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辞解词
素食二字在我国的文字历史中由来已久,它们结合在一起,组成的词汇共同构建了一个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体系。
字以词的身份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经历了上千年的风雨之后,那些到如今还能被人们使用的字身上赋予的含义多多少少地都会发生一些变化。
这些变化是很奇妙的,有的词义范围会扩大,有的词义范围会缩小。不仅如此,有些词在词义发展变迁的过程中其本来的意义因为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得不再常用,但是它们的特点因为可以用来比拟其他的事物而被继续流传,这时候这个字本身的含义就变了。
“素”的词意经历了一个长久的迁移变化。
大体上看来,除却作为姓氏的用法,几乎可以将它的词义变化划分为从名词渐渐发展为形容词。最早的时候,素是一个名词,它的意义是“没有染色的丝或丝织品”。在《上山采蘼芜》中有“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这里的“素”指的就是原色的丝织品,后来渐渐的有了“没有染过的素色”“像素丝一样质朴”的意义。因为“素色”本就是原丝的颜色,“素”也开始有了“本来”的意思,继而“素”的意思被人们渐渐地迁移它用,开始有了“平常、平素”“交情、情谊”的意思。
何食·素素
没有染色的丝叫素丝,那么以蔬菜瓜果为食材的饮食便顺理成章地被称作了“素食”。“民以食为天”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名言。作为一种盛世文化的表现方式,花样繁多的烹调方法与流派莫不见证着中国千年来的繁华与盛况。
无论是古时的三牲祭祀,还是丝竹声伴地宫廷大宴,有些东西是永远都上不得席面的。因为,“席”属于繁盛,蔬菜瓜果即使在菜牌之列也不过是漂亮的陪衬。
因为要用一种“君子皆不忍见闻”的惨烈方式夺走其他生灵生存的机会,千刀万剐之后还要美其名曰钟鸣鼎食,“肉食”好像自来就带着美味、奢侈、放纵甚至淫靡的标签。
“素食”因为朴素、简单、仁慈、甘心被认为是一种自身就带着朴素意蕴的吃物,它从“素”中来,终究又回到“素”中去。
素与灾荒
在那些已经被太平世人忘却的饥荒岁月里,那样的岁月里野味是不可多得的奢侈品,素是人们不得不选择的选择。
历史中很少详细记载一场饥荒的全部细节,譬如没有能力的人会被饿死,有能力的人会选择起义。起义之后普通百姓的生活究竟会变成什么样,没有人详细记载,我想可能只是江山易主,换个人带着自己的亲戚吃肉,更多人还是在吃菜的。
素的风骨
曾经有古人说:“贪享口腹是为败”。
因为肉食者们脱离了实践,都是些躺在功劳簿上尸位素餐的人,真正的高手该是在民间的。这样的话从古说到今,好像什么人都可以拿来评遑论一番似的。一个论断听得多了会让人觉得酸,像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似的酸”。
有些人说的话像是玩笑,有些人说的话一字一句可见风骨。这样就变得很有意思,换个人、换一个语气,甚至换一种光线,都会觉得意味变得不一样了。
譬如一个大晴天,还是青春年少的你和一个“愤青”的同学站在学校的操场上,吹着风的你们一起吐槽着你们还没见过的那个所谓的“社会”。
那时候说的话哪怕丝毫不差,都不会有夕阳之下的山村庭院中,拄着藜杖,抚着稀疏的东院篱笆悠然南眺的陶渊明说出来的让人觉得更有说服力。
就像那些年老师常对我们说的:“为赋新词强说愁算个啥,有些事儿不自己经历一回是没有发言权的。”
这个话说的虽然“素”了点,但是正因为它“素”,不得不承认理儿确实是这个理儿啊。
且看纵横
从饥不择食的“没得选”,到返璞归真的“弃荤腥”,这一切好像是在沿着阴阳互化的轨迹在运转。但是“食素”好像又不仅仅是一种对食材偏好的选择。
现今时代,信息的沟通与来往让更多拥有同样观点与论调的人可以相互沟通与扶助,或许这就是人类对于一种与自身息息相关的事情进行深度思考的过程。
纵观中国历史的素食文化,仿佛是跨越了时间,横贯世界素食论调,仿佛是打通了空间。历数时代纵横不难发现,“素食”的内涵就像是词义一直在变迁的“素”字一样,一直在被赋予更多的含义。
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与角度对生命的尊重、对物种的保护、对身体健康的追求,还是对高洁品格与智慧的缘法,都一样值得深思;无论是什么样的论调与思潮,只要是有情的,总是很动人的。
吃着青藜的口,像是安稳吃素一样的心境,是最让人觉得安稳的上等心境。
