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一个真实的孔子

来源 :走向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dongfen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被尊为“至圣先师”,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被打倒,再到今天塑像立在国家博物馆大门前,孔子的形象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无论是圣化还是丑化,不同的身份代表着不同人的利益需求。今天。在中华民族反省自身文化,寻求振兴发展之路的时刻,我们需要了解一个真实的孔子。
  
  “日圣与仁,则吾岂敢?”——孔子的自我评价
  
  孔子从一介布衣被初步塑造成圣人,中间大概经历了四五百年的历程。
  孔子生前,其弟子问他是否是圣人,孔子说:“日圣与仁,则吾岂敢?”孔子并没有承认自己是圣人。后来,吴国大夫向孔门弟子子贡发问:你老师莫非是圣人吗?为什么如此多才多艺呢?子贡回答道:上天赋予他做圣人的资质,所以他多才多艺。这里子贡把孔子赞美成“天纵之将圣”,首次把孔子的形象定位成天赋“圣人”。
  100多年后,孟子对孔子作了高度评价,指出:“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意思是说自有人类以来,没有比孔子更伟大的。在孟子看来,孔子身上凝聚了圣人的各方面的优点,是古代圣人的“集大成”者。
  在孔子被“圣化”的过程中,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推波助澜。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他说:自帝王至学者,如果要探讨以六经为核心的知识学问,皆以孔子的观点作为是非标准。据此而论,司马迁就认定孔子是最伟大的圣人。
  
  “敏而好学,诲人不倦”——一个教师的本分
  
  孔子周游列国是为了实现理想。他第一次去别国争取从政机会大约是35岁前后。在鲁国的一次动乱之后,孔子随鲁君前往齐国并见到齐景公,景公对他的君臣有序的思想很感兴趣,想要用他,却最终被晏婴阻止,孔子从政的理想当时未能实现。后来返回鲁国,有过短暂的仕途生涯,在最终失望之际,孔子开始周游列国,吃尽了苦头,到处碰壁,郁郁不得志,最终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肯重用他。在结束了14年的漂泊生涯之后,孔子返回了自己的故乡,继续从事教育,敏而好学,诲人不倦,终究没有出仕。
  孔子的周游列国无疑有助于儒家思想的传播,然而孔子本人却终究未被任何一国重用,原因在于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思想而不能与当时的政治现实相妥协。现在看来,2500年前孔子是个思想前卫者。他主张“忠”,但不主张“愚忠”,提出“道不同,不相为谋”。他以人为本,爱护生命,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向统治者提出了“仁政”的要求。难怪孔子周游列国而不受欢迎。甚至遭受重重危险,最终落魄而归。
  
  生前寂寞,身后荣耀——历史选择的必然
  
  孔子思想被封建统治者推为圭臬起始于汉代董伸舒的推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提出以来,孔子的形象就逐渐趋于正统化。原先对孔子的形象无论是“圣化”还是“矮化”,都是一种民间行为。董仲舒借助国家机器的力量,把孔子思想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来强行统一天下人的思想,使之成为一种国家的意识形态。
  从此,孔子被打上了正统的烙印,先后被冠以各种封号,抬高孔子的政治身价:汉平帝封孔子为公爵、褒成宣尼公,北周静帝封之为郇国公,武则天封之为隆道公,唐玄宗又晋升之为文宣王,宋真宗加谥为玄圣文宣王,元成宗又谥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历代皇帝封禅泰山或出巡山东时,经过曲阜也要亲临孔庙拜谒,以示尊崇。出于政治的需要,辞世之后的孔子和他的儒家思想被利用成了统治阶级的“愚民”工具。
  
