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提出《品德与生活》教学的总目标是“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我们的品德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带教材走向儿童的生活和生活中的儿童的过程。我们的品德课教师要学会利用教材每课编排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生活主题”“生活探究”引导儿童从教材通向生活,把教材承载的价值、目标和儿童的生活有效地链接起来,让儿童主动、积极地。用真实生活和自主活动来展开教材中的“生活”和“活动”。从而达到“感受…‘体验”教材中承载的价值目标。
一、实践活动从学生爱好兴趣入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主题产生兴趣。就会产生探索知识的迫切愿望,并积极主动地,心情愉快地投入学习。品德课程中许多主题是指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这些内容,学生都有一定的亲身经历,非常感兴趣。教师在安排这类教学活动时,以“趣”人境,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让他们自然的对教育主题感兴趣。例如《我从哪里来》一课,这个话题是孩子感兴趣同时也困惑家长,感到不好回答的问题,通过活动要明确告诉学生“我”从哪儿来的。以此给学生建立一个科学正确的生命观。本课渗透着珍爱生命、敬爱父母、悦纳自己、为自己的成长感到高兴等多层面的教育。在活动前,我安排学生向父母做一次细致的调查。调查自己出生时的情况,查找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照片及其它成长资料,找到自己的出生证等。活动中,先通过谈话的形式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是从哪儿来的吗?”先让学生讨论交流,教师认真倾听,分析学生对生命由来的认识,对学生提出的有关生命的话题,用科学简要的话作解释,为了能让学生体验父母养育的不易,让学生把出生到现在的照片一一陈列,作个比较,还可以找个重一点的书包让学生抱在肚子前走几圈,感受母亲十月怀胎的艰辛。通过这一感兴趣的话题到积极投入的活动,轻而易举的实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实践活动从学生真实体验出发
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生活中敏感捕捉有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认识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如在教一年级《冬爷爷在哪里》一课时,发现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孩子的手、脚冻了,不知如何保护;冷了不会或不知道要多穿衣服:热了不懂得脱衣服等问题,从而生成“在冬天里能照顾自己”,达成课标“健康愉快,有质量的生活”的学段要求。我设计了一个冬天里的户外活动(老鹰抓小鸡、跳绳等游戏),让学生在活动(游戏)实践中,产生生活中的一些矛盾(诸如活动时热了流汗怎么办;不活动时,感到凉了怎么办……)学生通过这个过程的体验和在教师的引导点拔帮助下解决这些矛盾(学会照顾自己)。从整个过程来看,学会照顾自己,生活能自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这些品德,教师不是靠说教来完成,而是关注学生生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努力为学生创设条件,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实践、体验、探究地汲取、获得、积累自我生活需要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体现出了“道德存在于儿童生活”、“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现实生活”的课程理念。
三、实践活动体现用事实说话
就是采用社会上出现的事例,自然界存在的现象来安排课堂活动,因它的真实性,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例如《保护环境》的教学。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学会保护环境。现实生活中,学生知道身边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但是他们并没有觉得环境污染对自己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水污染了,他们觉得现在有自来水;电池乱丢,对土地的污染似乎也看不出来严重性,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繁衍的威胁认识就较为欠缺。因此,在课前我安排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调查周围受污染的情况,并写一份简短的调查报告,在课堂上交流;课堂上,我运用多媒体播放了“森林大肆砍伐;污水排放、河水变质、鱼儿死亡;不可分解塑料袋漫天飞舞……”随着藏面的切换,学生脸上的表情变得严肃了,雄辩的事实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那么“我们要保护环境”的意识立即萌生出来。接下去的课堂学习实效就有很好的保障。这样的活动为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四、通过实践活动在感悟中渗透
《关心老人》一课,要求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人人都会老,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今的孩子受到来自家庭的浅论MI理论在当代教育改革中的重要性
方利明
MI理论,即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HawardGardner)于1993年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所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是南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关系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等多种智力构成。并从新的角度阐述和分析了智力在个体身上的存在方式以及发展的潜力等。加德纳在该书中把智力定义为“是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某种产品所需要的能力。”我认为,这种理论对于当代教育改革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导思想,也是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把成绩和分数视为生命,把高考当成唯一的考核指标。这样,学生的唯一任务就是执行“上课——学习——考试”这样一种一成不变的生活模式,而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学生如何考试,如何拿高分,与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已脱离了轨道。尽管现在教育部门大呼“素质教育”,但真正能够贯彻执行的又有多少呢?学生在这种高压环境的逼迫下,虽说不上“头悬梁,锥刺股”,却也真的是“披星戴月”,“埋头于书山,奋战于题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可否认,这样做的结果,必然能够提高学校升学率,对于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讲,也能考入理想的大学,这种结局固然皆大欢喜,但能顺利升人大学的毕竟只是部分,那么没有考上大学的学生将何去何从?难道就是所谓的“命不如人”,抑或是老师们所说的“朽木”?我认为不是这样的。
