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实施情境教学是目前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所谓情境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情境教学具体地说是指教师以现行教材为基本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选择综合而典型的材料,创设特定的语言、形、声、色、问题等情境,努力真实、全面地反映或模拟现实,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自主地探究事物的整体结构、功能、作用,分析理解事物的变化发展过程,从而形成新知识、新观点。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手段。在实行新课程改革后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我很好地运用了这一教学方法,下面谈谈本人的一些教学心得。
一、创设材料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并在情感交流中引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参加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所以,我在备课时,根据教学目标与内容,设法寻找相应的情境材料,比如注意收集自己和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碰到的现实情况,到图书馆找报刊杂志或网上的各种事例,广播、电视中展现的情景材料。然后对情境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形成典型的合乎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这样。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使学生从新奇中激起学习的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启迪智慧,开拓他们的思维。如:在让学生感受来自于父母之爱时我选用这样一则材料供学生阅读: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有一位年轻的母亲正一边织毛衣,一边用脚踩着摇篮摇她仅五个月的宝贝女儿。天崩地裂的一刹那,母女俩一起坠入到黑暗无边的废墟之中,所幸的是母女俩都完好无损,但她们无论如何也出不去了。惊吓后的孩子在母亲怀里睡着了,醒来后啼哭不止。母亲知道她是饿了,忙开怀喂奶。一天一夜后,滴水未进的母亲奶水已经枯渴,孩子的哭声也越来越弱。绝望的母亲这时触摸到了毛衣针,心里猛地一动,用毛衣针刺破自己的手指,塞进孩子嘴里。一周之后,人们发现了母女。孩子一息尚存,小嘴仍在吮着母亲的手指头,而母亲已经气绝。人们惊奇地发现,年轻母亲的个个手指头都破了一个小洞,脸色像雪一样洁白,年轻的母亲为孩子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奶。学生阅读后深深地被材料中伟大的母爱所感动,许多学生都发出了啜泣声,此时教师再引导他们想一想平时家人对自己付出的点滴恩情,学生能不震动吗?学生能不怀有感恩之心吗?待到此时再让学生学唱一首《感恩的心》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这样的教学没有说教,但所有的教育都在无言中。
二、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动起来
思想品德课重在激情、明理、导行。教学中要扩展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感受,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式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如教学时,“小品进课堂”,开展活动情境表演,就可以使教学内容从静止的纸面上站起来,引发学生的亲切感与新鲜感,调动学生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使之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例如在八年级思想品德(上)“交往讲艺术”一课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个打电话找同学的活动,让学生来表演,切身感受礼貌用语的作用。此外,平时还可根据教学内容,还可创设其它多种形式的活动情境,创设机会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做一做、想一想,慢慢体会,从中悟出道理,加深学生的道德认识,从而更好的撑握知识。表演形式主要有小品、哑剧、相声、角色扮演等。通过学生的自身表演进入情境,从而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道德情感,加深了学生的道德认识。
三、精心设问,创设问题情境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设疑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了设疑,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联系生活,设置一些精巧别致的小问题,做到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引导学生讨论,在讨论中教师除了能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及思想得到升华和发展外,师生间可以互相诘难答题、互相启发补充。形成师生间双向的智慧交流。进发出创造的火花,从而形成教学相长的氛围。比如,我在讲”维护社会管理秩序”时。根据我校的具体位置,提出了以下现象,让学生们分成小组讨论,我校外面的电话亭不时有小孩乱报警,让公安机关出动警车;路灯有时被打烂;路边的花园经常被践踏,这些现象给我们的生活及社会管理带来什么影响,这些行为属于什么行为,该怎么处罚,依据是什么?同学们在讨论中表现得非常活跃。甚至还向老师提出了许多新问题,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最后,通过这些发生在身边的事例让学生明白了,社会管理秩序,需要法律来维护,法律规范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行为,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一定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情节严重的依《刑法》处罚,情节轻微的尚未触犯刑律的,依《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来处罚。通过师生的共同学习,教师和学生都增强了法律意识,从而规范了自己的行为,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自觉守法,起到了良好的实际效果。教学实践证明,适时创设问题情境,能促使学生综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自觉地去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设计问题、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在头脑中形成新的暂时神经联系,组成新的认识系统,促进认识的新发展。
四、运用多种媒体,创设视听情境
多媒体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生动性、形象性和直观性,而中学生的思维又以形象思维为主,针对学生的特点、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对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营造情境、浓厚课堂氛围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新奇感、惊讶感、新颖感,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带来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我在讲”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这一章节时,播放电视VCD让学生欣赏一幅生动画面、聆听歌曲《春天的故事》,然后再结合歌词内容,充满激情地向学生讲述深圳那空前的改革举措,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感性上体会到党的英明和对外开放政策的伟大。这样轻松自然地把理论转化为认知,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境界,从而提高了课堂质量。
