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下)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xxssss1111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文化中心论的不断衰落和文化多元论的普遍流行,许多思想家开始考虑如何借鉴世界各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从而重建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找到人们安身立命的内在依据。特别是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类的物质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但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人与现实世界的紧张关系,变得更加突出。前者表现为生态平衡的破坏,后者表现为社会竞争加剧并趋于残酷无情。于是,人们开始了追问和思考,并寻求解决的理念和方法。在反思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和“道法自然”思想受到了关注。
  “道法自然”中的天人智慧
  道家在讨论天道与人道的关系时,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命题,就是“道法自然”。“道法自然”出自《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最初指人走的路,后引申为道理、规则。而在老子思想中,“道”有着更深层的内涵。《老子》开篇第一句便是:“道,可道,非常道。”对于“道”的涵义,著名学者陈鼓应曾指出,它主要体现在形而上的实存者、规律性的存在、人类生活方式与处世方法三个方面。其实,我们不妨这样理解:“道”是有与无的合体,是生命的本源,是宇宙万物的最高原则和规律。道家主张自然的生活,认为自然是生命的最高境界,因循自然,不矫揉造作,不掩饰,不虚假,随遇而安。
  对于“道法自然”,主要有两种理解:
  其一,是把它看作动宾结构,将“法”当成动词,作“效法”之义。王弼解释为“不违”“顺”,“道法自然”就是道不违自然,顺应自然。道生万物,是万物之母,是万物得以生存的根据,但它不以万物之主自居。于大千世界,道遵循万物之自然;于人类社会,道遵循百姓之自然。


  其二,是把它看成表语结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人遵循的法则由地来显示;地遵循的法则由天来显示;天遵循的法则由道来显示;道遵循的法则由自然来显示。自然的状态就是道的内容,适合自然的,就属于道;背离自然的,就不符合道。
  无论哪种解释,“道法自然”都体现着这样一个道理:做一切事都按照客观规律、自然法则进行,就会风调雨顺、万物和谐;反之,背离客观规律和自然法则,就会遭受大自然的惩罚。从这一点上说,“道法自然”与“天人合一”有着共通之处,都是我们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时应该遵循的准则。
  和谐共存:“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现代意义
  工业文明和现代科技的进步使人类社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为世界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但科技也成为人类进步的异己力量,造成人与自然的异化。现代工业在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产生了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气候变暖及资源枯竭等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恩格斯曾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的确,当人们还没来得及欢呼雀跃对自然的征服时,自然就已经开始了反击。人与自然环境之间逐渐失去了平衡。
  要协调人与现实世界的紧张关系,就需要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理念出发,寻求解决的方法。
  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各个国家或地区都是地球村中的一个或大或小的“村落”;另一方面,“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与自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存相因相依。因此,人们需要树立整体和谐、“万物一体”、天地人一统的观念,对于天,对于自然,对于真理和规律,怀有一颗敬畏之心,如此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和谐共存。
  具体而言,首先要懂得“自然是我师”的道理,认识和遵循自然规律,依照自然的本性去改造和利用自然。与此同时,政府应制定一系列强有力且切实可行的自然保护法规,真正走依法保护环境之路。其次,重“铸”青“天”。这里的青“天”,是指环境伦理。人们自觉依照环境伦理进行有道德的行为,才有可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当然,环境伦理是当代世界范围内有识之士正在思考、酝酿、讨论中的伦理体系,具体内容也是见仁见智。但中国古代哲学中“仁爱”“天人和谐,不以人灭天”“以‘天和’为美,以‘止’为德”“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等思想,无疑对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德规范和信仰,以及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此外,“天人合一”也是每个人应当追求的精神境界。当遇到人际冲突、烦恼、忧郁时,我们投身于自然的怀抱,认识自然,亲近自然,与自然为友,返归到人的“本真”,不失为一个减轻压力的有效方式。在大自然中,我们像古人那样呼吸新鲜空气,沐浴和煦的阳光,寄情于山水花草树木鱼虫之间,洗礼我们的身心。此时此刻,我们体味、享受到了那份本来应该属于自己的宁静、潇洒,而精神境界也跃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编辑/书含
