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被尊为“至圣先师”,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被打倒,再到今天塑像立在国家博物馆大门前,孔子的形象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无论是圣化还是丑化,不同的身份代表着不同人的利益需求。今天。在中华民族反省自身文化,寻求振兴发展之路的时刻,我们需要了解一个真实的孔子。
“日圣与仁,则吾岂敢?”——孔子的自我评价
孔子从一介布衣被初步塑造成圣人,中间大概经历了四五百年的历程。
孔子生前,其弟子问他是否是圣人,孔子说:“日圣与仁,则吾岂敢?”孔子并没有承认自己是圣人。后来,吴国大夫向孔门弟子子贡发问:你老师莫非是圣人吗?为什么如此多才多艺呢?子贡回答道:上天赋予他做圣人的资质,所以他多才多艺。这里子贡把孔子赞美成“天纵之将圣”,首次把孔子的形象定位成天赋“圣人”。
100多年后,孟子对孔子作了高度评价,指出:“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意思是说自有人类以来,没有比孔子更伟大的。在孟子看来,孔子身上凝聚了圣人的各方面的优点,是古代圣人的“集大成”者。
在孔子被“圣化”的过程中,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推波助澜。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他说:自帝王至学者,如果要探讨以六经为核心的知识学问,皆以孔子的观点作为是非标准。据此而论,司马迁就认定孔子是最伟大的圣人。
“敏而好学,诲人不倦”——一个教师的本分
孔子周游列国是为了实现理想。他第一次去别国争取从政机会大约是35岁前后。在鲁国的一次动乱之后,孔子随鲁君前往齐国并见到齐景公,景公对他的君臣有序的思想很感兴趣,想要用他,却最终被晏婴阻止,孔子从政的理想当时未能实现。后来返回鲁国,有过短暂的仕途生涯,在最终失望之际,孔子开始周游列国,吃尽了苦头,到处碰壁,郁郁不得志,最终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肯重用他。在结束了14年的漂泊生涯之后,孔子返回了自己的故乡,继续从事教育,敏而好学,诲人不倦,终究没有出仕。
孔子的周游列国无疑有助于儒家思想的传播,然而孔子本人却终究未被任何一国重用,原因在于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思想而不能与当时的政治现实相妥协。现在看来,2500年前孔子是个思想前卫者。他主张“忠”,但不主张“愚忠”,提出“道不同,不相为谋”。他以人为本,爱护生命,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向统治者提出了“仁政”的要求。难怪孔子周游列国而不受欢迎。甚至遭受重重危险,最终落魄而归。
生前寂寞,身后荣耀——历史选择的必然
孔子思想被封建统治者推为圭臬起始于汉代董伸舒的推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提出以来,孔子的形象就逐渐趋于正统化。原先对孔子的形象无论是“圣化”还是“矮化”,都是一种民间行为。董仲舒借助国家机器的力量,把孔子思想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来强行统一天下人的思想,使之成为一种国家的意识形态。
从此,孔子被打上了正统的烙印,先后被冠以各种封号,抬高孔子的政治身价:汉平帝封孔子为公爵、褒成宣尼公,北周静帝封之为郇国公,武则天封之为隆道公,唐玄宗又晋升之为文宣王,宋真宗加谥为玄圣文宣王,元成宗又谥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历代皇帝封禅泰山或出巡山东时,经过曲阜也要亲临孔庙拜谒,以示尊崇。出于政治的需要,辞世之后的孔子和他的儒家思想被利用成了统治阶级的“愚民”工具。
“打倒孔家店”——文化传承中的一个小小波澜
清末,农民起义动摇了封建制度,被视为封建统治思想的儒家思想随之被无情抨击,孔子化身人民公敌。太平天国洪秀全率领农民起义,要推翻清王朝的统治阶层,对于所谓“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的孔子本人及其思想深恶痛绝。太平军所到之处,焚烧孔庙,捣毁孔子像,宣布《四书》、《五经》为“妖书”。