现在的教师经常以古人的一句话“朽木不可雕也”来形容升学无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其实,这种看法带有严重的偏见性。因为怀有这样看法的教师都只是把学生智力结构中的“逻辑——数理”智力。即学习方面的智力当成唯一的评判标准,而忽视了他们的其他智力因素。也许,对于那部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而言,的确在“逻辑——数理”智力方面,也就是在知识的学习和接受能力上有些弱,具体表现就是对上课和学习不感兴趣。考试成绩差,但他们在其他的智力方面可能有着超出常人的潜力。例如他们在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等方面也许要比别人出色的多,也就是说,尽管他们学习成绩不好,但他们当中可能有人擅长绘画,也有的人它弹的很棒,或是歌唱的不错,再或是篮球打的挺好等等。如果仅仅以学习成绩的好坏,能不能考上大学作为评价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未免有失公允。但是在现行的应试教育体制下,这种评价方式还是为大多数学校和教师所推崇,并把这部分学生视为“差生”,“另类分子”,“不务正业”,“不学无术”,严重的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产生了消极的情绪,开始自暴自弃,甚至走上歪路。这不能不说是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最大弊端。
纵观古今中外,有很多名人在小时候的学习成绩都不好,也并未考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但他们同样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世人所瞩目。像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发明家爱迪生,伟大的软件工程师比尔·盖茨,篮坛巨人迈克尔·乔丹,世界飞人刘翔,影视巨星成龙等在年轻的时候都很平凡,不为老师所器重。甚至被老师认为是没有希望的人,但他们就是因为发现了自己在某种智力方面有着超出常人的潜力,凭着自己的兴趣和执着的精神成就了自己。谁能说他们不是人才呢?,所以,请不要单纯地因为学习成绩不行而给学生冠以“差生”的帽子,也不要定性为不可雕的“朽木”,换个角度,换种眼光,你会发现所谓的“差生”其实并不差,相反,他们也有自己的闪光点,很可能会成为未来的音乐家,舞蹈家,艺术家,运动健将,……
另外,随着现在高校的进一步扩招,每年的大学毕业生像潮水一样涌向社会,现有的工作岗位远不能满足需求,而大部分的大学生仅仅掌握了书面上的知识,并不具备一些特长或是实践能力,导致了“一毕业就失业”的现象,而这与学校和社会单纯的追求升学率。把高考定为学生通向成功的唯一道路的传统指导思想是有很大关系的。而如果多元智力理论能够在现代教育改革中付诸实践,对那些学习成绩差但是在其他方面有着很大潜力的学生,进行专门的辅导和训练,用他们的一技之长来自谋职业,这无疑对各种人才的培养和缓解就业压力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当今世界正在向多元化发展,我国现在也正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所以,在现代教育改革的浪潮中,也必须由单一的智力评判标准向多元化的智力评判标准发展。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教育的革新,也会更好的推动和谐社会的实现和发展。
一、实践活动从学生爱好兴趣入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主题产生兴趣。就会产生探索知识的迫切愿望,并积极主动地,心情愉快地投入学习。品德课程中许多主题是指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这些内容,学生都有一定的亲身经历,非常感兴趣。教师在安排这类教学活动时,以“趣”人境,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让他们自然的对教育主题感兴趣。例如《我从哪里来》一课,这个话题是孩子感兴趣同时也困惑家长,感到不好回答的问题,通过活动要明确告诉学生“我”从哪儿来的。以此给学生建立一个科学正确的生命观。本课渗透着珍爱生命、敬爱父母、悦纳自己、为自己的成长感到高兴等多层面的教育。在活动前,我安排学生向父母做一次细致的调查。调查自己出生时的情况,查找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照片及其它成长资料,找到自己的出生证等。活动中,先通过谈话的形式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是从哪儿来的吗?”先让学生讨论交流,教师认真倾听,分析学生对生命由来的认识,对学生提出的有关生命的话题,用科学简要的话作解释,为了能让学生体验父母养育的不易,让学生把出生到现在的照片一一陈列,作个比较,还可以找个重一点的书包让学生抱在肚子前走几圈,感受母亲十月怀胎的艰辛。通过这一感兴趣的话题到积极投入的活动,轻而易举的实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实践活动从学生真实体验出发
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生活中敏感捕捉有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认识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如在教一年级《冬爷爷在哪里》一课时,发现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孩子的手、脚冻了,不知如何保护;冷了不会或不知道要多穿衣服:热了不懂得脱衣服等问题,从而生成“在冬天里能照顾自己”,达成课标“健康愉快,有质量的生活”的学段要求。我设计了一个冬天里的户外活动(老鹰抓小鸡、跳绳等游戏),让学生在活动(游戏)实践中,产生生活中的一些矛盾(诸如活动时热了流汗怎么办;不活动时,感到凉了怎么办……)学生通过这个过程的体验和在教师的引导点拔帮助下解决这些矛盾(学会照顾自己)。从整个过程来看,学会照顾自己,生活能自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这些品德,教师不是靠说教来完成,而是关注学生生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努力为学生创设条件,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实践、体验、探究地汲取、获得、积累自我生活需要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体现出了“道德存在于儿童生活”、“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现实生活”的课程理念。
三、实践活动体现用事实说话
