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经典诗文 品味国学魅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c96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承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诵读经典诗文,品味国学魅力,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引领学生的作文之路,丰富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做到全面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经典诵读;语文课堂;识字教学;阅读教学;综合实践
  随着《百家讲坛》走近寻常百姓家,易中天品三国,于丹说论语,钱文忠讲《三字经》,董卿编制《朗读者》,一股国学热正在华夏大地悄然兴起。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专门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意见明确指出:“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因此,把国学经典引入校园,引入语文课堂,引入学生的学习生活是时代赋予语文教师们的使命。在语文课堂上,诵读经典诗文,品味国学魅力,达到全面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
  一、 经典诵读培识字能力
  小学一、二年级学生识字是主要的教学任务,识字也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在这个黄金阶段接触大量的文化经典,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采用形式多样的识字方法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让学生体验吟诵经典快乐,培养学生识字能力,提高学生识字效率。
  1. 细读吟诵,潜移默化。这个学段教师在引入经典诗文时,要注意把握好诗文的量和诵读的度。教师可以从朗朗上口的《三字经》《弟子规》入手,用反复诵读、烂熟于心的细读方法进行吟诵。因为吟唱时巧妙利用了汉字的音韵和律动,前后两句地址押韵,所以,学生哪怕把这段诗文重复几十遍、上百遍也不会疲劳。反复多遍的吟唱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语感,一方面也加深了学生对汉字的印象,学生学起来轻松,记起来容易,一改识字枯燥乏味的弊端,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诵读中愉悦识字,同时受到传统思想教育。
  2. 图文结合,出其不意。小学低年级段诵读的经典诗文中的汉字,在音、形、义方面都别出心裁,另有风味,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把这些汉字制作成集图、声、动为一体的课件进行演示,或通过教师的简笔画进行直观展示,对识字教学能起到着出其不意的效果。
  二、 经典诵读扩阅读视野
  阅读教学的重点就是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完成145万字的阅读任务,光靠语文课堂上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课外阅读引入进来,而诵读经典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1. 学习经典,追溯历史。《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论语》《庄子》更是民族思想的精华。对照经典,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当时的人文地理,又可以搭建起学习的平台,让学生近距离了解古人们的成长历程,从而去感悟古人的民族气魄。
  2. 熟读经典,厚积薄发。熟读成诵进行语言积累是语文教学的法宝,也是语文学习的有效手段。小学阶段必背的古诗文,每一篇都是学生语言文字积累的优秀范文,少给学生讲解分析,多让学生自由诵读。在熟读成诵中,感受文字的节奏、韵律,不知不觉中,修辞手法的生动、遣词造句的畅达、布局谋篇的周密,都将内化为学生能力的一部分。诵读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语感的过程,是博闻强记的过程,是潜移默化的过程,是精神熏陶的过程。
  3. 品味经典,陶冶心性。“读经典一部,胜杂书万卷。”从小背诵经典就好比站在历史的高点,又如同与一位伟人进行“对话”,犹如一趟心灵的旅行。“黄香温席”“孔融让梨”传递的是一种孝道,“闻鸡起舞”“悬梁刺股”传递的是一种毅力,“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传递的是一种博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传递的是一种礼仪,“驷马难追”“一诺千金”传递的是一种诚信……通过诵读让学生学会处世的方法,学会如何面對困难,学会如何陶冶心性。
  三、 经典诵读引习作之路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就是说,读是基础,写是提升。在习作教学中恰当地借助经典的力量,将诵读古诗和作文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诵读经典、引用经典、仿写经典,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1. 巧妙引用经典,彰显文章诗意。在小学阶段,作文的开头、中间和结尾部分都是作文的重头戏。在这三处恰当地引用经典诗文,会使文章极富感染力。如:在文章开头处引用“‘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漆黑的夜掩盖不住我不断落下的泪水,绵绵的乡愁萦绕在倾盆大雨之中……”可渲染气氛。再如文章中间部分穿插“冬天悄悄地走来,它有着‘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孤独,也有着‘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暗香,还有着‘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感伤。”几个名句,定能会使文章诗意盎然,让人回味无穷。