  “打倒孔家店”——文化传承中的一个小小波澜
  
  清末,农民起义动摇了封建制度,被视为封建统治思想的儒家思想随之被无情抨击,孔子化身人民公敌。太平天国洪秀全率领农民起义,要推翻清王朝的统治阶层,对于所谓“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的孔子本人及其思想深恶痛绝。太平军所到之处,焚烧孔庙,捣毁孔子像,宣布《四书》、《五经》为“妖书”。
  之后,袁世凯当上民国总统,为复辟帝制,重新定孔教为国教,提倡尊孔读经。儒学一度成为当权派与革命派斗争的矛头。章太炎指出儒学是“中国的祸本”,孔子“最大的污点是使人不脱富贵利禄的思想。要想实行革命,提倡民权,孔教是断不可用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陈独秀号召青年:“以彻底之觉悟,猛勇之决心,塞绝与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主张“打倒孔家店”的吴虞,认为孔子的忠、孝观点是维护宗法专制制度,“儒家之主张,徒令宗法社会牵制军国社会,使不克完全发达。其流毒不减于洪水猛兽矣”。这些批判在当时看来不无道理,但情绪化、夸张化的言论色彩。不免使孔子形象受到严重“丑化”。
  
  “仁者爱人,推己及人”——万世不易的儒家大道
  
  历史上,为了配合各种目的需求,出现过无数被美化、丑化,甚至妖魔化的孔子形象。但事实上,孔子不过是一个平民,他聪明好学,本性善良,勤于思考,中道独行,善于接受新事物,靠自己的努力在个人品德和做学问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甚至还“学而优则仕”当了一段时间的官吏。
  不幸的是,孔子的思想与当时政权形式格格不入,很难被当政者接纳,结果处处碰壁,满腹才华在政治上却得不到发挥。于是,他只好另谋出路,一方面首创私学。用知识教诲学生,传授自己的思想;一方面周游列国,到处推介自己的治国方略。可以说,孔子只是一个被当时社会耽误了的失意的文人。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朝代的更替,封建社会代替了奴隶社会,孔子学说中的忠孝节义思想被统治者发现并加以利用,演变成了为封建专制统治的“三纲五常”,儒家思想被人为地一再抬高,目的不过是统治阶级为剥削而找的一个思想工具。
  但综观儒学,被利用的思想不过是儒家学说中极少部分,而且是东拼西凑而成。后来孔子被批评和丑化的原因也是因为这些所谓的“维护封建统治”的罪名。但如果对孔子有一个全面的分析和了解,不难发现,虽然被用作封建统治阶级的工具,但是孔子同样有“苛政猛于虎”、“是可忍孰不可忍”、“仁者爱人”、“推己及人”的思想。在今天看来,孔子绝对可以算是一个敢说敢做的斗士。
  在长期的封建社会历史中,孔子思想不断地被统治阶级抽离加工。使之成为桎梏人们思想的教条。尤其到了近代,在西方世界随着文艺复兴而迅猛发展,中国落后挨打的时候,孔子又成了封建腐朽势力的替罪羊。
  在我们重新面对孔子时,再也不能靠只言片语地去理解和接受,需要感受一个真实的孔子,让孔子思想成为我们提高自身智慧和能力的利器。
其他文献
赏尽天下名泉,最奇要数梅花。一池碧水中汩汩喷涌着五朵如玉的泉花,恰似梅花盛开,这就是章丘的梅花泉。  梅花泉位于章丘市百脉泉公园的清照园内。亭台、楼、阁辉映下,一池碧水,五股清泉喷涌,宛若梅花,故名梅花泉。该泉泉池面积约1800平方米,泉池内泉水五峰直上。如盛开的花瓣,中心花蕊涌动,时波时涟。站在感月亭边,梅花泉畔、望吟风榭之雄姿,跨漫水桥头,便觉泉射雨丝,飞沫沾衣,阵阵凉意,丝丝泉风绕身,美不胜
期刊
鲁绣即山东绣,又称“衣线绣”,是古文献中记载最早的绣种,是中国北方民间刺绣的代表。它最迟自春秋战国时期在齐鲁大地起源,传承至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鲁绣是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1975年在山东邹县发掘一座元代至正十年的李裕庵墓,该墓出土的绣衣毋庸置疑是600年前的山东刺绣,也是中国迄今保存最早的鲁绣出土文物。到了明代,山东的“鲁绣”、江南上海的“顾绣”,东北的“辑线绣”及北京的
期刊