之后,袁世凯当上民国总统,为复辟帝制,重新定孔教为国教,提倡尊孔读经。儒学一度成为当权派与革命派斗争的矛头。章太炎指出儒学是“中国的祸本”,孔子“最大的污点是使人不脱富贵利禄的思想。要想实行革命,提倡民权,孔教是断不可用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陈独秀号召青年:“以彻底之觉悟,猛勇之决心,塞绝与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主张“打倒孔家店”的吴虞,认为孔子的忠、孝观点是维护宗法专制制度,“儒家之主张,徒令宗法社会牵制军国社会,使不克完全发达。其流毒不减于洪水猛兽矣”。这些批判在当时看来不无道理,但情绪化、夸张化的言论色彩。不免使孔子形象受到严重“丑化”。
“仁者爱人,推己及人”——万世不易的儒家大道
历史上,为了配合各种目的需求,出现过无数被美化、丑化,甚至妖魔化的孔子形象。但事实上,孔子不过是一个平民,他聪明好学,本性善良,勤于思考,中道独行,善于接受新事物,靠自己的努力在个人品德和做学问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甚至还“学而优则仕”当了一段时间的官吏。
不幸的是,孔子的思想与当时政权形式格格不入,很难被当政者接纳,结果处处碰壁,满腹才华在政治上却得不到发挥。于是,他只好另谋出路,一方面首创私学。用知识教诲学生,传授自己的思想;一方面周游列国,到处推介自己的治国方略。可以说,孔子只是一个被当时社会耽误了的失意的文人。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朝代的更替,封建社会代替了奴隶社会,孔子学说中的忠孝节义思想被统治者发现并加以利用,演变成了为封建专制统治的“三纲五常”,儒家思想被人为地一再抬高,目的不过是统治阶级为剥削而找的一个思想工具。
但综观儒学,被利用的思想不过是儒家学说中极少部分,而且是东拼西凑而成。后来孔子被批评和丑化的原因也是因为这些所谓的“维护封建统治”的罪名。但如果对孔子有一个全面的分析和了解,不难发现,虽然被用作封建统治阶级的工具,但是孔子同样有“苛政猛于虎”、“是可忍孰不可忍”、“仁者爱人”、“推己及人”的思想。在今天看来,孔子绝对可以算是一个敢说敢做的斗士。
在长期的封建社会历史中,孔子思想不断地被统治阶级抽离加工。使之成为桎梏人们思想的教条。尤其到了近代,在西方世界随着文艺复兴而迅猛发展,中国落后挨打的时候,孔子又成了封建腐朽势力的替罪羊。
在我们重新面对孔子时,再也不能靠只言片语地去理解和接受,需要感受一个真实的孔子,让孔子思想成为我们提高自身智慧和能力的利器。
“日圣与仁,则吾岂敢?”——孔子的自我评价
孔子从一介布衣被初步塑造成圣人,中间大概经历了四五百年的历程。
孔子生前,其弟子问他是否是圣人,孔子说:“日圣与仁,则吾岂敢?”孔子并没有承认自己是圣人。后来,吴国大夫向孔门弟子子贡发问:你老师莫非是圣人吗?为什么如此多才多艺呢?子贡回答道:上天赋予他做圣人的资质,所以他多才多艺。这里子贡把孔子赞美成“天纵之将圣”,首次把孔子的形象定位成天赋“圣人”。
100多年后,孟子对孔子作了高度评价,指出:“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意思是说自有人类以来,没有比孔子更伟大的。在孟子看来,孔子身上凝聚了圣人的各方面的优点,是古代圣人的“集大成”者。
在孔子被“圣化”的过程中,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推波助澜。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他说:自帝王至学者,如果要探讨以六经为核心的知识学问,皆以孔子的观点作为是非标准。据此而论,司马迁就认定孔子是最伟大的圣人。
“敏而好学,诲人不倦”——一个教师的本分
孔子周游列国是为了实现理想。他第一次去别国争取从政机会大约是35岁前后。在鲁国的一次动乱之后,孔子随鲁君前往齐国并见到齐景公,景公对他的君臣有序的思想很感兴趣,想要用他,却最终被晏婴阻止,孔子从政的理想当时未能实现。后来返回鲁国,有过短暂的仕途生涯,在最终失望之际,孔子开始周游列国,吃尽了苦头,到处碰壁,郁郁不得志,最终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肯重用他。在结束了14年的漂泊生涯之后,孔子返回了自己的故乡,继续从事教育,敏而好学,诲人不倦,终究没有出仕。
