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一切素质教育都源于语文学习,学生的语文水平如何,常常是素质水平的体现。在中小学教育阶段,从小学启蒙到高中三年级,语文科贯彻始终,课时最多,位置突出。就学科性质和教学目的来看,对落实素质教育有着“独当其任的责任”和“分内的责任”。无论从学科性质还是从教学目的看,语文教育就应当是素质教育,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语文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甚至凭借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提高身体素质和其他素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呢?本文从以下几个来谈一下,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一、转变陈旧教育观念,增强素质教育意识
要顺利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必须更新观念。过去应试教育造成的恶劣后果:把考试的成功等同于教育的成功,成就了少数尖子生,丢掉了大多数学生;抓了智育,丢掉了其他,甚至以损害身心健康为代价。我们要以历史的使命感和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去战胜旧的教育观念,坚决摒弃片面追求高分数的短视行为,不断增强素质教育的意识。
小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尽管提了十几年,但还是难以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少教师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不足,对“应试教育”的危害性认识不够。小语教学要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广大的小语教师要转变观念、提高对素质教育的认识、牢固树立起素质教育的思想意识是一个前提。
二、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努力实施素质教育
在语文教与学的矛盾中,教师是起主导作用的,教师的这种主导作用制约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把语文教师自身的全面素质都提高了,才能有效地带动与影响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我们学校在大面积推行素质教育经验中,有一条很重要的经验是:学校与教师签定了转化差生的责任制,转化要承包到人,其中教育好差生,是教师最大的德行,是教师最高水平的体现。
在教师素质方面,以研究型的教师代替唯传授型的教师。这就要做到四个结合:1.坚持理论学习与学科教学专题研究相结合,帮助教师从理论上把握大纲、教材。2.坚持在培训中,以教师为主体和学科观摩示范相结合,提高教师的综合技能。3.坚持理论学习与具体实践操作相结合,重在教师全体参与,引导教师把理论转化为教学实践。4.坚持“点、面”结合,发挥实验点的作用。
三、确立多元化目标,切实搞好素质教育
1.凸现德育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能的同时,要充分地挖掘语文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适时地有机地渗透思想道德教育。
2.加强语文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一个人的语文素tt质如何,可以通过听、说、读、写综合地表达出来,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又是与他所掌握的语言材料——词汇、句式的获取情况、语言技巧、知识素养、认识事物等有关。能力是不能灌输的,而要靠训练才能培养出来。让学生尽可能地参加语文实践活动,在大量的听t、说、读、写活动中获得锻炼提高,形成听、说、读、写的能力。
3.在培养学生语言素质方面,以建立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代替传统的“唯知识型”教学。一节课是否体现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准是:一从备课上看,既有教师活力,又必须有学生活力;二从教学模式上看,既有教法,又必须有学法;三从阅读上看,既有教师的导读,又必须有学生的仿读、自读;四从每一课型设计上看,既有自练、自改、自结,又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4.要创建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要建立三个操作体系:(1)确立优化的教学结构标准。如一年级汉语拼音教学结构,看图学词、学句教学结构,看图学文教学结构。(2)提炼优化的教学模式。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模式,把握自己所要进行的本篇课文教学大体适合于哪一类模式,这样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坚持一种模式为主,多种模式相辅,做到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再次,提倡语文教师博采众家之长,并融入自己教学的个性和独特教学风格,形成自己独有的教学模式。(3)确定优化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四看”。即一看学生是否生动、主动的学习,是否有足够的语言实践活动;二看教师素质是否过硬;三看教材处理是否准确;四看教学效果是否明显。
四、因材施教,科学评价
在更新观念、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要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还要依赖于教师的教学。教师应努力做到在教学中对不同的学生施加不同的影响,并针对学生间的差异开展多侧面、多层次的引导,以发展不同类型学生丰富的个性,满足不同类型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对学生的评价应建立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1.评价的内容要全面。既要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更要注重能力的考查,要以大纲和教材中规定的知识点为依据,不任意拔高要求。2.评价的方法要多样化。实施四个结合:知识考核和能力考核相结合;口试和笔试相结合;课内和课外相结合;全面考核和抽样考核相结合。此外,评价的过程要民主化。在评价中,不仅要注意结果的评价,更要注意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的评价。