有人說,每个城市都有属于它自己的颜色。如果看到了这个城市的面孔,就能看到整个城市在追求什么文化。提起北京,就能让人想到灰色的老胡同和青砖堆砌的四合院,凸显看北京特有的文化底蕴和帝都气派;想到青岛,就能让人心中勾勒出一幅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画面,倾诉着这个海滨城市的美丽与繁华。我似乎从未如此认真深入地了解自己所生活了许多年的城市——这个被人们称为“泉城”的地方,原来是如此多姿多彩。  不同的色彩
期刊
“西溪,且留下”。《非诚勿扰》中,葛优煞有介事的一句台词,让观众们记住了杭州西溪这个美丽的地方。如此,电影电视植入式广告、城市形象宣传片,大型文化盛会,重要商务会议等形式各异的“城市营销”开始愈发红火。“城市营销”对人们而言,已不再陌生。  当然,泉城济南也不例外。作为一座文化底蕴丰厚的城市,它也在用一种独特的营销模式向人们展示着它无穷的魅力!毫无疑问,这座以泉而闻名于世的城市,正在向人们昭示着它
期刊
避风塘,曾一度让我以为与水光月色有关。常听你在电话中提及这个名字,我却从未曾想过这是怎样一个地方。或许是在社会上待得久了,我便渐渐地失去了思考的兴趣和能力。听你说什么,我就会随意一想,再无深究。于是便渐渐习惯了听你聊你今天在避风塘见了什么人,前天在避风塘想了什么事,过两天又要去避风塘做什么。  有时我会想,这是怎样的一湾水,迷得了你的心智如此。又或是怎样的一抹景致,能让你甘于日日醉心于此。  直至
期刊
原典    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出处    此计名出自明代戏剧《三祝记》。该剧说的是北宋时期,范仲淹的政敌密谋策划,让没有打仗经验的范仲淹领兵征讨西夏,其目的是借兵强马壮的西夏军队这把“刀”除掉范仲淹。其实早在春秋时期就有范例。郑桓公袭击郐国之前,先打听了郐国有哪些有本领的文臣武将,开列名单,宣布打下郐国,将分别给他们封官爵,把郐国的土地送给他们。并煞有介事地
期刊
经四路不仅仅是经四路。在“大经四路”的概念范围内,还有很多风景。只不过,经四路的其他地方有了其他的称呼,比如共青团路,泉城路、解放路。这些路和经四路联合起来,成为互相接力的风景。而这些风景,勾勒的则是济南最主要的商业带。  在经四路这条“金街”上,大观园东片区无疑是核心区。这片由经四路、经六路,纬二路、林祥南街合围的区域,规划占地近90万平方米。其中,大观园东片区金融核心区的开发建设,将新增金融商
期刊
2011年初,一则文化新闻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元月11日。在天安门广场东侧的国家博物馆北广场上,竖立起了一座巍峨的孔子雕像。  在天安门广场这个政治地标周围竖立孔子雕像。其用意自然非同一般。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与之相适应的文化自信心亟需树立。另外,文化更能拉近全球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从历史的角度来探讨,此举可谓一次严肃的“拨乱反正”。100多年来,天安门广场对于孔子而言,可谓是一个充斥悲情的地方。
期刊
有时候爱上一个地方,选择去那里旅行,可能只是源自一个突然萌生的念头。似乎冬日的严寒仍未退却,春天的脚步就伴着微风悄然来临。或许北方仍沉浸在一片乍暖还寒的交替时节,但是在很多地方早已是春暖花开,变成一个“花花世界”了。初春,正是一个出游赏花的好时节。何不换上春装,背起背包,去看看那些开在春天里的花儿呢?    奥地利——水仙花    提起奥地利,人们总习惯性地想到各种音乐盛会。殊不知,奥地利其实也是
期刊
年初,在中国首都重新扩建的国家博物馆北广场,矗立起一尊通高9.5米的孔子像。自从立起来后,网上出现许多不同的说法。我认为这尊孔子立的正是时候,地点也很合适。  在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近十几年来出现了“国学热”。亿万儿童、成人学习、背诵“四书”及一些蒙书,许多企业家不远千万里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山东曲阜学习儒家思想,争做儒商。在国外,孔子学院、孔子学堂已有600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