孔子的周游列国无疑有助于儒家思想的传播,然而孔子本人却终究未被任何一国重用,原因在于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思想而不能与当时的政治现实相妥协。现在看来,2500年前孔子是个思想前卫者。他主张“忠”,但不主张“愚忠”,提出“道不同,不相为谋”。他以人为本,爱护生命,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向统治者提出了“仁政”的要求。难怪孔子周游列国而不受欢迎。甚至遭受重重危险,最终落魄而归。
生前寂寞,身后荣耀——历史选择的必然
孔子思想被封建统治者推为圭臬起始于汉代董伸舒的推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提出以来,孔子的形象就逐渐趋于正统化。原先对孔子的形象无论是“圣化”还是“矮化”,都是一种民间行为。董仲舒借助国家机器的力量,把孔子思想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来强行统一天下人的思想,使之成为一种国家的意识形态。
从此,孔子被打上了正统的烙印,先后被冠以各种封号,抬高孔子的政治身价:汉平帝封孔子为公爵、褒成宣尼公,北周静帝封之为郇国公,武则天封之为隆道公,唐玄宗又晋升之为文宣王,宋真宗加谥为玄圣文宣王,元成宗又谥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历代皇帝封禅泰山或出巡山东时,经过曲阜也要亲临孔庙拜谒,以示尊崇。出于政治的需要,辞世之后的孔子和他的儒家思想被利用成了统治阶级的“愚民”工具。
“打倒孔家店”——文化传承中的一个小小波澜
清末,农民起义动摇了封建制度,被视为封建统治思想的儒家思想随之被无情抨击,孔子化身人民公敌。太平天国洪秀全率领农民起义,要推翻清王朝的统治阶层,对于所谓“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的孔子本人及其思想深恶痛绝。太平军所到之处,焚烧孔庙,捣毁孔子像,宣布《四书》、《五经》为“妖书”。
之后,袁世凯当上民国总统,为复辟帝制,重新定孔教为国教,提倡尊孔读经。儒学一度成为当权派与革命派斗争的矛头。章太炎指出儒学是“中国的祸本”,孔子“最大的污点是使人不脱富贵利禄的思想。要想实行革命,提倡民权,孔教是断不可用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陈独秀号召青年:“以彻底之觉悟,猛勇之决心,塞绝与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主张“打倒孔家店”的吴虞,认为孔子的忠、孝观点是维护宗法专制制度,“儒家之主张,徒令宗法社会牵制军国社会,使不克完全发达。其流毒不减于洪水猛兽矣”。这些批判在当时看来不无道理,但情绪化、夸张化的言论色彩。不免使孔子形象受到严重“丑化”。
“仁者爱人,推己及人”——万世不易的儒家大道
历史上,为了配合各种目的需求,出现过无数被美化、丑化,甚至妖魔化的孔子形象。但事实上,孔子不过是一个平民,他聪明好学,本性善良,勤于思考,中道独行,善于接受新事物,靠自己的努力在个人品德和做学问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甚至还“学而优则仕”当了一段时间的官吏。
不幸的是,孔子的思想与当时政权形式格格不入,很难被当政者接纳,结果处处碰壁,满腹才华在政治上却得不到发挥。于是,他只好另谋出路,一方面首创私学。用知识教诲学生,传授自己的思想;一方面周游列国,到处推介自己的治国方略。可以说,孔子只是一个被当时社会耽误了的失意的文人。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朝代的更替,封建社会代替了奴隶社会,孔子学说中的忠孝节义思想被统治者发现并加以利用,演变成了为封建专制统治的“三纲五常”,儒家思想被人为地一再抬高,目的不过是统治阶级为剥削而找的一个思想工具。
但综观儒学,被利用的思想不过是儒家学说中极少部分,而且是东拼西凑而成。后来孔子被批评和丑化的原因也是因为这些所谓的“维护封建统治”的罪名。但如果对孔子有一个全面的分析和了解,不难发现,虽然被用作封建统治阶级的工具,但是孔子同样有“苛政猛于虎”、“是可忍孰不可忍”、“仁者爱人”、“推己及人”的思想。在今天看来,孔子绝对可以算是一个敢说敢做的斗士。
在长期的封建社会历史中,孔子思想不断地被统治阶级抽离加工。使之成为桎梏人们思想的教条。尤其到了近代,在西方世界随着文艺复兴而迅猛发展,中国落后挨打的时候,孔子又成了封建腐朽势力的替罪羊。
在我们重新面对孔子时,再也不能靠只言片语地去理解和接受,需要感受一个真实的孔子,让孔子思想成为我们提高自身智慧和能力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