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压吃奶难题

来源 :父母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h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宝宝的主要营养来源就是奶,所以,宝宝吃奶吃得怎么样是家长最关注的问题。
  妈妈们对于喂宝宝吃奶,真是有各种各样的烦恼,听听她们都在为什么发愁?
  
  要不要继续喂母乳?左右为难
  嘟嘟妈是母乳喂养的坚决拥护者,母乳喂养坚持了一年,虽然母乳偏少,她仍打算喂到宝宝2岁。但是婆婆不干了:“宝宝吃别的东西都很好,你的奶又不多,还不如赶紧断了呢,否则宝宝的生长都要受影响,会长得比别的宝宝瘦小。”嘟嘟妈真是左右为难:又想坚持母乳喂养,又怕真的影响宝宝的生长。
  6个月后,母乳不以量为标准
  孩子满6个月以后,需要给他添加辅食。加辅食后,我们要看的,不仅仅是孩子母乳吃了多少,还要看他辅食吃得怎么样,主食吃得好不好,如果母乳加上额外的食物,孩子吃得好,长得好,母乳就可以坚持。6个月以后,家长不要再把母乳喂养以量化为标准,这时不再要求母乳一天必须达到多少量才叫够,而是要将母乳与其他食物放在一起来评估,要看孩子吃母乳和其他食物后的生长如何,而不是单纯地看母乳喂养的量。
  无论采取怎样的喂养方式,其实都是为了追求一个很好的结果:孩子的生长发育良好,而不是形而上学地追求喂养的过程。如果孩子饭吃得好,同时能坚持母乳喂养,这当然是最好的喂养方式,因为母乳除了具有全面的营养外,还有很多的免疫物质,对孩子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有好处。所以,在孩子满6个月后,再进行母乳喂养时,不必单独考虑母乳的量,而要看孩子生长的结果如何。
  体重过重,奶量多了?
  牛牛4个月,已经10.5千克了,还不会翻身。妈妈说,因为母乳不够,3个多月开始每天晚上给他加了一顿配方粉。妈妈有点儿发愁了:宝宝是不是过胖了?是奶喂得过多了?这可怎么办好?
  超重两大原因:吃得多,动得少
  现在的孩子体重超重,通常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吃得过多,二是运动过少。
  先别忙着下母乳不够的结论。孩子吃得过多,很多情况下是过度喂养造成的。很多孩子4个月左右会出现肠绞痛。孩子因为肠绞痛而经常哭闹,而吸吮可以缓解肠绞痛,孩子一哭家长就喂,喂养次数多了,母乳跟不上,就加配方粉,于是造成了过度喂养,实际上是孩子需要吸吮来缓解肠绞痛,而不是真的饿了。所以,先要搞清楚孩子哭闹是什么原因,是真的饿了,还是肠绞痛。解决了引起孩子哭闹的原因,再来判断母乳是否足够。
  运动少是孩子超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孩子清醒的时候,要让他多趴着,多运动。趴着是小宝宝最好的运动方式,如果不让孩子趴着,运动少了,他的体重就会增长过快,孩子越胖越不爱翻身,越不爱翻身越胖,所以,控制体重,运动必不可少。
  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的肥胖问题,按我们传统的说法,孩子白白胖胖才健康,现在,这样的观点应该更新了。孩子在4个月的时候,如果体重已经达到6个月孩子的标准,看似长势喜人,但他的心肺功能还是4个月的水平,这样超出那2个月的体重无形中就增加了他心肺的负担,使孩子的心肺功能受到慢性损伤,不仅对他的生长发育不利,而且会导致孩子成年后慢性疾病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其实举个例子,家长马上就能明白:如果我们背着10千克的重物在身上,走起路来肯定要比平时吃力,心率和呼吸都会加快,这就是心肺功能负担加重的表现,孩子超重也是这种感觉。所以,控制体重,不仅是为孩子眼下的健康着想,更是为他将来的健康着想。
  断了母乳,吃饭不好了
  家宝1岁10个月了,妈妈坚持母乳喂养到15个月,断奶后,家宝不接受配方粉,饭也不爱吃。妈妈想了各种办法:做菜粥、做面条、蒸全蛋、肉汤拌饭……可家宝一点儿也不领情,就是不吃,妈妈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给他爱吃的食物,给他愉快的氛围
  孩子爱不爱吃饭,跟家长的引导很有关系,比如是定点给他吃饭,还是他饿了才给他吃?是让他单独吃,还是让他和家人一起吃?是让他吃家长认为营养好的食物,还是让他吃比较喜欢的食物?是想方设法把食物给他喂下去,还是让他自己吃?在喂养过程中,如果家长经常以强迫的、不愉快的方式喂养,孩子慢慢地就会对吃饭失去兴趣。
  吃饭不是一件小事,是每天都要做的一件长期的大事,与孩子的心理和身体直接相关,所以,愉快的、主动的进食对于孩子来说才是最好的,强行喂养会使他更厌烦吃饭。最好让孩子跟大人一起吃饭,把他当成家里的一分子,不要把他当成特殊的人,在全家人一起吃饭、吃他喜欢吃的饭这样的氛围里,他会喜欢上吃饭的。
  宝宝的体重如何控制?