总之,实施素质教育,要利用每个学生都渴望成功的契机,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创设活动的空间搭建表演的舞台,让所有学生的语文能力都得以展现和提高。这一切的顺利实施,都来源于在教学中,从语文活动入手,着力培养学生动口、动手能力,把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贯彻于教学过程中,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使学生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一、转变陈旧教育观念,增强素质教育意识
要顺利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必须更新观念。过去应试教育造成的恶劣后果:把考试的成功等同于教育的成功,成就了少数尖子生,丢掉了大多数学生;抓了智育,丢掉了其他,甚至以损害身心健康为代价。我们要以历史的使命感和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去战胜旧的教育观念,坚决摒弃片面追求高分数的短视行为,不断增强素质教育的意识。
小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尽管提了十几年,但还是难以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少教师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不足,对“应试教育”的危害性认识不够。小语教学要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广大的小语教师要转变观念、提高对素质教育的认识、牢固树立起素质教育的思想意识是一个前提。
二、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努力实施素质教育
在语文教与学的矛盾中,教师是起主导作用的,教师的这种主导作用制约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把语文教师自身的全面素质都提高了,才能有效地带动与影响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我们学校在大面积推行素质教育经验中,有一条很重要的经验是:学校与教师签定了转化差生的责任制,转化要承包到人,其中教育好差生,是教师最大的德行,是教师最高水平的体现。
在教师素质方面,以研究型的教师代替唯传授型的教师。这就要做到四个结合:1.坚持理论学习与学科教学专题研究相结合,帮助教师从理论上把握大纲、教材。2.坚持在培训中,以教师为主体和学科观摩示范相结合,提高教师的综合技能。3.坚持理论学习与具体实践操作相结合,重在教师全体参与,引导教师把理论转化为教学实践。4.坚持“点、面”结合,发挥实验点的作用。
三、确立多元化目标,切实搞好素质教育
1.凸现德育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能的同时,要充分地挖掘语文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适时地有机地渗透思想道德教育。
2.加强语文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一个人的语文素tt质如何,可以通过听、说、读、写综合地表达出来,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又是与他所掌握的语言材料——词汇、句式的获取情况、语言技巧、知识素养、认识事物等有关。能力是不能灌输的,而要靠训练才能培养出来。让学生尽可能地参加语文实践活动,在大量的听t、说、读、写活动中获得锻炼提高,形成听、说、读、写的能力。
3.在培养学生语言素质方面,以建立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代替传统的“唯知识型”教学。一节课是否体现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准是:一从备课上看,既有教师活力,又必须有学生活力;二从教学模式上看,既有教法,又必须有学法;三从阅读上看,既有教师的导读,又必须有学生的仿读、自读;四从每一课型设计上看,既有自练、自改、自结,又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4.要创建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要建立三个操作体系:(1)确立优化的教学结构标准。如一年级汉语拼音教学结构,看图学词、学句教学结构,看图学文教学结构。(2)提炼优化的教学模式。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模式,把握自己所要进行的本篇课文教学大体适合于哪一类模式,这样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坚持一种模式为主,多种模式相辅,做到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再次,提倡语文教师博采众家之长,并融入自己教学的个性和独特教学风格,形成自己独有的教学模式。(3)确定优化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四看”。即一看学生是否生动、主动的学习,是否有足够的语言实践活动;二看教师素质是否过硬;三看教材处理是否准确;四看教学效果是否明显。
四、因材施教,科学评价
在更新观念、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要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还要依赖于教师的教学。教师应努力做到在教学中对不同的学生施加不同的影响,并针对学生间的差异开展多侧面、多层次的引导,以发展不同类型学生丰富的个性,满足不同类型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对学生的评价应建立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1.评价的内容要全面。既要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更要注重能力的考查,要以大纲和教材中规定的知识点为依据,不任意拔高要求。2.评价的方法要多样化。实施四个结合:知识考核和能力考核相结合;口试和笔试相结合;课内和课外相结合;全面考核和抽样考核相结合。此外,评价的过程要民主化。在评价中,不仅要注意结果的评价,更要注意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的评价。
总之,实施素质教育,要利用每个学生都渴望成功的契机,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创设活动的空间搭建表演的舞台,让所有学生的语文能力都得以展现和提高。这一切的顺利实施,都来源于在教学中,从语文活动入手,着力培养学生动口、动手能力,把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贯彻于教学过程中,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使学生整体素质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