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语课本中的课文,大都是名家名作,语言堪称典范。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小语教学,应高度重视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语言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民族感情。
课文中的语言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语言的思想美
“语言是思想的表现”,课文通过语言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伦理美和智慧美。如《田忌骞马》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挑山工》表现了现代中国人民锲而不舍、奋发向上的精神……即便是译文,如《穷人》、《小珊迪》、《夜莺之歌》也反映了全人类的共同美德,如善良、富有同情心以及反抗侵略等。
二、 语言的规范美
一位著名的外国语言学家说过:“你应注意的首先是,不论说哪一种语言,都要力求纯正,遵守语法,我们决不违反语法。”汉语主张遣词造句的目的是“达意”。孔子说:“辞达而已矣!”意思是说,能把意思表达清楚就可以了。小学语文课文,大都是典范的白话文,语言不仅合乎现代汉语的规范,而且合乎不同文体的语言规范。如《白杨》、《可爱的草塘》等课文,都符合文艺语体的语言特点,具有情意性、形象性、变异性和独创性等特征。《鲸》、《太阳》等常识性课文则具有科学语体的特点,语言运用讲究精确性和简明性。
三、 语言的艺术美
孔子说过“情欲信,辞欲巧”,“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强调的是语言的技巧,文章的文采。在讲求“达
意”的同时追求艺术美,是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在小学语文课文中,词语成色丰富多彩,句式配合灵活多样,修辞方式异彩纷呈,韵律节奏感强,章法布局富有变化,语言的艺术美令人陶醉。如《落花生》的语言朴素美,清新隽永,耐人寻味;《五彩池》语言的绚丽美,浓墨重彩,直扑眼帘;《狼牙山五壮士》则具语言的雄壮美,激越人心,直捣心田。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美,应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1)寻找合适的角度。不同的文章,语言美有不同的特点,即使是同一文体的文章,在语言的运用上也是各有特色的。如同为写景的课文,《海上日出》一文长短句错落有致,不管是默读,还是朗读,都能使人感到太阳初升时的那种跃动着的朝气;〈趵突泉〉句式则比较整齐,有一种近似“赋”的韵味,使人品味到一种欣赏大自然风光的逸致。因此,在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美时,可从“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角度切入,去体会语言美的特点。
(2)运用恰当的方法。方法之妙,全在运用得当。应根据课文的语言特点,选择体会方法。
①比较分析法。有的文章,用词造句匠心独运,即使是非常普通的词语用在具体有语境中都有很强的表现力。对这类词语,可引导学生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去领领会其中的奥妙。如《燕子》文中“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哪”,句中用的为什么是“几痕”,而不用“几根”,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品味出来。此外,对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含义深刻的句子,也常用比较分析法。
②逐词品析法。有的句子较长,含有丰富的信息,表达非常深刻的感情,可引导逐词品析。如《少年闰土》文中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句子含义深刻,必须引导逐词理解。如“一些事”指什么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在什么地方?“天空”前面为什么要加上“高墙上的”、“四角的”等词语?
