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素心素人生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xubu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辞解词
  素食二字在我国的文字历史中由来已久,它们结合在一起,组成的词汇共同构建了一个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体系。
  字以词的身份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经历了上千年的风雨之后,那些到如今还能被人们使用的字身上赋予的含义多多少少地都会发生一些变化。
  这些变化是很奇妙的,有的词义范围会扩大,有的词义范围会缩小。不仅如此,有些词在词义发展变迁的过程中其本来的意义因为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得不再常用,但是它们的特点因为可以用来比拟其他的事物而被继续流传,这时候这个字本身的含义就变了。
  “素”的词意经历了一个长久的迁移变化。
  大体上看来,除却作为姓氏的用法,几乎可以将它的词义变化划分为从名词渐渐发展为形容词。最早的时候,素是一个名词,它的意义是“没有染色的丝或丝织品”。在《上山采蘼芜》中有“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这里的“素”指的就是原色的丝织品,后来渐渐的有了“没有染过的素色”“像素丝一样质朴”的意义。因为“素色”本就是原丝的颜色,“素”也开始有了“本来”的意思,继而“素”的意思被人们渐渐地迁移它用,开始有了“平常、平素”“交情、情谊”的意思。
  何食·素素
  没有染色的丝叫素丝,那么以蔬菜瓜果为食材的饮食便顺理成章地被称作了“素食”。“民以食为天”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名言。作为一种盛世文化的表现方式,花样繁多的烹调方法与流派莫不见证着中国千年来的繁华与盛况。


  无论是古时的三牲祭祀,还是丝竹声伴地宫廷大宴,有些东西是永远都上不得席面的。因为,“席”属于繁盛,蔬菜瓜果即使在菜牌之列也不过是漂亮的陪衬。
  因为要用一种“君子皆不忍见闻”的惨烈方式夺走其他生灵生存的机会,千刀万剐之后还要美其名曰钟鸣鼎食,“肉食”好像自来就带着美味、奢侈、放纵甚至淫靡的标签。
  “素食”因为朴素、简单、仁慈、甘心被认为是一种自身就带着朴素意蕴的吃物,它从“素”中来,终究又回到“素”中去。
  素与灾荒
  在那些已经被太平世人忘却的饥荒岁月里,那样的岁月里野味是不可多得的奢侈品,素是人们不得不选择的选择。
  历史中很少详细记载一场饥荒的全部细节,譬如没有能力的人会被饿死,有能力的人会选择起义。起义之后普通百姓的生活究竟会变成什么样,没有人详细记载,我想可能只是江山易主,换个人带着自己的亲戚吃肉,更多人还是在吃菜的。
  素的风骨
  曾经有古人说:“贪享口腹是为败”。
  因为肉食者们脱离了实践,都是些躺在功劳簿上尸位素餐的人,真正的高手该是在民间的。这样的话从古说到今,好像什么人都可以拿来评遑论一番似的。一个论断听得多了会让人觉得酸,像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似的酸”。
  有些人说的话像是玩笑,有些人说的话一字一句可见风骨。这样就变得很有意思,换个人、换一个语气,甚至换一种光线,都会觉得意味变得不一样了。
  譬如一个大晴天,还是青春年少的你和一个“愤青”的同学站在学校的操场上,吹着风的你们一起吐槽着你们还没见过的那个所谓的“社会”。
  那时候说的话哪怕丝毫不差,都不会有夕阳之下的山村庭院中,拄着藜杖,抚着稀疏的东院篱笆悠然南眺的陶渊明说出来的让人觉得更有说服力。
  就像那些年老师常对我们说的:“为赋新词强说愁算个啥,有些事儿不自己经历一回是没有发言权的。”


  这个话说的虽然“素”了点,但是正因为它“素”,不得不承认理儿确实是这个理儿啊。
  且看纵横
  从饥不择食的“没得选”,到返璞归真的“弃荤腥”,这一切好像是在沿着阴阳互化的轨迹在运转。但是“食素”好像又不仅仅是一种对食材偏好的选择。
  现今时代,信息的沟通与来往让更多拥有同样观点与论调的人可以相互沟通与扶助,或许这就是人类对于一种与自身息息相关的事情进行深度思考的过程。
  纵观中国历史的素食文化,仿佛是跨越了时间,横贯世界素食论调,仿佛是打通了空间。历数时代纵横不难发现,“素食”的内涵就像是词义一直在变迁的“素”字一样,一直在被赋予更多的含义。
  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与角度对生命的尊重、对物种的保护、对身体健康的追求,还是对高洁品格与智慧的缘法,都一样值得深思;无论是什么样的论调与思潮,只要是有情的,总是很动人的。
  吃着青藜的口,像是安稳吃素一样的心境,是最让人觉得安稳的上等心境。
其他文献
日日行于昆玉河畔,看着枝头一点点冒出嫩芽,颜色由浅浅的嫩黄变为淡淡的姜黄,一日之间由淡黄转为葱绿,渐渐由葱绿变为淡绿直至翠绿,春意盎然,注入人心头无限清凉。  徜徉其中,春风拂面,有些陶醉,想起一句话:“心如工画师,能画种种物。”假如心性澄澈、淡泊宁静,那么自然之中的湖光山水映照出来自然亦是美丽的容颜;“非遣其欲,其心不静;必澄其心,而神自清”。  人人都希望保持一张美丽的容颜,相由心生。一个人三
期刊
