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分层教学模式的原理
分层教学模式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的教育学家孔子就提出"因材施教"的理论,即针对学生不同的能力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但因材施教的理论与分层教学模式还存在一些差别,后者的应用模式是在现代教学体系之中的,即在学生学习课堂上进行运用。
近年来,我国教育学领域的专家不断对分层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和新的学术观点。但本质上说,分层教学模式是为了将教师的精力进行合理支配,最终实现整个集体学生成绩的提升。
简单的分层教学模式为:通过新知识的讲解并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例如,划分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代表掌握程度最好的学生,第二等级代表掌握程度一般的学生,第三等级代表掌握程度差的学生。分层教学开展的模式是,针对第二等级的学生进行再次辅导,掌握程度依然无法提升的编入第三等级,已经进入第一等级和第二等级的学生自行安排學习任务,教师重点扶辅导第三等级的学生等到第三等级的学生掌握之后,再开始新的教学课程。
分层教学模式的出现是教育发展的必然。在教育工作逐渐形成体制化之后,人才的培养是第一需求,分层教育就是为了解决整体人才两极分化的问题,这是节约人才的一种表现;否则放任第三等级类的学生不闻不问,甚至采取冷漠对待的方式,必然造成教育的不公平出现。从这个角度说,分层教学模式也体现了教育的民主性。
二、高中数学教育中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一)以学生主体为对象应用
以学生为主体的分层教学模式是最常见的应用手段。高中期间的数学学习内容较为复杂,所涉及的数学理论与义务教育阶段完全不同,甚至有一些颠覆的性质。例如,在中小学期间所学习的质数、素数、分数等概念,都有唯一确定的计算结论,而在高中之后接触象限、区间、排列组合等内容,不仅要从数学基本计算考虑,还要融入数学研究理论。
可以说,高中数学的特殊性质导致学生在接触之后,就形成了一定的学习能力表现。能够快速掌握的在日后的学习中必然不断前进,而无法掌握的学生会越来越吃力,因此,需要教师拿出经历及时解决。在这样一种前提下,以学生为主体的分层方式就比较固定,会有一批学生长期处于学习的末端。因此,在进行分层教学过程中就要注意,不能够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让其感觉到自己是落后,需要老师的特殊照顾。
由于学生的掌握程度不尽相同,因此在分层过程中进行的划分方式也不同,通常可以按照1:6:3的形式划分三层,由好到差进行处理;很显然,中等部分是变化较大的学生群体。
(二)以教学目标为对象应用
教学目标是教师制定的学习结果标准,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能够将两方面都掌握的是优等生,而只掌握"知其然"的为中等生,而两种都不具备的是差等生。这种分层方式较为粗犷,也可以通过细化教学目标方式实现。
例如,对于优等生层级的学生要求理解新知识点内容,了解概念,自己能够归纳所学知识并举一反三;对于中等层级的学生要求立即教学内容,记住概念并会计算习题;对于差等生层级的要求能够了解内容,记住概念。
(三)以课堂教学为对象应用
课堂教学是高中阶段数学教育的主要形式,以课堂教学为分层教学对象,实际上是对教学任务的不同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在进行课程讲解之前,先要要求学生进行知识预习,对于优等生层级要有的放矢,鼓励他们预习之后主动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对于中等层级的学生而言,要他们与上一节课学过的知识点与本节课做对比,找出不同,尝试提出问题。而对于差等生层级让他们熟悉了解新知识的要点,带着问题听课,对不懂的内容及时发问。
(四)以课后作业为对象应用
以课后作业作为分层教学的对象是最容易实施的方式,教师首先要针对课后作业的内容进行筛选,一般情况下涉及多种题型,有难有易。如选择题、计算题、应用题和提高能力题。选择题、计算题对于中等层级的学生而言问题不大,差生层级也可以完成,而应用题需要的知识点角度,应该孤立中等阶层的学生大胆尝试;对于优等层级的学生而言,如果有余力可以尝试做提高能力题。
除此之外,分层教学模式还可以通过对学生评价分层、学习态度分层等多种形式。由于近年来我国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众多的理论,不一一列举。在尚书的四种主要分层教学模式中,既可以采取单独一种发挥的形式,也可以综合使用,但要注意的是以人为本,照顾学生的情绪和自尊心。
三、高中数学教育中分层教学模式注意事项
首先,分层教学不能形式化。高中数学的教学任务非常繁重,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的方式,必然会造成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因此这种教学方法能否顺利执行还存在问题。一些院校对分层教学的方式存在误解,只追求形式上的改进,例如,将优等生集中在一起,相对应的形成了"优等班",很显然这其中存在智力歧视的成分,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从教师角度出发,除了不断优化对高中数学的教育方法之外,还要通过自身的努力付出,才能够做到真正的分层教学模式体现。
其次,从高中数学的教育特点来看,教师是绝对的主导者,因为其较高的难度导致学生无法从其他资源获得指导。因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观念,不能因为个人情绪对某一类学生产生偏见。