其他文献
千年寂寞风干成一捏儿古茶,  谁能分辨哪是茶叶哪是茶花,  或许心有灵犀的人方能泡开它,  这心有灵犀的人在哪?  这首曲子,听了近十年,月光下听过,雨声中听过,忧愁中听过,平静中也听过。千年光阴,风云变幻,人在其中,一瞬光华,万事都过了,回头看,其实就是一捏儿古茶。  茶之味  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居最末,却属雅事,有文人墨客参与其中,讲求一个品字,蕴妙无穷。晚唐隐居鹿门的皮日休与华亭陆龟蒙,开园
期刊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充分体现了诸葛亮这位积极入世的道学大师的修身之道,淡泊就是《黄帝内经》倡导的“以恬愉为务”,也就是摈弃身体过度的本能欲望与后天强加人为的意志,才能让先天本性自然显现流露。  “宁”,从宀(音同“棉”),代表家居;从心,代表心情、心神;从皿,代表吃饭的碗盆;从丁,代表儿女。组合起来表述了一种安居、足食、子归、心安的状态。反过来说,居无定所、流离失所算不得宁;有居无
期刊
能喝到好喝的茶的人,是非常幸福的。  但如果不知道手中的茶为何好喝,总会有遗憾。  是因为用了好茶叶吗?不是的。  是因为选择好泉水吗?不是的。  是因为茶人技艺高超吗?不是的。  手中的这盏茶,为什么好喝,以上都是因由,却不是根本。  究其根本,是因为这盏茶,是为你而泡的。泡出这盏茶的人,因为你而用心。  真的非常了不起。面前是一个人的时候也好,是三五同群也罢,茶人都要用自己的心,去感受端起茶盏
期刊
一种来自古林中的山野气息,带着倔强的源自大山大地的朴素品性,从山涧或林泉中脱出,或走上茶马古道,或走上丝绸之路,或乘竹筏货船,或穿行大漠原野,避过自然跋涉的险阻,在偏僻的驿站稍作停歇,之后分散开来,踏上连绵不绝的现代道路,风尘仆仆,筚路蓝缕,终于到达熙熙攘攘的市井或壁垒凛然的宫廷,披上不同的彩衣,最后达至这段漫长路程的终点——舌尖。  茶路即心路  植物的碧意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它紧紧贴附大地,
期刊
前情回顾:公元前201年千古一帝王秦始皇随着沙丘政变离开了历史的舞台,两位历史过客随之登台,他们虽然是小人物,却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打响反秦第一枪  眼见着都尉被杀,大家傻了,按照秦法,都得受到诛连,这个时候,陈胜发表了轰动的演说,现在去也是死,不去也是死,咱们不如办点大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大家的情绪都被陈胜调动起来了,陈胜自封为将军,吴广代替了躺在地上的都尉。反秦的第一枪打
期刊
夏至:你可望见最美的星空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个节气,意味着暑热真正地来了,夏为大,至为极,万物到此壮大繁茂到极点、阳气也达到极致,所以是一年中夜最短、昼最长的一天,接近极地处是白夜,一年中最有诗意的一天。  杜牧的这句“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写得实在太美,大约是为了抒情表意的需要,描述的是秋夜景象,其实,夏季才是看星星的最好季节。夏至到来后,夜空的星象也逐渐变成夏季星空,重要标志就
期刊
日日行于昆玉河畔,看着枝头一点点冒出嫩芽,颜色由浅浅的嫩黄变为淡淡的姜黄,一日之间由淡黄转为葱绿,渐渐由葱绿变为淡绿直至翠绿,春意盎然,注入人心头无限清凉。  徜徉其中,春风拂面,有些陶醉,想起一句话:“心如工画师,能画种种物。”假如心性澄澈、淡泊宁静,那么自然之中的湖光山水映照出来自然亦是美丽的容颜;“非遣其欲,其心不静;必澄其心,而神自清”。  人人都希望保持一张美丽的容颜,相由心生。一个人三
期刊
“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联袂行……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  每次看到鸢尾花,都会想起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踏歌行》,当微风从鸢尾花的叶尖上徐徐吹过,仿佛是一群罗衣纷沓、长袖交横的少女们在载歌且舞,身姿婀娜却又显得绰约含羞。  鸢尾是中国的传统花卉,一般习惯的俗称蝴蝶花、蓝蝴蝶、扁竹等等,普遍的受到人们的喜爱,尤其是鸢尾科植物中的菖蒲,更是传统“端午节”的重要角色之一。由于菖蒲的带状叶子
期刊
中国近代以来,有两种思潮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非常大,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一是中国儒学的现代转化。前者在革命时期,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到建设时期,经过 30 年的改革开放,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我认为,在未来 21 世纪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还会进一步地中国化,不断地向前发展。后者亦然,也处在现代的转化过程中。我期待中国儒学的现代转化能够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有机融合。  儒学第三期发展  中国儒学已
期刊
善战者不怒  唐代有位叫王真的说老子《道德经》五千言,句句谈兵,宋代苏东坡的弟弟苏辙说老子和孙子没什么区别,这些看法尽管有严重的夸张和歪曲,但也不能说丝毫没有根据。据说毛泽东也认为《老子》是一部兵书。翻开《老子》,直接讲兵的地方很多很多。  谈到老子论兵,立刻碰到《道德经》军事思想和《孙子兵法》的关系。学界有一个争论,到底是老子抄孙子,还是孙子抄老子?如果老子在前,就是孙子抄老子,如果孙子在前,就
期刊