创新精神的培养和训练,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是每一位思政课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网络化环境下构建我校思政课大课堂,切实推进实践教学改革,促进国际化人才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有机结合
根据我校的实际和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思政课课程特点,不断探索思政课实践教学新路径,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从而形成独具国际化高水平大学特色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新模式:突出一个理念:政治素質与政治责任担当能力叠加培养;注重两个环节:校内综合实训,校外专题实践;实现三个融合:思政课实践教学与校园文化相融合,与工作实际相融合,与跟进国家重大事件相融合。我校构建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立体化、多平台、全员式参与的实践教学新模式,拓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范围,开发和整合利用各种资源,增强思政课实践教学学生参与的普遍性和教学的实效性都起到了推广运用作用,我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富有特色。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研究,近几年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学生需要全方位的发展和锻炼自己,以便更好的适应社会。任何教学活动的展开,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教什么”,即教学内容的科学建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建设,毫无疑问的首要问题就是科学建构实践教学内容。通过对教学、实践、思想政治理论课涵义的研究,可以看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的教学是一种更多元化的更高层次的“动态”式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活动。实践的涵义在此不仅只是认识论维度的“做事的过程”,更主要是“人的生成过程。”更关注人的主体体验和体会。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此更加体现的是思想政治教学的根本,为此,实践教学的内容建构不能脱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知识。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指出, 确保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参加社会实践,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社会实践的全过程。把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巩固理论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使大学生在参与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深刻体会蕴涵在各门课程中反映人类文明成果、弘扬民族精神、体现科学精神、揭示事物本质规律的内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 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
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我校的思政课应特别重视实践教学,这样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和缩短其社会化过程,从而增强教学的实效性,这一点已经形成共识。实践教学模式,是高校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体系下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有效手段。只有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才能使学生由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观点的认知转化为认同,从而实现知、信、行的有机统一。如何有效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为更好地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需在更新观念的基础上,从解决现实问题入手,促使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具体而言,可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任课教师需真正转变教学理念,充分重视思政课实践教学。思政课本身在具有理论性和系统性的同时,就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只有通过学生的实践参与和内心感悟,才能真正内化于心,进而外化于行。科学安排和设计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应从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需求出发,结合理论课程的内容综合考虑。加强实践教学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和时代感不可或缺的环节。必须结合国内外的新形势和大学生的新特点,寻找实践教学的最佳途径。通过强化实践教学地位,保障实践教学实施;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拓宽实践教学渠道;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规范实践教学内容,以实现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增强实践教学实效的目标。逐步健全实践教学的运行保障机制。要保证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需建立相应配套机制对其予以规范。 二、网络化环境下在思政课中要善于运用有效的专题、案例、参与式教学法提升教学能力与教学效果
我校强调要培养“国际化人才”、“国际化精英人才”的目标,并采取了许多新的措施。国际化人才,是指具有国际化意识和胸怀以及国际一流的知识结构,视野和能力达到国际化水准,在全球化竞争中善于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的高层次人才。高校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主阵地。就目前情况看,国际化人才的缺乏,是我国各行各业国际化的一个短板,也是制约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障碍。近年来,我國对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培养造就一批职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优秀企业家,一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正在成为不少大学的追求。教育部也反复强调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战略,不断提高中国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和竞争力。思想政治教育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石,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摇篮,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代大学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在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中,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保证人才成长的方向,激发成才的精神动力,而且是素质与能力全方位提高的必须途径。
参与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作用。参与式教学法,就是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全过程的方法,其核心就是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两个方面的积極性,贯彻教学民主的理念,创造师生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主体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自觉意识,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和创造力,在双边教学过程中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三、以协同求创新,推动国际化人才培养合力的形成
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应该基于协同的基础上创新。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中,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系统内各要素的协同,如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协同、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协同、思想政治教育与师德建设的协同、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的协同、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素质拓展的协同等。同时,也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非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协同,如思想政治教育与招生、教学、科研、社会实践等的协同,与社区生活、文化建设、国际学生教育、家庭教育等的协同,充分发挥非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隐性育人功能、间接育人功能、潜在育人功能或附带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5]59号).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R],新华社.
[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R],新华社.
[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5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R],新华社.