“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联袂行……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  每次看到鸢尾花,都会想起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踏歌行》,当微风从鸢尾花的叶尖上徐徐吹过,仿佛是一群罗衣纷沓、长袖交横的少女们在载歌且舞,身姿婀娜却又显得绰约含羞。  鸢尾是中国的传统花卉,一般习惯的俗称蝴蝶花、蓝蝴蝶、扁竹等等,普遍的受到人们的喜爱,尤其是鸢尾科植物中的菖蒲,更是传统“端午节”的重要角色之一。由于菖蒲的带状叶子
期刊
中国近代以来,有两种思潮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非常大,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一是中国儒学的现代转化。前者在革命时期,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到建设时期,经过 30 年的改革开放,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我认为,在未来 21 世纪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还会进一步地中国化,不断地向前发展。后者亦然,也处在现代的转化过程中。我期待中国儒学的现代转化能够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有机融合。  儒学第三期发展  中国儒学已
期刊
善战者不怒  唐代有位叫王真的说老子《道德经》五千言,句句谈兵,宋代苏东坡的弟弟苏辙说老子和孙子没什么区别,这些看法尽管有严重的夸张和歪曲,但也不能说丝毫没有根据。据说毛泽东也认为《老子》是一部兵书。翻开《老子》,直接讲兵的地方很多很多。  谈到老子论兵,立刻碰到《道德经》军事思想和《孙子兵法》的关系。学界有一个争论,到底是老子抄孙子,还是孙子抄老子?如果老子在前,就是孙子抄老子,如果孙子在前,就
期刊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文化中心论的不断衰落和文化多元论的普遍流行,许多思想家开始考虑如何借鉴世界各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从而重建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找到人们安身立命的内在依据。特别是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类的物质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但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人与现实世界的紧张关系,变得更加突出。前者表现为生态平衡的破坏,后者表现为社会竞争加剧并趋于残酷无情。于是,人
期刊
孔子原属殷商一族,先祖是宋国宗室,但因为距离宋国始祖超过五代,便改为孔氏。后因受人迫害而出奔到鲁国,成为鲁国人。  “周礼尽在鲁矣。”最初周公制定礼乐典章的目的无非是巩固加强奴隶制社会统治者对政权的控制。而“愚民”,让人民相信“天”主宰着一切,重视对祖先、鬼神等的崇敬,对迷信仪式等教条化的遵守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这一目的,因此,迷信思想及迷信活动在鲁国的大行其道也就不难理解,甚至过时的童谣也能
期刊
编者按: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能够载入史册的女作家可谓凤毛麟角,但她却以独树一帜的“易安体”独步千古。流传至今的词作虽不过四五十余首,但却“无一首不工”,她就是李清照。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享有盛名的一代大家,尤其是她的词作,流传至今。今天的人们提及她的作品,耳熟能详的便有著名的《声声慢》《一剪梅》《点绛唇》《如梦令》《醉花阴·重阳》等等。  李清照的词风婉约清新,凭借女性独到的眼光抓住具有特征的细
期刊
这章字数很少,却言简义丰:  神:神灵,神妙。《易·系辞》:“阴阳不测之谓神。”《孟子尽心下》:“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这里的神形容不测的变化。  “谷神”经常被后世作为道的代称。 不死,比喻变化的不停歇。  玄,幽深莫测;牝,雌性的生殖器,形容道的生殖能力。玄牝,天地万物由道创生出来,又无形迹可寻,所以称为玄牝。  绵绵若存,古人用帛,做布料,织帛之前先得纺线,线是两股组成的,这每个单股就叫“
期刊
在朝在野  鲁庄公十年,齐鲁之间爆发了长勺之战。野人曹刿参与了战役的指挥,并使鲁国最终取得了胜利。这场战役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是曹刿对鲁国贵族的评价,也先入为主地成为了人们认识贵族的一把标尺。  实际上,在风云变幻的春秋时代,受到良好教育并拥有丰富社会阅历的“肉食者”,不乏雄才大略、志向高远者。齐桓公、晋文公等国君,管仲、晏婴及郑国的子产等贤臣,皆可为代表。但是,贪财好利、
期刊
人生不朽  鲁迅说:“曹丕的一个时代可以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而已集·魏晋风度及药与酒的关系》)“为艺术而艺术”是相对于两汉文艺“厚人伦,美教化”的功利艺术而言。如果说,人的主题是封建前期的文艺新内容,那么,文的自觉则是它的新形式。两者的密切适应和结合,形成这一历史时期各种艺术形式的准则。以曹丕为最早标志,它们确乎是魏晋新风。  鲁迅又说:“汉文慢慢壮大是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