③朗读法。朗读不仅有助于理解思想内容,而且能体会到语言的韵味,如语言的节奏美、音韵美、意境美等,没有反复的咏诵是难以体会的。运用朗读法时,应引导学生学习运用朗读技巧,如重音、快慢、停顿和语气等,读得多了,就能“得心应口”,即使是即兴演讲,也能张口即来,并合乎语言规范。
④想象法。有的课文,有鲜明的意境,应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入境。可采用挂图、投影等直观方法帮助学生入境,要求学生边看图像边想象文中的语句,把图文联系起来,再离开图,边读文边想象文中所造之境,最后让学生既离开文也离开图而用自己的话把文中的意境描述出来。
⑤体味法。应在反复中进行,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如《落花生》一文,对话部分可用朗读法,对话中父亲对花生与石榴的评述,可用想象法,文中的中心句可用比较法、联系实际法等。综合运用各种体会语言的方法,可以更深刻地体会《落花生》所表现的思想美。
⑥积累法。对文中的优美词句,应引导学生摘录,熟读成诵。积累多了,表达的时候就会自然从笔端流出。
(作者地址:双辽市茂林中心校,吉林双辽, 136400)
课文中的语言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语言的思想美
“语言是思想的表现”,课文通过语言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伦理美和智慧美。如《田忌骞马》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挑山工》表现了现代中国人民锲而不舍、奋发向上的精神……即便是译文,如《穷人》、《小珊迪》、《夜莺之歌》也反映了全人类的共同美德,如善良、富有同情心以及反抗侵略等。
二、 语言的规范美
一位著名的外国语言学家说过:“你应注意的首先是,不论说哪一种语言,都要力求纯正,遵守语法,我们决不违反语法。”汉语主张遣词造句的目的是“达意”。孔子说:“辞达而已矣!”意思是说,能把意思表达清楚就可以了。小学语文课文,大都是典范的白话文,语言不仅合乎现代汉语的规范,而且合乎不同文体的语言规范。如《白杨》、《可爱的草塘》等课文,都符合文艺语体的语言特点,具有情意性、形象性、变异性和独创性等特征。《鲸》、《太阳》等常识性课文则具有科学语体的特点,语言运用讲究精确性和简明性。
三、 语言的艺术美
孔子说过“情欲信,辞欲巧”,“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强调的是语言的技巧,文章的文采。在讲求“达
意”的同时追求艺术美,是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在小学语文课文中,词语成色丰富多彩,句式配合灵活多样,修辞方式异彩纷呈,韵律节奏感强,章法布局富有变化,语言的艺术美令人陶醉。如《落花生》的语言朴素美,清新隽永,耐人寻味;《五彩池》语言的绚丽美,浓墨重彩,直扑眼帘;《狼牙山五壮士》则具语言的雄壮美,激越人心,直捣心田。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美,应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1)寻找合适的角度。不同的文章,语言美有不同的特点,即使是同一文体的文章,在语言的运用上也是各有特色的。如同为写景的课文,《海上日出》一文长短句错落有致,不管是默读,还是朗读,都能使人感到太阳初升时的那种跃动着的朝气;〈趵突泉〉句式则比较整齐,有一种近似“赋”的韵味,使人品味到一种欣赏大自然风光的逸致。因此,在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美时,可从“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角度切入,去体会语言美的特点。
(2)运用恰当的方法。方法之妙,全在运用得当。应根据课文的语言特点,选择体会方法。
①比较分析法。有的文章,用词造句匠心独运,即使是非常普通的词语用在具体有语境中都有很强的表现力。对这类词语,可引导学生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去领领会其中的奥妙。如《燕子》文中“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哪”,句中用的为什么是“几痕”,而不用“几根”,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品味出来。此外,对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含义深刻的句子,也常用比较分析法。
②逐词品析法。有的句子较长,含有丰富的信息,表达非常深刻的感情,可引导逐词品析。如《少年闰土》文中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句子含义深刻,必须引导逐词理解。如“一些事”指什么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在什么地方?“天空”前面为什么要加上“高墙上的”、“四角的”等词语?
③朗读法。朗读不仅有助于理解思想内容,而且能体会到语言的韵味,如语言的节奏美、音韵美、意境美等,没有反复的咏诵是难以体会的。运用朗读法时,应引导学生学习运用朗读技巧,如重音、快慢、停顿和语气等,读得多了,就能“得心应口”,即使是即兴演讲,也能张口即来,并合乎语言规范。
④想象法。有的课文,有鲜明的意境,应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入境。可采用挂图、投影等直观方法帮助学生入境,要求学生边看图像边想象文中的语句,把图文联系起来,再离开图,边读文边想象文中所造之境,最后让学生既离开文也离开图而用自己的话把文中的意境描述出来。
⑤体味法。应在反复中进行,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如《落花生》一文,对话部分可用朗读法,对话中父亲对花生与石榴的评述,可用想象法,文中的中心句可用比较法、联系实际法等。综合运用各种体会语言的方法,可以更深刻地体会《落花生》所表现的思想美。
⑥积累法。对文中的优美词句,应引导学生摘录,熟读成诵。积累多了,表达的时候就会自然从笔端流出。
(作者地址:双辽市茂林中心校,吉林双辽, 136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