作者简介:黄胜海(1968-),男,广东梅州人,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政治经济学、生态文明、中国传统文化、企业文化。
关键词:网络信息时代;涉外院校;国际化人才;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新特色
在网络信息时代,高校思政课也面临着挑战和机遇,高校思政课也应该大胆革新,与时俱进,运用网络大环境,进行教学创新,切实提高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实效。随着互联网在大学校园的日益普及,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无不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举止和价值取向,而传统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课程内容重复,特别是教学方式方法比较单一,教学的针对性、實效性不强等。如何在新形势下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占领网络思政教育的阵地,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目前高校学生对思政课的总体反映并不理想。我国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上是实施“单边政策”即主要方法是灌输和讲述,而这种教学方式已经于这种信息时代的发展格格不入。2009年1月13日,CNNIC在京发布《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较2007年增长41.9%,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2.6%,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1.9%)。在这个超大型的上网群体中,18-25岁的青年占79.2%,其中青年学生占据多数。我国已进入以互联网的普及和不可替代性为特征的网络时代。在网络日益普及和迅猛发展的今天,知识传播模式改变,高校思政课面临挑战和社会赋予的更高教育使命,思政教学改革成为必须和必然。因此,如何让学生重视思政课,在思政课学习中得到创新思维、创新精神的培养和训练,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是每一位思政课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网络化环境下构建我校思政课大课堂,切实推进实践教学改革,促进国际化人才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有机结合
根据我校的实际和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思政课课程特点,不断探索思政课实践教学新路径,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从而形成独具国际化高水平大学特色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新模式:突出一个理念:政治素質与政治责任担当能力叠加培养;注重两个环节:校内综合实训,校外专题实践;实现三个融合:思政课实践教学与校园文化相融合,与工作实际相融合,与跟进国家重大事件相融合。我校构建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立体化、多平台、全员式参与的实践教学新模式,拓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范围,开发和整合利用各种资源,增强思政课实践教学学生参与的普遍性和教学的实效性都起到了推广运用作用,我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富有特色。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研究,近几年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学生需要全方位的发展和锻炼自己,以便更好的适应社会。任何教学活动的展开,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教什么”,即教学内容的科学建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建设,毫无疑问的首要问题就是科学建构实践教学内容。通过对教学、实践、思想政治理论课涵义的研究,可以看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的教学是一种更多元化的更高层次的“动态”式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活动。实践的涵义在此不仅只是认识论维度的“做事的过程”,更主要是“人的生成过程。”更关注人的主体体验和体会。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此更加体现的是思想政治教学的根本,为此,实践教学的内容建构不能脱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知识。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指出, 确保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参加社会实践,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社会实践的全过程。把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巩固理论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使大学生在参与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深刻体会蕴涵在各门课程中反映人类文明成果、弘扬民族精神、体现科学精神、揭示事物本质规律的内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 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
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我校的思政课应特别重视实践教学,这样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和缩短其社会化过程,从而增强教学的实效性,这一点已经形成共识。实践教学模式,是高校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体系下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有效手段。只有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才能使学生由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观点的认知转化为认同,从而实现知、信、行的有机统一。如何有效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为更好地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需在更新观念的基础上,从解决现实问题入手,促使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具体而言,可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任课教师需真正转变教学理念,充分重视思政课实践教学。思政课本身在具有理论性和系统性的同时,就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只有通过学生的实践参与和内心感悟,才能真正内化于心,进而外化于行。科学安排和设计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应从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需求出发,结合理论课程的内容综合考虑。加强实践教学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和时代感不可或缺的环节。必须结合国内外的新形势和大学生的新特点,寻找实践教学的最佳途径。通过强化实践教学地位,保障实践教学实施;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拓宽实践教学渠道;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规范实践教学内容,以实现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增强实践教学实效的目标。逐步健全实践教学的运行保障机制。要保证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需建立相应配套机制对其予以规范。 二、网络化环境下在思政课中要善于运用有效的专题、案例、参与式教学法提升教学能力与教学效果
我校强调要培养“国际化人才”、“国际化精英人才”的目标,并采取了许多新的措施。国际化人才,是指具有国际化意识和胸怀以及国际一流的知识结构,视野和能力达到国际化水准,在全球化竞争中善于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的高层次人才。高校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主阵地。就目前情况看,国际化人才的缺乏,是我国各行各业国际化的一个短板,也是制约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障碍。近年来,我國对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培养造就一批职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优秀企业家,一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正在成为不少大学的追求。教育部也反复强调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战略,不断提高中国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和竞争力。思想政治教育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石,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摇篮,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代大学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在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中,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保证人才成长的方向,激发成才的精神动力,而且是素质与能力全方位提高的必须途径。
参与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作用。参与式教学法,就是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全过程的方法,其核心就是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两个方面的积極性,贯彻教学民主的理念,创造师生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主体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自觉意识,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和创造力,在双边教学过程中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三、以协同求创新,推动国际化人才培养合力的形成
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应该基于协同的基础上创新。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中,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系统内各要素的协同,如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协同、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协同、思想政治教育与师德建设的协同、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的协同、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素质拓展的协同等。同时,也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非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协同,如思想政治教育与招生、教学、科研、社会实践等的协同,与社区生活、文化建设、国际学生教育、家庭教育等的协同,充分发挥非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隐性育人功能、间接育人功能、潜在育人功能或附带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5]59号).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R],新华社.
[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R],新华社.
[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5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R],新华社.
作者简介:黄胜海(1968-),男,广东梅州人,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政治经济学、生态文明、中国传统文化、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