就是采用社会上出现的事例,自然界存在的现象来安排课堂活动,因它的真实性,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例如《保护环境》的教学。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学会保护环境。现实生活中,学生知道身边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但是他们并没有觉得环境污染对自己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水污染了,他们觉得现在有自来水;电池乱丢,对土地的污染似乎也看不出来严重性,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繁衍的威胁认识就较为欠缺。因此,在课前我安排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调查周围受污染的情况,并写一份简短的调查报告,在课堂上交流;课堂上,我运用多媒体播放了“森林大肆砍伐;污水排放、河水变质、鱼儿死亡;不可分解塑料袋漫天飞舞……”随着藏面的切换,学生脸上的表情变得严肃了,雄辩的事实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那么“我们要保护环境”的意识立即萌生出来。接下去的课堂学习实效就有很好的保障。这样的活动为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四、通过实践活动在感悟中渗透
《关心老人》一课,要求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人人都会老,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今的孩子受到来自家庭的浅论MI理论在当代教育改革中的重要性
方利明
MI理论,即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HawardGardner)于1993年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所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是南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关系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等多种智力构成。并从新的角度阐述和分析了智力在个体身上的存在方式以及发展的潜力等。加德纳在该书中把智力定义为“是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某种产品所需要的能力。”我认为,这种理论对于当代教育改革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导思想,也是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把成绩和分数视为生命,把高考当成唯一的考核指标。这样,学生的唯一任务就是执行“上课——学习——考试”这样一种一成不变的生活模式,而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学生如何考试,如何拿高分,与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已脱离了轨道。尽管现在教育部门大呼“素质教育”,但真正能够贯彻执行的又有多少呢?学生在这种高压环境的逼迫下,虽说不上“头悬梁,锥刺股”,却也真的是“披星戴月”,“埋头于书山,奋战于题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可否认,这样做的结果,必然能够提高学校升学率,对于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讲,也能考入理想的大学,这种结局固然皆大欢喜,但能顺利升人大学的毕竟只是部分,那么没有考上大学的学生将何去何从?难道就是所谓的“命不如人”,抑或是老师们所说的“朽木”?我认为不是这样的。
现在的教师经常以古人的一句话“朽木不可雕也”来形容升学无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其实,这种看法带有严重的偏见性。因为怀有这样看法的教师都只是把学生智力结构中的“逻辑——数理”智力。即学习方面的智力当成唯一的评判标准,而忽视了他们的其他智力因素。也许,对于那部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而言,的确在“逻辑——数理”智力方面,也就是在知识的学习和接受能力上有些弱,具体表现就是对上课和学习不感兴趣。考试成绩差,但他们在其他的智力方面可能有着超出常人的潜力。例如他们在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等方面也许要比别人出色的多,也就是说,尽管他们学习成绩不好,但他们当中可能有人擅长绘画,也有的人它弹的很棒,或是歌唱的不错,再或是篮球打的挺好等等。如果仅仅以学习成绩的好坏,能不能考上大学作为评价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未免有失公允。但是在现行的应试教育体制下,这种评价方式还是为大多数学校和教师所推崇,并把这部分学生视为“差生”,“另类分子”,“不务正业”,“不学无术”,严重的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产生了消极的情绪,开始自暴自弃,甚至走上歪路。这不能不说是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最大弊端。
纵观古今中外,有很多名人在小时候的学习成绩都不好,也并未考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但他们同样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世人所瞩目。像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发明家爱迪生,伟大的软件工程师比尔·盖茨,篮坛巨人迈克尔·乔丹,世界飞人刘翔,影视巨星成龙等在年轻的时候都很平凡,不为老师所器重。甚至被老师认为是没有希望的人,但他们就是因为发现了自己在某种智力方面有着超出常人的潜力,凭着自己的兴趣和执着的精神成就了自己。谁能说他们不是人才呢?,所以,请不要单纯地因为学习成绩不行而给学生冠以“差生”的帽子,也不要定性为不可雕的“朽木”,换个角度,换种眼光,你会发现所谓的“差生”其实并不差,相反,他们也有自己的闪光点,很可能会成为未来的音乐家,舞蹈家,艺术家,运动健将,……
另外,随着现在高校的进一步扩招,每年的大学毕业生像潮水一样涌向社会,现有的工作岗位远不能满足需求,而大部分的大学生仅仅掌握了书面上的知识,并不具备一些特长或是实践能力,导致了“一毕业就失业”的现象,而这与学校和社会单纯的追求升学率。把高考定为学生通向成功的唯一道路的传统指导思想是有很大关系的。而如果多元智力理论能够在现代教育改革中付诸实践,对那些学习成绩差但是在其他方面有着很大潜力的学生,进行专门的辅导和训练,用他们的一技之长来自谋职业,这无疑对各种人才的培养和缓解就业压力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当今世界正在向多元化发展,我国现在也正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所以,在现代教育改革的浪潮中,也必须由单一的智力评判标准向多元化的智力评判标准发展。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教育的革新,也会更好的推动和谐社会的实现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