  2. 模仿创写经典,领悟写作技巧。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最大限度地依靠经典诗文,指导学生在诵读过程中领悟语言魅力和写作技巧,让学生对经典进行模仿创作,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小学生模仿力最强,可塑性强,在作文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引导学生观察语言现象,找出语言规律尤为重要。如在学完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一诗时,教师带领同学们反复吟诵、品味,进一步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写作技巧和用词精妙,布置学生仿写一首诗。三年级学生的一首《望巧克力》出炉——“日照巧克力生香气,遥看巧克力在眼前。飞流直下三滴涎,恨我不能尝一尝”。
  四、 经典诵读促综合实践
  新课标设置了语文综合性学习,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积累经验,培养学习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经典诵读活动无疑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要内容。我国许多经典诗文反映了民俗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情景,可以在实践活动课向学生介绍有关的诗词,吟咏背诵,借以了解民俗节日的情况,以增长知识。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吟诵毛主席的词《采桑子·重阳》和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其他如端午节、元宵节等均可向学生推荐有关的诗词歌赋,并背诵、赏析。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经典诵读,让经典诗文在语文课堂上绽放光彩,是传承中华文化的最好体现。教学中,教师只要深入钻研教材,科学安排教学环节,适时、恰当地借用经典,有机地同识字、阅读、写作和学生的生活结合,发挥其特长,为语文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陈远新.让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绽放[J].教学研究与管理,2017,01.
  作者简介:
  张国学,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永新乡教育管理中心。
其他文献
在顶推箱涵施工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泥浆套是关键的技术环节之一,国内外尚无针对泥浆套形成机理的研究.本文通过模拟试验,对影响泥浆套形成的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探索了泥浆
摘要:文章通过文献检索和筛选后,得到1992~2011年10年间关于艺术体操研究的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98篇,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期刊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由作者的发文数量来看,洪小平、汪敏、刁在箴等人发文量比较多,但此类作者为数不多,绝大多数学者发文1~2篇;发文作者单位的集中性照应了我国竞技体育项目分布的地域性特点,此外还呈现着分布的广泛性,专业队发文不多等特点;作者年龄在36~45岁发
摘 要:德育工作一直以来是我国教育工作者所推崇,做好的德育工作也是社会人士都在努力的结果。初中生德育工作是德育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但是随着網络及移动设备的发展与成熟,新媒体环境下初中生德育工作遇到了一些不小的困难。本文将从新媒体环境下德育工作的发展、当前初中生德育工作的进展状况及对待德育工作出现的问题提出一系列的解决方案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希望此篇文章能对当今新媒体环境下初中生德育工作做出一定
莱辛的小说《野草在歌唱》以二十世纪南非殖民地为背景,描述了女主人公玛丽悲剧性的一生。本文通过对玛丽一生的回顾分析,总结出造成玛丽悲剧的主要原因是男权意识和种族歧视。
美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或对象美的特征的情感体验,它是由具有一定审美观念的人对外界事物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肯定、满意、愉快、爱慕的情感.事实证明,语文教学如果能把学习
本文以2006年“安意如现象”为个案,通过对安意如文本话语的具体解析,凸显出其内在的“私语化”及大众文化特点,及其对古典诗词的当代文化传播方式的启示。 Based on a case
目的 探讨CT血管成像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CTA检查确诊颅内动脉瘤44例(46个动脉瘤),45个动脉瘤经介入栓塞治疗,对栓塞过程和结果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摘 要:小学高年级记实习作对学生对教师而言,都是一个难点。小学生对于记实习作无从下手,主因是没有充分领悟到习作的主旨——习作材料来源于生活。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教师要找出记实习作教学的有效策略,提升教学有效性,就要将习作的形式进行转换,帮助学生将经历的生活还原到习作中,并进行系统专项的训练,从根本上引导学生做好记实习作,提高记实习作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记实习作;有效性;策略  
这个世界上,无论男人女人都摆脱不了对美丽帅气渴望的枷锁。能拥有一副妖狐般的皮囊,一个令无数男性“俯首称臣”的灵魂,这对于女性来说是做梦都想要得到的。浅析谷崎润一郎,日本
在日语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缺乏学习日语的愿望和动力。针对以上现状,本文主要就日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提高日语教学质量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