再次,树立全面教育质量观念,杜绝升学率怪圈。所谓的升学率,在高中阶段有另外的含义,并不是单纯地指考入高校的学生,而是指进入重点大学的学生,这必然是优等生中的精华部分;分层教学模式重点体现的是公平,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分层教学模式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的教育学家孔子就提出"因材施教"的理论,即针对学生不同的能力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但因材施教的理论与分层教学模式还存在一些差别,后者的应用模式是在现代教学体系之中的,即在学生学习课堂上进行运用。
近年来,我国教育学领域的专家不断对分层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和新的学术观点。但本质上说,分层教学模式是为了将教师的精力进行合理支配,最终实现整个集体学生成绩的提升。
简单的分层教学模式为:通过新知识的讲解并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例如,划分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代表掌握程度最好的学生,第二等级代表掌握程度一般的学生,第三等级代表掌握程度差的学生。分层教学开展的模式是,针对第二等级的学生进行再次辅导,掌握程度依然无法提升的编入第三等级,已经进入第一等级和第二等级的学生自行安排學习任务,教师重点扶辅导第三等级的学生等到第三等级的学生掌握之后,再开始新的教学课程。
分层教学模式的出现是教育发展的必然。在教育工作逐渐形成体制化之后,人才的培养是第一需求,分层教育就是为了解决整体人才两极分化的问题,这是节约人才的一种表现;否则放任第三等级类的学生不闻不问,甚至采取冷漠对待的方式,必然造成教育的不公平出现。从这个角度说,分层教学模式也体现了教育的民主性。
二、高中数学教育中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一)以学生主体为对象应用
以学生为主体的分层教学模式是最常见的应用手段。高中期间的数学学习内容较为复杂,所涉及的数学理论与义务教育阶段完全不同,甚至有一些颠覆的性质。例如,在中小学期间所学习的质数、素数、分数等概念,都有唯一确定的计算结论,而在高中之后接触象限、区间、排列组合等内容,不仅要从数学基本计算考虑,还要融入数学研究理论。
可以说,高中数学的特殊性质导致学生在接触之后,就形成了一定的学习能力表现。能够快速掌握的在日后的学习中必然不断前进,而无法掌握的学生会越来越吃力,因此,需要教师拿出经历及时解决。在这样一种前提下,以学生为主体的分层方式就比较固定,会有一批学生长期处于学习的末端。因此,在进行分层教学过程中就要注意,不能够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让其感觉到自己是落后,需要老师的特殊照顾。
由于学生的掌握程度不尽相同,因此在分层过程中进行的划分方式也不同,通常可以按照1:6:3的形式划分三层,由好到差进行处理;很显然,中等部分是变化较大的学生群体。
(二)以教学目标为对象应用
教学目标是教师制定的学习结果标准,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能够将两方面都掌握的是优等生,而只掌握"知其然"的为中等生,而两种都不具备的是差等生。这种分层方式较为粗犷,也可以通过细化教学目标方式实现。
例如,对于优等生层级的学生要求理解新知识点内容,了解概念,自己能够归纳所学知识并举一反三;对于中等层级的学生要求立即教学内容,记住概念并会计算习题;对于差等生层级的要求能够了解内容,记住概念。
(三)以课堂教学为对象应用
课堂教学是高中阶段数学教育的主要形式,以课堂教学为分层教学对象,实际上是对教学任务的不同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在进行课程讲解之前,先要要求学生进行知识预习,对于优等生层级要有的放矢,鼓励他们预习之后主动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对于中等层级的学生而言,要他们与上一节课学过的知识点与本节课做对比,找出不同,尝试提出问题。而对于差等生层级让他们熟悉了解新知识的要点,带着问题听课,对不懂的内容及时发问。
(四)以课后作业为对象应用
以课后作业作为分层教学的对象是最容易实施的方式,教师首先要针对课后作业的内容进行筛选,一般情况下涉及多种题型,有难有易。如选择题、计算题、应用题和提高能力题。选择题、计算题对于中等层级的学生而言问题不大,差生层级也可以完成,而应用题需要的知识点角度,应该孤立中等阶层的学生大胆尝试;对于优等层级的学生而言,如果有余力可以尝试做提高能力题。
除此之外,分层教学模式还可以通过对学生评价分层、学习态度分层等多种形式。由于近年来我国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众多的理论,不一一列举。在尚书的四种主要分层教学模式中,既可以采取单独一种发挥的形式,也可以综合使用,但要注意的是以人为本,照顾学生的情绪和自尊心。
三、高中数学教育中分层教学模式注意事项
首先,分层教学不能形式化。高中数学的教学任务非常繁重,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的方式,必然会造成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因此这种教学方法能否顺利执行还存在问题。一些院校对分层教学的方式存在误解,只追求形式上的改进,例如,将优等生集中在一起,相对应的形成了"优等班",很显然这其中存在智力歧视的成分,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从教师角度出发,除了不断优化对高中数学的教育方法之外,还要通过自身的努力付出,才能够做到真正的分层教学模式体现。
其次,从高中数学的教育特点来看,教师是绝对的主导者,因为其较高的难度导致学生无法从其他资源获得指导。因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观念,不能因为个人情绪对某一类学生产生偏见。
再次,树立全面教育质量观念,杜绝升学率怪圈。所谓的升学率,在高中阶段有另外的含义,并不是单纯地指考入高校的学生,而是指进入重点大学的学生,这必然是优等生中的精华部分;分层教学模式重点体现的是公平,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