素食二字在我国的文字历史中由来已久,它们结合在一起,组成的词汇共同构建了一个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体系。
字以词的身份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经历了上千年的风雨之后,那些到如今还能被人们使用的字身上赋予的含义多多少少地都会发生一些变化。
这些变化是很奇妙的,有的词义范围会扩大,有的词义范围会缩小。不仅如此,有些词在词义发展变迁的过程中其本来的意义因为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得不再常用,但是它们的特点因为可以用来比拟其他的事物而被继续流传,这时候这个字本身的含义就变了。
“素”的词意经历了一个长久的迁移变化。
大体上看来,除却作为姓氏的用法,几乎可以将它的词义变化划分为从名词渐渐发展为形容词。最早的时候,素是一个名词,它的意义是“没有染色的丝或丝织品”。在《上山采蘼芜》中有“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这里的“素”指的就是原色的丝织品,后来渐渐的有了“没有染过的素色”“像素丝一样质朴”的意义。因为“素色”本就是原丝的颜色,“素”也开始有了“本来”的意思,继而“素”的意思被人们渐渐地迁移它用,开始有了“平常、平素”“交情、情谊”的意思。
何食·素素
没有染色的丝叫素丝,那么以蔬菜瓜果为食材的饮食便顺理成章地被称作了“素食”。“民以食为天”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名言。作为一种盛世文化的表现方式,花样繁多的烹调方法与流派莫不见证着中国千年来的繁华与盛况。
无论是古时的三牲祭祀,还是丝竹声伴地宫廷大宴,有些东西是永远都上不得席面的。因为,“席”属于繁盛,蔬菜瓜果即使在菜牌之列也不过是漂亮的陪衬。
因为要用一种“君子皆不忍见闻”的惨烈方式夺走其他生灵生存的机会,千刀万剐之后还要美其名曰钟鸣鼎食,“肉食”好像自来就带着美味、奢侈、放纵甚至淫靡的标签。
“素食”因为朴素、简单、仁慈、甘心被认为是一种自身就带着朴素意蕴的吃物,它从“素”中来,终究又回到“素”中去。
素与灾荒
在那些已经被太平世人忘却的饥荒岁月里,那样的岁月里野味是不可多得的奢侈品,素是人们不得不选择的选择。
历史中很少详细记载一场饥荒的全部细节,譬如没有能力的人会被饿死,有能力的人会选择起义。起义之后普通百姓的生活究竟会变成什么样,没有人详细记载,我想可能只是江山易主,换个人带着自己的亲戚吃肉,更多人还是在吃菜的。
素的风骨
曾经有古人说:“贪享口腹是为败”。
因为肉食者们脱离了实践,都是些躺在功劳簿上尸位素餐的人,真正的高手该是在民间的。这样的话从古说到今,好像什么人都可以拿来评遑论一番似的。一个论断听得多了会让人觉得酸,像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似的酸”。
有些人说的话像是玩笑,有些人说的话一字一句可见风骨。这样就变得很有意思,换个人、换一个语气,甚至换一种光线,都会觉得意味变得不一样了。
譬如一个大晴天,还是青春年少的你和一个“愤青”的同学站在学校的操场上,吹着风的你们一起吐槽着你们还没见过的那个所谓的“社会”。
那时候说的话哪怕丝毫不差,都不会有夕阳之下的山村庭院中,拄着藜杖,抚着稀疏的东院篱笆悠然南眺的陶渊明说出来的让人觉得更有说服力。
就像那些年老师常对我们说的:“为赋新词强说愁算个啥,有些事儿不自己经历一回是没有发言权的。”
这个话说的虽然“素”了点,但是正因为它“素”,不得不承认理儿确实是这个理儿啊。
且看纵横
从饥不择食的“没得选”,到返璞归真的“弃荤腥”,这一切好像是在沿着阴阳互化的轨迹在运转。但是“食素”好像又不仅仅是一种对食材偏好的选择。
现今时代,信息的沟通与来往让更多拥有同样观点与论调的人可以相互沟通与扶助,或许这就是人类对于一种与自身息息相关的事情进行深度思考的过程。
纵观中国历史的素食文化,仿佛是跨越了时间,横贯世界素食论调,仿佛是打通了空间。历数时代纵横不难发现,“素食”的内涵就像是词义一直在变迁的“素”字一样,一直在被赋予更多的含义。
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与角度对生命的尊重、对物种的保护、对身体健康的追求,还是对高洁品格与智慧的缘法,都一样值得深思;无论是什么样的论调与思潮,只要是有情的,总是很动人的。
吃着青藜的口,像是安稳吃素一样的心境,是最让人觉得安稳的上等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