  要提醒家长的是,对于孩子来说,控制体重不能以少吃来解决,要找到过度喂养的原因,并增加运动量,才能达到控制体重的目的。如果单纯只以节食来控制体重,不仅会影响到孩子的生长发育,而且会令孩子因无法品尝美味的食物而造成心理上的伤害。
其他文献
一听到白血病,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问:“要不要做骨髓移植?”  实际上,正如前文所述,绝大多数儿童白血病并不需要骨髓移植,化疗才是首选。  只有针对高危性以及复发性白血病,才需要考虑骨髓移植。  骨髓移植是怎么回事,具体是如何开展的?这里我们选取父母最关心的几个问题来进行科普解答。  骨髓移植等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吗?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通过输注造血干、祖细胞,重建患者正常造血与免疫系统,从而治疗一
很难想象,一个没有零食记忆的童年会是什么样,所以,家长不必让孩子和零食完全“绝缘”,把握好儿童零食的选择标准,学会看食品营养标签,为孩子提供健康零食才是关键。  了解零食新定义  《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指南(2018)》对零食的定义为:非正餐时间食用的各种少量食物和饮料。调查报告显示,我国2岁及以上人群的零食消费率已经从20世纪90年代的11.2%上升到了2018年的56.7%,零食提供的能量大约可
儿童尚未受到社会文化的浸染,作为自然的、纯粹的人,相似度更高,每个儿童身上都包含着所有儿童的特征和心理需求——正因此,我们才相信教育的力量。  我们现在在养育上,做了太多反自然的事。这些事的不良后果有的能很快看到,容易终止;有的则十分隐蔽,几年甚至几十年才会显现。  谈谈说话:  别让训练替代了自然发育  初学说话的孩子一般都口齿不清楚,尤其发不了舌尖音,比如把“河流”说成“河牛”,这非常正常。家
有的孩子天生就能很快融入新环境,几乎不需要过渡,而有些孩子在新环境和陌生人面前总是表现得很谨慎。如何支持一个慢热的孩子更好地适应新环境呢?  丁丁喜欢在家自己一个人玩,或者只跟一两个特别熟悉的小朋友玩;特别黏爸爸妈妈,家里每次新换保姆,适应起来痛苦又漫长;在一些热闹的场合,比如生日派对,总是寸步不离妈妈;见到陌生人会很害怕,哭闹着要离开……面对一个慢热的小孩,丁丁妈妈的内心是焦虑的。  生活经验告
大家都知道,地球村的概念越来越盛行,这是因为,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便捷:微信、微博、Facebook等社交工具中,每个人均可成为另一个人的对话者。更有甚者,随着VR技术的日益成熟,场景式体验让每个消费者都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多元的文化和生活。  我们的宝贝,同样也深深受益于全球化的进步。因此,一些传统养育孩子的观念确实需要更新,而我们作为新生代的父母,更要勇敢地鼓励孩子去接触在
在美国孩子看来,触屏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且他们对电脑、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看法本身就很多元:它们既是知识学习所必需的一部分,也是一种信息获取工具,同时还能进行休闲娱乐。  家里的触屏情况  女儿3岁,主要在平板电脑上看动画片和玩拼图等小游戏。  儿子6岁,会用平板电脑看科技教育性质的讲座,使用不同App进行学习,比如用“skyguide”学习太空中不同星星的位置等,平时也会使用电脑查资料。  我們
春节,该回家了,宝宝该收压岁钱了,全家都在最热烈地疼爱着这个唯一的孩子了……可是,这些事好像有时候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美好,有很多烦恼和心理不平衡夹杂其间。  来看看她的烦恼是不是也是你的烦恼,我们在官方微信上(微信号:fumubidu01)征集到的这些办法和经验是不是能帮你解围,我们的解读是不是能帮你换个角度看烦恼?  烦恼1去谁家过年  烦恼人 :小鲸鱼妈,儿子 2 岁  从结婚到现在,春节时去谁
中国的农历新年被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旅游部看作是让大量中国游客前往印尼旅游的动力。中国是印尼最主要的旅游市场之一。从2015年1月至11月份的数据显示,印尼一共接待中国游客1,044,341人次。这个数据已经创造历史新高同时打破了100万人次的标线。  要打破中国游客前往印尼的记录,还是很有挑战性的。2015年2月份,从中国前往印尼旅游的游客人数达到137,181人次,是历史性最高的人数。也就是说,印
所有的孩子都需要经历麻烦、困难、困扰,才有可能成长。面对孩子成长时表现出的各类问题,父母不妨换个思路,也许就柳暗花明了。  “我的孩子专注力太差。”“我家娃做事太磨蹭。”“别提我家这个,学啥都是三分钟热度,愁死人了。”“孩子老爱撒谎,真是要命。”……  当孩子出现这些表现时,很多父母都会担忧,陷在因问题而苦恼、费尽心思找问题根源的旋涡里。此时,如果父母的观念转个弯——“孩子身上这些令人担忧的表现并
丽的产假快要休完了,她想带宝宝回一趟老家,给从未见过宝宝的姥姥和姥爷看看小宝宝。可再过一个多星期,就该带宝宝去接种疫苗了,怎么办?丽丽想跟医生商量给宝宝提前接种疫苗,医生却告诉她,不可以提前接种,否则可能会影响疫苗免疫效果。  1、可以提前接种疫苗吗?  不可以。  只有按照免疫程序接种疫苗,才能获得最佳的免疫效果,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随意提前或推后接种时间都是不可取的。  有些心急的父母早早带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