当然,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方式、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和条件创设特定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能较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学生的知识再生能力和实践。
一、创设材料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并在情感交流中引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参加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所以,我在备课时,根据教学目标与内容,设法寻找相应的情境材料,比如注意收集自己和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碰到的现实情况,到图书馆找报刊杂志或网上的各种事例,广播、电视中展现的情景材料。然后对情境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形成典型的合乎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这样。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使学生从新奇中激起学习的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启迪智慧,开拓他们的思维。如:在让学生感受来自于父母之爱时我选用这样一则材料供学生阅读: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有一位年轻的母亲正一边织毛衣,一边用脚踩着摇篮摇她仅五个月的宝贝女儿。天崩地裂的一刹那,母女俩一起坠入到黑暗无边的废墟之中,所幸的是母女俩都完好无损,但她们无论如何也出不去了。惊吓后的孩子在母亲怀里睡着了,醒来后啼哭不止。母亲知道她是饿了,忙开怀喂奶。一天一夜后,滴水未进的母亲奶水已经枯渴,孩子的哭声也越来越弱。绝望的母亲这时触摸到了毛衣针,心里猛地一动,用毛衣针刺破自己的手指,塞进孩子嘴里。一周之后,人们发现了母女。孩子一息尚存,小嘴仍在吮着母亲的手指头,而母亲已经气绝。人们惊奇地发现,年轻母亲的个个手指头都破了一个小洞,脸色像雪一样洁白,年轻的母亲为孩子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奶。学生阅读后深深地被材料中伟大的母爱所感动,许多学生都发出了啜泣声,此时教师再引导他们想一想平时家人对自己付出的点滴恩情,学生能不震动吗?学生能不怀有感恩之心吗?待到此时再让学生学唱一首《感恩的心》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这样的教学没有说教,但所有的教育都在无言中。
二、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动起来
思想品德课重在激情、明理、导行。教学中要扩展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感受,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式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如教学时,“小品进课堂”,开展活动情境表演,就可以使教学内容从静止的纸面上站起来,引发学生的亲切感与新鲜感,调动学生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使之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例如在八年级思想品德(上)“交往讲艺术”一课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个打电话找同学的活动,让学生来表演,切身感受礼貌用语的作用。此外,平时还可根据教学内容,还可创设其它多种形式的活动情境,创设机会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做一做、想一想,慢慢体会,从中悟出道理,加深学生的道德认识,从而更好的撑握知识。表演形式主要有小品、哑剧、相声、角色扮演等。通过学生的自身表演进入情境,从而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道德情感,加深了学生的道德认识。
三、精心设问,创设问题情境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设疑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了设疑,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联系生活,设置一些精巧别致的小问题,做到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引导学生讨论,在讨论中教师除了能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及思想得到升华和发展外,师生间可以互相诘难答题、互相启发补充。形成师生间双向的智慧交流。进发出创造的火花,从而形成教学相长的氛围。比如,我在讲”维护社会管理秩序”时。根据我校的具体位置,提出了以下现象,让学生们分成小组讨论,我校外面的电话亭不时有小孩乱报警,让公安机关出动警车;路灯有时被打烂;路边的花园经常被践踏,这些现象给我们的生活及社会管理带来什么影响,这些行为属于什么行为,该怎么处罚,依据是什么?同学们在讨论中表现得非常活跃。甚至还向老师提出了许多新问题,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最后,通过这些发生在身边的事例让学生明白了,社会管理秩序,需要法律来维护,法律规范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行为,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一定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情节严重的依《刑法》处罚,情节轻微的尚未触犯刑律的,依《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来处罚。通过师生的共同学习,教师和学生都增强了法律意识,从而规范了自己的行为,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自觉守法,起到了良好的实际效果。教学实践证明,适时创设问题情境,能促使学生综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自觉地去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设计问题、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在头脑中形成新的暂时神经联系,组成新的认识系统,促进认识的新发展。
四、运用多种媒体,创设视听情境
多媒体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生动性、形象性和直观性,而中学生的思维又以形象思维为主,针对学生的特点、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对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营造情境、浓厚课堂氛围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新奇感、惊讶感、新颖感,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带来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我在讲”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这一章节时,播放电视VCD让学生欣赏一幅生动画面、聆听歌曲《春天的故事》,然后再结合歌词内容,充满激情地向学生讲述深圳那空前的改革举措,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感性上体会到党的英明和对外开放政策的伟大。这样轻松自然地把理论转化为认知,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境界,从而提高了课堂质量。
当然,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方式、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和条件创设特定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能较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学生的知识再生能力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